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儿东西对她来说不算什么,能给万禄和陈家撑撑场面,也算值了。
原本的饭菜就够丰盛了,后头又添了菜,这下客人们更高兴了。
男人在那边推杯换盏喝酒划拳,女人们则是坐在炕上嘻嘻哈哈说笑,这一顿饭吃的时间可不短,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老安今天看起来是挺高兴,喝的有点儿多,走的时候都有点儿打晃儿了,巧莲赶紧喊着万禄送老安等人回去。
万禄这小子够机灵,上前来小心翼翼的扶着老安,就这么扶着未来的老丈人,一路护送回到了赵家。
这边,陈民生也没少喝,等着赵家和安家人走了,陈民生就扯住曲维扬的手不松开了。
“妹夫,二妹妹,我可怎么谢谢你们两口子啊?家里这俩孩子的亲事,都是你俩帮着成全。
今天要不是二妹妹帮忙,亲事哪能这么顺当?
二妹妹,我现在真是后悔啊,你说当初我咋就那么浑呢?我咋就不能好好对你啊?
这就是二妹妹不记仇,要是换成旁人,谁惜的管家里这些破事儿?”
陈民生这些年改变不少,加上今天又喝了些酒,借着酒劲儿盖脸,一个劲儿的向巧莲赔不是。
闹得巧莲还真是有点儿不太得劲儿,“大哥,过去的就算了吧,往后你们能好好过日子就行。
我看这个晓燕不错,是个好姑娘,你可跟万禄说明白了啊,不许欺负人家闺女老实。
结了婚好好过日子,他要是还敢起高调嘚瑟,不正经过日子,你看我怎么抽他?”
“哎,哎,妹妹你放心,万禄这几年学好了。
你看他在外面省吃俭用的,一年能攒下不少钱拿回来呢。
这两年要不是万禄帮着家里,咱家的日子也难过。”陈民生难得替儿子说了几句好话。
“是,万禄这两年是变得不小,谁也没寻思这孩子能走正道儿。
大哥,你回家跟我大嫂说一声,今年开春想办法抓两只小猪崽养着,到了冬天正好杀了给万禄办喜事用。
家里就这么三个孩子,万禄最后一个结婚,别整的太小气了。”
巧莲顺便嘱咐了陈民生两句,陈民生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时候不早,众人也不能继续留在曲家。
等着万禄送老安家人回来,韩运鸿、张文广等人,便一同出了曲家,返回公社去。
忙活了一天,总算所有人都走了,巧莲也不能歇着,还要赶紧收拾厨房。
好在有俩闺女帮着,娘三个一起动手,不多时把厨房都收拾干净,所有的剩菜也都归拢好了,这才休息。
第615章 小猪崽
万禄的亲事顺利定下来,自然不能在家里多耽搁。
于是第二天万禄又往赵家送了些粮食,跟晓燕说清楚,他得回去上班。
并且把通信地址给了晓燕,让晓燕得空了给他写信。
晓燕当然不能拦着万禄回去上班,于是答应了得空会写信给万禄。
就这样,万禄恋恋不舍的坐车走了,前往大安煤矿上班。
赵家这边,老安三口过来的目的也算达成,哪里还好继续住在赵家?于是也告辞离开。
赵家苦留不住,最后赵长生只好打发了大宝到公社借了车,送安家人到抚松。
大宝又给买了票,看着安家三口上了往东岗的车,这才回来。
安家三口这一回来大营,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不光是定亲得了陈家那么多东西,临走的时候,赵家也给带了些吃的。
虽然只是苞米高粱地瓜之类,那也是好东西啊,如今的粮食多金贵?
所以等他们回到东岗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看,这三口人连背带扛拿了那么多东西回来,都羡慕的够呛。
再一听说,安家的晓燕定亲了,男方是个煤矿的工人。
定亲彩礼给了八十,还给了一块手表、三十斤粮食,另外还有布料和其他一些东西。
大家伙都惊叹不已,没想到晓燕能找着这么好的婆家。
看着众人那羡慕的眼神儿,老安两口子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刚开始还犹豫这亲事呢,如今看来,还真是没错儿。
当下老安表示,等着晓燕出门子的时候,一定多陪送点儿,不能给闺女丢脸。
安家那边欢天喜地,陈家这头也满高兴,王氏如今让林红管的也没啥脾气了。
再说亲事时老太太看上的,老太太一手主持订婚的,连见面礼都是老太太给的,王氏能说啥?
不管儿媳妇咋样,娶回来就是了,反正万禄在大安,媳妇肯定也跟着去那边。
婆媳不在一起也没啥矛盾,啥样儿的媳妇都行。
万禄的亲事既然定下来了,陈家自然该准备准备,不说别的,最起码得给新人做几套被褥吧?
闲着的时候就做,也省的忙起来了顾不上。
所以王氏得空了,就照着当初万福娶林红时的规格,也给万禄两口子做被褥做衣裳。
同时,陈民生开始四处打听谁家有小猪崽子,结果打听了一圈,也没有。
前几年吃食堂,都不许各家各户样牲畜,全都在公社养着。
后来闹饥荒,公社也没有余粮养猪,就这么断了流。
这可把陈民生急坏了,没有猪崽子,秋天万禄结婚可拿什么办酒席啊?
陈民生正着急呢,嘉康来了,“大舅,我爸从别处淘澄了几个猪崽子。
给大舅家俩,给大姨夫家俩,让大舅和大姨夫自己去抓。”
陈民生一听这话,高兴坏了,“还是你爸有本事啊,我转了好多地方都没有猪崽子呢。
成,那我这就去抓回来,你等等啊,我拿钱去。”
曲维扬给淘澄猪崽子就挺好了,陈民生哪能再不给钱啊?
