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闪婚娇妻二十四-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又鉴别了一本赝品,当即就打电话给老教授打听消息,还说,这本赝品确实制的特别高明,如果不是他们的确在这一方面是有研究的,差点都被蒙混过去了。

    老教授一听,心道,孟老爷子这里只有他送过来的祖传的那本古籍,那里是什么赝品了,又怎么会变成赝品了。

    这老教授性子倔,觉得以孟老爷子的为人,也不可能贪自己这么一本古籍,但这古籍偏偏就变成了赝品,老教授也百思不得其解,一怒之下,就给孟老爷子打了这个电话。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老教授认为自己送的一定是真品,偏偏到了孟老爷子的手中,就变成了赝品。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老教授这个人顾惜朝以前的确见过,真的是个清高的,虽说他现在发生了经济危机,可如果真的拉下脸给孟老爷子说一声,千八百万的钱,在老爷子眼中根本就

    ,在老爷子眼中根本就不算钱,犯不着用一本假古籍来蒙骗。

    “阿朝,外公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都要给我查出来,这本古籍怎么真的就变成假的了?”孟老爷子虽然也被老朋友的电话给气着了,可他老人家一辈子毕竟是大风大雨过来的,很快就恢复了理智。

    觉得要想解开这个结,只能将这本古籍从老教授上次上次拿出来鉴定到送到自己手中这么长时间,有可能接触到这本古籍的人全查一遍,他相信,如果真的有了动了手脚的话,应该逃脱不了自己外孙的法眼。

    “好的,外公。”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对这样的失窃案,会不好下手,可顾惜朝知道,像文物古籍这种东西,就算是做赝品那也需要很专业的水准,不是抓着街面上的小混混想做就能做出来的。

    但这一行,同时也有一定的潜规则,如果收藏的人看走眼了,弄了个假的,只怪你眼睛不够亮。

    文物古籍界就那么大,这本古籍既然是赝品,那么,做出这个赝品的人必然也极有可能是古籍界的一员。

    “外公,我记得你刚才说,这本古籍送到你手中的人并不是您那位老朋友老教授,而是他的孙子?”叶红鱼对古籍没啥研究,但她推理案情习惯从细枝末节先出手。

    “小叶子的意思是说,我这朋友的孙子将古籍从自家爷爷手中接过,然后送到我的手中这段时间,古籍被掉了包,可能我这朋友的孙子就是掉包者。”孟老爷子都是千年老狐狸了,闻言马上到。

    “外公,这只是一个可能,但您别忘了,这本古籍是要送去拍卖的,就算今天阿朝没有发现这古籍是假的,可送到拍卖场之后,拍卖场同样也是需要鉴别真假的,到时候,真品变成了赝品,同样也露馅了。

    一旦我们发现真品变成了赝品,一定会追查,那么,如果老教授的小孙子就是掉包的人,根本查都不用查,我想事情绝对没这么简单。

    假如说,老教授的小孙子想要将这古籍据为己有,不想被拍卖,那么,只要制造一个拦路抢劫案就可以了,干嘛非要弄出一副赝品出来。

    假的终归是假的,终究有露陷的那一天,更别说,这赝品还是在外公手中。外公可不像那种喜欢吃哑巴亏的人。”

    “时间差!”顾惜朝沉思片刻也开口道。

    “时间差,你的意思是,掉包的人本来打算是用这段赝品在外公手中打一个时间差,可我们都知道,古籍这种东西,懂得欣赏和收藏的人本就很少,就算有这个时间差,想要将真品卖出高价来也很难。

    除非,他们已经找到了买家。

    可再次之前,外公拿到这本古籍后,并没有和外人一起鉴赏,那个买家自然不可能从外公这里看到样品,这么一想,事情还是绕到了老教授那里,这本古籍可是老教授的祖传之物,买家一定是从老教授那一边知道消息的。”

    “五法五天。”顾惜朝再次惜字如金的吐出四个字来。

    “五法五天,你是说,就算你今天没有恰巧发现这本古籍是假的,偷盗这本古籍的人也会将真的古籍丢失的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如果在拍卖会开始之前,对方一点都不介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古籍变成了赝品,这样他们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么说来,偷盗的人恐怕制作的就不只是一本赝品了,他们真正想要卖出去的是更多赝品。”

 226,骗局

    大多数普通人,看到五法五天这个词后,一定会觉得满头雾水,不知所云。

    顾惜朝知道这个词,是因为五法五天本就是骗术中极其高明的一种,叶红鱼之所以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因为她听过这个词的典故。

    传说在华夏的古代,有一段时间佛教特别盛行,有一个人在无意中得到了一本经义精湛的真经,这真经基本上就可以等同唐僧去西天取的那种存在。

    这人得到真经后,当时信奉佛教的许多高僧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些高僧们都想从这个人手中将这份真经讨来,供奉在自己的寺庙中。

    可问题是,真经只有一份,求真经的人却有无数个,这个人怎么办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人将真经卖了五天,分别卖给了五个人。

    一本真经,怎么能卖给五个人呢?难道这个人把这本真经分成了五份?

