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者的妻子-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你们要去哪里啊?我开车送你们!”
  “我们要去我娘家,就在前面不远。”姜老师笑着指着前面的一片低矮的小楼说道。
  “那我先走了。”薛琳为了不显得自己突兀,有些尴尬地到路边唯一开门的小卖部买了点东西,这才回到这里,在后视镜中,一家三口消失在了那个小区的入口。
  大年初二,闺女回娘家的日子,一般人一大早就出发了,姜老师两口子却直到下午两点钟,这才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有故事的一家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以为十一能存点稿,没想到感冒了。


第12章 全能天才(二)
  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有一段旋律就在你的脑中,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歌曲叫什么名字,甚至想不出完整的音乐,只是几个让你忍不住入魔的音调不停的重复?有一段歌词,就在你的嘴边,你张嘴就能哼唱出来,怎么也没办法继续。
  郭怀玉一年来一直被这样一种感觉萦绕,直到春晚那天听见家乡歌手唱了那首歌,他整个人都陷入了,就是这首歌,就是这首歌。
  可你仔细一查,却发现这完全是一首新歌,词曲作者完全是新人,这首歌是送给该歌手的礼物!
  郭怀玉陷入了迷惑沮丧中,就连妻子娘家人明里暗里计较他来得太晚,太不合群,不肯跟男人们一起打麻将打扑克抽烟聊天,也不肯跟老太太说话讨老太太开心,甚至连孩子都不呆,吃完饭就缩在一边发呆,都充耳不闻。
  整个新年,无论是在郭家,还是在姜家,郭怀玉都是这样的状态,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有什么毛病,为什么总没办法忘记这件事,忘记那首歌,那首歌除了亲民还是亲民,小孩子听三遍都会哼唱了,满大街都是这首歌,听得人想吐。
  郭怀玉却总是在想,这应该是他的歌,他想出来的。
  好像有什么人侵入了大脑把他的灵感偷走了一样。这种感觉他跟谁都不敢说,他怕说了之后被人当成疯子。
  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被妻子拉到了补习学校。
  对于补习学校的存在郭怀玉一直挺抵触的,在他的求学生涯中,多得是免费为学生们补习的老教师,补习班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知识的作法让他感到不适。
  他倒没有清高到阻止妻子去教补习班,孩子渐渐大了,家里的房子太小了,双方的老人年纪慢慢都大了,两口子的工资虽然在缓慢上涨中,但总是觉得不够。
  他觉得自己教不了补习班,他虽然对乐器,书法略有涉猎,却都不精,仅仅是入门的程度,再说这年头谁有时间去学书法呢?
  那个挺年轻,长得挺清秀的薛校长却不这么看,“我觉得你的水平不错啊,现在小孩子写作文都有困难,我想成立一个专门的作文班,你先来试教一下怎么样?底薪100一个月,满20人之后每个学生一个月提5块钱。”
  这个薪水高么?在92年是绝对的高薪了,一个月只有周末每天两个小时的课程,每月最多十节课,薪水却是100+,要知道一名老师整月做下来才多少钱啊。
  郭怀玉却没有马上同意,“我可以回去想一想吗?”
  “当然可以。”薛琳点头。
  他们正谈着,薛钢忽然冷着脸闯了进来,他虽然脾气不太好,但这样公开的冷脸还是第一次,薛琳意识到情况不太妙了。
  “郭老师,我们就谈到这里好么?”
  “嗯。”郭怀玉站了起来,告辞离开。
  他离开之后,薛琳走到办公室门口,把门锁上了,“哥,出什么事了?”
  “洪菊香外面有人了。”
  “哥,你可别胡说。”薛琳吃了一惊。
  “家里的邻居说的!过年的时候她不是提前回去了吗?早晨三点半,咱家邻居张大妈看见有个男人从咱家出去了!”
  “三点半张大妈出来干什么啊?”
  “她起夜啊!”薛钢说道。
  “我是说张大妈不会是看岔眼了吧?”
