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玉青瓦和高兆都不笑了,咋地啦?贾西贝奇怪的望了一眼她俩。
  玉青瓦说道:“姐姐不该笑话,我和王小三在一起说个不停的是我,可是王小三从来不嫌烦,一直听我把话说完。”
  “对不起,我不该笑。”贾西贝急忙道歉。
  玉青瓦又对吴迎春说说道:“吴姐姐,你相公要说话就让他说,又不碍事,总比不和你说话强。他说你就听着,兆姑母以前说过,听别人说话微笑点头是一种礼貌。那你就微笑点头,他把话说完了就好了。就像我,我要出去干嘛了买了啥吃了啥,我回去后也给王小三说,说完了我心里就舒服了。吴姐姐,下回他要再说话,你就想想我,把他当我就好了。”
  吴迎春脸上渐渐恢复正常,听了玉青瓦的话,点点头。
  高兆想起上辈子单位有个大姐的老公就是如此,她还对此解释了一番。
  于是,高兆把那个大姐的话能想起来的也给他们解释一下。
  “我来说一下,我先问你们,有一句话说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玉青瓦高举手道:“我知道我知道,小孩子会忍不住,所以要用尿片子。”
  说完嘻嘻笑。
  “按我的三急说法那是内急,属于一个,还有一个是心急,心里想干什么就要干什么,不然会火烧火燎的。最后一个是语急,就是要说话,非得把他想说的话说完,你就是打断他,他一样会接着往下说,说完了他才会去做别的,不让他说完,他很难受。”
  吴迎春急忙点头道:“对对对,就是这样,有时候他说的我听不懂,我又没耐心,就找别的事来说,谁知说完那事,他还会接着前面的话往下说。兆妹妹,这是不是有病?”
  高兆忙说道:“不是不是,我们每个人也有内急心急语急,每个人急的程度不同,我也是语急,没看咱们里面就我话最多,你看我有毛病吗?”
  吴迎春这才放心了,刚听高兆说,还以为是有什么毛病,难怪他家会给吴家提亲。
  “这样的人单纯,比如我,不就是爱说话吗?就像小丸子说的那样,把话说完就舒服了,我从小就是这样,我大姑说我有次睡着了,半夜想起哪个没说完还把她叫醒,说完了我睡觉了,气的我大姑好久才睡。”
  高兆尽量拿自己来说,好让吴迎春放心。
  其实她只是话多点,还没达到语急的程度,语急的人,可比她话多严重,就像要上厕所,能憋住不去吗?
  “吴姐姐,以后你就听他说,只要听就好了,听不懂没关系,只管点头。”
  语急的人只希望有人听他把话说完,又不需要探讨交流。
  吴迎春自小练武,性格直爽,说话直来直去,嫁到读书人家,本来就有点自卑,遇见个话多,又和她拽文嚼字的夫婿,又说不过他,急了就上手,多少心里怕夫家和丈夫会嫌弃她,所以才想能听懂夫婿说什么。
  高兆看她把纸张小心翼翼放好,看得出小夫妻过得挺好,所以把自己拿出来比喻。
  玉青瓦在旁边点头:“兆姑母说的对,我说的那些买什么东西,王小三也听不懂,不知道是啥,听我说就是了,我又不指望他能一一明白。”
  玉青瓦一说话,吴迎春就脸色有点变,高兆知道她想什么,难道夫婿和玉青瓦一样?