    当然不是,这个人的确卖出去了五本真经,但只有一本才是真品,但在当时,那五个高僧都自以为自己卖到了真品,上当的心甘情愿。

    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五法五天骗术的由来。

    后来,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生发出了许多骗术,就拿这次孟老爷子手中那本古籍来说吧。

    现在已经有人知道,老教授手中的那本真的古籍失窃了,这个时候,在黑市如果有人出售这本古籍,那想要卖到这本古籍的人就以为对方手中拿的是真品,他如果花钱购买的话,极有可能得到这本古籍的真品。

    而事实上,到底有多少赝品是以这个目的卖出去的,那恐怕只有制造这个骗局的人才清楚。

    这个骗局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案例,叶红鱼才能注意到,现在顾惜朝这么一说,她也觉得这本古籍真品变成赝品的失窃案,这才是盗贼的最终目的。

    毕竟,如果只有那么一本真品,就算出的价位再高,那也只有一本的钱,可如果就像佛经一样,也弄出五份来,那么,制造这个骗局的人至少可以卖出五本古籍的价钱来,至少有三四倍的收益。

    更别说,这也是妥妥的高智商骗局,即使顾惜朝最终找到盗窃真品的人,盗窃罪量刑也不会太重,比起庞大的收益来,这笔生意太划算了。

    既然识破了这起真品变赝品的案件的本质,顾惜朝很快就拨出去了几个电话,果不其然,那三名专家才离开这么一会,在文物售卖的黑市上,果然出现了售卖这本古籍真品的流言。

    甚至一些国际文物贩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开始跟放出消息的人接洽,准备下定了。

    “如果这么推断的话,这个失窃案一点都不复杂,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本古籍真品还在老教授的家人手中。”叶红鱼很快在脑中整理了一下思绪,很快得出这个结论来,扬着唇角道。

    就像孟老爷子所说的那样,她也相信那位老教授不会为了钱弄出这等事情来,如果想要弄,也不会等到今天。

    可这本古籍既然是老教授祖传的,那么,在老教授的家中,除了他能接触之外,老教授的某些家人一定知道有这么一本古籍存在,甚至还亲自见过,知道放在什么地方。

    当老教授的家人得知,老教授可能将这本古籍送到孟老爷子手中,并用来拍卖时,这时,有人动了另外的心思,觉得送给孟老爷子拍卖的话,可能会得到一笔钱,却会永远失去这本古籍。

    就在这时,老教授的家人在老教授将那本古籍送到孟老爷子手中时,掉了包,掉包之后,他马上找一个懂行的人,开始复制赝品。

    因为拿到真品的人知道,孟老爷子手中的这本赝品迟早会被发现是假的,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完整这个骗局。

    最后,就算被查了出来,真品仍在自己的手中,赝品却被以真品的价格卖出去几本,从头到尾,孟老爷子可能也变成了他们整个计划的一环。

    既然确定了办案思路,顾惜朝很快派人对老教授的家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后将怀疑对象放在了老教授的大儿子身上。

    因为老教授的大儿子是除了老教授的小孙子之外,在真品离开老教授的保险箱后唯一有机会接触到那本古籍的人。

    老教授的大儿子是个性格有些木讷的男人,这么多年来,一事无成,只是在一个工厂挂着一个岗位。

    平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喝个小酒,赌上几把,但在半个月前,老教授的这位大儿子却被带进了一个很隐秘的赌博场所,然后输了一大笔钱。

    输掉的这大笔钱,可不像老教授小儿子那样,是做生意亏了的,这笔钱赌场逼债的话,老教授的大儿子以他的经济条件根本还不起,更别说,老教授对大儿子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一向很不待见。

    老教授的大儿子根本就不敢告诉自家父亲这件事。

    那么,在这种情景下,一定有人知道,老教授手中有这本古籍,让大儿子偷出来,制造成赝品贩卖就不足为奇了。

    老教授的大儿子资质很平庸,对古籍鉴定也是一窍不通,就算他偷到了真品,也没有那个能力制造出赝品来,所以说,要完成整个骗局,老教授的大儿子必然有几个同伙。

    其中一个同伙,一定是专门负责制假的。

    就如同顾惜朝所说的那样,这件盗窃案,到了他的手中,破起来确实很容易,只花了一天

    实很容易,只花了一天的时间,顾惜朝就查清了来龙去脉。

    这本古籍的确是老教授的大儿子偷的,制假的人就是孟老爷子请到的三名鉴定专家中的一员。

    制假的这位专家的确按照五法五天的骗局制造出了几本假的古籍,已经开始准备售卖,只是不管是他还是老教授的大儿子都不是这个骗局的主谋。

    这个制假的专家却是有把柄落在了神秘人手中,那个神秘人不知从哪里得知,老教授手中有这么一本古籍,然后制定了整个计划,可从头到尾,对方都没有露面,只要求,卖出去的几本赝品的钱,他要拿三成。

    另外七成,由老教授的大儿子和制假的专家平分。

    老教授的大儿子觉得,这生意怎么看都怎么划算,就算最后计划失败了,这真品不是还在自己手中吗?

    可他却不明白,能买得起这种古籍的人会是寻常人吗?那个藏在幕后的人是以老教授大儿子的名义卖东西的。

    如果赝品卖出去,对方发现是假的,到时候,找上门来算账,只会找老教授的大儿子,绝对不会找到幕后之人的身上。

    问题是,如果真的卖出去几本,人家到时找上门来,你未必有钱退给人家,更别说,你把三成还付给了幕后之人。

    想要把真品给对方,真品只有一本,买家却有几个,你要给谁?

    这个骗局,从头到尾,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幕后制造骗局的人都没有任何影响,所有的后果只有老教授的儿子来承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