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玉兰说了恭喜,想起母亲,如今越来越痴呆的母亲。
高兆看到她脸上的阴郁,才想起钱太太的病。
“怎么了?你娘病重了?”
钱玉兰勉强一笑:“还那样,一直吃着药哪,大夫说要养着。”
如今那个药不再给母亲吃了,但已经药性入身,变成痴痴呆呆,不认识人,但就是看到她咬牙切齿。
钱玉兰心里悲哀,母亲连最疼爱的弟弟都不认得,就是记得她,可是记得的是恨,她不知自己为何那么让母亲恨,见了她就喊打喊杀。
祖母不让再去见母亲,说不要刺激母亲,就让她养着吧,钱家总会给她一口饭吃,也有人伺候着,亏不了她。
钱玉兰很久没见母亲了,问了下人都说好着哪,能吃能睡。
高兆拉过她的手说道:“钱姐姐,抱歉,你娘会好的。”
钱玉兰道:“没事。”
高兆不知要怎么开口说钱玉兰成亲她没法回来送她出嫁,最近连着回来两趟了,表姐成亲她代表母亲必须得回来,这次全家是祭祖,以后母亲越来越身子沉,再和钱玉兰像亲姐妹,毕竟不是亲的,她不能放下母亲跑回来,如果当初在武成县还好,出门一个时辰还是可以。
没等她要开口,就听钱玉兰说道:“兆妹妹,我成亲你就不要赶回来,等我去了京里,我们在那见面。”
高兆松口气,不好意思说道:“我正想给钱姐姐说这事,我娘年纪大了,这胎怀的艰难,我回去就在家里守着,哪里也不去,如今我家里有懂医理的嬷嬷在,今天下午我们就要赶回去,等姐姐来京,我再去佟家看你。”
俩人互相留了地址,高兆对京里不熟,不知道佟家在哪个方位,只能回去再问。
依依不舍的道别,高兆回了家门口,先没进门,又去吴家见了表姐。
吴伯娘已经去了京里,表姐夫妻等十月底去京里,俩人约了京里再见。
高文林上午去见了张县令,交流交流消息。
高兆回家看到张玉梅在等她,和巧云下棋玩哪。
于是,两只画眉鸟一顿叽叽喳喳,听了高兆所说,张玉梅羡慕说一定监督未婚夫苗忠泽好好读书,非得考中进士不可,那样才能住到京里。
高兆哧哧笑:“中了进士不见得留在京里,一般分到外省做官。”
张玉梅眼睛咕噜咕噜转:“那不一般的会留下来吧,哪种是不一般的?”
“这个?你得问你爹,我可不清楚。”
张玉梅信心百倍学着高兆的握手使劲动作,道:“好!等我问好了,就让苗哥哥努力考,到时我和你在京里可以串门子了。”
晕!还有为了能串门鞭策夫婿苦读的?
“加油!”
高兆给她鼓气。
吃了午饭,东西已经收拾好了,整理好的东西,事先找了吴家的大车,表姐夫吴仲宝亲自赶车送到京里。
王长根夫妻留下看宅子,草根跟着高成继一起回京。
回到京里天还没黑,高翠领着下人往院里搬东西,高兆带着弟妹给母亲报平安,见吴伯娘在。
“吴伯娘,多谢你来陪我母亲,我今天还去见珊瑚表姐了,说吴伯娘回京了,还想着过几天给伯娘请安。”
一看就知吴伯娘有心来陪母亲,高兆立马腻歪在吴海氏身边。
“和伯娘还客气,知道你们要回去,我来陪你娘说说话,累了吧,赶紧歇会,伯娘也该回去了。”
高兆搂着吴海氏说留下来吃饭,吴海氏哪里肯,人家一家子刚回来,还得费心招呼她。
送走了吴海氏,高兆回来,这才给母亲说了回去的事,二房她提都没提。
巧云抬头看了大姐一眼,没吭声。
江氏说道:“这两天你吴伯娘一早就来了,天黑才走,娘睡了她就和你大姑说话,真是给她添麻烦,兆儿过几天去吴家送些礼,替娘谢谢吴伯娘,放着一家老小,却来陪着我,怪难为情,说没事让她家去,你吴伯娘不肯,说家里有人在忙乎,她来咱家躲两天清静,你吴伯娘会说话,怕我不好意思才这么说。”
“娘,后天我就去吴家,刚好好久没见吴迎春了,不知她回京没有,娘,你不用操心,有我哪,以后我不出远门,就在家守着。”
江氏也知道因为她怀孕,公主家就没来商定婚期,也是让女儿留在家里好照顾。
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公主竟然这么通情达理,江氏为女儿庆幸。
高兆是想幸亏很多事不让母亲知道,不然任何事放在心里,多想就会多愁,就会有压力。
嗯,看来还得她平时装傻充愣,一是有些事好瞒着母亲,再就是她是个开心宝宝呀,能给母亲逗乐,都像巧云似的,闷!
