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中只是高兴,并无多少感动,阿哥记得与她的约定,在她看来是理所当然,因着阿哥的性子就是那般守信又可靠的,从不让人失望可她又怎知道,自己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要多的多
看着她面上明显带着孩子气的喜悦之色,张烁这心里不知为何又一次揪痛起来奈何自己待她越好,越是觉得不够呢?难道这歉疚,真的要折磨自己一辈子吗?
这天终于到了叶飞燕与秋络约定棋战之日,张烁就去了趟白河把小妹接了过来,约定了还是在他家住上几日且过几天带她一起去杭州玩玩看儿子对小妹如此疼爱上心,况且他一向成熟稳重,想必也不会出什么事,叶蓉便允了
小叶子和络络的对弈在张烁的书房内进行,拒绝外人打扰,最终谁胜谁负张烁不知道,只是光看脸色,两个女孩的表情都没有那种赢了之后的喜悦,而是颇为凝重,好像又憋上了劲
晚上的时候,张烁的手指穿过小妹的长发绕啊绕,细心地给她洗着头,不经意间问了句:“你和秋络姐姐打平了?”
小叶子盘腿坐在浴缸里,把玩着手里的水鸭子,只有这时才显得像个小孩,她扁了扁嘴道:“她耍赖,硬要下两盘,我那些招第二次就不管用了。。。。。。”
看来果真如他所想,小妹是先赢后输,秋络毕竟学棋比她时间长,纵然叶飞燕天赋惊人,区区一月间两人的棋力也不会相差太多,秋络明白了她的棋路自然就会应对
张烁便道:“棋分九品,你初窥‘小巧’之门,但棋力不足,秋络虽列‘守拙’之品,也能应付得了你所以学棋和学别的知识一样,都要一步一步扎实地来,急不得的”
小叶子应了声是,又问:“大哥自问在九品哪一列?”
“我?”张烁笑了笑,“和现在的你比起来,我自是上三品之列,可要与大高手比起来,我也只得屈居‘守拙’啦,呵呵。。。。。。”他这番话说的实在,棋力有高低之分,遇到弱者自是游刃有余堪称上品,可遇到真正强者,便是万般皆下品了
张烁要陪阿姐一起去沈家老宅省亲,沈阿姨自然非常高兴,还买了好些东西让他们捎上,带给老家的亲眷父母工作忙是不能抽身陪他们去的,这一行三人便是以张烁为首了,临出发前张乐华好生关照了他一番,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小心云云
他这十七岁的身体里裹藏的是二十七岁的灵魂,自然不会粗心大意一路上他也做足了领路人的姿态,对两个姐妹三令五申的,好像他是叔叔辈一般
火车站人多又乱,张烁便选了坐直达巴士过去,三人在杭州萧山下车后,直接拦了辆出租车往沈家老宅而去外公一家已经提前得了沈阿姨的通知,早就在家迎着,他们一到便热情地迎进了门,隔壁几家的孩子得了消息便奔走相告,于是前日里见过的那些表姐妹纷纷前来探望,自是一番寒暄不提
半年未见,顾青岚已经有好些姐妹都认不出来了,尤其是那些正在发育长个儿的,变化实在太大张烁却是一认一个准,不带叫错的都是美女,哪能忘呢,何况过年的时候还拍过合影,那照片背后他一一标了几个表姐妹的排行,时常拿来复习,这可是资源啊,往后要拍广告肯定能用上!
