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是在回应她的话,小美美笑呵呵地一伸手,一下子抓在了她的汤匙上,一匙汤都洒了。
好在没有撒到小美美身上,陈立夏赶紧抱过孩子,李丽娟自责的拿着抹布擦身上的水渍,一阵兵荒马乱,才终于安定下来。
赵书记率先吃完了饭,抱着小美美回屋了,让陈立夏和李丽娟好好吃饭。
桌子上都是女人,说话也就放开了些。赵三妹神秘兮兮地看着陈立夏说道:“嫂子,这都半个月了,哥没跟你联系啊?”
“啊?没有。”陈立夏眼里一闪而过的失落,摇摇头。
李丽娟赶紧在一旁帮着圆场,“国年回去才半个月,邮封信都得一个月呢!哪能这么快?”
“也是!”赵三妹点点头,不过语气里还是有些幸灾乐祸。
陈立夏看了她一眼,沉默着吃着饭,饭桌上气氛一下子压抑下来。
不想,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道高亢的男声,“陈立夏同志在家吗?有你的信!”
饭桌上的人都愣住了,陈立夏嘴边一下子扬了起来,忍不住的笑意。
她率先跑出去,连外套都没来得及批,一溜烟跑到门口,接过邮差手里的信件。
看上去厚厚的,写了很多页纸的样子。
寒风拂过,吹得她直打哆嗦,她赶紧跑回屋里,也不去吃饭了,径直拿着信封进了自己屋。
看那羞涩娇滴滴的样子,众人就知道,那信一定是赵国年寄来的。
这可真是不禁念叨啊,刚说这么久没消息,信儿就到了!
赵三妹搥了一下饭碗,脸上有些意味不明的神色。
而回到房间的陈立夏迫不及待地拿着信仔细一看,却傻眼了。
不是赵国年寄来的,是李芬寄来的!
可是,这个笔迹看上去也不像李芬写的啊!
陈立夏不想承认自己很失望,可是低落的情绪却一直包围着她。
她沮丧得拆开信,从开头的问好到后来的关心,陈立夏看着朋友发来的问候,心情慢慢地变好了一些。
可是,继续往下看,她的脸色就越来越差了。
赵国年办公室有女人?
看着信里的描述,陈立夏确定这个人不是自己认识的,怎么会跟赵国年扯上关系呢?
难道他有什么事情一直在瞒着她?
陈立夏比看信之前的心情更纠结了。可以看出,李芬写得很客观,没有加入自己的看法去影响陈立夏。
但正因为这样,她越发沮丧了。正当这种情绪到达顶点的时候,信也接近了尾声。
“综上,这个女人一定是……”
陈立夏翻到最后一页,还没来记得看这个女人一定是什么,目光忽然定在了信的最后几行。
是赵国年有力的笔迹,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却让她的沮丧一扫而空。
这个男人怎么回事啊?连信也要蹭吗?就不能自己写吗?
要是赵国年在身边,她一定要狠狠的咬他一口,可是面对着信,她却是又哭又笑地将信纸叠好放在胸口。
这样感觉赵国年好像就在她身边。
陈立夏沉淀了一下情绪,立马就拿出笔记本。
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赵国年和李芬会在一张信纸上给她写,不过她还是分着写了回信。
给李芬的,同样是写了好几页纸,主要是告诉她,她现在很好。也请她到铁阳来做客。
而给赵国年的,报复一般,也同样是寥寥数语。
跟赵国年的宠溺不同,她写得十分生硬,只有“一切安好,勿念”。
写完了信,陈立夏才从屋里出来。
越是接近过年,天气越冷。自从小美美发过一次高烧,陈立夏寸步都不敢离开女儿了,更不敢再带着她出去吹冷风。
而这段时间,赵书记每天都要带着李丽娟在城里转一转,熟悉一下环境。毕竟,她是在一直在这里帮着陈立夏带孩子的。
因此,陈立夏便托赵书记帮她将两封信邮回去。
赵三妹和赵大姐见有两封信,都好奇地看过来。可是又不好意思问,就以凑热闹为由,跟着出去了。
到了邮局,赵三妹趁着赵书记买邮票写信封的时候,偷偷地看了陈立夏写的这两封信。
这一看不得了了,陈立夏竟然在信里让李芬帮她监督赵国年,还说赵国年有了别人!
她觉得自己知道了大事情,赶紧将信合上了,对谁也没敢说。
……
一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赵书记来了快两个月了,村里的事情需要他回去处理,他便决定回家了。
按理说,赵大姐和赵三妹应该跟着他一起回去的,可是这几天在城里转的时候,他也看出了,这两个女人想要在自己做点小买卖。
他虽说年纪大了,但是思想并不守旧,没有老一代人那种妇女就该在家带孩子的思想。
如今国家提倡妇女独立,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何况在他们家的情况,陈立夏自己的小买卖做的风生水起,不正是顶起了家里的半边天吗?
因此,赵书记是很支持赵大姐和赵三妹的。只是,自己家族的孩子,自己也算是看着长大的,什么性子,他也大概知道。
因此,赵书记临走,特地吩咐陈立夏喝李丽娟不用去送,而是让赵大姐和赵三没去送,为的就是路上嘱咐些事情。
“立夏年纪小,你们在家里住着,很多事情多包涵些!不过啊,她做生意确实是一把好手,这点,你们两个多学着点!决定做什么,也跟她商量着来!”
一路上,赵书记苦口婆心地劝着,赵大姐显然听进去了,不住地点头。但赵三妹就有些不相信的样子了,脸上有些不服气。
第325章 人前人后赵三妹
从赵三妹到了铁阳的第一天,她就听了无数遍“陈立夏会做生意”这样的言论。
赵国年和赵书记简直要把陈立夏捧上天了,总是要说什么会做生意,能赚钱,让她仰望着点!
