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男医生瞄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病历书写的页面,拉出一张椅子,兀自坐下,说:“你忙你的,我等他一会儿。”
夏辛夷点了点头,转身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儿,不过,还没打下几个字,她就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又转头说:“老师,要不您给赵老师打个电话吧,我不确定他会不会去会诊。”
“我给他发消息了,你忙你的,我等一会儿。”说完,他又低头去翻一本讲解心电图的书。
夏辛夷没再说什么。
没过几分钟,赵远志就回来了,听诊器挂在他的脖子上。夏辛夷转头看着赵远志,赵远志收到眼神,说了句:“没事儿。”
他靠在桌子上,把听诊器拿了下来,慢慢的卷好:“说吧,什么事儿啊?”这男医生叫陈军,是他的大学同学。
“没事儿,累得慌,等外卖等得我那个烦,到你这儿躲躲清静。”
赵远志突然想起那一桶排骨,问道:“排骨吃吗?”
“排骨?”
赵远志从窗台上拿来那个红色的保温桶,放在陈军面前:“王爷拿来的,还有一桶没吃完,便宜你了。”
陈军立刻来了精神儿,打开盖子,闻了闻,说:“嘿!这是好东西,一会带回去给我们学生也开开荤。”说完,他又把盖子盖好,抽了一张纸巾,擦干净了手。
“成了,差不多就回去吧。”赵远志说。
“不着急,有孩子看家,就在对面儿,两步就到,怕什么的。”陈军又抽了一张纸巾,擦拭着保温桶的外壁,那里有一些刚才打开盖子时不小心流下的汤汁。
赵远志看看夏辛夷的背影,又说:“你们外科什么时候这么风平浪静了?没什么好忙的了?”
“我呸呸呸,赵远志,我今天要是走背字儿就是让你说的。”陈军想了想,又说,“最近还真是,我们那儿有一个不完全肠梗阻的,保守治疗呢,**灌了三天了,我们主任也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用中药,就那什么大承气汤,这都灌了两天了,一点儿用都没有。中西医结合个屁。”
赵远志抄起一本化验单,朝那男医生拍了过去:“怎么说话呢你?”
陈军接住那本化验单,咧嘴笑了:“新鲜,你不是最烦中医的吗?”
夏辛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猛地转过头,瞪着那两个人。
陈军看到夏辛夷的眼神,笑的更欢了,一掌拍在赵远志肩上,说:“上次刘楠跟我说你们这儿来了个学中医的实习生,别是这位吧?”
赵远志莫名的心虚起来,说:“中医好着呢,是你不懂。”
夏辛夷眼神中的杀气弱了一些。
“我们主任可是学着中医呢,这个什么大承气汤,是通便的吧?”
“是啊。”夏辛夷答道。
陈军看向赵远志,说“你看看,这可是中医说的。”他又转向夏辛夷,有些幸灾乐祸的说,“没用啊。”
没等夏辛夷说话,赵远志就说:“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夏辛夷,你跟他去看看病人,露两手,给他长长见识。”
夏辛夷看着赵远志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反而有些心虚了,毕竟才是个实习生。她瞪了赵远志一眼,表达自己的不满。赵远志原本还等着夏辛夷表扬他的见义勇为,突然收到这么个眼神,眨了眨眼,有些转不过玩儿来。
“行,我倒是看看你能作出个什么妖。”说完陈军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夏辛夷保存了病历,站起身来,说:“说在前头啊,我就是个学生,就算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那也是我没学好,不是中医不好。”
“没错儿,是这么个理。”赵远志附和着。
夏辛夷跟着陈军去了对面的某间病房,床上躺着一个胖胖的病人,此时没精打采,鼻子插着一根用来胃肠减压的管子。
“老张,让我们这个医生跟你看一眼啊。”陈军说。
老张点点头。夏辛夷走了过去,手指搭上了脉,又看了老张的舌头,问了几个问题,又安慰了老张几句,就出了门。
“怎么样啊?”陈军走在夏辛夷身边,背着手,低头看着那个腰杆儿挺得笔直的小中医。
夏辛夷一言不发,直到到了办公室里,坐在桌边,才开了口:“这个病人,舌质淡紫,舌苔白腻,脉沉紧,平时喜欢吃热的食物,典型的里寒证。大承气汤主要治疗阳明腑实证,是寒下剂。”她看了一眼陈军茫然的眼神,“简单的说就是清泻里热。他本来就有里寒,你们再把一大堆凉药灌下去,寒主收引,他大便能下来才怪呢。”夏辛夷一股脑儿说完,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陈军听得一头雾水,倒是赵远志一脸的得意,他用胳膊肘碰碰赵远志,问:“你听懂了?”
赵远志笑着说:“没啊。”
“那你笑屁啊?”
“说的多好啊!”赵远志的语气让人感觉他没有一点儿原则。
“你们中医通便不就是这个吗?”陈军脸上有了些苦瓜相。
夏辛夷叹了口气,说:“中医的通便,有寒下、温下、润下,还有攻补兼施的方剂。这个病人我觉得应该用温下,你可是试试大黄附子细辛汤。”她犹豫了一下,又说,“更保险的方法是,你们请一个中医科的会诊让他们出方子,肯定比我靠谱。”
陈军扯了一张化验单,拍在夏辛夷面前,说:“把你说的那个写上,我回去研究研究。”
夏辛夷写了方名,陈军认真的看着,也看不出啥,有些痴痴呆呆的往外走,没走两步,又猛地转过身来,笑嘻嘻的说:“忘了拿排骨了。”他把拿张纸塞进口袋,拿了保温桶,说:“回见啊各位!”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一次会诊
忙完了一切,到了下夜班的时候。赵远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肝病科打来的。
“赵医生,过来会个诊。”
赵远志心理暗暗抱怨了一句,问:“什么病啊?”
