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西贝惊讶了会,准备一会外人走了问问王小二,这是什么情况。
门口叽叽喳喳的声音里面人自然听的到,王立州脸红的转过身,王荆州走过来。
“西贝妹妹,怎么不进来?”
贾西贝撂了一句不是我,咯咯的笑着拽着玉青瓦跑了。
王荆州只好又回去,还热情的挽留来的几位中午在贾家吃饭,佟向钟马上拱手道谢,让钱运桥看了他好几眼,还以为表哥惦记这里的小娘子了,可是据小道消息,刚那俩小娘子都定亲了,人都在场的两个王哥哥,好奇怪。
午饭时,王荆州那屋一桌子人,他很开心,他喜欢人多,王家就人多,热热闹闹的,来这大都是他和表叔,表叔又不说话,他好寂寞。
佟向钟是为了不回家吃饭,厚脸皮来了,也就极力迎合王荆州,和他说的热乎,钱运郢只管吃个不停,钱运桥就边吃边观察他人,准备回去了给祖母说说。
钱家,七姑太太吃了午饭,主动提出回家,说家里离不开,她是怕再呆下去,六嫂让她把孙女带回去就麻烦了,还不如赶紧走人。
等人走后,六老太太叫来钱县尉,当着二嫂面给他解释为何做主让钱县尉给了七姑太太物件。
“盛业,你七姑母是要求的太多,但你要一点不给说不过去,她都找到门上来了,给那点对你来说也不算啥,就当花点钱买个清静,有时做事总要做给外人看的。”
钱县尉垂手听了,又感谢六婶帮他圆场,不然他一个小辈没法开口,今天都那么说了,姑母就当没听懂,他也没法翻脸。
“以后别和她磨嘴皮子,你是晚辈,再说你也说不过她,就别费那功夫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别再哭穷,你叫穷叫得过她吗?你能躲就躲,躲不过多少给她一点,但是态度一定要坚明,过多的没有。”
六老太太又看向二嫂,这个真是有福的,唉!就再嘱咐几句,反正包氏回来,七姑太太也不敢来家里要东西,真是应了那句恶人自有恶人磨。
“二嫂,你明知七妹是什么性子,就别接她话,少说话,不行你就犯困睡觉去,安排管家媳妇伺候她。”
钱县尉不知前面的事,问道:“娘,你又答应七姑母啥了?”
钱老太太讪讪道:“你七姑母让我给她孙子洗三去。”
钱县尉气道:“这大冬天的,乡下哪个会办洗三?这不是折腾娘吗?就为了要洗三礼折腾娘大老远的跑一趟?”
六老太太懒得看他们母子扯皮,打断话问道:“你七姑母来一趟就为要点东西?你怎么不好好想想这事?”
钱县尉经六嫂这一提醒,马上想到七姑母带来的许宝珠,吃惊道:“为了钟哥儿?”
钱老太太一听急了,这会也明白了,“这怎么好?钟哥儿可是……”
六老太太又打断她的话,直接交代侄子:“你让钟哥儿住学堂去,和桥哥儿作伴,宝珠在家一天,就别让他回来,饭送到学堂,宝珠那我派人盯着,你七姑母心思不正,没准教孙女什么外心思了,别忘了当初她跟五妹就是因为这事翻脸的,她想让宝珠和钟哥儿定娃娃亲,你五姑母不愿意,姐俩闹翻,我就奇怪了,她这么看不上五妹,还非要把孙女嫁过去,都不知道她脑子里都想些啥。”
钱老太太这才真生气,刚有点觉得妯娌让她在儿子跟前难堪了,可这会就想七姑太太这是要抢她孙女婿,绝对不可以。
“二嫂,别给玉兰说,这不要到月底了吗,下月强子媳妇生了,就让二嫂带宝珠回去。”
钱老太太拉着六老太太的手说道:“弟妹,多谢你,不是你提醒,我都没想到这茬,玉兰婚事可不能再出啥事啊,不然我的玉兰该怎么办?”
