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还让我写游记,就是把到每一处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的心得,我的心得就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不过,有机会我还是会出门,大姐说的对,出门才能长见识,出门才能让一个人成长,难怪说历练就是要出门,在家那是玩耍。”
王荆州点头同意:“小叔父说的对,虽然出门是挺辛苦,但对人的帮助很大,首先开阔了眼界,眼界开阔心胸就开阔,这话谁说来的?说的好,不出门没有很深的感触,出来这一路,我才体会这话的深度,等回京我得把这话写了挂我屋里。”
“兆姑母说的,还有哪,可我忘了,等我想起来再告诉你。”贾西贝旁边补充道。
等侄女走了,吴长亮心里想,师妹还说过:有些事儿,不是你努力的不够,而是不够坚定。
吴长亮写下坚定两个字。
第303章 303 如何说
第二天一早,贾先生带着他们先去了驿站,坐一辆马车,刘太医没去。
下了车高兆一看,这个驿站不大,有点破。
门口两人抄着手在等候,一个胖子一个瘦子,看见马车疾奔过来,气喘吁吁,点头哈腰,一看就是事先打了招呼。
驿站前后院,前面办公后面有一溜房,给过往官家住的,看着是比客栈还简陋。
高兆拿出信,贾先生一看,好家伙,这么一堆,高兴荣把他的信和大姐的绑一起,高高一摞。
贾西贝也拿出她的几封,贾先生看着吴长亮递上他的,看到封面陈大表哥,忍俊不禁,脑里出现皇上接到信的表情。
贾先生交代驿丞:“都是家信,不必用急递铺。”
胖驿丞躬着身回道:“老太爷,正好有急递铺的人路过,在喂马,一起带上捎回京里。”
高兆赶紧说道:“上面写高家的是武成县的,送到驿站就可以,驿丞认识我爹。”
驿丞忙点头应了,又把他们送上车,车走老远了才直起腰。
旁边的手下问道:“大人,哪来的大官?”
驿丞拍他头子下,瞪眼道:“少问!这几天机灵点,可别犯事,路过的不管是谁,别再张嘴要了,给老子捅娄子,老子把你扔到辽东看城门去!”
那人一路赔笑扶着驿丞进了驿站。
“赵五还没回来?让他去给县令大人捎口信怎么这么久没回来?”
“估计大人有事交代。”
……
高兆在车上问贾先生,“先生,什么是急递铺?”
“急递铺是专门传递官方文书的,驿站,是称驿递,每隔十里置铺,铺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大陈大概有驿站近两千个,急递铺却有上万个,还有递运所,是运送官方物资及军需、掌运送粮物方面。驿站是接待出公差的官员,费用朝廷负担,但不承担接待过往路过的官员,但这个里面就松动了,有些官员为了方便还是愿意住在驿站,给点银子就行。”
这样一说,高兆就明白了,快递和物流的区别,只不过是为朝廷服务。
“那驿丞可就是个肥差了,看刚那人吃的满脸油光,没少克扣吧。”
贾先生笑而不答,贾西贝问道:“为何?”
贾先生看着孙女一脸的稚气,泄气,王荆州解释道:“驿站负责接待出差的官员,可是路过的官员或者是富商,只要给银子也可以住,费用那就落到私人腰包了,还有就是报账的问题。”
贾先生意外的看了眼王荆州,他解释道:“我听我爹说过。”
贾西贝气呼呼道:“这是歪风,县令为何不管?”
高兆说道:“有个词儿你忘记了?上下一气!”
“难道没人管?”贾西贝还是气呼呼。
贾先生问高兆:“大娘子说说为何?”
高兆心道:我哪知道?
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好像当初他就是因为在驿站上班被炒鱿鱼,没饭吃了,走向造反之路,还让他成了,可惜到手的江山没保住。
这是谁来着,谁来着?
高兆苦想,是谁来着?当初听课说小事小人物倾覆了一个王朝,又一怒为红颜被鞑子乘虚而入。
想起来了!关于这方面说的就是稳定,多年的漏洞一刀切,让多少贪官少了肥肉可吃,这是上不稳定,让上万个驿卒下岗,这是下不稳定,中间还有很多环节,动摇了太多人的利益。
上下一同不稳定,皇帝还想稳坐金銮殿?自有胆大的自己挑杆子上。
贾先生等了半天,见高兆那副模样,看得出在费劲思索,不由得好笑,也好奇她能说个什么出来。
刚听她问话就知不懂驿站方面的事,看来高主簿没给女儿说过,从西贝的学舌中,也能感觉出她对朝政之事一点不知,所以好奇她能说出个什么答案。
高兆想了想严肃回答:“稳定。”
贾先生慢慢收了笑容,问道“如何说?”
“乱和稳定之间,选择稳定,比如,一个人身上有着大小毒疮,忍着还能活命,可是要把大小毒疮挖掉,命没准就没了。”
贾先生手指一下一下叩着大腿,表面沉静,心里惊涛激起。
那个吴驸马说过这方面,驸马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任由毒疮扩大,人一样也是没命,不过是拖了几十年,或许更短。
贾先生当时无奈说好在他有生之年看不到,快活一日算一日。
他惊异高兆的话,追问道:“如何治?”