可是这么久了,她怎么没看出来陈立夏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每天在家里带孩子,披头散发的,跟农村的妇女有什么区别?不就是穿得好一点?可是这还不是赵家的钱?
都说陈立夏挣了大钱了,可她花钱大手大脚的,却一直没有赚钱啊!
赵三妹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赵国年一家为了怕人借钱编出的谎言。
赵三妹是族里最小的孩子,家里又不太富裕,族里的人不说捧着,但对她也照顾有加。就养成了她骄纵的性格。也没有什么城府,心里不高兴,脸上立马就表现出来。
赵大姐看出她的异样,送走了赵书记,在回去的路上忍不住问了一句,“三妹,你怎么了?怎么脸色不对?”
“我能咋地啊!”赵三妹踢了踢马路牙子旁边的小冰块。城里跟农村就是不一样,下了雪马上就有人过来清理了,不像是农村,各家自扫门前雪,大路上的,就等着自己化了。
赵三妹心里忍不住对城里的生活十分向往,如果自己能在这里住一辈子,不回去了该有多好!
想着,她叹口气,“大姐,你说,陈立夏的命怎么那么好?同样是农村孩子,咱们就得在家里爱冷受冻,人家在城里暖气烧着,上下水用着,还能在屋里上厕所!”
赵三妹的语气里不无羡慕,赵大姐顿了一会儿,低低地说了句,“人各有命!谁都不容易,人家的难处,我们也未必知道!”
她这几天经常去批发市场转悠,陈立夏交代她,不要买任何东西,先看。观察别人都是怎么进货的。
她光看着那些小商小贩寒冬数九的在外面站着,就觉得冷。还有那些上货的,一大包一大包地扛。
从批发市场火车站一共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很多人为了省几个钱,也不雇人雇车,自己硬生生扛着过去。
陈立夏虽说做的不是批发生意,但是也一定会有自己的难处。再说,她跟赵国年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当初新婚的时候,国年出事闹得那么大,不也是她一步一步挺过来了?
赵三妹听着,却想歪了,觉得赵大姐话里有话,陈立夏会有什么不幸福?
难道是赵国年根本就不喜欢她,这一切都是假象?
赵三妹莫名地很兴奋。从上次她偷看到陈立夏的信上来看,赵国年已经在外面有人了!
所以,他才会那么火急火燎地回了县城,就是回去会老情人的啊!
想到这儿,赵三妹心里觉得平衡不少,自己家的男人虽说窝囊没有主见,还懒惰,跟赵国年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啊,至少,他心里只有她一个人!
甭管日子过的咋样,男人是自己的!
陈立夏怎么说也是个大学生,现在跟个农村老娘们似的在家带孩子,男人还养了姘头,这日子,也够她受的!
赵三妹脸上沉闷的表情变得轻松了一些,赵大姐不明所以,却也没有多问,两个人沉默地回了家。
远远地就看到一个邮差骑着自行车停在了家门口,两个人快走了两步,赵三妹在邮差开口前抢先一步喊道:“有信吗?”
“对!陈立夏的!”
“给我吧!那是我嫂子!”赵三妹说着,就伸手去拿邮差手里的信。
那个邮差因为骑车带着手闷子不方便掏信,就光着手从兜子里拿信的。赵三妹这一抢,两个人的手一下子碰到了一起。
温热的感觉传来,两个人都有些僵硬,停了一秒钟才各自松开。
邮差是个没结婚的愣头青,看着年纪也不大,还从没有碰过女孩子的手。将信交给了赵三妹,红着脸上了自行车,一脚蹬子骑远了。
赵三妹脸色也不自然,不过怎么说都结婚那么久了,在村里跟一群老娘们扯老婆舌,多少荤话都往出说的,碰个手也没觉得啥,拿着信晃晃悠悠地进了院。
赵大姐看了个满眼,低低地说了句,“以后别这么疯疯癫癫的,都结婚了,也不知道稳重点,让人看见多不好啊!”
“我知道的!”赵三妹一边敷衍地答应,看着手里的信封,果然是赵国年写给陈立夏的回信。
她眼前一亮,赵国年养女人被陈立夏知道了,这两个人有的闹呢!没准儿就在信里吵起来!
赵三妹顺手就给信拆开了,满怀期待地要看里面的内容。
赵大姐听到拆信封的声音都愣住了,快走几步上前,就看到赵三妹拿着那封信要看呢!
她脸色一变,赶紧抢过来,“你干啥?这是立夏的信!你拆开算怎么回事儿啊?”
“哎呦大姐,都是一家人,看看怕啥的?再说了,这是国年哥写的,他知道我们在这儿,里面肯定给我们写了内容的!我看看怎么了?”
赵三妹说的理直气壮,赵大姐虽然宠着这个妹妹,可也觉得这样不太好。她倒不是觉得这个行为本身不好,而是怕陈立夏生气。
这几天,她也算是摸清了陈立夏的脾气了。看着笑呵呵,其实是个软硬不吃的主!要是让她知道信被赵三妹拆开了,还指不定会咋地呢!
赵三妹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撒娇似的挽住了她的胳膊,“大姐,你别看陈立夏一天牛比哄哄的!其实啊,她就是自己过得不好,才会在咱们身上找平衡。你知道吗?国年哥在外面养女人了!这封信没准儿就是要跟陈立夏离婚的!”
“什么?”赵大姐震惊的嘴都合不上了。
赵三妹不怀好意地凑近了她接着说道:“你看陈立夏那个样,真是能挣钱的?要是没国年哥养着她,看她拿什么嚣张?”
赵大姐震惊地脸色都白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