晚上给大姑来了顿自我表扬,美得晃脑袋。
高翠一把把她的头摁着,让她动不了。
“我说兆儿,你以后可别做怪样,将来遇到的都是贵人,不经意露出怪样,让人家笑话。”
高兆挣脱出来,吐下舌头,又闭嘴,光点头。
一会又说:“我就在大姑跟前这样,真的!在外面我可淑女了,端庄大方,仪态万千,就像这样。”
高兆端出姿态,稳稳的走了两圈。
高翠无奈笑道:“你呀,可要记住了,在大姑跟前以后也要规矩着。”
舍不得呀,但也要为侄女着想。
高翠知道,侄女在她跟前才这么放肆,也怪自己,从小就没纠正过她,侄女在弟妹跟前都不这样,那也是侄女和自己亲近。
想想高翠心里柔软,今晚和侄女一起睡吧。
“大姑,我想今晚和大姑睡,大姑给我讲故事。”
高兆是想听听大姑讲故事,没准来点灵感。说从武成县回来就要构思,这个构思可真难。
高翠一听侄女和自己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上辈子铁定就是亲母女。
顿时眉开眼笑:“行,晚上吃啥?大姑让厨房安排。”
“我想吃大姑煮的馄饨,放点葱花,最美味了。”
不是支使大姑,高兆挑个容易做的,说爱吃,大姑开心的很。
第544章 544 心太软
晚上,高兆和大姑钻一个被窝,这会儿天气凉了,俩人一起睡正好。
高兆平躺着,听大姑给她讲故事。
大姑讲的无非也就是那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快人心的类型。
高兆这么想,没指望大姑能讲什么有新意的,就当听催眠曲。
可是今晚大姑讲了一个最近听来的真实故事,自然是从严大太太那里听来的。
这人还和高家有关系,是父亲二徒弟左明松的父亲安西侯。
左明松是嫡长子,他父亲不大,刚过而立之年。
安西侯前两代侯爷寿命都不长,可侯夫人身体倍棒,安西侯的祖母罗老太夫人快七十岁,是刑部老尚书家的嫡女,现在的刑部尚书是花三郎他外公。
安西侯的外公是永成伯,现在是他舅舅继承爵位。他原配夫人罗氏是祖母娘家人,现在的侯夫人夏氏是母亲娘家。
据说安西侯文质彬彬,和原配夫人伉俪情深,原配夫人怀二胎时得病没了,续娶表妹小夏氏,俩人也是情投意合。
可就是前一阵子小夏氏生了病,安西侯陪着在庄子里休养,亲自照看。
有人见到最近的安西侯神色黯然,两眼无神,一点精神气都没。
京里人都说安西侯是个情深意重的男人,要是小夏氏不好了,不知哪个有福会嫁给安西侯。
高翠说完连声赞叹,说京里人对小夏氏风评非常好,她嫁进来后对原配嫡子就像亲生的,母子感情也好。
高兆想起见过的师弟,神情也有点忧郁,估计是为他继母担心,怎么说也是母子般相处了五年。
赞叹完高翠期盼的说道:“哎呀,要是你爹这个小徒弟能和巧云是一对就好了。”
高兆一惊,翻过身爬起,问道:“大姑听谁说这话了?”
