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早起习惯了。”冯氏笑了笑。
玉珠爹看着玉珠把两条五六斤大的鲅鱼提进厨房,问道“满船娘,前两天听说有人从你那里拉出好几车鱼,而且都是些深海鱼,这事是真的吗?”
“是真的。”冯氏笑着道,心里却暗自道贝贝昨天还在奇怪怎么没人听到风声呢,原来这事早就传出去了。
玉珠爹一惊“是真的?”
见冯氏笑着点头,玉珠爹震惊不已“满船又没出海,你们哪来那么多深海鱼?”
“是满船和他大伯二伯养的。”冯氏道。
“深海鱼还能养?”
听到冯氏的回答,玉珠爹惊呆了。
而尤氏却眼睛发亮的看着冯氏,连腰都忘了撑了,急切的问道“冯婶,这深海鱼怎么个养法?”
冯氏笑而不语。
尤氏不死心,继续问道“冯婶,你们家的那些深海鱼卖了多少钱?”
尤氏话音一落,陈氏就皱起了眉头埋怨道“大嫂,看你问这什么话?人家卖多少钱是人家的事,哪能随便往外说的?”
“我们又不是外人,问这个怎么了?”尤氏不高兴的剜了陈氏一眼,又对冯氏献媚的笑道“冯婶,您说是吧?”
“尤氏,你回屋休息去!”玉珠爹蓦的沉下脸来训斥道。
尤氏的作为让玉珠爹很恼怒,冯氏好歹也是女儿未来的婆婆,这尤氏怎么就没半点眼色,什么话都敢问,万一惹冯氏不快,以后遭罪的可是玉珠。
“爹——”
尤氏这阵子过得顺风顺水,全家人都顺着她,猛的被玉珠爹这么一喝斥,顿时委屈得红了双眼。
见状,冯氏连忙做起了和事佬,笑着道“玉珠爹,你别说玉珠大嫂了,我们前几天卖鱼赚了几十两银子,这没什么不可告人的。”
尤氏眼泪一收,难以置信的叫了起来“几十两?”
陈氏听后也怔住了,她知道深海鱼卖的价钱高,上次满船出海回来,那些鱼在鱼市上也卖了好几两银子,她原以为这次应该也是卖了几两银子,没想到却是几十两。
玉珠爹娘听后也惊得瞪大了双眼,他们养的鱼居然能卖到几十两!
玉珠爹娘惊讶过后却是满心的欣喜,满船家的日子好过了,女儿也就跟着享福,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当爹娘的高兴了。
冯氏对尤氏笑着点头“没错,就是几十两。”
“那……那定海叔和定浪叔那边呢?”尤氏结巴的问道。
玉珠放好鱼回到厅里,听到尤氏在刨根问底,脸冷了下来,道“大嫂,你这是做什么,冯婶是来送年礼的,不是过来给你审问的。”
尤氏先前被陈氏与公公训斥已经满肚子的火,现在小姑子又这么不给脸,火气都上来了,她不悦的瞪了玉珠一眼,道“我不过是跟冯婶唠嗑唠嗑,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味了?这大过年的什么审问不审问的,尽说些晦气话!”
说完又满脸委屈的对婆婆扁了扁嘴“娘,您看玉珠都还没嫁过去呢就护着冯婶了,要是真嫁了过去那还得了?”
玉珠爹心知自己媳妇的心结,她总认为女儿对冯氏比对她这个亲娘还好,尤氏这摆明了又在挑拨离间了,玉珠爹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再次对尤氏怒喝道“尤氏,这里没你的事,我让你回屋休息没听到吗?”
