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竹叶莲-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传来脚步声,木青渊走到跟前问:“是身子不大舒服?”
  项景昭忙摇头:“不是不是,怕是近乡情怯了。”
  木青渊看看他,又看了看船尾,轻笑一声:“怯什么?怯你本是睦州人却喜欢晋城,惹乡人不满?”
  项景昭一愣,诧异地看他一眼,又不由低笑着无奈道:“终是瞒不过你的眼睛,我在你跟前竟像是个透明人似的。”
  木青渊笑了笑,抬眼去看两岸风光,喃喃道:“春天来了啊。”
  铜船下午就进了港,又沿着护城河往城里开了数里路,高云锦早不理什么禁足令,奔出来兴致勃勃地趴在船舷上看睦州府的早市,高云长原是不允她如此放肆,但眼看着船要停泊,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处理,一时顾及不到,也是正常。
  木青渊也同项景昭站在船头说话,无意间看到高云锦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不由笑了,同项景昭说:“往日我听云长说过他这妹妹不少次,多是用知书达理、温柔贤淑来形容,这……说的可是同一个人?”
  项景昭噗嗤一笑:“想来他还有个妹妹被藏在深宅了,只是他也忒不道义,有两个妹妹也不同咱们说一声。”
  木青渊听他贫嘴心中一阵无力:“你若是向云长说这样的话,少不得又挨顿锤!”