  高兆又解释道:“吴姐姐,你夫婿读书不错吧,看刚才写的我一句没看懂,我多聪明的人竟然看不懂?看来你将来要当状元娘子,恭喜哦。”
  吴迎春又是脸红,心里放心了,夫婿能满嘴之乎者也,娘家父亲都夸他好文采,那就不是那样的。
  玉青瓦拍手鼓掌道:“吴姐姐以后当诰命夫人,我也会当。”
  这几人,别看玉青瓦最小,她已经是举人娘子,王立洲已经是举人,明年二月要参加会试。
  高兆学着男子那样拱手:“恭喜恭喜,还有西贝,以后都是诰命夫人,将来再有个状元儿子,那才美哪。”
  贾西贝也拱手:“同喜同喜,表婶将来一样。”
  四人又哈哈笑。
  等她们走了,高兆想,以后各自有各自的儿女,这样还像小娘子似的聚会和聊天就少了。
  晚上的时候,代秋送来二爷的信,这是出发后第一封信,高兆满怀期待的打开。
  “兆妹……”
  永远这样的开头,读起来心里很温暖。
  最后一句是:勿念,夫一切都好。
  不想念是假的,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甜蜜蜜。
  京里因为尤夫人说的话,很多内宅上演了妇打夫,有一个还说:给你一个当上等男人的机会。
  自然是夫妻之间的调笑。
  乐安县主听了这话,自然给左侯爷学了一遍,故意奉承左侯爷是上等男人,她才有如今的好日子。
  左侯爷一直微笑,乐安心里满足。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老天也算待她不薄。
  大嫂捎信让她回了趟娘家,说她大哥说奚家不错,那托谁去透话哪。
  想来想去,想到豫章郡王妃,算起来是她堂弟妹,又是奚家外甥女。
  乐安县主给大嫂说了后,主动去了豫章郡王府。
  她觉得以前给娘家带来不少麻烦,现在能出力就出力,自己就一个亲闺女,将来早晚回京,等她不在了,舅家可是亲闺女的靠山。
  于是,豫章郡王妃霍英桂又听了一个给姨母家说亲的人。
  “弟妹,不是我自夸,我侄女那可是一等一,长相性子都不错,你可以去打听。我大嫂只希望小闺女嫁个家风正的人家,就看中奚家人正家风好,女儿嫁过去不会受苦。我和你是亲戚,不会拐弯抹角说话,不是因为侄女嫁不出去才看上奚家。我承认以前京里人对我有什么看法,可我侄女可是我大嫂一手养大,不是我这个性子。怎么说哪?奚家那小娘子我见过,我侄女和奚娘子差不多,斯斯文文的。我夸再多没用,弟妹打听一下就知道。就是麻烦弟妹给奚家透个话,行不行的奚家考虑下。让弟妹说,也是算亲戚间的说亲,不是什么我陈家仗势欺人,我说这个词可是冤枉我侄女了,弟妹是聪明人,明白我说的意思吧。”
  乐安本来想夸奖侄女,怎么说着说着像以后有毛病嫁不出去,急的她想解释,越解释越像那么回事。
  霍英桂点下头道:“堂姐,我明白,我见过陈喜婉,陈冬青带她来过我这。”
  乐安松口气,心想那个侄子没白疼,知道把堂妹带出来认识人。
  谁不知宫变后豫章郡王是皇上礼遇的兄弟。


第828章 828 又不成
  乐安县主把话说清楚告辞。
  霍英桂急忙把姨母叫来,说了阜阳郡王府说亲的事。
  钱氏张大嘴啊了半天,又急忙闭上。
  但是想破头也想不到阜阳郡王府会提亲。
  “英桂,乐安县主她侄女是不是有……”
  实在说不出口是不是有毛病,不然这会儿看上了自家。
  霍英桂说道:“那小娘子没毛病,我见过两回,有一回事他堂哥,就是和我家郡王玩的好的陈冬青带来的,叫陈喜婉。规规矩矩的话不多,举止做派典型的大户人家闺秀。说话也得体,怎么说呢,有点和木兰表妹一样,挺好的小娘子。”
  钱氏就更奇怪了,没毛病还挺好干嘛看上奚家。
  “姨母,我觉得就是看中姨母家人少家风正,心疼闺女的不会想着去找什么利益关系的高门。陈喜婉虽然虽然没有乡君身份,但毕竟是皇家女,犯不着去找什么高门,只想找个嫁过去日子好过的。”
  钱氏自然理解,她也有闺女,宫变之前给木兰物色婆家,那也是差不多门第的当中打听内宅女眷之事,就是想找个和气人家。
  “姨母回去和姨丈商量下,行就见面,要是觉得不合适找个借口推了。”
  只能是如此,钱氏急匆匆赶回去,今天木兰他爹在府里,赶紧回去给他说。
  奚树正听了这话,诧异了下,说道:“今天正想给你说,我给复儿定了门亲事,是国子监贾教授的孙女,你托个媒人去贾家提亲。”
  钱氏心里要气哭,老爷总是这样,不给她商量不说,又不事先说一声。
  这下可好了,钱氏顾不上埋怨,又急忙去找外甥女。
  霍英桂没法,她挺看好陈喜婉,可惜了,只好捎信给乐安县主。
  一天之内,乐安县主跑来两趟,听了回复,又回娘家。
  世子夫人两眼冒花,这是怎么了,连着两家都说晚了。
  “妹妹,你说真那么巧?还是看不上咱家?我又不是只挑门第,要说门第,侯家奚家算什么?哎呦!我的喜婉咋就这么不顺?”
