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可没说这个,叫绿豆不好听,就是叫金蝉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二爷说了,名字得爹娘起,金豆都说祖母给她起的名好。”
  平武早对金豆的名不放在心上,表哥说了这个名字好。
  “也是你起的好,我觉得也好,回头让你表舅看看金蝉这个名字,好就用,是我们金豆起的哪。”
  金豆着急,怕母亲说起来没完没了,她瞅个空对祖母说:“祖母,我让娘送我去,祖母不要太想我,中午我就回来了。”
  “好,好,祖母等着,给金豆准备好汤,金豆辛苦了,要好好补补。”
  金豆给祖母行礼,又想起来,抱拳,然后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的走出去。
  高兆福下身,跟着女儿出去。


第1014章 1014 打我脸
  吴驸马在里屋,见孙女走了才走出来。
  平武问:“金旺哪?”
  “玩哪,我就奇怪了,金豆好动,金旺怎么这么安静,和他差不多大的明哥儿,可真闹腾,他要在跟前,一个时辰都受不了,吵的人头疼。”
  平武也受不了西贝儿子,她生养四个,没一个出格性子,孙女金豆活泛,可从不闹腾,那个明哥儿也不知随了谁,他爹一个书呆子,他娘顽皮点,也没那么翻精。
  “我说等金旺三岁也送去武馆好了。”
  平武不赞同:“我知道你的意思,让护卫在府里教就行。”
  吴驸马摇头,平武始终不明白薰生媳妇的想法,在府里学和去外面学能一样?
  “还是在外面学好,我看金旺像薰生,喜欢一个人呆着,可这样不好。你看薰生,一个人孤零零长大,父母亲人和朋友是两码事,没有朋友太寂寞。薰生也就和他媳妇说说话,你见他和谁来往过?在外该办事的办完事从不联系,回家就是媳妇孩子。可金旺和薰生不一样,所以要多出去走走。我听说亲家老二跟着先生出门了,十五岁,很多人家还担心会不会饿着,人家单独和先生出去了。如果金旺十五了,要出门,咱还拦着?”
  “可是……”
  “别可是,以后看薰生怎么说,他要说让金豆外面学,咱不拦着,咱照顾好孙辈就行,该教的是爹娘的事。”
  吴驸马回里屋看一眼又出来坐下道:“我说等薰生成亲了早就撒手,去庄子里过神仙眷侣桃花源的日子,你看你,霸着孙子不放,夫君都不管了,所以我得把他们都打发了,公主也记得给我煲个汤,你夫君我也辛苦呀。”
  平武笑,是刚才听到给金豆说煲汤的话了。
  “自己孙辈你还计较。”
  “咋不计较?我算知道了,为何人老了几个老头没事聚一起喝茶,都是没人理的可怜虫。”
  平武笑道:“不少老了老了守着美娇娘过热乎乎日子,别说老妻,儿孙在他眼里都碍眼。”
  吴驸马眨下眼说:“我的娇娘只有一个,叫陈平。”
  平武做哆嗦状,“又跟安弟学的?学啥不好,学他厚脸皮。”
  吴驸马哈哈笑,“安弟请我喝酒,说我太没趣,这样不好,说女子多大都要听好听的,要听甜言蜜语,当丈夫的连媳妇都哄不好太无能,我以为公主给安弟抱怨我不解风情,所以准备改变下,跟安弟好好学学。”
  平武白驸马一眼,不过心里甜蜜。
  “去你的,可别和安弟学,不然我以为安弟附体,起鸡皮疙瘩。”
  吴驸马也是逗平武开心,这几年平武一直对金豆姐弟不撒手,虽然过得充实,但也辛苦。
  可你不让她管吧,用平武的话说:那我干啥?等死?
