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12月8日夜,到9日傍晚,杜月笙不眠不休,好不容易等到了专机安然返渝的消息,却是大出意外,昨夜拟订名单该接的人一个也没有来。
被这架飞机载运回来的,当然也是必须抢运脱险的重要人物,但是,跟杜、戴所拟名单上的诸人面目全非,名单所列者毫无问题的全部陷敌,但是,陶希圣、李济琛、颜惠庆等一个个下落不明,音信杳然。
该接的没有接来,杜月笙绕室彷徨,夜不兴寐,他一面想尽方法打通一条通路,利用人民行动委虽会的关系,将从重庆到香港,中间如贵阳、桂林、韶关、龙川、沙鱼涌、大埔,迢遥数千里的一条路上帮会首脑,绿林侠盗全部动员起来,安排一条康庄大道,计划从敌人的虎口中救出这一批要紧的人,以及姚夫人、杜维藩他所有的杜门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杜月笙向戴笠建议,提供了疯狂大胆,而且乍看起来断无可能的计划。他要透过他的驻沪私人代表徐采丞,向日军上海特务机关堂而皇之地提出:沧落香港的许多朋友,都是杜月笙一再恳商拖出来的,如今因为香港起变,他们仓卒来不及安全撤离,这帮朋友在香港面临日军搜捕、暴民劫掠,尤其粮缺声中,三餐不继,可以说是陷于绝境,去死不远。杜月笙宁死不能对不起朋友,所以,日本人如果欣赏杜月笙讲这个义气,帮杜月笙救这些好友,他将派徐采丞包一艘轮船,从上海直驶香港,把杜月笙的朋友们接回上海,住进日本势力还没侵入的法租界,以使杜月笙能够实践诺言,全始全终继续对这帮人有所照料。
戴笠晓得日本方面有那么一批人,对于杜月笙的幻想一直未曾破灭,而徐采丞和日本驻沪陆军部部长川本之流私交很好,杜月笙慷慨义烈的此一表示,经过徐采丞的穿针引线,运用日本统治当局的矛盾分歧,这个计划可能会通得过。因此,他本人表示赞成,再经过杜、戴两人分向有关方面解释说明,一月底,杜月笙便给徐采丞去了一封密电,授计与他,叫他火速进行。
这又是抗战史中的一个奇迹。经过徐采丞的巧妙运用,竭力奔走,杜月笙疯狂大胆的计划居然获得日本特务“梅”机关的暗中支持,逐步的付诸实现。2月3日,徐采丞借到一架日本军机,由上海直飞香港,代表杜月笙安慰滞港诸亲友,他随身带了不少的钱,他要亲自安排杜门亲友逃离香港。行前,他已包好了一艘轮船,驶往香港负责接运。
在这时侯,滞港杜门亲友业已有人得到了消息,他们奔走相告,口耳相传,在风声鹤唳、一夕数惊之中,这些人原已觉得无望,准备束手待毙。杜先生派船来接的消息一到,真是绝处逢生,雀跃不已。可是其中还有波折,日本军机中途发生故障,徐采丞被迫降落台北,3日后修理好了,才续航南飞。这3天的音信中断使杜门亲友望眼欲穿,魂梦为劳,无缘无故多受了不少的罪。
2月6日,徐采丞专机抵达香港,他抵港以后立即驱车分访杜门亲友,给以紧急救济并且报告佳音,专轮准备于2月8日驶抵香港,他请各人早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
经过一艘专轮救出人间地狱、海上危城香港的,计有颜惠庆、陈友仁、曾毓凭、李思浩、唐寿民、林康侯、刘放园、潘仰尧等一干耆宿名流,和杜门亲友,苏州同乡,为数多达三百人,其中有不少人平安抵达上海法租界后,继续接受杜月笙的资助。
经由香港、出深圳紧急抢救的,包括陶希圣、蒋伯诚、陈策、顾嘉棠,芮庆荣、杨克天、姚玉兰、杜维藩、胡叙五等人。他们从香港沦陷以后便东逃西散,吃足苦头,陶希圣一家搬到了弥登道黄医生家后楼的一间房、蒋伯诚躲进了九龙饭店,一天日本军队气势汹汹地前来搜查,把每个房间里的宿客逐一喊出来检查,临到蒋伯诚,日本人问他是干什么的?情急智生,蒋伯诚便指着他经常备有的大包,大声答道:
“我贩西药。”
杜维藩带着两个儿子在香港,徐采丞的专轮到了,他两个儿子便交由徐采丞带回上海去,他自己不敢回上海,香港陷落那天他还在交通银行办公,轮渡一断他回不了九龙,起先躲在花园台吕光家里,后来又与杨克天睡在告罗士打的走廊上。
