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你看我带了什么?我外祖母给我准备的黄米糕,有豆沙馅的,还有炸小鱼儿,我们先来吃点。”
  不是贾西贝说吴长亮不爱吃红豆,高兆都不知,但是他在高家从来没说过,最主要是都以为他爱吃每次都给他做,他都吃了,所以高兆就装不知道,也不想惯他那毛病,就当他爱吃。
  看着师妹打开竹篮一个一个往外拿,吴长亮心里真舒服,这回可以无拘无束的说话了。
  “对了,忘记告诉师兄了,那个花三郎来过我家,说是赔礼,他给我赔哪门子礼?不过我觉得花三郎这人不错,有担当,虽然有些奇奇怪怪。”
  高兆虽然爱叽叽呱呱,但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说,比如上次花三郎堵着她问背后说说他什么话的事,她就没给师兄说。
  那天晚上见花三郎在二楼急得满头大汗拼命喊不要跑,高兆对他抱有好感,一个鼻窟窿眼朝上的贵公子能在乎平民百姓的安危,那就难得,说明心地良善。
  吴长亮听到花三郎是脸一沉,不过高兆没看到,继续说道:“我是觉得他人不错,会为大众老百姓着想,换成其他公子哥,没准在二楼哈哈笑哪,不是有一个点烽火台逗妃子笑的昏君?不知人间疾苦的人,哪里会为百姓的安危着想,所以花三郎不错,而且出了事儿肯出面担责,承认是他一时失误造成的,这样的朋友可交,他那天来,我给他说了,等过完节忙完事,再让师兄约他出来坐坐,当个好基……,当个好朋友也不错。”
  差点说出基友两个字。


第536章 536 二师兄
  高兆看到吴长亮神情有点不对,问道:“怎么?你和那个花三郎以前认识?”
  不能吧,不是说师兄在京里没啥交往的的人吗?
  “去年,就是因为他我才被烧了。”
  “啊!”
  高兆惊讶,想到中秋就是花三郎喊的那一下快躲开灯笼掉下去了,才出了乱子。
  去年师兄被烧,高兆只是知道被灯笼烧的,哪里知道是谁烧的他,没想到就是花三郎。
  高兆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猿粪啊。
  好想笑咋办?
  不是笑师兄被人烧,而是笑师兄与花三郎的缘分。
  “没准你们前世是亲兄弟,这辈子用灯笼来结缘,没事,师兄,我看花三郎这辈子都不会点灯笼了。”
  吴长亮:“我也不会点了。”
  说完又想:我干嘛跟那个花三郎一样,他不点我点,我在我院子里点。
  “以后中秋节咱们不出去,就在辰溪别院里点灯笼,点一院子灯笼,还是算了,就点两个,你一个我一个。”
  高兆想想师兄没准是易燃体质,一院子灯笼有点危险,到时点两个小灯笼意思意思。
  吴长亮笑了,师妹说的正合他意。
  俩人一路说话的到了家,高兆和师兄挥手拜拜进了大门。
  先去给母亲报平安,把表姐出嫁回门还有外祖家目前情况都说了,最后又说去武成县的吴家视察一番,还见了吴嫂子的龙凤胎。
  最后说吴大壮长大了,越来越俊秀。
  然后是高翠说京里和高家的情况,京里的大事是最小的公主招驸马,具体是谁她不知道,只是上街听别人说。
  高家的大事是,用高翠的话说:“你爹又有徒弟了。”
  呀?趁我不在就收徒弟?
  “不能说是你爹收的,是薰生他舅带来的,说什么一个徒弟太孤单,再收一个凑成双。”
  关于庆王爷能说出什么话来,高兆已经不惊奇了,不知为何她突然看向巧云。
  “那个徒弟多大了?”
  “十岁,还没阳荣大哪。”
  高兆看向巧云,没别的意思,下意识的觉得父亲的这个徒弟比她小,那么就是她师弟,对于巧云来说就是二师兄。
  呵呵!二师兄!
  巧云看大姐看她,脸上又是怪笑,她面无表情。
  只能你有师兄,我就不能有师兄?