十六妹又被他拎了出来,指着人家冲阿姐数落:“你瞧瞧人家十六都长那么大了,你怎么就不长个儿呢”小阿姐这眼瞅着要十八了,还是那副十二三岁的萝莉样,让人动点念头都觉得是犯罪,真让他心焦呀
坏表哥这手指可巧不巧就指在十六的胸口,怕羞的小十六又红着脸缩到七姐后头去了
有几个比小叶子大上几岁的孩子见来了个比自己更小的,以为又多了个妹妹,可高兴了,忙着要张烁介绍,他便道:“这是我妹妹叶飞燕,往后也是你们的妹妹,可不许欺负她哦,否则,呵呵。。。。。。”他虽是笑着,可那笑容却让几个**岁的孩子吓得不敢做声,心道表哥好像电视里的坏人。。。。。。
见那几个孩子被大哥一唬就成了鹌鹑,被他抱在怀里的小叶子凑到他耳旁道:“就他们?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张烁闻言冲她努了努嘴,教育她莫嚣张,要低调,才显得咱有格调你要揉捏人可以,那也别挑软柿子不是否则大哥帮你拉偏架,也显得理不直气不壮啊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沈家太君
更新时间:2009…10…7 17:32:42 本章字数:3665
虽然只是三个孩子,但外公家也不好一起安置,他们又不想分开,便琢磨着去镇上招待所住下年节时热情招待他们入住本家宅院的太叔公,最近正患病住院,余下的长辈没那权利给他们安置到那里头,便只能由他们去招待所
张烁本想要两单间,可阿姐节约惯了,反正是自家人也不避讳什么,便要他订个双人间算了,小叶子同他一起,她再睡另一床,能住就行
放置好行李之后,因为听说年节时很照顾他们一家人的太叔公抱恙在身,便想去探望一番,于是七姐和十六妹就来做向导,她们两个是太叔公的直系曾孙女其实太叔公住得不远,就在镇上的老年疗养院里到了太叔公的病房,七姐就去扶躺着的太叔公坐起来,在他耳旁叫唤着有人来看望他
十六在旁解释,太叔公病了一场后耳朵有些不大好使了,但认人还是清楚的果然,太叔公瞧了瞧来人,就用隆钟般的声音叫着:“十四家的外孙来啦,好啊,好!”只凭那中气十足的嗓门,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病来,只是内里的毛病实在是外象难辨的,毕竟是九十挂零的岁数了,活到这份上,身上那些个零件总有不太好使的时候
张烁连唤了两句太叔公好,却只换来他两声“什么?!”,看来这耳朵确实不好使了,他便只能在他耳旁扯着嗓子喊,让他好好养病保重身体,过年了再来拜望他老人家阿姐就算扯开嗓门,也没他那动静大,试着说了几句,太叔公实在听不见,也就只能怏怏作罢
这番探视,心意算是尽到了,几人也不久留,招呼过后放下带来的礼品便走了几人回家的路上,七姐邀了他们明日一起进城去灵隐寺烧香,言道明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族中长辈们要安排祭祖,而十二岁以上的族人凡是未成家的则循往例都是要去寺里烧一炷香再回来的,届时宗家的老太君也会到场
既然是过节的祖例,正好遇上了便入乡随俗,张烁就答应了明天同去
一夜无事,大清早的才五点多,连惯于晨跑的张烁都还没有起来,就有人来敲他们的房门了他起床去开门,居然是小十六来叫他们起床,告诉他们车已经来了,赶紧准备准备出发
于是急匆匆地招呼另两人起来,照顾了妹妹洗漱后帮她穿好衣服,三人才一同出了招待所一辆大巴就停在门口,沈家一众年轻子弟已经都等在车上,看情形他们几人算是晚到了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要这般早起,也就没人怪责,倒是七姐因昨日忘了与他们解释,反而上来赔了不是
车行至灵隐寺,还未到七点,众人纷纷下车依长幼顺序而列,因是多年惯例,所以排起来娴熟得很但张烁三人头回参加,却不知自己该排在哪里,还是七姐热心与他们解释,因他们是外戚,所以排在队尾即可
队列依次而入,到那香堂所在,张烁便遥遥看见堂外站着一位老夫人,花白的头发梳得笔直顺贴,瞧那面相年纪约在六十几岁,身着一件墨绿色唐装,手里捏着一串佛珠,笑容满面地迎着众人
看她慈眉善目微微颚首却隐然有着一种俯瞰全场地上位者气度那股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地气质正应了不怒自威四个字
前排地子弟有叫她太奶奶地后排者则开始称呼其祖奶奶张烁便知这就是那宗家地老太君沈家在世者中辈分最高地人物
老太君与那些孩子一一见过他们便鱼贯而入进香堂去烧香拜佛待等轮到张烁三人被那老太君伸手拦住因她尚未认得这几位便问了起来
这位祖奶奶颇有威势顾青岚一时不敢答话张烁便开口解说老太君眯了眯眼点头道:“原来如此青岚进去吧你二位还是免了”
此言一出便是不允张烁和小妹进那香堂了阿姐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为何?”
