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关起门来和她娘家表妹说的,可隔墙有耳,传到平武公主耳里,不是那阵吴长亮生病,平武公主就要冲到宫里教训宁妃。
而这次,六皇子看中候丹若,那可是平武公主亲表嫂娘家人。
候丹若来京后,跟着母亲拜访了一些人家,又随母亲进宫给皇后请安。
浏阳郡王是皇上嫡亲皇叔,已经过世,皇后和郡王妃一直有来往,所以对常华县主也亲热。
候丹若和九公主年龄相仿,一见如故,彼此相交。
可不知怎么六皇子见到了候丹若,惊为天人,回去就闹着宁妃要娶候丹若。
六皇子不仅磨缠母妃,对外放话要娶候丹若,一天之内传开了。
而常华县主回京是为了女儿婚事,但是有眉头的人家。
侯秉岫的父亲在世时在工部任职,有个同僚,唐家,两家交好,所以侯秉岫和唐沭阳的父亲唐堰文从小一起玩到大。
唐堰文如今在詹事府右春坊任职,只是个从六品的右赞善,算是个闲职,但归属太子门下。
两家心照不宣,唐沭阳和候丹若见了面彼此点头后,常华县主和唐夫人才开始商量婚事。
还没公开,就来了这一出,这会让唐家为难,常华县主气的在家砸了茶壶,安慰了女儿,直接来找平武公主。
常华县主只有一女,她自己和夫婿感情和美,自然希望女儿嫁的好,这个好不是说门第多高,而是差不多的门第,女婿要好,女儿也得相中。
唐家是侯秉岫建议的,多年来两家来往不断,常华县主每次回京都会去唐家,对唐沭阳也中意,只不过等孩子大了后看看如何。如果没问题就定下。
唐沭阳长相随了他父亲,相貌堂堂,举止也斯文,谈吐得体。
常华县主又打听了下,夫家表姑母贾侯氏对唐沭阳赞不绝口,所以问过女儿后准备定下。
半中间插了六皇子,他这么一嚷嚷,唐家怎么想?女子名声最重要,难道带着女儿灰溜溜回江南找婆家?将来他们回京女儿怎么办?
就是让女儿出家都不能嫁给六皇子,不仅是看不上六皇子,她们侯家贾家甚至平武公主的驸马吴家都是太子营地的,而宁妃却投靠了大皇子的母妃淑妃,把她表妹嫁给淑妃的娘家人。
常华县主更加会多想宁妃是用儿子婚事来拉拢侯家。
平武公主听了常华县主的哭诉,沉思一二,如今她不再是年轻莽撞不知事的年龄,跟着驸马几十年,多少知道朝局和各府姻亲复杂关系。
“你先别急,看唐家什么反应,唐家要是缩头等你来处理,这个亲不结也罢,另外找一家,你放心,我敢说这话就敢给你做主。”
常华县主喜出望外,她何尝不知,来公主府就是想让平武公主出面,唐家不成了还能另外找亲家。
第607章 607 就哆嗦
唐家。
唐沭阳的父亲唐堰文把两个儿子叫进书房。
唐沭阳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
他对候丹若很中意,从小到大见过几次,最后一次见是他十二岁,虽然不知情事,但有了这个妹妹好漂亮的感觉。
没想到这次候丹若回京比小时候出色的还好,见面低头含笑,甜糯的叫他沭阳哥哥,让他心动。
每晚都兴奋的睡不着,想我就要和侯妹妹定亲。
六皇子的嚷嚷要娶侯丹若让他要气炸。
唐沭阳和五皇子交好,自然看不上经常欺负五皇子的六皇子。
唐堰文看着儿子眼里冒火,问道:“你们说如今该怎么办?”
