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车小心,慢点,肯定有余震。”山路陡峭狭窄,万一被余震波及颠到山下,那就完了。
“我骑摩托。”出事的时候能快速反应。
“嗯,放心去,我和敏子就在山上,哪儿也不去,等你回来。”老赵拍拍陈琪肩膀,小年轻遇事儿爱慌张,他得立起来。
陈琪走了,赵敏反而冷静下来了。人都有惰性,有依靠的时候软弱,孤独无助的时候,反而刚强。
把三个宝颈上的绳子解了,“大宝、二宝、三宝,你们乖乖的,家里就靠你们三个小英雄了。跟刚才一样,感觉不对就叫,知道吗?晚饭加肉,加牛肉!”
放着狗,预防地震,也预防趁火打劫的地痞二流子。
赵敏壮着胆子去杂物室拖了油布、手脚架出来,老赵在前院宽阔的地方搭起帐篷,后院挨着茂盛的竹林和大树,就怕震后大雨,他们还要防雷。堆在墙角用剩的红砖派上用场,铺一层抬高地势防水。把客房里的简易沙发搬出来当床,这个最轻便软和。熟食、零食都堆放在帐篷里。
“粮食不用搬,咱家是新修的房子,钢筋水泥用最好的,再结实不过。这次地震感觉没上次厉害,没事儿的。”老赵安慰,他转悠着看了一圈,连塔楼三楼的玻璃屋顶都没裂开,估计他们很快就能住回房子里。
陈琪回来通报消息,“去村委会说过了,老房子也没垮。”
“看,我就说没事儿,二十年的老房子都老当益壮!老天保佑,老天保佑。”老赵哈哈大笑,人没受伤、财没受损,亏点水果钱,就当破财消灾了。
陈琪见前院搭起的帐篷微微挑眉,动作挺快的。
“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赵敏尴尬搓了搓衣角,上次大地震的时候她在学校,老师们就是这么组织他们坐在操场上帐篷里,还有许多居民都到足球场避难,学校是天然的避难场所。
“小心无大错,晚上睡帐篷吧。”陈琪十分赞同赵敏的当机立断,这次地震可能要轻一些,可谁也无法保证。他们做的准备都是万一,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用不上,可这并不是多余。和车上灭火器一个道理,谁都盼着用不上,可用上了,一定要有。
四月山里入夜之后,依旧凉风刺骨,过了十二点,突然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凉意更甚。
“全正”果品的社交号下面全是关心的话,大家都在问是否平安。
赵敏一一回复了,当初为扩大宣传面,几乎能申请的平台账号,赵敏都申请了。感谢中国移动、感谢中国联通,现在居然还有信号。电话是不能打了,但网络是通的。
赵敏一边回复,一边关注官方消息。地震局提醒不要在屋内休息,晚上可能有余震。天气预报也说要下雨,大约在早上六点结束,让大家注意保暖。
围脖上开始祈福、献血、加油,赵敏也发了新消息,顺便显示了地址,祈祷一切尽快好起来。有这么多人关注着,她好像也没那么害怕了。
“叮咚——”提示音响起,手机电量不足10%。
赵敏不甘收起手机,不该这么浪费的,充电宝不知能用到什么时候。可没有外界消息,总觉得不踏实。
“用吧,还没断电。”陈琪扬了扬下巴,示意帐篷里灯还亮着。见赵敏不为所动,又道:“发电机有,柴油够。”电力还能保障。
赵敏这才拿出手机,重新开始刷消息。
“爸,你先睡吧。我熬惯夜了的,等会再睡。”
老赵裹着毯子,缩在另一张沙发床上,头一点一点如同小鸡啄米,早就撑不住了。
“行,等下半夜换我。”老赵这是要一起守夜的意思。
“不用~~我们年轻人都是夜猫子,晚上反而精神好,你先睡吧。”赵敏撒娇,看起来的确神采奕奕的。
