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文林心里暖暖,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说过这话,虽然想儿女就是自己这辈子的财富,但是不能关起门来自家想,总要靠金钱财物在外面立足。
  “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爹,我想问问十酒铺这一年多来生意如何?”
  高文林就说了情况,经营倒没什么问题,赚也是赚了点,可是只能够维持目前最基本的支出,除了存了一笔钱。
  他去书架上拿出一个信封,“这是存的钱,正想着给庆王爷,爹打听了一下,这个宅子的价位,找人估算好了,在这也住熟了,干脆就买下来。”
  这个宅院当初是庆王爷说他空着的帮他看房子,高兆知道是公婆准备的,她也知道早晚父亲会把这笔钱拿出来。
  “爹看着办,照这样说,那个铺子赚的还可以呀。”
  高文林苦笑一声道:“如果不是冲着公主府,只是一个普通商家,那就不一样,那个铺子的钱说借你大姨的还没还,爹想着今年把这个宅子的钱还了,明年再还你大姨。”
  高兆赶紧见缝插针说道:“爹,你看吧,这两年光还银子了,算起来赚个住宅和铺面,那个是不动产呀,手头上还是没银子,这两年高兴要定亲吧,聘礼就是一笔银子,还有成亲的费用,没两年接着就是阳荣,还有巧云的陪嫁哪?这些都要银子,光靠十酒铺能不能撑住?”
  看着父亲,她又来一句:“不能吧?”
  高文林牙痒痒,拿起桌上一本书拍了她头一下,既然说别把你当闺女,那我就把你高兴。
  高兆见父亲拿书拍她,急忙歪头躲开,“实话不好听,是吧,爹。”
  “不好听你还说。”
  高兆两手一摊:“谁让我是爹的小棉袄哪。”
  “小棉袄就是用来气爹的?”
  高兆堆笑道:“这哪是气,小棉袄是分忧的。”
  “别嬉皮笑脸,继续说。”
  高兆吭吭两声:“我是想呀,想有银子,天上不会掉,那就靠自己双手,我要写话本子爹不允许,那就算了。”
  高文林一瞪眼,听女儿说算了,他也就没吭声。
  “那赚银子就得做买卖,做买卖就是开铺子,那开什么铺子哪?我就想呀想,然后从这次办节礼想出来了,爹,咱家开个点心铺子吧。”
  高文林心想开铺子总比写话本子好,“点心铺子,行倒是行,估计赚的不多。”
  高兆一听爹认同,准备按照他刚才整理好的思路开始忽悠。
  “做什么事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爹刚才说咱家的十酒裤子,如果不是因为沾了光,也是一个普通的清酒铺子,赚不了多少,如今比别的铺子赚的多,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点心铺子一样如此。”
  这话高能明白,清酒铺子不仅沾了亲家的光,就是因为身份背景,还有就是那个送子酒酒,所以凑到一块儿才赚的比别的铺子多。
  “我想开个点心铺子,天时有了,这个不必说,地利哪,拿开铺子来说,就是卖点,就比如十酒铺,送子酒是卖点,那么我这个点心铺子,卖点还从这里入手,还有每年的节礼上入手,我刚才算了下,一年二十多个节日,我再发动脑筋想一想,我要把初一到十五,每月的每一天都要想一个名头,大姑还提醒了我,过生辰过寿,还有子孙饽饽,我想好了,点心铺子就叫十一饽饽。爹,你想一下,谁家不想要有十个儿子?吃了我家的饽饽,让你最少生十个。”
  高文林想起那回女儿给他说酒的时候,就有一句:喝了咱的酒浑身有劲不生病。他想笑又忍住,又心疼又感动,女儿这是全为娘家着想,不然她在公主府哪里缺少吃喝费用。
  “爹,我还想了,要干就干个大的,买点心通常就在附近买,所以我想先开四个,东南西北各一个,还有就是,天时人和有了地利这个名头有了,最重要的那就是点心,这个要有自家的拿手的别家没有的,那才能站住脚。还有做食物,入口的东西,安全最关键,如果开好了,红眼病特别多,万一谁买通做点心的,里面掺点什么,会坏事。其实以前我一直琢磨赚钱的事,从不往做吃的方面考虑,就是因为这个,我胆小,怕惹事。”