  得,她愿辛苦就辛苦,只要心里满足。好在没做的太过份,薰生媳妇也会来事,毕竟还有大儿子一家。
  大孙女吴琼去年及笄,婚期定在明年十月,刚好过了十七生辰。平武给了长远媳妇一大笔银子说给孙女备嫁妆。
  他们夫妻对长房的孙子孙女都有愧疚,那时因为小儿子的事,大房的孙女孙子都是他们爹娘照顾,说起来是大儿媳照管,大儿子那会人在府里,魂不在。
  但因为薰生之事,他们顾不上,所以觉得愧疚大房儿孙。
  等薰生成亲后,已经和大房儿孙有了距离,不像和金豆金旺从出生就长在荣禧堂,祖孙感情深而亲近。
  平武给了银子,让儿媳去置办陪嫁,说吴家嫡长孙女,要风风光光出嫁,又暗示以后哪个孙女都不会越过嫡长的陪嫁。
  这是表明当祖父祖父的态度,规矩不会因为谁而改变。
  如今公主府完全交给杨书桃,平武万事不管不干涉,杨书桃兢兢业业打理,家用大房二房平等,从不敢贪污公中费用,公婆手上的她也不打听,公中给女儿的陪嫁银子她也是让婆婆定下,没想到婆婆自己拿出一笔银子填上,杨书桃感激。
  平武这人没那么婆妈,唯一的耐心全给了小儿子,如今给了金豆和金旺。
  “我算脱不开身了,没准明年金蝉出生,大了的脱手了,还有小的,金豆她娘带孩子不靠谱,不像小蝶她娘,所以还得我多操心。”
  吴驸马没法说你是给自己找理由,你不管人家孩子娘也会照顾的好好的。
  “金豆哪里能离开我?出去回来得先来我这回禀一声,刚才还说中午回来陪我吃饭。”
  吴驸马实在忍不住,说道:“我看不是金豆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金豆。要不咱俩去庄子里,你能憋住五天不回京,我每天去爬杆。”
  平武瞪他一眼,知道就行了,非要说出来打我脸。
  老了老了开始烦人。
  吴驸马嘿嘿乐,起身进里屋,边走边说:“我得带孙子出去走走,不然呆在屋里玩木头,眼睛得像王小二,脸对脸都认不出是谁,得凭声音来猜。“
  平武一听这话说:“快去快去,正好我去看看榕哥儿。”
  刚说起孙子孙女,好久没见榕哥儿了,他娘又不送他过来,每回她派人去叫了才过来,这个不如薰生媳妇,每天快快把金旺送到荣禧堂。
  吴驸马带着金旺去喝茶,找个临窗的包间,让他看看外面,对面有个酒楼,木头门挺特殊。
  如今受了孙子影响,吴驸马出门留意各种木质建筑,记下后会带孙子出来看看。
  以前不注意没发现,注意了才发现,好多别致的风格,就像对面那个,门匾草书写:四海居,整个门面是圆圆的横木组合,两层楼,楼上的窗子也是小横木围边。
  这家以前去过,可就没注意,想想去过的地方,就记得门匾叫什么,什么样的格局摆设不记得。
  就像这个茶馆,隔断墙中间有块装饰,用圆弧形做成的造型,吴驸马伸手摸摸,是砖。
  真聪明,把转烧制成圆弧形,组合成图案当装饰,别具一格。
  吴驸马把掌柜的叫来问问,说谁出的这个主意,不错。
  掌柜的解释道:“是我东家去砖窑选房上的瓦,看到有些碎瓦片,用不着了,东家想起用这个来当装饰,废物利用,银子也花的少。”
  懂行的一看就看懂也没啥可保密,客人是贵人,也就好奇,掌柜的如实回答。
  吴驸马伸大拇指,又赶紧收回来,在家习惯了,出门这样不妥。
  “聪明!你家东家是个聪明人,难怪生意红火,祝以后生意越来越兴隆!”
