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要看什么事,在是非观前,要有骨气、有道德、有自尊,要讲究面子,但不是事事把面子放在前面。父母是正确的,自己做错了,赔个礼不是没面子的事。我爹娘也训我呀,我经常说:我错了,该认错就认错,有个好态度,谁也不会再责备你。”
  高兆义正言辞,心里冒出大姑说她的一句话:认错最快,就是不改。
  “兆妹妹,我很羡慕你,对谁都笑眯眯,又会说话,我就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
  高兆心道:你张嘴刺人可顺溜了,要是把那些改成好听话,那就会讨人喜欢了。
  “那你就微笑点头,其他的慢慢来,想说什么停一下,想想该不该说,你把你听过的,觉得别人说你听了欢喜的话,写下来,一遍一遍的抄,就当练字。多观察,如果当时说错话,马上道歉。比如你不是成心说你小姑子,你给她去解释,以后会注意。得有个态度,我有次做错事,说错话,我爹生气,我赶紧道歉,很诚恳的道歉,还说抄女诫,我爹说以后千万做事不要冲动,我是你爹我会原谅你,将来在婆家做错事,想让人家原谅,得付出百倍千倍努力,不见得人家会原谅。”
  梁梅雪对这话深有感触,如今她就是这局面,想一想,给娘家人道歉不是那么难,更难的是婆家人的态度。
  “多谢兆妹妹,我知道该怎么做。”
  高兆笑下:“梁姐姐,开开心心的过日子,等你处理完这些,回头想想,一切都不是事,为何当初自己就这么难的迈出去?我想你父母会很高兴你回来见他们。”
  “嗯,我知道了。兆妹妹,我就不去佟家了,你给钱妹妹说,改日我再去看她。”
  梁梅雪哭红的双眼去别人家不好,下车后高兆去了佟家,让车夫送她回家。
  首先是钱玉兰的婆婆佟周氏快快从她院迎出来。
  “二奶奶来了,听我家玉兰说了你回来了,我还说玉兰也不去看看你,她说你忙,改天请你来。玉兰在她院哪,她祖母出去了,我派人去找。”
  “伯娘,别叫钱祖母回来,我和玉兰跟姐妹似的,可别这么外道。”
  俩人边走边说,“哪那行,玉兰祖母好歹也是武成县出来的,二奶奶来了,哪能不见见,就是我们不方便去你婆家,不然玉兰祖母总得去看看家乡小辈,只是去了你娘家几回,让我说你娘家母亲可真是个贤惠人,瞧把几个子女养的,个个走出来都稀罕死人。”
  高兆谦虚说夸奖了。
  到了院门口,钱玉兰抱着女儿在门口。
  “钱姐姐,出来干嘛,我来了直接进去,对我还迎接呀,来,让我看看,这是珍姐儿,叫干娘。”
  知道这么小不会叫人,高兆故意当着钱玉兰婆婆面这么说。
  果然,佟周氏脸跟开花似的。
  “快进来,我家地方小,二奶奶委屈了。”
  “伯娘是没看到武成县我家那,还没这一半大哪,在京里有这宅子已经很好了。”
  进了屋里,佟周氏吩咐人上茶上点心,殷勤的很。
  说了几句话,让媳妇陪好了高兆,她出了屋。
  高兆吐吐舌头,笑道:“你婆婆好热情。”
  都明白那是因为高兆是公主的儿媳,如果只是武成县来的客人,那就没这待遇。
  钱玉兰在佟家,别说姑祖母,就是婆婆对她,从没摆过脸色,生了个闺女,那也是当宝贝。
  “姐姐还好吧,我从严家来的,现在不方便出门,早就想来看你,看珍姐儿。”
  说完拿出给珍姐儿的礼物,一套小儿金首饰,什么金锁、金手环脚环,都是适合小女娃,其实不会给这么小的女娃戴这些,但送人总会送这些,有的送银质的。
  平常人送一个,高兆是送了一整套,目前不差银子,送这些也是给钱玉兰做脸。
  当然,高兆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换成小心眼或者是歪心眼的人,备不住会想:你嫁的好了,来我面前显摆?显得我不如你?