  高兆看到父亲一脸思索的表情,话听进去了。
  “爹,其实最安全的就是写话本子,只要不写那些……”
  高兆用手指指上头,“写大众爱看的狗血和风花雪夜就行了,赚钱还快。”
  见父亲又拿起书,她赶紧跳开,哧哧的笑。
  “写话本子的事情你就别想,爹宁肯穷点,也不会让你写话本子赚钱。”
  “知道啦。”高兆心里想:腐朽的爹,老古板的爹,死脑筋的爹。
  算啦,父亲已经比这里的好多男人思想开明。
  还是不要在这方面来个抗争,免得气死娘家,又被婆家看不起。


第849章 849 黑历史
  高文林琢磨了一下说道:“行是可行,就是前期费用又是一大笔银子,还有人手,不放心的人不能用,这个和酒铺子不一样,酒铺子的酒是冯家做好了送来,全部是泥巴封口做了记好,点心铺子,像你说的一样,入口的东西,四个铺子,那就得四处人手,每一处不能放松。”
  “爹,费用的事反而是小事,咱借银子,人手这一块那就要爹费心,不过可以做点心的人只用一处,送货过去。”
  高兆是想到前世那些点心加盟店,不就是只管卖货,加盟店配送货。
  “这个以后具体实施了再琢磨,我还得琢磨点心的事,满大街卖的那些有人会做,我不用操心,我得想出别家没有的,这个才是立足的基础。
  高文林怀疑,“爹怎么不知你会做点心?对了,你小时候要做发糕,浪费了好些鸡蛋,还把衣服烧了。”
  高兆小时候的黑历史一大把,那次别说烧衣服了,差点把头发烧了,炒菜像倒栽葱那样要栽进大铁锅里,幸亏大姑拽的快,不然她会做个铁锅贴脸菜。
  那以后大姑说啥不让她进厨房,害得高兆长大后都没法自己动手做吃的。
  “爹,我梦里经常吃各种好吃的,以前没法自己动手,现在不倒霉了,可以试试,我在公主府给你女婿做过好几回菜哪,味道好极了。”
  高文林心里咧嘴,同情女婿,但开口表扬女儿:“做的好,以后得学点女红厨艺,女子……”
  高兆听了父亲的教导,无非是女子该如何,她虚心聆听,说父亲说的是,她会做个贤内助。
  高兆不说这个词,高文林觉得还好,听女儿说贤内助,很想说女儿说过的一句话:你还是做个安静的女子就好。
  算啦,不说教了,随其自然吧,以后让公主府头疼去吧。
  高兆等父亲说完了,才把她写的递过去,“爹,这是我先记下来的。”
  高文林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招弟饼、来弟糕、四小虎、六旺财、八大喜。
  这是什么呀?
  高兆一旁解释:“大俗即大雅,不整那些文绉绉的名字,四小虎是一套四个饽饽,做成虎头虎脑大胖小子形状,六旺财六个小子,八大喜还没想好,还有我们的重头戏,十子饽饽,十个胖小子,一卖就是十个,多好,好兆头,哪个不会买?再把口味做好,不愁没人买。头一两年不指望回本,可这是细水长流的好买卖,我原来就想,如果菩萨开铺子,送子娘娘的生意得最好,天天生意好,年年生意好,只发愁没地放银子。”
  高文林赶紧打住女儿的话:“又胡说八道,菩萨哪能乱说。”
  高兆打了自己嘴巴一下,“我错了。”
  高文林觉得刚才想的非常对,女儿还是适合做个安静的才好,就是她安静不下来。
  “让爹好好想想,如果要做,爹给你股份。”不能让女儿白忙活。
  “爹,我可不要,我就出出主意,到时让我随便吃点心就行,以后的经营我没空管,得靠爹,还有,爹,给高兴娶媳妇别找那种两手只会绣花写字的人,咱家不是那高门,娶媳妇得是贤内助,不能让娘劳累,天意还小,娘的身子不能累,娶了媳妇帮不上忙再添乱,爹娘再给儿孙当牛马?赚的银子不够花费,还惹气,那就划不来了。”
  高文林有话有些不给太太说,会对女儿说,他发愁道:“高兴的婚事爹也在物色,问了你祖父,说随其自然,就是顺其自然也是到年龄男婚女嫁媒人上门,难道天上掉女婿那样再掉一个?”