  乐安县主内疚,两家都是她起的头,到头来变成这样,好像侄女嫁不出去一样。
  “大嫂,你别多想,是真巧了。如果是别人或许是托辞,侯家是太妃说的,我还没提亲事,奚家是奚树正说的,他不是会说托辞的人,刚说亲就马上拿个人来当托辞?婚事哪能如此儿戏?是真的巧,证明没缘分,也怨我,没打听清楚。大嫂,这事怪我。”
  世子夫人哪能责怪小姑子,她跑前跑后,真心为侄女着想。
  “妹妹别多想,大嫂不怨你,你说的对,没缘分。”
  世子夫人愁眉苦脸,最小的闺女,只希望她嫁个省心的婆家,咋就这么难。
  唉!
  乐安县主好一顿安慰大嫂,说她再打听打听,世子夫人急忙拦着,说等等再说。
  她是觉得是不是小姑子不吉利,再让她提几家,万一都不行,那可更完蛋。
  乐安县主垂头丧气,觉得自己好心却没办成事,对不住大嫂。
  这次出来没带左明珠,回家的路上,想买些点心带回去,没想到看到尤夫人。
  别人分不清尤夫人姐妹,不知为何乐安县主每次都能分清楚。
  尤夫人是乐安县主的媒人,只不过对外说是蔡夫人,乐安县主走到尤夫人跟前小声道:“尤夫人也来买点心?”
  尤夫人一看是她,小声说道:“给我外孙女买,你也来给你家明珠买?”
  乐安点头,然后道:“尤夫人,我请你喝茶,就去隔壁茶楼。”
  俩人偷偷摸摸说话,因为尤夫人还在孝期,她除了去女儿家,别处很少去,如果看到熟人,马上装同胞姐姐蔡夫人。
  所以和乐安小声说话,跟做贼的似的。
  俩人去了茶楼,尤夫人坐下解释道:“我家贵宝爱吃那家点心,我心疼外孙女,怕下人买不好,亲自买了送去。”
  这是解释她孝期出门上街,乐安道:“夫人放心,我不是那长舌妇,这么多年没听我乱嚼人舌根吧。”
  “这我信,县主性子痛快,值得交的人,不然我也不会给县主做媒,咋样?左家还不错吧?”
  乐安抿嘴一笑,道:“多谢夫人,我还想着哪天好好请请夫人,不是夫人给我说这门亲,我现在还孤零零一个人。”
  “不用谢我,只要你过得好,也不枉我说回媒。今天怎么没带明珠出来?这是要去哪?”
  乐安县主请她喝茶也是想说这事,知道尤夫人性子虽然厉害,和她一样,不是那翻闲话的人。
  乐安今天也堵心想找个人说说,刚好遇见尤夫人,那就给她说说吧。不过没说侯家奚家,只说为了侄女婚事犯愁。
  尤夫人听她说完眼睛珠子一转,她见过郡王府家的陈喜婉,那是在外边看到外孙,旁边有年轻的一男一女,听介绍是阜阳郡王府世子的小闺女和那个南蛮生的小子。
  她还多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