大儿子唐述海说道:“父亲,不如我唐家先不动,看看县主如何解决,我想县主肯定会去找庆王爷,庆王爷出马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唐堰文又看向小儿子,唐沭阳等大哥说完,立马接话说道:“我认为不妥,外人不知道,可是侯家和唐家已经商议婚事,我们唐家不能缩头,如果就此不吱声,等着侯家来解决问题,让侯家怎么看我们唐家?”
唐堰文心里叹气,自己年少时不如儿子,他点下头。
“那么你说,咱家该如何?”
“父亲,现在和侯家碰面,一起商议,就说我唐家和侯家自小定亲,此次县主带侯妹妹回京,就是下定和准备亲事,如果县主同意,那么我唐家立刻对外宣布两家婚事。”
唐堰文站起身说道:“好,我让你祖母和母亲去一趟侯家,你哪里也不要去,就在家等着。”
唐老太太和唐夫人急忙去了侯家。
县主回京自然住在婆家侯府。
公爹去世还有婆母在,府里还有叔父一家。按道理是可以分家,可是这小叔父和婶子,两人都是无法独立,要依靠别人来存活的人,只好一个府里住着,好照应他们一房。
常华县主和婆婆侯老夫人接待了唐家婆媳,听了来意,侯老夫人和媳妇互相看看。
常华县主从公主府回来就给婆婆说了平武公主的话,侯老夫人同意公主的意见,说那就再等等。
没想到这么快唐家就来了人。
常华县主道:“就这么办,我表姑平武公主说定好了日子告诉她,她来做这个媒人。”
唐家婆媳惊喜,平武公主因为儿子的事这么多年很少在外应酬,这次能够给唐家做媒人,那可是意想不到。
有平武公主出面,不仅是这婚事顺畅,对唐家更有好处。
欢喜异常的唐家婆媳回家后,说了这话,唐堰文心想还是儿子说的对,唐家如何做侯家看着哪,不单单是侯家,侯家背后有贾家有庆王府公主府还有吴家,这要是唐家缩头,那可是得罪一大片。
一天之内,上午六皇子嚷嚷要娶侯丹若,下午唐家放出风声,已和侯家定亲。
满城哗然,但没人敢议论,全部观望着。
六皇子气得在宫里大发雷霆。
“好你个唐家!唐沭阳!敢和我抢人!”
宁妃一脸扭曲,觉得被打脸了,她倒不是多在意儿子要娶侯家女,可是就在儿子放话之后,唐侯两家竟然敢如此做,这就是不把她放在眼里。
“母妃,你可得帮我,现在我不是要娶她,我要纳,我要她为妾!县主的女儿就了不起?我还不信了。”
宁妃一拍桌子,厉声说道:“胡闹!堂堂县主之女,四品官的嫡女,给你当妾?别说给你当妾,就是太子不见得敢纳人家为妾,这话不要在外胡说。”
六皇子跳脚:“那怎么办?我还就咽不下这口气!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
宁妃深呼吸,劝慰儿子道:“乖儿,这婚事不成了,母妃另外再选一家。”
这事皇上不知,皇后知道了。
她在宫里掩嘴笑,太想大笑一场,看宁妃母子怎么收场。
平武公主要是出面,那可是比庆王爷出面更有效。
多年来平武公主因为儿子的事很少露面,外人怕是忘记了平武公主是如何性子。
庆王爷胡搅蛮缠耍个无赖,可平武不是。
“呵呵!呵呵!”
皇后越想越笑,自小女儿闹出家以来头一回笑的这么痛快。
淑妃宁妃不是抱成团嘛,看看这次宁妃会找淑妃帮忙不?看看皇上怎么心疼她那娇滴滴的宁妃,心疼他这个老来子。
皇后娘娘叫来心腹,低声嘱咐几句,她倒要看看贾老太妃知道了会如何,那可是她侄媳的娘家人。
不到晚上,传出贾老太妃病了,皇后娘娘急忙带人前去探望。
第二天,平武公主夫妻,庆王爷夫妻,贾侯氏全部进宫。
侯丹若和贾西贝贾北石召进宫服侍贾老太妃。
贾先生算了一卦,说需要至亲冲喜。
一对不行,越多越好。
贾西贝候丹若吴长亮,三个。
贾老太妃看着目瞪口呆的平武公主,笑道:“刚好,三月二十八,一起成亲,这个日子你表哥算过,是个好日子,你不是盼着薰生早日成亲吗?多好,没几天媳妇进门,你要喝媳妇茶了,哈哈!”