  “张大妈也觉怕是自己看差眼了,没敢跟咱家人说,今个儿妈去看她跟她告别,她才跟妈说的。”
  “妈就跟你说了?”
  “妈和爸说让我听见了。”薛钢挥了挥手,“总之她就是不对劲儿!这次过年你听过她抱怨过一声儿吗?连翰文跟他舅家的孩子打架,她都没说翰文!”枕边人有异状,只要不是傻子,多少都会是有察觉的。
  “还有呢?”
  “她跟我做那事儿的时候老走神儿。”
  “啥?”
  “那事儿!”
  薛琳有点尴尬了。“行了,你也别吵吵了,还有翰文呢,这么大的事儿不能听张大妈的一面之辞,捉贼拿赃,捉奸拿双,你不把人抓着,外人肯定会说咱们老薛家一有钱就变脸,说你是个陈世美。”
  “陈什么世美啊?我快成武大郎了!”
  “快别说了,没这么轻易往自己脑袋上扣屎盆子的,她不是也跟着回来了吗?多留意点她的动向就知道了。洪菊香也不是干啥事儿都滴水不漏的人。真外面有人了一准儿能让抓着。”上辈子洪菊香就很轻易的被抓到,这辈子也强不到哪里去。
  拍了拍薛钢的背,虽然薛琳是妹妹,但实际年龄已经快要六十岁的薛琳看现在只有二十八岁的薛钢,跟看小孩子差不多。
  把薛钢送出去之后,薛琳收起脸上的假笑,寒着脸去财务室找母亲。
  薛母正在那里犯愁呢,她和张大妈认识了半辈子,知道那老太太不是个随便背后乱传瞎话的,洪菊香最近表现也确实有点反常,唉,自己家怎么摊上这么个儿媳妇呢。
  “妈。”薛琳锁紧了财务室的门,“妈,你怎么这么不谨慎呢?”
  “咋地了?”
  “啥咋地了?你跟我爸说洪菊香的事儿,让我哥听见了。”
  薛妈吓了一跳,“我真不知道……”
  “我把他安抚住了,您说这事儿咋办吧。”
  “该咋办咋办,要是没这事儿最好,有这事儿咱老薛家眼里可不揉沙子……”
  洪菊香美滋滋地照着镜子,城里的名牌化妆品就是不一样,擦脸又白又细发,香味儿还好闻得很,口红的颜色也多,导购还会给人化妆呢。
  她又撩了撩新染的头发,这是城里最流行的颜色,咖啡色!显得皮肤白!
  洪菊香对着镜子搔首弄姿,觉得自己洋气的跟外国电影儿里的电影明星似的。
  从镜子里看见薛钢进来了,笑眯眯地转过身,“薛钢,你瞧我好看不?”
  薛钢正一肚子火呢,看她打扮得不人不鬼的更生气了,“你头发那是啥色儿啊?让火燎了?打扮得跟个妖精似的!赶紧给我染回去!”
  “你吵吵啥啊?这是城里最流行的颜色!染完了人家都说我好看!跟混血儿似的。”
  “啥混血儿啊?人家骂你你听不出来啊!是说你是杂种!”
  “薛钢你骂人!”
  “我骂人咋地了?我问你,腊月二十八那天晚上,谁在咱家了?”
  洪菊香愣了一下,叉着腰儿蹭地一下跳了起来,“啥谁在咱家啊?就我一个人搁家!没别人!”
  “那咋有人看见咱家院里有男人?”
  “谁看见了?谁看见了?张大娘?我想起来了,我夜里出去上厕所看见她在她家院里往咱家瞅了,她不会看岔眼了吧?”
  “真的?”
  “我穿得是你的衣服!”
  薛钢见洪菊香这么说,也信了几分,是啊,三点半天那么黑,要是洪菊香披着自己的衣裳,张大娘看岔眼也说不定,“真的?你干啥披我衣裳!”
  “你衣裳厚你不知道么?”洪菊香见他信了,跳得更高了,“张大娘那老死太太,平时都说她老实,嘴咋这么毒呢!老不死的死老太太,看我回家咋收拾她!”
