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关系亲昵,顾晓晓也不知她俩说的什么节目,但最后那句注册版权,让她心头愁绪一扫而空,脑海中啪的一声亮起了一盏一百瓦灯泡。
她兴高采烈的冲两位美女招招手,冰山哗啦啦的融化了:“多谢两位美女提醒,祝二位万事如易,更上一层楼。”
话说完,顾晓晓嗖的一声窜的不见影子,只留下两个美女面面相觑,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大白天的她们刚拍了组照出来,遇到这么一个怪人儿忒吓人了。
“注册,版权,词曲著作权登记。”顾晓晓越想越觉得自己呆 ,拍了下膝盖,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叶舒记忆中那么多绝妙的词曲,即使不能一口气全变成唱片发出来,但是她可以抢先将版权注册了,然后再找个平台放出来呀。顾晓晓自诩聪明,费尽心机想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没想到会这么简单。
国家版权局管理是不就是版权这点儿事儿,顾晓晓恨不得跑回家中,将作品一股脑儿都写出来,然后将版权全都注册下来。碍于这是头一天上班,顾晓晓只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楼里转了一圈,又认识了一些同事。
苏嘉瑞手下加上顾晓晓足足带了七个人,带这么多不代表他能干,只能表明他在经纪人这一行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经纪人也是分着三六九等的,真正的一线巨星一个人一个经纪人是标配,有两三个也不出奇。
顾晓晓和苏嘉瑞手下的人见了面,走秀的唱歌的跳舞的演戏的,倒是五花八门。两男四女,相貌没一个丑的,男女都是大长腿,脾性顾晓晓一时半会儿也判断不出。
单从表面上看,都挺正常的,最热情的恰是浮沉了两三年一事无成的,稍微有点儿名气的,在顾晓晓面前矜持的像是孔雀。
顾晓晓有自己的路走,也没指望巴结着他们得到什么好处,换了联系方式只当有个面子情。面对向自己示好的,顾晓晓也冷淡处理,知人知面不知心,娱乐圈鱼龙混杂,她只能一再小心。
回到家中后,顾晓晓卖力的默写着叶舒记忆中的词曲,不仅将那些金曲记下,还将叶可欣重生那辈子叶舒换了风格后写的曲子也记下了。原主才华横溢,最后去的憋屈死的不明不白,顾晓晓想让叶舒这个名字红遍大江南北,想让她重获应有的荣誉。
版权申请的程序并不复杂,顾晓晓赌的就是叶可欣没这个意识。她重生之后顺风顺水,一切由公司包办,再加上自以为重生占尽先机自信心爆棚,又怎会想起到版权局注册作品。
见天儿的朝版权局跑,顾晓晓也成了那里的熟客,毕竟如今国内版权意识并不高,像她这种每首词曲都要花钱认证的人,着实不多了。
大部分就算不心疼那百八十块钱,也厌烦那份儿麻烦。毕竟著作权自发布之日起自动享有,除非碰上侵权事件,一般鲜少闹到证明著作权的地步。
随着注册的版权的越来越多,顾晓晓心情也跟着明媚了。
☆、第三二一章 娱乐圈重生文8
不怪顾晓晓嘚瑟,版权在手她这心就安一半了,叶可欣脸再大一张嘴再能颠倒黑白,也抹不过白纸黑字儿的证据去。
也是顾晓晓运气好,苏嘉瑞不到一周时间,就帮她搞定了出唱片的事儿,还意外的请来了鑫诚二线朝一线迈的明星莫兰。
苏嘉瑞来告诉顾晓晓这个好消息时,面带红光噼里啪啦的就是一通话:“莫兰从二线到一线也就几步路的事儿,这次她能看上你作的词曲也是你的运气。你头一次出唱片,就能和大明星合作一定要珍惜!”
天上掉馅饼儿,苏嘉瑞高兴的忘乎所以,顾晓晓却没受宠若惊之感:“既然莫兰小姐愿意与我合作,我们什么时候能详谈一下出唱片的事儿?”