  遇到那样人,或许嫉恨上了,没准啥时捅你一刀。
  钱玉兰的女儿叫佟淑珍,去年九月初十生辰,那会高兆不在京里,让娘家母亲帮她送了满月礼。
  珍姐儿现在才半岁,很乖巧,在母亲怀里安静的听她们说话。
  开始长牙,一会就留口水,钱玉兰随时给她擦口水。
  “钱姐姐,你可别慌着生老二,起码要隔两三岁,等你身子养好了,生孩子不遭罪不说,孩子也健康。”
  高兆嘱咐她,有的头胎是闺女,马上就想在生个儿子,连续这样生三个,那身子就跨了。
  钱玉兰抿嘴一笑,道:“妹妹懂的多。”
  心里想高兆还没圆房哪,就开始操心她,心里很暖,高兆和以前一样,总是为她考虑。
  “虽然我爹那辈就有爹一个男丁,可我大姑就是对我娘这么说,我是老大,又是个闺女,那会我大姑也没急着让我娘马上怀,说等兆儿一岁多了再怀,所以我娘感激大姑。”
  “你能记得那些?是大姑说的吧。”
  高兆:我要说我记得我几个月大的事,你害不害怕?
  “我还没给你说哪,我七姑祖母来京了,带着表妹,说给表妹买嫁妆。”
  高兆没反应过来是谁,等听了是摔倒才定了亲的许宝珠,想起来了。
  和表姐江珊瑚的前未婚夫摔到一块,所以才有了后来表姐嫁吴仲宝。
  “为何来京买嫁妆?武成县的她们看不上眼了?”
  钱玉兰轻蔑一笑,“还不是让我姑祖母和我添妆,不是添妆,是添嫁妆。真好意思!当初和我祖母闹的撕开脸了,这会又舔着脸上门,还想让祖母带着她们去公主府找你,说老家街坊,来京得去拜访拜访,那会你已经去福建了。”
  高兆惊呆,以前在武成县压根和钱家七姑太太没任何来往,这就要上门了?
  “我婆婆说,公主府哪能随便让人进?没帖子门都进不去,别说你们,我们都没那面子去公主府敲门,怕当成奸细抓去坐牢。我婆婆说得吓唬吓唬她们,万一真的去公主府认老乡,丢死人了。祖母也跟着吓唬几句,说你来京后就没见过,你现在哪能随便出门,出门都是见贵人。”
  高兆哈哈笑,自家亲戚少,有个叔祖父一家在宣庆府,不知那个极品叔祖母会不会来京敲公主府大门,说她是我亲叔祖母,是平武大长公主长辈。


第781章 781 出宫了
  之后佟钱氏回来了,同样热情殷勤的和高兆说话。
  高兆在武成县见过钱家五姑太太,聊起来也热乎。
  时间差不多她告辞,佟钱氏婆媳一起送出大门。
  马车已经回来,高兆返回公主府,公主婆婆说明天去灵虚寺上香。
  高兆想今天母亲还问起这事,看来婆婆也惦记着,算了日子才要去。
  就这样,日子慢慢过去,转眼快到三月底。
  有一天,庆王府来人说老太妃搬去了王府,平武大长公主吃一惊。
  母妃说过不会告诉别人,但这也太突然。
  急匆匆的平武大长公主听了信赶去庆王府。
  庆王爷早就收拾出了一个园子,准备给母妃出宫住。
  园子里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里有花园,一个水池养着鱼,水池旁是个重檐圆顶双亭,里面能坐好些人。
  平武大长公主进去时,远处就见一帮人在亭子里坐着,弟弟的大嗓门和笑声传来。
  看到她来,除了老太妃,其余人都站起来,庆王爷和王妃打头走出亭子。
  “姐,我也是娘到了才知道,吓一跳,娘说悄悄出来,还真是,也不想想我们当儿女的,幸好我今天没出去,不然我要气死了。”
  王妃笑盈盈给平武大长公主行礼,“姐来了,刚娘还念叨你。”
  其他晚辈一起行礼,各自称呼。
  平武大长公主走近亭子,来到老太妃跟前,刚想要跪下,老太妃很快亲自拉起她。
  “别了,刚你弟弟弟媳要如此,我没让,我是来享儿孙福的,不是让你们磕头。怎么?就你一人来了?”