看了看一旁的陈琪,老赵放心睡过去。地震的头一个晚上,大家都是合衣睡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往外跑。
陈琪往沙发中间靠了靠,简易沙发放倒成临时床,坐着总感觉不平衡。陈琪在身后塞了枕头充当支撑,靠近赵敏,轻声道:“歇一会儿。”赵敏自从回乡之后,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完全没有夜生活。现在十二点多,早困了。
赵敏打着哈欠靠在陈琪肩头,忍住困意道:“下半夜叫我。”
“嗯,睡吧。”
赵敏再次有意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白天了。
“轰”得一声坐起来,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躺下睡着了。一看时间已经六点了,山间漏出微微晨光,远山是淡淡的灰色,天际露出一线鱼肚白。
左右看看,陈琪和老赵都不在。
进屋找了找,果然都不在。大约是昨晚上的平安壮胆,赵敏在厨房里做了简易烙饼子和最节约火候时间的酒酿鸡蛋圆子。全程不敢开抽油烟机,就怕声音太大,听不到外面的动静,误判了地震信息。
做好饭试着打电话,果然还是不通。
不一会儿老赵和陈琪就回来了。
“我和琪子下去看了看,还好,没乱。高速路已经封了,只让救援车辆过,辅路上停满了车。咱们县不是震中,出不了大事。”老赵一叹,“看这架势,一个星期可能难了,树上桃子争气,没被震掉,可惜路不争气。”
老赵咬了一口饼子,又喝了一大口热乎乎的酒酿鸡蛋圆子,“可怜那些当兵的娃娃,没比你们大多少,一口热饭都吃不上。”
赵敏闹中突然灵光一闪,“爸!我们去摆路边摊!”
“赚这个钱?不好的……”
“不赚钱,免费送!”赵敏越想越觉得合适,“爸,吃完了你去帮忙在摘桃子,我和陈琪去路边搭帐篷。”他们山脚下就是辅路,和高速路入口很近,就几千米的距离,太适合做宣传了。
“陈琪,拆了院里的脚手架,别用普通油布,用印了全正果品宣传画的,反正不能卖钱,干脆都当宣传了。”
“喷绘布不防水,加在油布外面。”陈琪补充。
“成,听你的,只要不漏雨就行。咱们仓库有多少小包装箱,放十二颗那种,都拉出来,装箱。我再去手写一张感谢信出来复印,咱们免费发水果。”
说干就干,几人分工行动,中午就装好了两百多箱桃子,就算是免费送人的,质量也不差。箱子里分三层,每层都用纸板隔开,桃子用网兜包好,每箱配了垃圾袋、擦手湿巾,最上面还有感谢信,感谢每一位来参与救援的爱心人士。
油桃、水蜜桃是最多的,还有新嫁接的红肉品种,红芙蓉、贵妃红、红蜜肉,全是价格高昂的高档水果。
棚子搭好了,顶上是大大的“免费”二字,拆了情人节的彩灯挂在上面,十分醒目。
水果送得快,每辆车送一小箱,不出意料得到众人的感谢。
原本是抱着功利目的来的,可站在春日寒风中,看着这些和自己同龄的志愿者、和陈琪气质相近的战士、和老赵差不多大的司机,心头总是忍不住酸疼。
“水果没什么用,天冷,还是喝粥暖和。”赵敏算了算钱,就算自己免费供应一周的粥,也不会破产。“我去山上拉炉子、锅具和米。你去街上买封口机和塑料杯,喝奶茶的那种,买全套。”
第50章 修仙第五十式
能放三个十二孔蜂窝煤的大炉子,一米多深的白铁皮大桶锅; 一袋袋大米借路边邻居家的的地方洗好; 一大块猪肉剁成肉糜; 还有生姜。为了颜色好看,没放小葱。
不用碗筷; 拿装奶茶用的塑料杯打上满满一杯; 封口机封好之后; 拿吸管一插就行了。粥熬得火候足,是半流体食物,一直煨在路子上保温; 在清晨或晚上来一杯,保暖又解饿。