“娘……”
“回去!”玉珠爹打断了尤氏想向玉珠娘求助的话。
尤氏不服气的咬了咬唇,最终还是没胆量忤逆公公,轻跺了下脚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转身回屋去了。
这也是柏大螺出海捕鱼不在家,没人可以为尤氏撑腰,不然这会尤氏肯定不会乖乖回屋的。
其实过了小年,一般人家都不会再出海的,只是大螺和二螺一闲下来就在家就互掐,玉珠爹被闹得心烦,只有把他们赶出海,眼不见为净。
玉珠娘看着尤氏跺脚,心都提了起来,见她平安无事的进了屋,心这才落了地。
冯氏原本是高高兴兴来送年礼的,见闹成这样也没心思再坐下去了,跟玉珠爹娘说了几句就起身回去了。
玉珠娘提着小半袋的回礼将冯氏送出门外,赔着笑道“满船娘,真是不好意思,尤氏不懂事,您可千万别见怪。”
这都过年了,尤氏还当着冯氏的面掉眼泪,玉珠娘也觉得晦气,心里堵得慌,可尤氏现在怀着身孕,那是打不得,骂不得。
“没事。”冯氏不在意的笑了笑,又对玉珠娘身后的玉珠说道“玉珠,什么时候有时间到家里去一趟。”
玉珠没有应冯氏,而是看了看玉珠娘,其实她也很想过去的,只是现在她跟满船婚事将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老往他家跑了,不然会被人说闲话的。
“满船娘,等过年的时候我再带玉珠还有尤氏陈氏去给你拜年。”玉珠娘委婉的拒绝了冯氏。
“玉珠娘,你也别多想,我就是想着家里有几匹新布,想让玉珠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让她扯来做新衣裳。”
贝贝给大家买了新衣,段家和乔家又送来一些绸缎,他们用不了那么多,又不知道玉珠喜欢哪一种布料,所以冯氏才会让玉珠亲自到家里去选。
玉珠娘迟疑了下,才道“那好吧,吃完午饭就让玉珠过去。”
冯氏有好东西能想到玉珠,那是玉珠的福气,玉珠娘就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拂了冯氏的好意。
玉珠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冯婶,那我吃完午饭就过去。”
她都好些天没见到满船了,娘又不让她出门,她只好忍着,现在总算有借口可以见上满船一面了,玉珠心里喜滋滋的。
“行,那我先回去了。”
“冯婶慢走。”玉珠目送冯氏离开。
第119章 柏大郎
119
满船从镇上回来已经是午后了,平常他如果一个人上镇都会回来吃饭的,更别说现在镇上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没地方可吃,所以柏贝贝给他留了饭菜热在锅里。
说起这个,柏贝贝也很无奈,现在家里又不缺钱,哥哥每次都舍不得那几个铜板非要回来用饭,劝了几次都没用。
柏贝贝刚把饭菜给满船端到茶棚的饭桌上玉珠就来了,玉珠见满船还没吃饭,不由语带轻责的问道“怎么现在才吃?”
“玉珠姐,我哥到镇上去了,刚刚回来呢。”
柏贝贝看了眼见到玉珠姐就傻乐的哥哥,忙替他解释了句,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玉珠姐的话?
柏贝贝没有打扰两人,和玉珠打完招呼就进屋去了。
满仓和刘宝出去玩了,冯氏和刘寡妇在厨房里蒸年糕。
柏贝贝进了厨房在边上看着,在她的印象里,每年过年家里都会蒸年糕,只不过蒸得不多,今年娘和刘婶已经蒸好两大锅了,还在蒸。
“娘,蒸这么多年糕吃得完吗?”
要柏贝贝来说吃完再蒸就是,一下子蒸这么多吃不完会坏掉,太浪费了。
“你大伯母要照顾你美沙姐,没功夫蒸年糕,我干脆把你大伯母二伯母的一块蒸了。”冯氏道,不然她哪会一次蒸这么多。
柏贝贝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娘,每年过年您除了蒸年糕,不是还会蒸菜糕的吗?”
在记忆中,母亲蒸的菜糕的味道很让人回味。
冯氏看了女儿一眼,笑道“菜糕是年三十才晚上吃的,你忘了?”