老太君面带微笑轻道:“继子安能蒙得祖荫?何况又是外家姓”她地语气淡然但言下之意是把他们二人视作外人定然是不许他们入内了张烁受邀前来本以为只是孩子们过节时地例行节目便过来瞧个热闹既然有规矩在此不让进便不进了烧一炷香而已却也没什么大不了地
他为人豁达得很,却也不去想那老太君的刻薄深意,便停下脚步对顾青岚道:“阿姐进去吧,我在外头等你”
谁知阿姐却是不往里去,不去看那老太君,微低着脑袋退回他身边道:“那我也不进了,阿烁,我们还是走吧”
顾青岚不想被人将自己和弟弟区分开,在她看来,他们已经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永远都是,所以定要同进同退既然这祖奶奶不认阿烁,那她。。。。。。就可以不认这沈家的祖宗!她虽不敢开口明言,但那态度却是显而易见但凡扯上阿烁的事情,阿姐可是寸步不让的
老太君正色道:“青岚,既然来了,怎能过门不入,你想坏了规矩可不行”这位老太太收了笑容,那番话说来端地是气势不凡,隐隐间竟有一丝威胁在里头,让顾青岚不由心中一寒
张烁笑着打圆场:“祖奶奶不要见怪,我阿姐是受不了那熏香味,闻多了就晕,并无不敬之意还是免了此礼,我们在外头等大家出来好了”
他知道阿姐既然如此说了,便是铁了心不想进去烧这柱香,可他也不想因为这事得罪了长辈,免得日后沈阿姨怪罪到阿姐头上,所以只能找个借口
说罢他便拉住顾青岚的手想要往外退,老太君却道:“站住,我与自家的孩子说话,哪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插嘴青岚,你自己来说,进还是不进?”
她如此咄咄逼人,张烁感到阿姐握着自己的手不由攥紧了些,沉默了片刻后,顾青岚道:“祖奶奶如果以为阿烁是外人,请恕青岚今日失礼了”言罢匆匆行了一礼,便拉着弟弟转身往外走,瘦小的身影一时显得格外坚强
老太君在后头摇头轻叹:“哎,终究是改嫁出去的。。。。。。”在她看来,沈敏那丫头做了寡妇却守不住贞节,自然是教不好自己的女儿了
在张烁怀里的叶飞燕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不发一言,听到这句话时她的小耳朵动了一动,随即再也按捺不住,用脆生生的童音道:“这阿婆好生无礼”
“哦?”老太君本已转身准备进入香堂,却是耳尖听到了她的话,又或许是因为小叶子刻意说得大声了些,想替自己一向不待见的青岚出一出气吧
“你这小丫头好没家教”这句话却是触到痛处,连张烁都有些动怒了
小叶子却不以为意,靠在他肩上扭头笑道:“我五岁就死了爹,没家教岂不是正常?倒是你活了一把年纪,还是这般没品,满口慈悲却没一丝善意,羞也不羞?”
她这般伶牙俐齿,正说到哥哥姐姐心坎里去,恨不得抱住她亲上几口反正这会儿是个孩子在与那老太婆放对,伤不了和气,大不了事后说一声童言无忌,也不打紧
那老太君亦是沉稳,不怒反笑:“呵,好一张利嘴我修佛多年,行善举以千数计,你岂知我心不善?”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你行善并非出自本意,而是为了向佛表你心迹,阿婆,你着相了,再行万件善事怕也修不得一个圆满”
张烁心中一动,这句话是他记在自己的阅读笔记上的,因他看书总会习惯写些体悟,那笔记上有很多引言和自语,小妹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