  “我听了信就赶紧过来,驸马出去了,老大不在家,我先来看看,明天再和驸马长远一起来。”
  “带上我的曾孙,还有外孙媳妇,外孙不在家,兆娘辛苦了。”
  平武大长公主坐在母妃身旁,招呼弟弟夫妻也坐下,其他小辈都站着。
  “你们先下去吧,我和你姑母说说话。”
  贾老太妃让站着的小辈退下。
  平武含笑望着母妃,看母妃神情还好,上回的宫变母妃遭了罪,她当面没提,回府给驸马哭了一场。
  庆王爷也是如此,眼里有着晶莹,母妃为了他和姐姐,硬是在宫里呆着,不然出来跟着他过,不用在宫里那四方地一呆几十年。
  以后他要好好孝顺母妃,该干的都干了,就陪着母妃安度晚年。
  “给你们说个事,我知道京里好些人家都在打太子妃的主意,只不过皇上刚登基,没人敢提。但人选差不多定了。”
  在场的三人都一惊,平武想过这个问题,在家和驸马讨论过,驸马还说现在不会定下人选,太子才十一岁,过两年刚好,那时再重点培养太子妃。
  庆王妃心里想定下最好,免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家做那白日梦。
  上次回娘家,娘家嫂子还打听,看那意思是动了心,华家适龄小娘子是有,可是那去宫里的人选吗?
  拿王爷的话来说,脑子进了水才痴心妄想。
  好奇,不知定了哪家。
  庆王爷直接问道:“定了谁家?”
  “我也没想到,是陶家,和巧云一起留在宫里的那个叫芊希的,丰源的侄女。”
  平武和王妃互相看看,意外。
  “谁看上的。”
  “太子。”
  平武一挑眉,更意外。
  太子才十一岁,怎么有了那心思。不过陶家那个小娘子平武见过一回,确实长得出色,男子,就是这么大点的儿郎,都会被外貌吸引。
  想想自己儿子不是为了沈静芝的美貌执着了十几年。
  庆王爷呵了一声,道:“才多大年纪,就知道要媳妇了,皇上就随了他?”
  贾老太妃道:“一国之母,哪能当儿戏?又不是纳妃。不过那个陶家女除了面容姣好,心智不错,不然巧云能和她玩到一处?现在还小,今年才七岁,皇太后说会派人去陶府专人教导,给太子说了,目前不会定下,行不行的要看陶家女大了再说,让太子这几年不能表露出来。”
  平武不知宫变福秀宫里具体有何事,问过母妃,母妃说过去的事就别提,又不是什么好事,人平安就好。
  她也不想母妃难过,就没再问。或者那会太子就注意了陶家女。
  “前几天皇太后叫了丰源进宫,说了这事,让她回去给陶老太太说一下。老翰林府落败了那么多年,转眼就要起来了。我给你们说,是让你们以后注意,可惜陶家嫡支人太少,丰源的儿子亲事已定,芊希还有个弟弟,一是年岁太小,二是如今不能做的太明显,陶老太太也不是一般人,独自撑着陶家那么多年,不容易,可见她心性有多强。娘是福窝里呆了一辈子,我要是她,发愁都愁死了。”
  庆王爷说道:“娘可是我们的主心骨,要是没有娘,儿子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如今我也儿孙满堂,这些多亏了娘。”
  贾老太妃横他一眼:“你不气我就念佛了,我可跟你说,我住你这儿,千万别管东管西,我想干啥就干啥,想吃啥就吃啥,憋了我几十年,我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