于是拿了钱,挑着两个花筐,就这么去了石嘴子。
到了曲家一看,张文广早就到了,曲家的猪圈里,六只小猪仔都特别欢实,满猪圈跑呢。
陈民生和张文广各自抓了两只走,正好曲家剩下两只。
“二妹夫,你要是有门路,能不能再淘换几只回来啊,咱公社也想养点儿猪。”
张文广看着花筐里活蹦乱跳的猪崽子,喜欢的不得了,正好想起之前跟韩运鸿商议的事情,便随口问了句。
“大姐夫,猪崽子倒是还能淘澄着,就是贵一些,而且没有多少。
等几天吧,我再找人问,这几个也是我托人找来的,得费点儿时间。”
其实这些猪崽子都是巧莲从系统里换出来的。
一只猪崽在系统里的价格是五六百积分,但是换出来卖给公社,估计也就不到二十块钱,不划算。
所以曲维扬才说,没多少,只能尽力帮忙淘澄。
不管多少,哪怕只有三五头,慢慢养着,留只老母猪,往后不也就发展起来了么?
张文广不贪心,于是立即点头,“成,有几只算几只吧,二妹夫,这事儿你多费心。”
俩人挑了小猪崽,自然不能在曲家久留,于是把钱给了曲维扬,然后挑着猪崽子就赶紧回家了。
各家都有猪圈,这一冬天攒下的米糠、麸皮、豆荚皮、秕稃、碎地瓜土豆等等,都可以喂猪。
等着再过一阵子开春了,就可以打猪草掺着,不管咋样喂到冬天,也能长到一百七八十斤到两百斤左右。
到时候不管是杀了自家吃,还是卖,都挺好。
大营公社就那么点儿大,有点儿啥事也瞒不住人。
曲维扬帮着张家陈家买回来猪崽子的事情,没用几天大家伙就都知道了。
去年大营公社收成还算不错,很多人都动了念头想要养点儿牲畜,可就是淘澄不着。
如今知道曲维扬能淘澄到猪崽子,就有一些人来托巧莲帮忙。
这下可是闹得巧莲有些无奈,不帮吧,好像他们夫妻多不近人情似的。
别人张嘴求一回,这点儿事情都不肯帮忙。
可要是帮吧,也为难,大营公社这么多户人家呢,给谁不给谁啊?
给了这家不给那家,肯定就得罪了那家,可要是都给,那根本就不现实。
凭什么别人各处都淘换不着,曲维扬就能淘换到?这事儿不好说啊。
没办法,巧莲也只能拒绝大家伙了。
“真是淘澄不着了,这个还是维扬单位的朋友给帮忙,不是在普通百姓手里淘澄出来的。
如今这年月,谁家还养猪啊?大家伙都等一年吧。
我寻思着明年情况能好一些,咱手里这点儿粮食啊,也不能都祸害了,还是留点儿备用,对吧?”
巧莲谁都没答应,大家伙一看,这是真的弄不着了。
也是啊,这几年都啥情况了?个人家哪可能养猪啊。
只能从其他公社或者单位养猪场淘换,这公家可不好说话,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众人一看真的不行,也就没什么办法了,只是跟巧莲说,要是明年还有这样的机会,一定关照大家伙一下。
又过了几天,公社里进来了十头小猪崽。
张文广对外说,这是从其他公社匀来的,这几头猪崽养大了都不杀也不卖,全都留作种猪,明年就能就能多繁殖几窝了。
大家伙一听,好像看到了希望,于是也就不去找巧莲了。
第616章 又是一年春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出了正月,孩子们开学了都回到学校上课,雪梅玉芬更是早早就返回了卫校去。
公历三月,正是天气回暖,乍暖还寒时候的天气。
白天太阳出来天气不错,外面冰雪融化,到了晚间气温变低,刚化开的大地再次冰冻。
偶尔还会再来一场雪,然后天气好了再化。
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四月,总算积雪尽数融化,大地恢复生机,河边的柳树开始抽条,路边的野草,开始返青。
三月里,抚松又成立了兴隆、兴参、新安、新屯子四个人民公社,而且县粮库,也开始计划在各个公社建粮所。
往后就不用去县里交公粮和收购计划,社员每个月的三两油,也可以直接在粮所领。
不用像以前那样,由公社去县里领回来。
大营公社的粮所选址,在众人商议之后,最终定在了东坎儿空地上。
离着住户有点儿距离,以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建粮所是县粮食部门统一规划,分派到各个公社。
没辙啊,韩运鸿就只能照着上级的指示,规划好了粮所占地位置等,该收拾的都收拾了。
只能春耕之后,便开始动工干活。眼下最重要的,自然是春耕。
开春下了几场雨,土壤墒情不错,等到四月中旬天气越来越暖和,公社便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
今年上级依旧下达了新的种植计划,基本上还和往年差不多。
韩运鸿和张文广商议之后,决定略微调整一下种植比例,还是多种植高产作物,那些产量低的,够交任务就行。
“今年咱公社要多种地瓜土豆,我的意思,咱们要一点一点的,把咱停下来的作坊都恢复起来。
前阵子开会,上级领导不是也说了么?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发展地方经济。
在粮食产量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多发展农副业。
咱之前那些作坊可不能闲着,还是要渐渐恢复,咱得领着大家伙把日子过好啊,是不是?”
春耕前,韩运鸿叫了所有干部一起开会,讲了今年的工作规划。
“我的意思,今年先恢复粉坊,这个容易,咱多种地瓜土豆就行。
等着明年情况好了,咱就再把豆腐坊和酒坊也恢复起来。
对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