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金牌辅导老师,她遇见过不少有心里问题的学生,心里很清楚,有些心理问题不能温吞水,只能一棍子将其打醒,否则他会一直沉浸在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
“我知道了!”
秦无眠的脸色变得苍白,一步步地朝楼下走去,那背影看着让人觉得有些心痛。
“文倩,你这样说他是不是太过分了!”
于晓有些于心不忍地说道。
“我这是帮助他!”
文倩却是摇头说道,“如果他不能认识自己,将来也不会真的有什么出息!”
第069章 完成
“怎么可能!”
于晓家庭条件不错,也算是干部家庭出生,不相信地摇摇头说道。
八十年代社会风气还是不错的,并不是说干部家庭的子女一定也会做干部,但是如果在一个单位的话,干部子女多少还是会占便宜的。
不说别的,在提干的时候,大家都不免会高看一眼,这就是资本。
秦无眠家可不是一般的干部家庭,如此厚实的资源,他的前途在任何人眼里绝对不会差到哪儿去。
“我并不是说他没有前途,”文倩纠正道,“只是很大可能他的成就会在他前辈之下,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富不过三代!”
“一代不如一代吗?”
于晓也是明白了文倩话中的意思,轻轻地点点头,“这倒是很常见,可是秦无眠能力那么强,不会吧!”
“他的能力是不错,”对于这一点文倩也是没有办法否定,她现在好歹也是班长,对学校里面各系的班干情况也有了一定了解,知道秦无眠做事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更要点醒他,否则他的婚姻对他心性的影响会存在一生!”
虽然没有想过和秦无眠在一起,但是文倩还是希望秦无眠能够做出更忠于自己的选择,以他自身的能力,相信光靠自己也能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手边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这些闲事!”
想来经过这一次之后,秦无眠应该不会再来骚扰自己了,至于他会不会暗地里针对自己,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就算他有小动作,文倩也不担心,她还真不怕这些麻烦呢。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就和文倩所预料的一样,在这之后,秦无眠再也没有出现在文倩的面前,文倩和寝室的三姐妹除了学习之外,便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班的准备工作中。
按照文倩的计划,她们必须在十月一日国庆之前将准备工作弄好,正好借着国庆放假去招生,争取在十月一日后就正式开班。
当然,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招生的学生只能是附近的孩子,太远的学生在这个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的年代还是很难招收到的。
在教室的准备中,最难的还是玻璃房的搭建。
文倩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原本以为准备好铁柱子,在柱子中打造两个凹槽,里面插上两块玻璃就行了。
玻璃是安放进去了,可是玻璃和凹槽之间的衔接中有许多的缝隙,里面根本无法形成中空玻璃,也是就说想要防寒的效果并没有达到。
按照文倩的想法,只要在凹槽中加进密封橡胶条就行了,可橡胶条也正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工艺难题。
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橡胶工业还是非常落后的,先不说文倩需要的橡胶条是需要根据规格定制的,就算是制作出来的橡胶条因为质量问题,冬天会非常的生硬,硬到什么程度,就是直接发裂,而到了夏天太阳一晒就会融化,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也是为何在三十年后的中国,大家用的自来水管都是塑料的,可是在八九十年代,水管都是铁制的原因。
如果是简单工艺的话,文倩自问还能解决一些,但是塑料工艺可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文倩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还好八十年代的人自己动手的能力强,虽然没有符合规定的橡胶条,但是南宫铭买来成块的橡胶,三个女生硬是用手工的办法按照文文倩设计方案给剪裁出来了。
剪裁的效果当然比工业制品要差一些,不过再配上泡沫和胶水,最终将玻璃房给搭建起来。
至于橡胶硬化的问题,那只能哪儿坏掉换哪儿了。
等玻璃房搭建完成之后,房东也是跑上来看了一圈,看完之后连声赞叹文倩实在是太厉害了。
虽然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幸运的是,培训班的教室在大家努力了小半个月之后终于是完成了,学校也可以正式开始招生了。
。。。。。。
“来!干杯!”
在第一次聚会的小酒馆里面,五个人聚在一起,点了一桌好吃的,算是为培训班的开班庆祝。
“这段时间真是辛苦大家了!”
文倩由衷地说道。
想法总是美好的,真动手又是一回事,开班的准备工作虽然都是文倩策划的,但是在准备过程中的诸多意外也是让文倩明白,就算自己是穿越而来,手上掌握了许多当代人没有的信息,可是没有好的助手,只怕就算有资源也难以发展起来。
“文倩,说这话就见外了,”孟倩倩大大咧咧地说道,“如果没有你,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竟然能做这么多事情!”
“是啊,”于晓瞪着眼珠,夸张地说道,“天啊,从小到大,我都没有想过我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哈哈!”
看着于晓的表情,其余四个人都笑得喷了出来。
“接下来该招生了吧!”
姚贝贝有些期待地说道。
“嗯!”