  高兆没想到父亲说起了这话,捂着嘴笑。
  “那就再等等,反正高兴不大,男子十八定亲也不晚,等高兴中了武举也好说亲。”
  “高兴想今年下场武举,我问了姚师傅,说等两年最好,那就等两年,娶亲的事这两年看看,有合适的定下来。”
  高兆点头:“也行,爹,那我就琢磨点心的事了,其他的交给爹,等需要银子的时候,我想办法。”
  “以后再说,这事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办成的。别给你娘说,不然你娘又该睡不好操心。”
  “知道了,我连大姑都没说。”
  父女俩回后院,江氏问起,说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高兆走时高翠非要送出去,在门口悄悄问道:“给你爹说啥了?”
  高兆指指天,小声说道:“一点消息,不好给大姑说。”
  高翠哦了声,这方面她不好奇,又问道:“那你激动个啥?问节日干嘛?”
  高兆凑到大姑耳边:“提醒我爹哪个节日给哪个大人送什么礼,哪个大人喜欢什么。”
  高翠又哦了一声,不问了。
  高兆喜气洋洋给大姑挥手道别,上了马车。
  第二天继续跟着大嫂,节礼送的差不多,高兆拿着各府送来的礼单重新看一遍,还有回送的礼单,边对比,边想纪先生给她讲的一些内容。
  杨书桃又给了她一本厚厚的记录册子,说是以往的,让高兆看看。
  高兆谢了大嫂,自己在大嫂书房细看,这个是公主府的礼尚往来,高兆不好拿回自己院里看,只能在大嫂这里过一遍。
  发现有些人家以往并没有交情,这两年才开始来往,有的是今年,像安西侯府,去年乐安县主嫁进去后,她作为公主的晚辈,同是皇家女,所以给公主送了礼,还有陶家,丰原长公主送的礼,代表陶家。
  到了端午节,高兆和大房去了城外庄子和公婆一起吃的饭,作为二房,有点尴尬,二爷没回来,就她一人。
  好在公主婆婆很关心的问了她几句,神色和蔼可亲,让她受宠若惊。
  平武大长公主是想儿子不在家,儿媳一个人孤单单过节,她当婆婆的得体谅关心儿媳。
  安西侯府,乐安县主喜气洋洋,一家人在罗老太夫人那吃了饭,夏太夫人规规矩矩,乐安县主又照顾明珠,又服侍罗老太夫人,左侯爷也是一脸笑容。
  左明松淡淡的微笑,左明基始终保持他那要债脸,就像所有人欠他钱,夏太夫人只给他夹了菜。
  吃完饭乐安县主牵着左明珠和侯爷告辞,左明基跟着夏太夫人走了。
  对于左明基,之前乐安县主也想对他像对左明珠一样,可是儿郎和小娘子不同,她没法时刻带在身边。不过好在夏太夫人那里她也全部换了人手,预防这个婆婆总要提起永成伯府。
  乐安县主嫁进来的时候左明基已经记事,总是防备她,所以她对左明基也没了耐心,随他去。
  回后院的路上,夏太夫人派人让乐安县主过去一下,乐安县主不鸟这个婆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