机会和尊重不是靠别人给,而是自己争取的,顾晓晓没想到会是莫兰和她搭档。剧情中,她也是个苦命人,本该辛辛苦苦熬到一线,却被叶可欣剽窃作品劫了胡,还抢了男朋友。
恋人被抢,莫兰只是在媒体前稍微表露下不虞,叶可欣使尽手段往她身上泼脏水将她挤出了娱乐圈。
当然,莫兰的下场比起叶舒还是好很多的。顾晓晓只要想起叶可欣那张瓷娃娃似的脸,冷意就从脚底冒出来。有这么一个跟她不死不休的毒蛇一样的人盯着,她一刻也不能放松了。
养虎为患不是顾晓晓的风格,她一定要一点点掰断叶可欣的依仗,想仗着重生的便利为所欲为,要问她答应不答应了。
苏嘉瑞喜气洋洋,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塞到了顾晓晓手里:“这是莫兰的联系方式,我跟她的经纪人谈好了时间,这周二晚上你们坐在一起聊聊。”
原本苏嘉瑞没指望能找到二线明星捧场,只是碰碰运气,实在不成他手下人凑一凑,也能申请出一张唱片出来,不过时间肯定得缓缓了。莫兰的加入,让苏嘉瑞看到了希望,他想捧出一个腕儿来,不是现在这样打杂似的不断带新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带不出一个能在娱乐圈里叫出名儿来的,苏嘉瑞就要一直做新手指导员儿了。
见面的地点是在一个装修典雅的会所,顾晓晓提前十分钟到,以为她已经很守时了,进门后发现莫兰已经在定好的卡座中等着了。
会所装修典雅,卡座之间挂着藤蔓,隐蔽性极强,大厅中央还摆着一座微型假山流水潺潺。
头一次和前辈见面比对方来的还要晚,顾晓晓不由尴尬,落座后难为情的说:“来晚了,我叫叶舒是苏经纪手下的,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莫兰摘下墨镜取下帽子露出了一头靓丽齐肩发,伸出手爽朗一笑:“我也是刚到,你很有才华,嘉瑞对你评价很高,今日一见原来还是不可多得的大美女。”
握上一只干燥温暖的手,再加上莫兰生的俊眉修目,顾盼间神采飞扬,皮肤白皙光润,谈吐落落大方,顾晓晓对她第一印象很好。
莫兰体贴的介绍了店中特色饮品,又为顾晓晓推荐了饮料,待侍者将点的果品端上来后,两人已经聊的热络了。
叶舒脾气硬性情寡淡对于吃穿用度挑剔,所以很难和旁人打好关系。但顾晓晓性格柔中带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然同样冷着脸,却不会给人孤傲之感。
莫兰谈吐得当,虽然学历和内涵稍显不足,但她选的的话题都是关于关娱乐圈的,不乏对新人很有裨益的善意提点。娱乐圈中,多的是为了一点儿甜头斗的跟乌鸡眼似的人,像莫兰这般对新人如此友善的,实属少见。
投桃报李,顾晓晓谈起了在词曲上的心得,并根据莫兰嗓子的特点,对词曲某些地方进行修改,不忘征求莫兰意见。
莫兰在娱乐圈中浸淫多年,虽然没大红大紫,但也算熬了个脸熟,她欣赏叶舒的才华,这才主动示好。完全没料到叶舒脾性如此好,主动为她量身改编词曲,要知腹中有才华的人,多厌恶旁人对自己作品指手画脚。
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坐了几个小时,将唱片中细节敲定,莫兰兴奋的约顾晓晓一起录唱片,称呼上也亲近了许多。
等告别时,莫兰亲亲热热俨然将顾晓晓当做了圈中好友。顾晓晓不会自作多情以为自己魅力非凡,但莫兰肯给这个面子,她自然不会往外推。
娱乐圈里能维持一个表面亲近,已经很不错了。正如顾晓晓穿来的时间段,叶舒在明华公司已经被人按上了抄袭的恶名,背地里对她冷嘲热讽,当面也常甩脸子。