“肝功能异常,昨天才入院的,今天说胸口有点儿闷,做了心电图,没什么事儿。”
赵远志一听心电图没事儿,心安了一多半儿,他悄悄的问:“没什么事儿我明天去行吗?正要下夜班呢。”
“下夜班啊,那明天来也行,就是病人有点儿焦虑。”
赵远志看了眼时间,说:“算了,我现在过去。”
赵远志跟夏辛夷说让她先走,随后就离开了。
肝病楼是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楼,在医院的最深处。是医院最古老的门诊楼,深红色的外墙上,爬满了深绿色的爬山虎,为病房带来一阵清凉。
赵远志到了医生办公室,看了那病人的病历,年纪轻轻,才四十出头,初次就诊,也没有其它的疾病,心电图也没有明显的异常,肝脏的质地微微有些硬,也不算严重,因为昨天晚上才住进来,还没来得及详细的检查。照这样看,到像是没什么严重的问题,怪不得刚才电话里是那样有些无所谓的语气。他放下病历,来到病人床边,管床的住院医生和实习生跟在他身后。
好瘦的病人。赵远志心想。
“候丽,你好,我是心内科的医生,来给你会诊。”
“谢谢医生。”候丽的声音很轻。
“你那儿不舒服啊?”
“胸口有点儿闷。”说完,她又深吸了一口气,长长的呼出,很不舒服的样子。
“行,咱们听听看。”
赵远志把听诊器放到了候丽的胸口,在一个位置停了下来。他的脸色一沉,又仔细的停了停,是杂音,很细的杂音。他用的是心内科专用的听诊器尚且听不清楚,也难怪病历里写着“未闻及心脏杂音”。他把听诊器从耳朵上取下来,挂在脖子上,用手去叩击候丽的心脏边界——右心增大。很典型的右心增大。
赵远志的牙咬的紧了一些,他控制着情绪,柔声对病人说:“一会儿我们再做一个心电图。”
“好。”候丽没有多问一句话,只是顺从的应着。
赵远志快步走出门,在办公室里对肝病科的那个叫孟辉的医生说:“那个病人昨天做过体格检查吗?”
“做过啊,我收的。”孟辉看着赵远志的一脸怒气,不以为意。
“昨天做过心脏叩诊吗?”
“没有,嗨,这病人没什么事儿,这么年轻。”
“她右心有明显增大你知道吗?”他转头对实习生说,“现在去给她查一个心电图,十八导联,去。”常规的心电图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右心的情况。
实习生是个小姑娘,看着这个心内科的老师像黑面神一样,吓得赶快推门出去,在楼道里小跑了起来。
“别跑!”护士长骂道。
赵远志也待不住,也推门出去,在护士站等着,这是,孟辉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收起了嘻笑的表情,跟着去了。当心电图交到赵远志手上的时候,他暗暗叫到:“好险。”心肌缺血,右心房右心室都有增大。
“赶快联系心彩超。”
孟辉看到心电图,知道出了事,赶快去主任办公室,没一会儿,宋书英就跟着出来,询问情况。
没有十分钟,彩超室的医生就拿着机器来了,彩超的结果,是右心扩大。实际上,病人的右心是正常人的的两倍大。赵远志看着这个结论紧紧的皱起了眉头,这样的病变不是段时间内形成的。
“转科吧,主任。”赵远志对宋书英说。
宋书英紧锁着眉头,说:“转。”
张强一直站在病房门口,看着人来人往,表情有些严肃,却没有紧张的神情。他走进门,看看躺在床上的妻子,又低下头,转身出来,他走到宋书英身边,问:“宋主任,现在是怎么了?”
宋书英放下手里的检查单,王强在她面前,比她高出了一个头。她抬起头,说:“病人的心脏有一些问题,现在要转入心内科。”
张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只是沉默着回了病房。
平板车来了,轱辘的声音在楼道里回响,引得人阵阵心慌。候丽就这样被推进了监护室。张强被叫进了监护室的医生办公室,小小的空间里,大家的呼吸也似乎局促起来。高主任已经下了医嘱,大家已经为候丽忙碌起来。右心衰竭,严重的右心衰竭,伴有肝脏瘀血,她的右心扩张程度吓到了监护室的一干人等,毕竟像这样严重的心脏改编并非一朝一夕,而且多数伴有一些不适的症状,想这样没有任何预兆的病人实属少见。
高主任看着那些检查结果,电脑里现实着候丽心电监护的页面,他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张强,那平静的脸让人很是不安。
高主任又确认了一下病历,上面写着“否认心脏病史”,赵远志已经把前因后果汇报过了,因为有了心脏叩诊的先例,赵远志已经确认过既往史了,孟辉明确的说,他昨天确实详细的问过,病人和家属都说没有。
“病人以前有过胸闷什么的吗?”高主任问到。
“有啊。”张强说。
赵远志跟高主任交换了眼神,他拿过主任手里的病历,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否认胸闷等不适。”
“她以前去医院看过胸闷吗?”主任又问。
“看过啊。去我们县医院看的。”
“县医院怎么说?”高主任的眉头越锁越深。
“医生说她减肥药吃多了,右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