  “这个师弟是谁家的?不会是师兄他舅舅家的吧?”高兆这会才想起来问。
  江氏说道:“说是安西侯府的世子,过了中秋才封为世子。”
  来头不小呀,高兆心想,父亲的徒弟都有来头,父亲又该郁闷了。
  高文林也在琢磨,不知这个挂名徒弟塞给他到底是为何,想起把公主的儿子塞给他是为了大女儿,这回难道是为了小女儿?
  吓得高文林这几天就打听安西侯府,别再给他塞个奇奇怪怪的女婿。
  一打听,只是个可怜孩子,亲娘没了,前一阵子出了车祸,伤了头,难怪额头有个疤痕。
  再可怜也是人家的孩子,塞给我算什么事?还天天来,又是学什么算学,京里比我算学好的就没人了?
  高文林咋想咋古怪,又想自己在这方面是个什么命呀,头一个徒弟是贾先生死皮赖脸塞给他,这个徒弟又是庆王爷死皮赖脸塞给他,根本不容他说话,就让那个侯府世子行拜师礼叫师傅了。
  这叫什么事?
  徒弟门第太高,问题是徒弟有父亲,为何父亲不出面,让庆王爷出面?
  这里有古怪。
  高文林下意识的又去打听安西侯侯爷,说是一个温文尔雅之人,没什么坏名声,原配没了,娶了填房,又生了一子一女,二徒弟左明松是原配嫡子,填房名声也不错,对待原配子如亲生。生了女儿后身体不好在休养。
  也没问题呀。
  高文林单独见徒弟时,问了生辰八字,就是父亲不在,等重阳回老家,好好算算,难道又是一个倒霉蛋?
  有可能,不是说前一阵子出车祸了吗。
  这么一想,高文林哭笑不得,我成倒霉蛋收容所了。
  吴长亮是第二天进宫,高兆从乡下带了些食材让他送过去,她自己不想进宫。
  进去后,见以前见过的安西侯老太夫人带着左明松在殿里。
  行了礼问了安,左明松称呼吴长亮为师兄,吴长亮奇怪。
  “薰生,来,这是你师傅的二徒弟,以后你们就是师兄弟,好好相处。”
  贾老太妃给外孙介绍,看着俩人,心想:以后外孙的连襟不用高家乱找人了。
  不过这个左家,安西侯府,倒不是贾老太妃找的,是送上门的。
  左家的事,贾老太妃都知道,罗老太夫人和贾老太妃几十年的交情,因为有求于贾老太妃,所以没有瞒她。
  那天在贾老太妃这看见高家姐妹,又得知大的是公主府定好的儿媳,罗老太夫人回去暗查一番,有了主意,要给曾孙找个依靠。
  所以才有了庆王爷硬塞给高家这个莫名其妙的徒弟。
  贾老太妃听了罗老太夫人的拜托,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安西侯府给左明松立世子。
  贾老太妃想的是你安西侯府想依靠公主府,那必须自个身份够,至于你侯府内宅事,不能让外人出手吧。
  至于安西侯侯爷怎么递的请封折子,贾老太妃就不管了,只要你立了,只要高家认可这个女婿,我就护着左明松。
  唉!内宅事,还得内宅妇人来,没想到罗老太夫人一辈子精明,却栽在自己孙子手里。
  贾老太妃知道杜嬷嬷如今在高家,她想了想,还是让甄嬷嬷给杜嬷嬷交代一番,以后从哪里教导高家小娘子。
  幸好罗老太夫人果断,不然也不能把高家小娘子填进去。
  高家哪里能猜到这个二徒弟怎么来的,高兆从武成县回来,就又要去给陶家送礼。
  陶芊希的姑母要嫁给李传胪,就是八月二十五,虽然俩家没交情,可是巧云和陶芊希玩的好,陶芊希说姑母没朋友,没人给她添妆,有以前不登门的亲戚,那些人来了更烦。
  最后巧云说道:“娘,我去给陶家姐姐送添妆礼。”