六老太太怎么不知二嫂刚才脸上的一丝不郁,可是没办法,不能和个糊涂人计较。
“二嫂这阵子就让宝珠来陪你,晚辈孝顺长辈也是应该,还有,要是玉兰出门,你可别让宝珠跟着。”
多的六老太太也没法和二嫂说清楚,她打发钱县尉去学堂准备下,明天就让佟向钟搬进去。
佟向钟是吃了午饭后,又在贾家呆了一下午才带着表弟走了。
三人都是拖着腿慢慢走回去的,钱运郢边走边吸溜,说再也不去了,钱运桥不知声,眼睛咕噜转后看看表哥。
佟向钟也愁眉苦脸,他腿也好疼呀,还要在表弟跟前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
第245章 245 老逗比
高兆在家埋头苦干背女诫,巧云一旁跟着,等巧云都背会了,她还背的结结巴巴。
把个高兆郁闷的,又想想自己的脑年龄快四十了,肯定不如小娃娃记忆力好,也就释然了,继续背吧。
难得女儿如此用功,还是背女诫,江氏交代厨房每天要煲鱼头豆腐汤,还准备了核桃,亲自剥好给女儿送过去。
高兆吃着核桃仁,心想我这待遇,杠杠的!
不就是一本女诫吗?我还不信了,拿出高考的拼劲,刻也要把它刻在脑子里。
于是,在贾西贝带着玉青瓦趾高气昂的来背书时,高兆背着手在一边转圈听着,然后指出贾西贝背错一个字,惊的贾西贝嘴里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贾西贝不服气的说道:“都是兆姑母在我面前转圈,害的我背错,不然我肯定一个字都不会错,不信你问小丸子?”
高兆不转圈儿了,贾西贝能背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她坐下说道:“是我的错,算你通过了。”
“兆姑母,难道你也会背了?”
高兆扬起头得意说道:“那是,早就会背了,不然能提出让你背?我不会的能让你做?”
贾西贝一撇嘴,以前她还说最烦看女诫了,看了头疼。
一旁的玉青瓦等着让她背哪,这俩人聊起来了,忙举手道:“该我了,我也会背了。”
高兆咳咳两声,说:“好,接下来是小丸子。”
玉青瓦就站在屋子中间,摇头晃脑的开始背了,一个字没错。
贾西贝不服气的说道:“小丸子比我背的晚吧,可是比我早会背,我难道比小丸子还笨?”
高兆解释道:“这不是笨不笨的问题,有的人记忆力比别人强,小丸子肯定就是这种,我妹妹巧云也是这样,看几遍就背会,我比她大这么多哪还不如她。”
贾西贝这才高兴了,不过又说道:“兆姑母,我祖父就说你聪明,说我傻,让我多跟你学学。”
高兆好奇怪,她可没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为何贾先生这么说我?”
贾西贝就吧啦吧啦的把祖父说的话说了,高兆明白了,又哭笑不得,她哪里是聪明呀,那些只不过是有了前世的阅历才说出来的,如果她是真正的十几岁自然也不会明白。
这个可没法解释,高兆岔话说道:“我觉得西贝比我聪明,对了西贝,我给你讲个好玩的,给你说说什么叫三从四德,三从就是:从不温柔,从不体贴,从不讲理,四德是: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惹不得。不能女子有三从四德,男人却没有,不然凭什么来要求咱们?”
贾西贝在她说打不得骂不得时就笑得跺脚,听后面还有男人的,收住笑急忙问道:“男人的是什么?兆姑母快说。”
高兆背着手,度着步,慢悠悠的说道:“男人吗,这三从就是:媳妇出门要跟从,媳妇说话要服从,媳妇说错要盲从,四德吗,媳妇妆容要等得,媳妇生日要记得,媳妇打骂要忍得,媳妇花银子要舍得。做到了就是好相公,不然就别要求我们女子三从四德!”