但在顾晓晓辞职的时候,也没人真正站出来指着她鼻子骂抄袭。娱乐圈就是这样,除非某个人真被踩到了泥里没翻身的时候,旁人总要留上一线。
莫兰墨镜帽子全副武装,将脸遮的严严实实开车离开。顾晓晓倒没那个顾忌,清清爽爽出了门打车回租的房子中。为了避开叶可欣的关注,也为了离新公司近点儿,顾晓晓手脚利索的拿着当临时翻译赚来的钱,找了新房子。
苏嘉瑞和莫兰经纪人的谈判同样很顺利,再见顾晓晓时一副喜上眉梢的样子。由于莫兰很重视这张唱片,所以从初稿到定稿时间极短,公司也给予了莫兰最大的便利。
MV的拍摄有专门人负责,顾晓晓头一次亲身体验录唱片拍MV,新鲜感十足,或许是继承了叶舒天生的镜头感,她竟没觉得怯场。
有的天生便是吃这行饭的,莫兰在一旁观摩着叶舒的表现,从她身上看到了新鲜气象。
从歌手身份上看顾晓晓无足轻重,但是她的词曲写的极为精妙,莫兰和她谈话过程中,敏感捕捉到她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冲着将来的发展刻意伸出了橄榄枝。
莫兰的示好,犹如雪中送炭,顾晓晓搭上这趟顺风车,蹭着她的名气合出了一张唱片。予人方便予己方便,莫兰不会想到这次示好,将为她的星途带来巨大改变。
作为二线歌星,莫兰唱片的发行声势并不浩大,但好歹也占了娱乐报上一个小版块,网上她的粉丝也刷了很多宣传微博和帖子。相比之下,叶舒的名字孤零零的跟在莫兰后面,显得有些可怜了。
唱片在与鑫诚有合作的音乐网站首发,第一天第二天成绩只是平平,呈稳定增长趋势了,过了一周突然呈井喷式爆发。
顾晓晓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她挑的歌可都是叶舒的成名金曲,无论是哪一世拿出来都是脍炙人口的歌,如今爆红在她的预料之中。
相比之下,莫兰完全被巨大的惊喜冲昏了头,她的唱片发行量节节攀升,数字让她有些晕眩,因为缺货很多人在等定制。
在网络高速发展之际,唱片市场已经远不如十几年前景气了,能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卖出五位数了,已经超过许多一线歌星了。更何况,还有许多歌迷没买到唱片,先下了订单。
公司见势头大好,当即推出了珍藏版、白金版,各种在顾晓晓看来纯粹是为了圈钱所以换汤不换药的版本。无奈乎粉丝就是买账,有人还把出的几个版本都收齐了。
唱片大销,赚的钱却跟顾晓晓关系不大,她是新人钱多是一次性买断,想要跟莫兰等人一样抽成那是白日做梦。她这次唱歌赚的钱,还不如写词谱曲的收入,好歹这些还能跟着蹭点儿花红。
莫兰在二线待了两三年,一直不温不火的,微博上粉丝突然呈井喷状增加,让她甚至有几分不真切感。吃水不忘挖井人,莫兰在接受采访时,不忘对叶舒大加赞赏,将大家话题引到了唱片的词曲创作人身上。
歌坛最不缺的就是天才,更不缺被埋没的天才,有人耕耘一生也没能留下几首能留下痕迹的歌曲。叶舒以歌手身份出道,却写出了这么多引人共鸣一炮而红的歌曲,一下子成了娱乐圈歌坛上倍受瞩目的新人。
当然,顾晓晓只在歌手圈里红了吧,作为唱片里的添头,她那两首歌为她吸引到了一定粉丝,却不足以将她一下子推到公众能注意到的地方。
同行注意到她,也不是单纯的欣赏她的才华,而是想让叶舒为自己写几首歌,最好也能出张唱片。大家最可惜的就是叶舒是鑫诚公司的歌手,若她是专业词曲创作者,那么他们想和对方谈合作就简单许多了。
饶是如此,苏嘉瑞也向顾晓晓转达了许多歌星联系他,想要跟她合作的意向。本公司的外公司的都有,多数是三线小歌星,二线的也有一两个,顾晓晓只稍作斟酌便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