  掌柜的一叠声的道谢,亲自送上两碟点心。
  金旺严肃的脸说了声谢谢。


第1015章 1015 搞蒙你
  祖孙俩在茶馆喝茶,看着窗外。
  “金旺呀,等你长大了,祖父带你外出,四处走走,看看别处的房子,对了,去江南,那里的木头房子不错,咱们坐船去,沿途下船,每个地方住一阵子,那样也不累,不带你祖母,让她在家,你祖母年纪大了,出门辛苦。”
  金旺点点头说好。
  一老一小两个,小的不爱说话,吴驸马再不说话那就像俩哑巴,所以每次带孙子出去,吴驸马就当自言自语,一个说一个听了点头。
  “听说你二舅去了松山口,祖父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再就没去过,明年要是身体好,祖父就去一趟,去那上上香也好。”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反正你要看他,他就点头。
  高阳荣过了中秋八月底就和先生还有一个同窗结伴而行去了松山口。
  马车是高文林安排的,先生带了一个小厮,高阳荣和同窗单独俩人,人多了马车坐不下。
  先生姓孟,同窗倪思才,大姐听了这姓氏,说了句:有点感觉不妙,搞蒙你。嘱咐高阳荣出门一定小心。
  高文林特意雇的马车是转跑这趟路线,说那一路最熟,还有人担保。
  他也想了下,不能出门游历还去雇保镖吧,多少书生跟着先生有的马车都不坐,背着包袱不一样走南闯北去了。
  三人八月底出发,一路走一路转,孟先生比较激动,说成亲后头一回独自出门,高阳荣嘀咕,他俩人不算人吗?
  不过也知道先生说的是家人。
  走走停停,看到好风景还要停留,抒发抒发,写写诗句,再给学生布置作业,一个月后才到松山口。
  高阳荣比较激动,这个地方小时候听大姐和大哥说过无数遍,长城,边界。
  大姐说,不见长城不知自己渺小,不见长城不知咱们祖先伟大。
  找了个客栈住下,孟先生说好好休息一天,洗漱干净,明天去上香。
  高阳荣不明白先生为何跑这么老远来上香,京里不是有灵虚寺嘛。
  几人舒舒服服泡了澡,晚餐要了菜在屋里吃。
  孟先生估计家境比较好,出门带的银子足,刚开始吃住他付账,高阳荣提出平摊,孟先生说那也行,雇车的费用他承担,不用平摊。
  倪思才无所谓,他家里也不穷,不在乎那点银子。
  就是高兴荣自己嘀咕,这要是以前在武成县,他可拿不出这些银子,就这,他和父亲说了,出门的费用他自己负担,以后会还给家里。
  第二天早上,起来漱洗好了,高阳荣见先生换了件新衣服,头发输的锃亮,胡子好像都修整了一下。
  他又心里嘀咕,知道是去庙里,不知道还以为先生要去逛花楼。
  这一路高阳荣就心里嘀咕了,不太方便和同窗吐槽,只好自己心里嘀咕,而且父亲和大姐都说这个先生不太靠谱让他多留意。
  去了松山寺,孟先生一进去就找主持,一个寺人说主持出门了,孟先生拿出一个木头雕刻的小物件递给寺人,让他再去说下。
  一会一个法师过来说主持外出,大概十天后回来,孟先生只好带着学生在寺里上香拜菩萨后回去。
  孟先生说那就在这住下,附近走走,再去看看长城。
  松山口靠近边界,是个县城,街上热热闹闹人来人往,快要到冬天,很多外地客商来收皮货。
  他们去逛了逛皮货市场,不懂货,找了个掮客,三人随便买了点,买多带不回去。
  马车走了一路,正好在县城找了个车行维修下,孟先生让车夫休息,也不带小厮,就师生三人没有目的的瞎逛。
  想等马车修好了再去看长城。
  这一天,吃了早饭出门,听说有庙会,就准备去看看,遇见客栈里打过招呼的两个客人,一个五大三粗,一个腿脚不好,是父子俩,小儿去买烧饼,见到他们行礼。
  孟先生和蔼的问怎么要走了,因为看到壮汉推了个手推车,车上装满了东西。
  那壮汉说采买好了,以后就不进城,之前聊过天,说是乡下种田人家,离城比较远,一次性采买好过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