  江氏听了女儿的说的话,觉得陶家怪可怜的,就让高兆带上巧云代表高家去送份添妆礼,远亲不如近邻。


第537章 537 不容易
  京里对于陶家婚事都在观望,最近陶家亲戚陆续上门,陶老太太淡然招待,并无欢喜神色。
  多年的人情冷暖她也看透了,这种有好事就上赶着,平时恨不得躲着陶家的那些亲戚,自此不来往更好,陶老太太不怕得罪他们。
  孙媳袁氏受宠若惊,对上门恭喜的娘家恭恭敬敬,被陶老太太训斥,说不要丢了陶家的脸。
  从陶老太太表了态,陶芊希就阻拦母亲见外家,一是免得曾祖母不喜,再她也不喜这般势力的外祖家。
  对于高家上门送礼,陶老太太意外,虽然柳树巷的街坊有来送礼的,但陶家是新搬来,除了曾孙女和陶家小娘子有来往外,两家没有任何交情。
  这条街,陶老太太只对严家十分感谢,要说陶家偶尔和有什么人来往,那就是严家了。
  严老太太和蔼,严大太太经常拿些菜送给陶家,有时还和陶老太太说说话,说说京里的事街坊的事。
  陶老太太看得出严大太太是个纯真之人,在她心里不会参杂任何是非,她觉得你好就来往,不会因为别人的议论而排斥。
  所以除了严家来送礼是真正的恭喜,其他接访是看在礼部尚书李家的面上才来送礼说恭喜。
  这就是世道,锦上添花的人太多,雪中送炭的人也有,但是屈指可数。
  而高家能来,陶老太太不能把高家归于那种眼里只往高出看的人家,因为不了解,也不能说是真正为了恭喜,实在是之前没有任何交情。
  陶老太太是被伤的太多,没法做到心中是佛看谁都是佛。
  面上还是欢喜的接待了高家姐妹。
  “恭喜陶姐姐。”
  高兆拿出母亲准备的礼,还有她自己的,巧云也拿出了一个小木盒。
  陶慧君接过说了谢谢,陶芊希感激的看了看巧云,被陶老太太看到,她明白了。
  等高家姐妹走后,陶老太太留下小孙女问道:“希姐儿,是你对高家小娘子说什么了吗?”
  陶千玺摇摇头又点点头,“曾祖母,我只说了我不喜欢家里来的那些人,巧云姐姐说她会过来给姑母送礼,曾祖母,我喜欢巧云姐姐来给姑母送礼,但是我不知道高家大姐姐也来了。”
  陶老太太有时也会问问陶芊希去高家的情况,巧云来每次给她请安,她也发现高家小娘子是有专人教导过的,而且还是宫里出来嬷嬷,那举止就不同。
  高家小娘子虽然人小,但和她说了几次话后,陶老太太就嘱咐曾孙女要多和高家小娘子来往。
  至于高家大娘子,陶老太太是一眼看透,难怪严大太太说她家芹姐儿经常去找高家大娘子玩。
  陶家顺利嫁了老姑娘,三日回门也没意外,京里等着看热闹的议论几天就没趣了。
  高兆这才空闲下来(好像她多忙似的),给吴长亮说,她要见见庆王爷,说说话本子的事。
  约在辰溪别院,去王府见礼请安寒暄客道太耽误时间。
  吴长亮和高兆先到的,在院里看风景。
  已经秋天,树叶随时落随时有人扫,正院里两棵树,树枝茂盛,都能互相搭着。
  听吴长亮介绍,高兆脑海里出现勾肩搭背这个词。
  “以后娇娇它们爬树可以两棵树之间来回窜了,我还想有空了给它们做猫爬架哪。”
  吴长亮问什么是猫爬架,高兆比划着,又兴致勃勃的回屋里画图。
  这样,这样,如此一画,再解释下,吴长亮明白了,说他找人做。
  高兆眼神儿看到门外好像人在探头,因为天冷进屋就关了门,她看过去,吴长亮也朝门口看。
  不用猜肯定是庆王爷,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