“是啊,小姐,只有除夕夜咱们才吃菜糕子的。”刘寡妇也道。
这菜糕子其实就是用粘米粉和腌菜或者是萝卜丝混在一起蒸熟的,是种咸糕点,用来填饱肚子的,这种菜糕子是平民百姓家才会有的糕点,在有钱人的餐桌上是见不到的。
冯氏笑了笑,道“以前咱们做的都是腌菜菜糕,今年咱们多做一样大蒜菜糕,看看味道怎样?
屋后那块地前阵子种了些大蒜,正好赶上过年可以吃,蒜苗菜糕子的味道应该比腌菜好得多。
“好啊。”柏贝贝弯了下眉眼,又道“娘,除夕夜要不要叫大伯和二伯他们过来吃团圆饭?”
“团圆饭当然是要吃了,不过你美沙姐坐着小月子不能吹风,我已经跟你大伯母二伯母说了,今年的团圆饭还是在你大伯家吃。”
自从分家后,每年除夕夜都是在大房吃团圆饭的,今年也不例外。
想到这团圆饭,冯氏脸色一黯,喉间有些发涩,要是孩子他爹还在该多好?
柏贝贝见母亲说着说着突然黯然伤神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父亲了,于是抿了抿唇,转移了话题“娘,咱们过年要走亲戚的吗?”
对于那个未曾谋面的父亲,柏贝贝真的没有太多的感觉。
“除了你外公外婆,咱们没有什么要走的亲戚,过年的时候就是在村子里窜窜门子。”对于女儿这个问题冯氏没有多想,她认为女儿还小,忘性大,再加上孩子他爹出事的时候又晕过一次,所以忘了一些事情。
柏贝贝当然知道过年的时候渔村的乡亲们会相互串门子,她只是好奇除了外公外婆怎么就没有其他亲戚了,父亲这边的那些亲戚呢?
见母亲不愿多说,柏贝贝也没再多问。
年底了,大家没有出海,走动的人多了,玉珠担心惹来闲话不敢在茶棚多呆,和柏满船聊了会随便挑了一匹绸缎就回去了。
虽然见面不到两刻钟,但玉珠和满船已经满足了。
冯氏蒸好年糕让柏贝贝给大房二房送过去,柏贝贝先端着年糕去了大房。
一进门,就见一个穿着一身陈旧的粗布衣,四十岁左右,年纪与柏定海相仿的男人在厅中与柏定海说着话。
柏贝贝认得这个人,这人是与大伯从小玩到大的柏大郎。
柏贝贝把一锅年糕放到桌上,对柏大郎笑吟吟道“大郎伯也在?正好,尝尝我娘蒸的年糕。”
“大郎,冯氏的手艺不错,就尝尝吧。”柏定海也道。
“呵呵,早听说满船娘的手艺好了,那我就尝尝。”柏大郎笑了笑说道。
柏贝贝打开锅盖,柏大郎看着锅里的年糕惊讶了下“还放了红豆啊?”
柏大郎说着拿起一块切好的年糕放进嘴里,嚼了嚼,道“嗯,真甜,真香!”
一般人家蒸年糕能多放点糖就不错了,冯氏这年糕不但放的糖够多,还放了红豆,当然香了。
“好吃就多吃点。”柏定海笑着道。
“一块够了。”柏大郎吃完一块年糕就坐了回去。
“大郎,你今天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两人是发小,柏定海看出柏大郎笑容底下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断定大郎这会来找自己肯定有事。
只见柏大郎叹了口气,才羞赧的说道“定海,说起来我都觉得脸红,我今天是来找你借钱的,我那二小子前阵子高烧不退,为了给他请大夫都把家里的钱花光了,眼看过两天就过年了,家里一点吃食都没有,我那媳妇一天到晚在家里抹眼泪。”
他也是被逼无奈才会走这一遭,也就是他了解柏定海的为人,两人又是发小,不然这大过年的上门来借钱不被打出去才怪。
“这事你怎么不早说?”闻言,柏定海不悦的责备起来“我这阵子因为美沙的事都抽不开身去看你,这事你早就该跟我说的!”
柏大郎再次叹了口气“我不也是听说了美沙的事才没敢再给你添堵的,但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