  薛琳静默地坐在桌边,在省城最不可能请她吃饭的人里,排行第一的人,出现在郑兰组的饭局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孽缘。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白玉兰,应该还不认识沈樾。
  白玉兰长得很漂亮,出身高贵的她不太爱笑,有些冷淡严肃,却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她就应该这样冷淡严肃,高高在上,对自己对他人都要求严苛,所有人都应该看她的脸色,而不是让她去看别人的脸色。
  白玉兰是郑兰朋友的朋友,而郑兰组这一局饭,是为了将薛琳介绍进圈子,这个圈子很大,核心圈,中坚圈,边缘圈,闺蜜圈,大圈子里套着小圈子,几乎每两个人就能组成一个比别人亲蜜一些的小团体。
  这个圈子很小,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总能迅速传遍,比如那个敢撬郑兰墙角的张某人,已经被圈子除名,再也没有了她的姓名。
  白玉兰其实和薛琳一样,都是新进圈子的。
  她因为某些原因被发配到这里的公安局做事,在京里认识的一个姐妹有意把她引入圈,提高圈子的影响力。
  薛琳则是郑兰引荐进圈,嗯,多一个朋友,熟人,混好了,一年之内进边缘圈而已,毕竟连郑兰自己都不是核心圈的。
  所以在这样一场饭局中,白玉兰众星捧月,薛琳则被冷落在一旁。
  薛琳不在意这种情形,她习惯了。
  虽然她是正妻,可有白玉兰在的场合,谁又会注意她呢?
  今天吃的是俄餐,罗宋汤,大列巴,鱼子酱,牛排,说实话没什么可吃的,老毛子的食物除了量大实惠管饱之外没有特色。
  薛琳默默掰着大列巴,一小块一小块扔进红菜汤里,她知道正确的吃法是蘸着吃,可这玩意儿实在是太硬,她更喜欢泡软了吃。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白玉兰也在撕大列巴往汤里扔。
  郑兰刚想要阻止薛琳丢人,看见白玉兰的动作时,轻咳了一声,“你们俩个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吗?都把大列巴当羊肉泡膜吃?”
  “我觉得羊肉泡膜没准儿还好吃些。”白玉兰说道,“我爸过去来这边出差,总会带回去一个大列巴,我妈就给我们熬汤,让我们泡汤吃。”
  “早知道你不喜欢,我就带你去吃别的了。真是对不起啊,亲爱的。”带白玉兰进圈的那个人薛琳其实也认识,姓龙,叫龙茜,这个阶段应该是已婚了,孩子算起来有三岁?后来上了红通的大人物。
  “没关系。”
  薛琳看着她们表演,能相处好的人,比如郑兰,很轻易就能相处好,相处不好的人,比如白玉兰和龙茜,两辈子一样相处不来。


第13章 拓展生意(一)
  本来是介绍朋友帮薛琳拓展人脉的饭局,变成了龙茜替白玉兰接风兼引荐入闺蜜圈的局,最后买单的还是郑兰,郑兰颇有些不快。
  可谁让龙茜本身前途无量,丈夫钱途无量,而郑兰嫁了个靠郑家的矿主,最后还离婚了呢?
  圈子就是这么回事,钱与权之间,华夏人永远选择权。
  强压着火气散了局之后,郑兰开着车送薛琳回家,一路上绷着脸。
  “算啦,再过几个月你就出国了。”
  郑兰沉默了一会儿,“我现在有点犹豫,不知道是出国,还是在国内做一番事业出来。”
  薛琳没有“自信”满满的告诉她,留在国内,凭姐先人一步的眼光带你装逼带你飞,世人只知道电子商务平台会成功,云哥,东哥,各个都混成了大佬,谁知道创业时间跟他们差不多的那些同类平台,死了多少?只知道PP会成功,谁知道当时还有多少同类的聊天软件死掉了?多少游戏死掉了?
  至于股市,更是瞬息万变,一千万人赚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