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大姐相信自己的老公,她不担心两人会发生什么,反而给了两人充分的相处时间。
“老婆,我觉得你们可以开辟一个专栏,让小馨把她的想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传递出去。我已经能够看见未来食品业的发展有多广阔了,那是一个十分瑰丽的世界。”
“但是也充斥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陈馨适时的给吴先生泼了一盆冷水,“科技在进步,然而人心的复杂却可以将单纯的科技玩出很多让人深恶痛绝的花样来。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源头造假。”
一想到后世的奶粉危机,婴幼儿用品的不合格率,陈馨就觉得应该防微杜渐,在大家还没意识到这方面的危害的时候,就给大家提个醒。
对于吴先生说的专栏,其实她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她只是个单纯的美食小作者,还达不到在杂志上开设专栏的程度。
刚才跟吴先生交流的时候,两人也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讨论。陈馨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么早就已经有了苗头,而吴先生他们就是坚定的站在反对者这一方的。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先生目前在行业内的处境比较艰难。大家都想方设法的赚钱,为此连基本的良心都能抛弃,而坚持认真踏实做事的吴先生等人,面临着被造假者围攻的局面。
“你们要接手的这个厂,其实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两个合伙人关于这个方面的看法产生的完全相背离的分歧,没办法调和,才彻底撕破脸,出售这个食品厂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先生这才将里面的猫腻给他们透露了一些。
第51章 好下饭
关于专栏的事情,编辑说她会去杂志社问问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她会尽量帮陈馨争取。
食品安全这一块,不做食品这个行业的可能不敏。感,但是她丈夫是做这一行的,他们的杂志也涉及到美食这一块,甚至很大概率会跟品牌商谈合作,也因此保证合作方的质量不出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聚餐完的第二天,刘春燕的嫂子就跟她娘家兄弟赶了过来。
陈馨没有跟他们照面,直接买了同时间的火车票走人了。
她没回去C大,而是转道去了张家老家的县城转悠了一圈。
张家老家那边喜欢吃辣,家家户户都栽种有辣椒,而且这边的人做辣酱的手艺也是非常厉害的,陈馨去周围转悠的时候,就特别买了好几家的辣酱品尝。在辣度上基本差距不大,但是大部分的辣酱都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剁椒,只有一家的辣酱做法不同,在剁椒中还加入了其他的配料,一共做了四五样出售。
刚好这家人所在的村子就在张家村子的同一个镇上,只不过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老板家除了辣酱还卖米粉,据说是百年的祖传手艺,他家的辣酱也是给米粉配搭的。陈馨就住在镇上的旅馆,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下楼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随便加个羊杂,羊肉之类的。
镇子旁边是地质勘探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单位本身有食堂,可很多职工宁愿自己花钱出来吃,就是冲着这家的粉和老汤,还有特别好味道能下饭的辣酱来的。
陈馨跟老板娘聊了三四天之后,终于道出来意,她想购买老板娘制作辣酱的秘方。
“哪里有什么秘方啊。”老板娘笑得爽朗,略微黑红的脸上带着抹羞涩,“你喜欢吃我教你做就好。我看你是外地人,反正也不会跟我家抢生意。”
他家主打的是米粉,辣酱只是配菜,卖得也便宜,甚至在他家吃粉的人随便吃辣酱,只是不能带走而已。所以听到说陈馨要买辣酱秘方,老板娘还觉得这姑娘傻乎乎的。这方的人谁家主妇都会做,只是做得好坏而已,再加上辣酱也跟辣椒有关系,没有好的辣椒是做不出来好吃的辣酱的,所以老板娘根本没和陈馨多说,拉着她就去了后院。
“正好我今天要做辣酱,你跟着我做一遍就知道了,很简单的,只是发酵的时间和程度你得自己掌握,还有配料,根据你的口味来选择就好了。”
老板娘是个实在的人,说教就教一点不含糊。陈馨只是付出了两天的劳动,就把老板娘的手艺学了去。跟老板娘说的一样,做辣酱的办法基本大同小异,只是在选择材料和配搭上要看天赋了。
陈馨觉得自己的天赋还行,试着在老板娘这里买了一点材料,然后自己做了一罐子。大概要发酵个七到十天才能进行翻搅,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种没有浸过油的剁椒存放的时间不久,若是想要存放时间长一些,还得加入植物油进行浸泡。
陈馨直接把罐子放在老板娘这里,约好七天之后她再来开罐,如果成了她就带走,没成就直接扔了吧。
“你要是想做好吃的辣酱,可以去林山村看看,他们那里的辣椒特别好。早前我公公还在的时候,做辣酱是必须用林山村的辣椒的,只是后来公公婆婆都走了,我男人也忙,我也要带孩子帮忙做事,就没时间去林山村买辣椒了。”
老板娘也很遗憾。林山村离他们有点远,一般不会专门送辣椒过来,他们家的需求量又不大,专门让人跑一趟所花的钱还不如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特别是这两年吃辣酱的人也少了,就更不可能专程跑山上了。