“我不是大夫。”高兆回答。
“无妨,你就说说。”
高兆仍旧想了想,说道:“那也得这个人想治,然后采取良方,身边要有端药的,递糖的,反之,还不如不治。”
贾先生叹气,如今的皇上老了,喜欢民泰安康,没感觉毒疮对他有什么损害,一帮端毒药的,递刀子的,他不亦乐乎,别人能如何?久了良医也成庸医,开的方子也是毒上加毒。
所以贾先生宁可游山玩水,当个老纨绔,以后如何?眼不见为净。
“不提这事,今天我们歇一天,这地虽小,但也有可看之处,既然来了,好好转转。”
提到玩,贾西贝乐了,刚兆姑母和祖父说的话她一句也听不懂,看俩人神色不敢插话。
“不赶路?太好了,我都怕了坐车了。”
贾先生逗她:“那下回别跟祖父出门了,不过以后也没机会了。”
“不行,我还跟祖父出来。”
“那可不成,祖父不能带王家的人出来了,王老将军还不拿他的御赐拐杖追着打我呀,哈哈哈!”
贾西贝嘟嘴,王荆州赶紧说道:“西贝妹妹,以后我带你出来,我们走一天歇一天,不赶路。”
不知怎么,高兆突然脑补,等王荆州俩人都白发苍苍了,他还跟在后面喊西贝妹妹西贝妹妹的情景。
高兆也哈哈笑,贾西贝瞪她道:“你不用笑,等你将来嫁人了也出不了门。”
“你放心,我出门会给你带礼物的,到时我带你的贾贝贝出门,让她也给你写信,哈哈哈!”
高兆自己笑的前仰后合,那就是玩笑话,将来的事谁知?
高兴荣不知大姐为何笑得如此开心,也跟着呵呵笑。
吴长亮面露微笑,师妹笑得好快活。不过她才她的话没听懂。
第304章 304 转运了
回到客栈,见人多起来,店家招呼来往客人,还有猎户打扮的人进来询问要不要收购猎物。
“今天是一月一次的集市,你们回去歇会,一会带你们去看个地,然后回来逛逛集市。”
没啥好歇的,都想这会就走,在大堂里坐着喝了茶,贾先生还叫上刘太医,坐上马车出发。
这次来福家的和小菜坐高兆她们车里,陶喜跟着贾先生那辆车,和马夫坐外面。
谁也不知要去哪,这里是叫什么县也不知。透过车窗看不清外面,但也看个大概。
“好像往城外走。”贾西贝说道。
俩人头挨头凑一起看,高兆说:“肯定是看什么风景,我喜欢。”
“大冬天的有啥风景好看,到哪都是雪地。”
高兆心想,这里是没,现代冬天雪地也有风景看,滑雪、冰雕等。
走了好一会,越来越人烟稀少,隐隐约约看到不远处有房屋。
车停了,人都下来,高兆看着前面说道:“这是卫所。”
贾先生说是,两个人走过来,身穿军营里服装,姚师傅上前说了几句,又拿出个东西给两人看,那两人抱拳,让了道。
姚师傅带着他们往前走,没进卫所,那两士兵,一个往卫所里跑去,一个跟在他们后面。
走了好远,看见有山,高兆惊呼:“长城!”
不远的山上有长城,山脚下有士兵狂奔过来,跟着他们的士兵迎上去,说了几句话,几个士兵过来行了礼。
身后有脚步声,高兆回头看,又有几人也是狂奔过来,领头的气喘吁吁给贾先生行礼后说道:“不知大人前来,千户长袁山有失远迎。”
“无妨,老夫只是带小辈出来走走,路过这里,就看看咱大陈边防。”
“大人,下官恪守尽职定守我大陈国土,在所不辞!”袁山躬身恭敬说道。
“好好!等老夫回京后定会向皇上禀报。”
袁千户止不住的满脸微笑,高兆看他一脸的花白胡子,可面容没那么老,能当千户长,有点能力。
贾先生对几个小辈介绍道:“这附近一直到兴平卫长城连绵不断,每个要处都有卫所把守,严禁鞑子入侵,护我大陈国土,就是本朝皇帝都两次大修长城,我们能安居乐业,全是这些兵卫之首功。”
“下官誓死效忠皇上!至死不渝!”
袁千户对着京城方向一抱拳,大声说道,跟着的士兵同样,声音大的在这空旷的雪地上空回荡。
贾先生拱手道:“袁千户,老夫替黎民百姓多谢所有士兵的坚守,你们辛苦了!”
高兆肃然起敬,带着弟弟对着袁千户行一礼,贾西贝也跟着一礼,王荆州吴长亮随着。
“袁千户,老夫想带着小辈上长城上看看,是否方便?”
“大人请!”
众人上了长城,高兆一看,没有现代修复的那么漂亮,就和野长城一样,但长城上的护防士兵让人不由得充满敬意。
总共六人,都是一脸红,冻的,其中一个看着不大,不知有没有十六岁,帽子下的那双眼睛很亮,站的笔直,呼出白气看得出紧张。
贾西贝小心翼翼的拉着高兆,高兆紧紧牵着弟弟,他们走到长城边,看向对面,一望无际。
贾先生走过来,背着手遥望,“带你们来,就是让你们看看,何为国?何为家?你们要记得,我们先是大陈子民,然后才是张家、王家或者是李家高家吴家。”
高兆点头,明白此话。
回去的路上,贾先生严肃说道:“这是你们的第一篇文章:国土和职责,不要觉得你不是士兵,你就没有职责,守卫国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高兆脱口而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说完捂嘴,这句不知这里有没有人说过,不然她又是突显“智慧”了。
果然,贾先生一拍手赞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高兆猛摆手,急道:“这句不是我说的,我是在路上听到的,是小时候,几个书生谈论,一个书生说的这句,我记住了。”
贾先生略有深意的一笑,刘太医垂眼,心里感慨,小时候,听到了,听懂了,难怪高家如此门户,还能让公主家看上。
闭嘴!紧紧闭嘴!高兆装着要看外面,对着车窗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