王新衡是日军最大的目标之一,他没有顺利搭机离港,却得了“阿伍”的协助,阿伍有一个弟弟在香港政府管渔民,在香港失陷后王新衡便化装渡海避在永安保险公司做事的一位郭姓人家,他往后的行动和脱走,一直都由香港渔民掩护。
杜夫人姚玉兰在最后一架飞机离开香港起飞以后,得到她闺中密友一只电话,告诉她说给她留了一个空位子,要走就快点来,姚玉兰回复她的惟有一声苦笑,她说:“我这边人多着呢,何况杜先生交代了我不少事情,譬如说陶希圣不曾脱险,我就不能走。”
在香港,杜月笙依然目标显著,风险极大,日本人可能下毒手,香港饥民暴徒说不定也动上杜公馆的脑筋,但是别人可以暂避,姚玉兰却寸步不容稍离,因为她一走开全香港的杜门相关人物就无法通讯联络,因此姚玉兰决心不避也不走,她要死守大本营。难得的是杨虎夫人陈华慷慨尚义,自愿陪伴姚玉兰和她同生死共患难,姚玉兰感动得热泪沾襟,她问陈华说:
“从今以后咱们俩命运相连,但愿你跟着我,能够死得不冤。”
幸亏有姚玉兰硬起头皮,咬紧牙关,死守柯士甸道不去,东躲西藏的杜门中人,才有了一个希望不浅的联络中心。
徐采丞的专轮驶来,一批批的相关人物陆续逃离香港,辗转抵达重庆。如果投有杜公馆居中联络,分别通知。可能杜月笙、戴笠、徐采丞在渝沪两地用尽心机,煞费气力,其结果也是化为泡影。
香港撤退,杜月笙先公后私,先友好而后家眷,他为了顾全信义宁可牺牲妻子儿女。
这时由于日军占领了香港,渝港之间消息中断,在港的杜门众人开始设法自救,首先推派杜氏门徒陆增福,拎着脑袋去探路。陆增福历经千辛万苦,受过重重灾难,好不容易穿过危险地带抵达惠阳,他立刻发了一封长电禀报在重庆的杜月笙。这时,杜月笙已因忧急相并,心力交瘁,在病榻躺了多日,得到陆增福的这一个电报,他一跃而起,欢声地说:
“路摸通了,火速叫他们准备动身。”
开路先锋陆增福打过了头阵,第二批走的便是顾嘉裳与芮庆荣。这两位杜门大将在江湖上名声响亮。而且不分文的武的他们都有一套。但是他们还是“摸”着走,一步一步为营,时时小心。结果,顾、芮两位大将果告顺利完成征尘。消息传来,在香港的落难者大为振奋,他们开始集合成队,一一登程,姚玉兰、陈华同行洪门中人闻听是杜夫人给足了她面子,杨虎在广东工作时间很久,他又是中国海员的领袖,杨夫人的招牌亮出,也到处顺利无阻。在香港,洪门头脑为杜、杨两夫人谋到了奇货可居的日本军民政部发给“还乡证”。两位贵夫人化妆为广东乡间女子,蓬头垢面,粗衣粗服,姚玉兰化名王陈氏,推脱回一趟兴宁家乡,“还乡证”明文规定,三日之后不回香港,抓到了便要“军法从事”。
两位夫人带了随从佣妇,在洪门弟兄暗中保护之下,通过关卡,踏上广东省境,她们沿东江西上,一路吃的苦头和遇见形形色色的怪事罄竹难书,幸好平安无事抵达桂林。随后,千辛万苦在阴历大年初三那天抵达重庆。
杜月笙欢天喜地把姚玉兰迎到汪山。为了纪念一生之中这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姚玉兰穿上携来的乡间妇女衣服,再施原有的化妆,而在汪山附近拣一处极与粤西途中相似的背境,拍了两张照片。
胜利还乡,迎头却遭一击(4)
抗战胜利后,上海滩上第一件疑案是邵式军弃家潜逃,通过封锁跑到中共的新四军那里去了。邵式军在爱棠路的那幢华宅是由吴韶澍接收,而且便成为“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处所,国民党上海执委会的主任委员就是吴绍澍。
邵式军曾任汪伪上海税统局局长,一下子跑到了新四军那去了,军统却发了急,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邵式军的发妻,请她出来提供资料与线索。邵式军太太先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是交代说她家里满载金银财宝和各种钞票的巨型保险箱有4只。军统局人员问她:“可否记得4只保险箱里所有宝藏的品类和数目?”