文倩点点头,对于培训班来说,接下来的招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会找不到学生吧,”南宫铭有些担心地说道,“这段时间我可一直很努力地备课,做教学分析,要是招不到学生就白瞎了!”
其实努力备课可不仅仅是南宫铭,其他人何尝不是这样,他们每个人都分配了一到二科的教学任务,担子可是不轻。
“刚开始学生肯定不会太多,”文倩很自信地说道,“但绝对不会没有!”
“数量少没有关系!”
几个人稍微松了一口气,他们现在都是憋了一股劲,人少没有关系,就怕有力没有地方使。
“你怎么知道一定能招收到学生?”
姚贝贝有些惊奇地问道。
“别的不说,”文倩笑着说道,“宋主任的女儿肯定会过来不是,还有就我们附近也有不少的高三和补考学生,只要我们的收费合适,应该还是能招收到一些的!”
“哇,原来你已经摸底了啊!”
四个人连声感叹道。
“这是当然的!”
文倩理所当然地说道,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提前做,文倩这个金牌辅导不就是白做了。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收费!”
对于这个问题,文倩还是有些苦恼的!
其他的事情还好,对于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她还是摸不太准,因为教育观念并不算太强,她也不知道一般家庭愿意为孩子投入多少。
第070章 承诺
“那我们收低一些不就可以了吗?”
南宫铭很自然地说道。
大学生兼职在当时并不普遍,可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大学生兼职,当年大学还没有什么奖学金的说法,许多农村考出来的孩子根本拿不出什么生活费,也会在外面做一些事情贴补生活费的。
所以他们对学生做家教的行情还是有些许了解的。
“不!”
文倩想都没有想地否定掉了。
每个市场都有低端,而且低端是没有下限的,你降低价格,人家还能降得更低,毕竟培训市场和劳力市场是有相似之处的,那就是服务者投入的主要是自己的体力和时间。
虽说家教不是出卖体力,出卖脑力有时候和出卖体力是相似的,能够提供这种服务的大学生实在太多,作为一个要创出品牌的机构,不能向低端市场看齐。
“那你准备收多少?”
四个人疑惑地看着文倩,摸不清楚文倩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晓,你的家庭一般一个月收入是多少?”
文倩的目光向于晓望去。
在寝室的四姐妹中,孟倩倩和姚贝贝的家庭算是一般,只不过来自城市,比自己家的收入肯定还是高一些,但是在城市中,她们的家庭就算一般了。
相比之下,于晓的父母都是干部,收入是最高的了,文倩先是询问她的家庭收入。
“我爸爸一个月差不多有一百二,妈妈少些,一个月也有一百一!”
于晓自然不会隐瞒文倩,如实地说道。
“果然比县城高了不少!”
文倩点点头,心里说道。
她的父母一个月只有七十多块钱,在银行还不是很好的时候,这个收入在县城中算中等了吧。
“你家里是两个孩子吧!”
文倩说道,其实大家互相聊过家庭,对彼此的家庭还是有所了解的。
“嗯,我还有一个弟弟,和你们说过!”
于晓点头说道。
在这个年代,特别是他们这个年龄段,一般的家庭都三四个孩子,二个已经算少的了,至于文倩家这种只有一个孩子的,那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了。
“你感觉你家愿意为你们读书投入多少钱?”
文倩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她前世根本不会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到了后面许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够读上重点学校,几乎可以拿出家里所有的储蓄。
但是在这个教育还不是很重要的年代,文倩心里还是拿不准。
“如果我们能够继续读下去,家里基本上都会尽力出的!”
于晓很肯定地说道。
“不愧是高端一些的家庭,目光就是远的多!”
文倩点点头,心里有一些感叹。
在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许多家庭见出外打工能赚到钱,便是然孩子辍学跟着出去打工,可是在二三十年之后再看,这些外出打工的家庭在最初的几年风光之后都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特别是第一批打工者,当他们年龄大了,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买了大房子,有了车子和一定的存款,可是依然发现自己还是要继续劳动,如果不劳动的话,也没有了持续的收入,会陷入坐吃山空的境遇。
相反只是一些有见识的家庭,让孩子多读书,进入更有保障的工作领域,虽然收入和打工者相比好像有差距,但是工作稳定轻松,各种高强度劳动带来的病患少,还有医保和社保,不用担心老年生活。
这种差距源于各自的经历和见识,而高端家庭的目光明显会远一些。
“你们两个呢?”
文倩目光望向孟倩倩和姚贝贝。
两个人的家庭差不多,都是城市的工人家庭,家里都是三个孩子,父母的收入维持家庭支出之后剩余的有限,能够投入大教育中的自然有限,却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为了我弟弟的话,”孟倩倩没好气地说道,“家里估计每个月投入个二十块钱左右还是有可能的!至于我嘛,如果不是我自己争气,早让我出去找事情做了。。。。。。”
“差不多吧!”
姚贝贝同病相怜地说道。
“将近十分之一的收入吗?”
文倩撇撇嘴,这两人的父母明显是吃饱喝足就满足之人,自然也没有什么眼光,只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到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