“哪有人说,是我自己琢磨,你看,你爹收了个大徒弟,变成大女婿,只要是二徒弟变成二女婿,那该多好,这门第合适呀,侯府哪,那可是薰生的连襟,门第太差了也不行吧。”
“大姑,你可别瞎琢磨,咱家定亲可不看门第,最主要合不合适,还得巧云愿意把,我和师兄那是情投意合,将来不能为了门第嫁巧云,而且巧云可是个有主意的人,我看她要是不愿意的事谁也强迫不了她。”
高翠想辩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能自己找女婿……”
没说完就想起自己年轻那会,虽然没有私定终生,中意那人,那人又说会来家里提亲,谁知是空欢喜一场。
高兆同样狡辩:“我没说私定终生啊,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也得本人愿意吧,最好父母之命来上四五个,到时让巧云挑一个她中意的,或者是她中意哪个告诉父母,父母觉得合适再想办法凑一对,这样子也行。要是自己看中一个,爹娘不愿意,她死活要嫁,岂不完蛋!我想巧云没那么傻。”
高翠点头道:“那是,巧云可比你……”
高兆看着大姑收声不说,她鼓腮帮子拉长调:“大姑……”
高翠赶紧说:“大姑是说巧云比你乖巧,不会做出那种事。”
唉!高兆躺下,这个智商是天生的,不服不行,妹妹就是比她聪明。
巧云在她屋里躺着,今晚想事情,睡不着。
二师兄眼里有悲伤,为什么哪?
当初大师兄眼里是没精神,后来慢慢的有了光彩。而二师兄是伤心,不对,是心伤。
大姐说过,伤心和心伤是两回事。
心里难过是伤心,心里受了伤害是心伤。
唉!真让我操心。
巧云辗转反侧,不知要怎么帮助二师兄。
那头高兆和大姑瞎扯完呼呼大睡,半夜梦话:写小说死路一条。
高翠听了半天没下句,闭眼继续睡。
高家回归平常,去衙门的去衙门,念书的去学堂,徒弟每天来,现在是两个。
高文林把二徒弟交给大徒弟,反正说学算学,大徒弟教二徒弟绰绰有余。
高兆在后院照看母亲之余,想方设法的想去前院见师兄。
这天,巧云准备了一盒点心要送给二师兄。
不能搞特殊,她给了大姐一盒。
高兆打开一看,咦?是心太软。
红枣里面放糯米,还是她小时候让大姑做的,说大姑的心就是心太软,吃了这个甜品,那个心就像糯米一样,软软的,满心里都是甜蜜和欢喜。
巧云昨晚想到半夜,就想起给师兄做这个点心,让师兄心情好点。
高兆哪里知道妹妹的弯弯绕绕,她伸手要摸巧云的头,被她躲开,一脸那种我是大娘子的表情。
“呵呵,多谢妹妹,好久没吃这个心太软了,我每次吃心情都会十分舒畅,就爱吃糯米做的一切点心,吃了心里暖洋洋,好舒服。”
巧云捧着盒子不知声跟着大姐往前院走去。
就是因为暖洋洋好舒服才要给二师兄吃,希望他吃了以后也能暖洋洋。
吴长亮已经开始教这个师弟了,还算好,不笨,每天讲一点,剩下的让他自己看书,不明白的再问。
他是拿他最早和大姐夫学算学的方法来教师弟,当初大姐夫可没空天天来公主府,就给他找了一堆资料,然后就是布置一些题让他算。
看见师妹来了,还有小师妹,不知为何,吴长亮看看小姨子又看看师弟,不会师弟和他一样,也是打着当徒弟的名义来当女婿的吧?
“师兄师弟,来吃点心,是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