第一天送粥,东西准备得太迟; 等到下午才熬好,刚好赶上傍晚和晚上这波车队排队进高速。
“粥免费的啊?”一个中年司机跳下大货车问。
“哎; 免费的,你看这头上斗大的字; 有皮蛋瘦肉粥、香菇瘦肉粥两种; 你要哪个?”赵敏赶紧回话。
“那啥; 能多要几杯不; 我们车上好几个人。”司机搓着手问道。
“行。几个?你们大男人一杯怕不够吃; 我不封口; 你们吃完了拿杯子来; 来再添。”赵敏一边舀粥; 一边道:“要是闲麻烦,车上喊一声就行,不用下来的。”
“嘿嘿,趁机走动走动,路还堵着呢!”司机看着杯里的粥,心中满意,好多占个免费的名声,东西多半不好,可这粥里能看见小块的皮蛋和肉粒,用心了的。以后再走这条路,若是这摊子还在,车窗里喊一声就行。他们来这儿救灾,虽是冲着老板、政府给的高工资,可意见当地人这样朴实,心里也十分快慰。
“妹子是个实在人!”实际招呼车里人下来喝粥,不一会儿就把摊子围满了,趁机围在火炉旁边烤火取暖。
一群人围着天南地北的闲聊,说听到的小道消息,预测灾区情况。
“动了!动了!”突然前面有人大喊,堵着的车流开始缓缓移动,车灯亮成一片。
“谢了,妹子,谢了,大兄弟!”司机谢过赵敏和陈琪,放下杯子往车上跑。
“不客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大哥,这是我家桃子,都是好品种,送你们一箱,以后来我们这儿玩儿啊!”赵敏追上去送出一箱桃子。
司机掂了掂,再次谢过。
这波大货车过后,两大锅粥只剩垫底的一点儿了。
“还熬吗?”赵敏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了,他们也该收拾收拾回去了。
陈琪看了看远处蜿蜒的路,车灯汇成长龙正缓缓向高速路移动。现在高速路两小时单边放行一次,等到远处车队到了,肯定又不能上了。
“熬吧。我来,你歇着。”
“你也没闲着,你倒材料,我搅拌。”赵敏叹道,陈琪一整天忙上忙下,帮着打下手,比她这个站在原地熬粥、送粥的人累多了。
另一个大锅里本就烧着清水,准备给过路人泡茶送人的,现在捅开火门,加大火力,不一会儿就开了,先放大米搅拌,熬到只有小小米心,再加肉、菜,这么一大锅粥,不到一个小时就粘稠了。关小火,慢慢煨着,只等有人来。
不出陈琪预料,等远处车队蜗牛速度移到这里之后,高速路又封了。这次过的是军队运输车,根本没人下来领粥。
赵敏回头看看,在一片黑暗中,她家“免费”二字这么大这么亮,不可能看不见啊。
“送吧。”陈琪不停给杯子封口,部队的规定,不准问老百姓要东西。但若是主动送的,那也半推半就。
陈琪抱着个大箱子,装了一大箱粥,和赵敏一起,挨着挨着每辆车送。
“天冷,喝粥暖和暖和吧。放心,都是自家熬的,干净的,免费!”
驾驶室内坐着的小战士,大约和赵敏一个年纪,黝黑的脸上突然露出大白牙,“谢谢!谢谢老乡!”
赵敏噗嗤一声笑出来,还老乡呢!以为演抗战剧呢!看着小战士兴奋的眉眼,赵敏没好意思纠正他。
“还有水果,就是前边那个摊子,你们要是渴了、饿了,那儿有吃的,有水果,可以和战友们说,别客气。”
赵敏走远还听见小战士咋呼的声音,“班长,真有老百姓送东西耶!我还以为只有电视上才有,嘿嘿!”
“少见多怪,吃吧,不是说冷吗?上回去救灾的时候,多的是人往车厢里扔东西。咱们走的时候,路边都是人,拉横幅的敬礼的,一路哭,还有人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