高兆一本正经说完,一脸严肃,就见贾西贝已经笑得歪在椅子上捂肚子,玉青瓦笑得拍巴掌说好,巧云一点都没有笑,在出神。
这时高兆才噗嗤笑了,她绷着笑装面瘫说完脸都要抽筋了。
“我觉得那个班昭胡说八道,什么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她自己是女子,又读过书的为何这么贬低女子?”
贾西贝笑完了,自己倒杯水喝了,说道:“这句话是诗经里的,不是班昭说的。”
高兆心道:我怎么知道,对于古文,我就是文盲。
“女诫里有《诗》、《礼》、《易》、《论语》等便有九处之多,分为七项,类同《列女传》。她只是对前人的思想加以组织和修订而已。”
高兆惊讶,“呀!西贝还知道这些?”
“我祖父告诉我的,不然我哪里知道。”
“你还和贾先生讨论女诫?”高兆更惊讶了。
“我一做错事,我祖母就罚我抄女诫,等我看懂了就好气呀,我就去问我祖父了,我祖父说看看也就罢了,可千万死搬硬套照着做,那样就是傻子了。”
高兆好奇了,来了兴趣,问道:“贾先生为何那么说?”
“我祖父说他佩服班昭,班昭写女诫是针对当时的朝廷局面,那时因为乱七八糟的事,还有后宫干政,以权谋私,祖父说无论男女,能者上,但不能让国家乱了,百姓受苦,班昭的文采和思想,不可能到了老年时候写个让女子如此做的文,她自己都没呆在内宅,她可是给宫里女人讲课的大家,那时的太后是她弟子,班昭只好写个女诫来婉转提醒太后,祖父说,只有没本事的男人才会拿女诫来要求女人,这要都是如此,哪来的河东狮吼这个词?还说我祖母罚小辈抄女诫,那为何动不动给他扔茶杯?”
高兆听到后面也大笑,笑完对贾先生有好感,一个古代男子能如此想,难得!
“那贾先生有没有说万一你们的夫婿要求你们遵照女诫来做怎么办?”
“我也问了祖父,祖父说,女诫是班昭写的吧,她一生可不止写了女诫,到老还觉得自己愚昧,那么就让要挑剔的夫家先做到比班昭强了再来要求妇人吧。”
高兆连连拍巴掌,又伸出拇指,大笑道:“给贾先生点赞!说的太棒了,有本事做的比班昭强,再来要求女子。”
她也知道班昭的生平,后人评她是史学家和文学家,还和闺蜜说这么个杰出女子怎么会写出这样一本女诫来?
“反正我祖父说要是按照女诫字面上的话走出来的肯定脑子有问题,有回当着我祖母说,祖母气的又扔了一个茶杯,我祖父还说:女诫女诫学的女诫哪,说完就跑了,咯咯!”
高兆要笑抽了,贾先生太好玩了,不仅是个有文化的老逗比,思想又不古板不说,看问题在这古代真的是独特。
以点看面,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他为何教学不是那么正经教课,学生却能提高。
第246章 246 死一死
听了贾西贝说了贾先生的话,高兆也放心,不然她让贾西贝背这个,好像她多认同女戒,让她们照着做的意思。
所以她才准备了现代的三从四德来说,免得她们把女戒上说的再看进去了。
“反正呀,人和人相处,肯定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家里人也是如此,你对我三从,我对你三从,你要是做到四德,我肯定也能做到,记住没,小丸子?”
高兆看看一直端坐着的巧云,走过去说道:“巧云,明白大姐的话吗?”
巧云点点头,高兆问道:“大姐刚说的啥?”
“你好我也好,你想让我不好过,那么你先去死一死。”
晕!
贾西贝愣了下,然后大笑,高兆直抽抽咧嘴,以后在妹妹跟前少胡说八道,她记性太好了,她自己都忘了什么时候在妹妹跟前说的这话。
“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要笑死我了,这话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