“娘也知道没几天,什么都没准备,怎么成亲?”
贾老太妃奇怪问道:“咦?你不是说都准备齐全了吗?又不指望高家的嫁妆,人过门就行。”
平武公主要气死了,小儿子的婚事,她还想大办,热热闹闹的办,可是冲喜算怎么回事?
急匆匆成个亲,儿子怎么想,高家怎么想,哪个小娘子嫁人不想风风光光,这样的匆忙,一辈子的遗憾。
“把兆姐儿带来,我给她说,兆姐儿是个好孩子,会体谅我这个活不久的老人家。”
平武公主一听母妃说这话,泄气,只能应允。如今风声出去了,她还得去高家亲自解释。
“先给你说,我可是为了你早点抱孙子才想了这一出,不然为了唐家侯家,我还没必要,我就是盼着薰生早日成亲,兆姐儿进了门我才放心,你不是也打算今年三月办喜事的吗?高家太太生了,没啥事了,早点嫁女儿也好,不然再出个啥事,又得耽误。”
平武公主的脸让贾老太妃闭嘴不说了,越老越像她爹,难怪皇上看了平武就哆嗦。
第608章 608 亏欠谁
高兆那天和贾西贝分开回到家,只跟母亲说了去玉家的情况,还有买了个簪子送给贾西贝,别的没说。
关于六皇子和侯丹若的事,一个是具体情况不知,再一个就是上层人物的事离高家太远,没必要让母亲知道。
可是没两天哪,高文林去衙门匆匆赶回来,还没开口说话,那边说平武公主夫妻来了。
江氏匆忙换了身衣服和高文林去前院接待。
吴驸马歉意说这么久才上门,原本打算要下帖子,可出了件事,所以前来商讨。
高文林匆匆赶回来就是去衙门听说了件事,女儿的婚期定了,还是冲喜。
吴驸马过多没有解释,只是抱歉的说高家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江氏不知道这事儿,懵擦擦的看着高文林。
高文林说道:“既然日子已经定了,那就成亲吧,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推迟一年圆房,我家兆儿年龄还小,我原本打算让她十八再出嫁,现在说这个已经没用,只能先成亲后圆房,到那时兆儿也才不过十七。”
说完他还站起身,对着公主夫妻行礼道:“我家兆儿就交给公主驸马了,她从小被我娇惯着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公主驸马多担待。”
吴驸马起身扶起行礼的高文林,“亲家,这个你放心,我和公主只盼小两口过得和和美美,我们抱上孙儿孙女就心满意足。”
平武公主今天保持微笑,看着江氏的惶惶不安,心里有丝难为情。
都是做母亲的,谁不希望女儿嫁的风光,高兆还是高家头一个孩子。
可是她也没法,事情已经这样了。
高兆在母亲屋里等着,她以为是前来商定婚期。
等父母回来一说,大吃一惊。
太没心里准备了,就这么的要嫁人了?还有,老太妃身体不行了?
“我在衙门里听说,三月二十八一起成亲的有三对,你和你师兄、贾娘子,还有侯家的,县主的女儿和唐家的。”
高兆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她刚要说六皇子看中候丹若的事,大姑高翠急匆匆进屋了。
高翠一早去街上,溜达溜达,如今有身份了,不好意思亲自上街买东西。等江氏生完身体慢慢恢复,她就搁两天出去一下,要不就是约了严大太太,要不自己转一圈。
最爱和严大太太去附近一茶楼喝茶,可以听到好多八卦。
今天听了一个,和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