陈馨眉头一扬,林山村这个名字很熟悉,她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似的。
再拿来地图一看,居然只跟张家的村子隔了一条山沟。
说很近其实也很远,这边的山都大,一条山沟就要爬两座山,来回一趟一个成年人也得花大半天的时间,如果是让陈馨走,估计她早上出发,能在入夜前到另一个村子就算厉害的。
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陈馨就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打算去了张家之后再跟张大哥张二姐谈谈这事儿。而且她觉得吧,既然林山村的辣椒好,基本处于同一个维度和海拔的张家村应该也不会弱。有机会得好好的比较一下。
做好辣酱的当天下午,陈馨就搭车去了张家村,等她到张家已经晚上吃饭时间。看到突然出现的陈馨,张家人还吓了一跳。
“小馨,你回来怎么不说一声,好歹让大哥去接你啊。”
“说啥啊,我又不是找不到路。其实我回来有几天了,在县里转悠了一圈,又在镇上耽搁了几天,这不,看着假期都要结束了,我才急急忙忙上山的。”
听了陈馨的话,二姐随口问了一句她在镇里看啥。
“看做辣酱的。”陈馨端着面条往嘴里塞,她是真心饿了。中午没怎么吃,又爬山,现在饿得能吃下一海碗。
严春华是第一次看到陈馨,对于这个大家口中的张璋小姨,大城市里的大学生,她很好奇,也有些拘谨。
“这位就是来教大哥技术的严老师吧?你好,我叫陈馨,是张璋小姨。你叫我名字就好。”
陈馨跟严春华做了个自我介绍后,表示自己就先不客气了。
等她吃完放下碗,张璋眼巴巴的贴了上来,抱着陈馨的脖子,小脸有着淡淡的委屈。
“哎哟小胖子,你又重了。奶奶给你喂什么好吃的了?有没有给小姨留啊?”陈馨好好的逗了张璋一番,又给他看了专门从南方带回来的玩具后,才算把小家伙给安抚下来。
“这次过去也没多少时间去逛街,没带啥回来,给大哥带了一块手表,二姐给你带的一件外套,还有张爷爷张奶奶的衣服,不过我一个人不太方便,是发的邮递包裹回来,估计这两天就该到了。”
只有给张大哥的手表她随身带着,还有就是张璋的一些小玩具也是随身带的。
来之前并不知道教他们技术的是个女孩子,因此也没给人准备东西,幸好她从南边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一家丝绸织品在打折,那围巾的颜色花型都不错,还便宜,她就买了十条打算送人,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了。
第52章 跷脚牛肉
第二天赶场,张大哥去了镇上,买了一块牛肉五斤牛杂和十斤猪肉回来。
最近因为严春华在他们家指导养殖场的事,所以家里伙食开得比较好。这也是之前陈馨又给带了些钱回来,并特别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在伙食上太节俭,免得让人家老师觉得是看不起自己。
严春华并不是浪费的人,也劝过张家人别弄太好,说她跟着他们吃就行。但是张家人一向实诚,加上可期待的未来跟严春华息息相关,所以再怎么尽心尽力都觉得是应该的。
加上这次陈馨又回来了,他们更不可能在吃的上亏待两女。
除了牛肉牛杂外,张大哥还买了牛腿骨跟猪脊骨回来。这是用熬汤的,小胖子张璋最喜欢吃骨头汤,不管是煮稀饭还是下面条,他都特别的喜欢。
张大哥回来的时候,陈馨正跟二姐在张家的土里看辣椒。这还不是到辣椒盛产的时间,但是也有部分辣椒可以吃了。听说在县城附近的某个镇下面,弄了二十亩地来做大棚辣椒,今年才第一季,市场反应还不错。很大可能会全县推广大棚种植。
“你说要不我家也弄个大棚?”
陈馨看了看周围的地势,觉得费工夫不说,很大可能入不敷出。但是小型大棚还是可以用一个,种一点高级的水果,比如蓝莓之类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照她看来,现在弄这些还早了点,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到这个消费层次,连省市的人都不敢想吃啥买啥,他们这边二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吃饱的阶段。
“行吧,我也就想想而已。”二姐见陈馨反对,她也没说啥,挺着个肚子坐在土边的大石头上,手里拿着山里摘回来的果子啃。
那果子有点像山梨,但是季节不对,听说是这边独有的野果,除了怀孕的喜欢吃以外,其他人敬谢不敏。刚陈馨切了一小块来尝,差点没把牙吐出来。
辣椒早熟的不多,陈馨摘了一些回去打算做点酱试试。而且她听二姐说,张奶奶以前也很会做酱,只是后来老三走了,她伤心得很就没有再做,现在家里的酱都是二姐做的,一般般。
“老三特别喜欢吃我妈做的辣酱,每次回来探亲,啥都不要,就冲着辣酱吃,走的时候还会带些给他战友。后来人没了,我妈每次做酱就要想起老三,哭得不行,大哥就不许妈再做了,说要把眼睛弄坏。”
辣酱本来就辣眼睛,加上不停的哭,不停的揉,肯定会对眼睛有伤害,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过现在说起陈馨她姐夫来,张奶奶要好多了,可能是时间长了伤心要淡了些,也可能是有大孙子在,延续了儿子的血脉,让老人有了个寄托。总之现在的张奶奶不会再轻易的崩溃了。
等她们回到家,张大哥已经到家有会儿了,正在洗肉。旁边严春华也在帮忙,两人虽然谈不上说说笑笑,但是面对严春华的时候,张大哥的表情轻松很多,也偶尔有点笑容。
陈馨冒出个念头,但是这会儿不是好时机,等再观察一下,过两天跟二姐聊聊再说。
“这骨头全部拿来炖汤吗?”
陈馨看了眼,是牛腿棒骨,便让张大哥用斧头砍断,洗干净了扔大锅里炖上。
“先炖腿骨,猪脊骨放一放,过两天再炖。”转头又跟张二姐说,“二姐,我看要不去镇上买个冰柜回来吧。这天气肉不能放,容易坏,腌了的话,再吃又不如鲜肉好吃了。”
一个冰柜要好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