邵式军太太说:“这有何难,请给我纸笔,我可以立时立刻开出各保险箱里的明细清单。”
纸与笔取来,邵式军太太便不假思索,振笔直书,她马上开出了各保险箱里的明细清单,根据她所开的单子,4只巨型保险箱,第一只放的是黄金若干条,第二只则为美钞多少万,第三只装钻石珠宝各多少,价值几亿,第四只装的是如今几同废纸的日本国家债券。
办案人员接下来,逼问邵式军太太:“邵式军是如何逃到新四军那边去的?”
邵式军太太开始不说,军统人员掏出黑溜溜的手枪往桌上一摆,她马上坦白:“那是有‘交换条件’的……”
原来,吴绍澍自前门进来接收,却把邵式军从后门悄悄放走。条件是什么呢?邵式军绝不泄漏财产被吴绍澍“劫收”了多少的真相。
戴笠获报大喜,他不惜采取“打老虎”的激烈行动,当夜派出大批忠义救国军,封锁爱棠路,并且饬令亲信毛森等彻底搜查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这一搜的结果,是4只巨型保险箱,其中已有3只箱门破坏,内中空空如也,邵式军太太所开列的财物清单,大批的金条、美钞、钻石珠宝荡然无存,第4只经邵式军太太列明贮有日本老头票、公债券若干万元的保险箱则牢牢锁住,完好如新。
搜查人员先把邵式军太太所开的第四张消单,遍示众人,予以公开,然后通电流,炸开保险箱门,取出内中一叠叠的老头票和日本国家债券,一一清点,竟和邵式军太太的清单丝毫不差。
仅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三只巨型保险箱里的亿万资财全被吴绍澍阴谋窃占,据为己有了!
敌伪财产之整理与处置,是戴笠职务范围的,于是,他马上列举证据,呈报蒋介石。最高当局的批示即来到:“严予查办。”
吴绍澍高高地置身云端,一个斤斗倒栽下来,他心慌意乱,情急无奈,于是满面愁容,一改常态,他的保险汽车不再绕杜美路而过,天天降下身份到杜美路求见戴笠。这时,戴笠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他置之不理,不屑一见,直到听说吴绍澍急得没办法,想飞往重庆上下打点,戴笠才让吴绍澍堆满一脸的谄笑、奴颜屈膝地走进他的会客厅。
当着好些军统局重要人员的面,戴笠捺住性子,听着吴韶澍的苦苦求情:“只求保全颜面,请戴先生免予究办。”
最后,戴笠脸色一沉,大声叱喝:
“像你这种人,我为什么不办?”
于是吴绍澍再求戴笠法外施仁,准许他由上海飞重庆,向他的上司自行请罪。
戴笠断然拒绝,他吩咐左右:
“通知各航空公司,不许卖票给吴绍澍。”
至此,吴绍澍求告无望,面如土灰,他搭讪辞出,静候法办。
第四部分 胜利还乡,迎头却遭一击(1)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
当杜月笙听到大喜讯时,他正和戴笠在浙江西部的淳安。原来,杜月笙正和老朋友戴笠受蒋介石的委托在东南一带运送棉纱,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