  ☆、第九十一章 子衿回府,喜气洋洋

  说笑间船已停下,高云锦碍于身份不能示人,只能充当小厮跟着高云长走。一路上高云长骑马,她要撒开腿小跑才能跟上。
  项景昭有心助她,可惜他之前有心玩乐,早不惯坐车,偏爱骑马,这回项家人来接他,自然也是牵马来,倒是有运送一众衣食用具的马车,可想来高云锦那样的身份是不乐意坐的。
  木青渊在后面看高云锦跑得辛苦,皱眉:“云长也太胡闹了,云锦还是个孩子,又是女儿家,娇弱得很,哪经得起他这般折腾?他当谁都是船上那帮兄弟呢。”
  木家人倒是带了马车,只是木家与高家南辕北辙,并不顺路,故而他也只好干看着。
  项景昭叹一口气,拉着木青渊骑上马,并排走着,说:“早受些罪也好,高伯伯看她已受了苦,还能罚得轻些。”
  木青渊只能点头称是。
  两人驱马各自回府,项景昭到家门口,看到墨轩、莲华领着一众自己院中的丫鬟小厮正等在那里,顿觉畅快,因翻身下马,随手将马鞭甩给门人,快步朝里走去。
  众丫鬟立刻围了上来,自然叽叽喳喳说个没玩,小厮也是满脸喜色。虽说主子不在家,做下人的分外轻松,可项景昭待人亲和,平日里又总能捣鼓出什么新鲜玩意,他一走,整个院子便空荡荡的,十分无趣。
  众人围着项景昭问候了片刻,又跑去后面问墨情在外的见闻,只墨轩拢着手跟在项景昭身后,小声地说着话。
  “……就在少爷走后一日,他去城南置了处小宅子,二进的。昨儿个有人回,他从外面领回来个女人,瞧着也就二十出头……”
  “女人?”项景昭脚步一顿,心里没来由地烦闷。
  墨轩没料到他停步,慌忙也停下,点头道:“是,二十出头的女人,梳着妇人发髻,但不见她丈夫,那宅子只她一人住着。”
  项景昭又恢复了原先的步调,墨轩忙跟着,继续说:“也是昨个儿才进的宅院,外面那帮小子还未打听出更多东西……”
  项景昭点点头示意他自己知道了,嘴里又吩咐:“叫紫云、珠玉跟着我去看祖母,老太太喜欢活泼的。”
  墨轩应了一声,去后面传话,不一会两个小丫头便小跑着跟了上来,紫云嘟着嘴抱怨着:“少爷出了一趟远门脚程越发快了,我都跟不上了。”
  项景昭这才注意到,忙放缓了步子,回头问:“这样可行了?”
  紫云抿着嘴轻笑着瞪了他一眼。
  珠玉在旁边也笑得开心,凑到项景昭跟前说:“老太太可惦记少爷了,成天念叨着,我听那边院子的人说起,老太太知道少爷今天要回来,闹着要亲自去门口迎呢!”
  项景昭一瞪眼:“那可不行!”
  珠玉笑:“可不是嘛,伺候的妈妈好容易才劝下来,这会子怕是正等着呢。”
  项景昭一笑,脚步又快了起来。
  紫玉也说:“得亏是早上来了,若是下午才到,老太太可不连午觉都睡不好了?”
  不过半刻便到了荣华苑前,早有婆子迎了上来,脸上满堆着笑说:“可把大少爷给盼回来了,老太太天天念着呢!”
  项老太太在里面已经听到了动静,此时却再也坐不住了,拄着拐杖就到了房门前,众人忙忙乎乎地跟在后面搀扶。
  项景昭看见项老太太出来了,忙叫了一声祖母,小跑几步,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后退一步,项老太太知道他要干嘛,嘴里急忙喊道:“快,快给垫着!”
  立刻有小丫头从屋里取了蒲团出来放在院中,项景昭跪在上面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满脸带笑扑进老太太怀里。
  如今他已经隐隐有抽条地趋势,比老太太还要高半个头,项老太太却并不觉得他大了,还如以前一样,摸着他的发顶宝贝心肝地叫。又捧着项景昭的脸同身后的妈妈说:“你瞧瞧,可是瘦了?”
  项景昭噗嗤一笑,拉了她的手攥到手里,无奈道:“孙儿不过是出去十来天,每天身后又有那么多人伺候,哪里能瘦的那么快?”
  项老太太拉着他往屋里走,一边说:“你当我不知道?那行商是最为吃苦的活,东奔西走,又兼你去的地方远,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吃不下饭,怎么会不瘦呢?”
  项景昭倒是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因为身旁没有大人,放纵着吃了好几回,倒还胖了。只是项老太太又哪里听他这些计较,她说是瘦了,项景昭也只能瘦了。
  这时项老太太还拉着项景昭抱怨:“你爹也是,平白派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做什么?这丁点大的孩子,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项老太太这可是冤枉项仕鹏了,山西之行还是项景昭求来的,为的就是解决掉陆啸。故而此时他只好傻笑着为项仕鹏推脱:“……我还觉得此番历练了呢。”
  身边有管事妈妈小声提醒着:“老爷夫人那边还等着见少爷呢……”
  项老太太一皱眉,百般的不乐意,却也只好先放项景昭回去,嘴里还嘱咐着:“请了安就过来,午间在我这里吃,也在我这里睡,让我好好看看我的乖孙。”
  项景昭笑着哎了一声,做礼之后,又往大院赶。
  到了大院前,看到柳氏也领着一众下人在门口等着,项景昭吃了一惊,快走几步到了柳氏跟前,问:“母亲怎么出来了?”
  柳氏微笑着抚了抚他的鬓角,说:“屋里坐着也闷,知道你今日回来,便出来走走,顺便等你。”项景昭一笑,余光瞥见两个小小的身影,清一色的水红夹衫,头上用红绳系着冲天揪,分不清男女。
  项景昭眼睛一亮,蹲下身子靠进两个小孩问:“这哪个是景玉,哪个是景琦啊?”
  按理说两个孩子是他的亲弟弟亲妹妹,即便是双生子也不该认不出来的,只是往日项景昭得了项仕鹏的令,不能轻易靠进他们,王姨娘又总躲着他,项景昭不常见两个孩子,自然生疏了。

  ☆、第九十二章 收云起为己用,叹萌宠之颓靡

  项景昭问着话,伸手要去摸左边小娃的头,那小娃忙躲开,藏到奶娘身后了。
  柳氏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说:“这是你哥哥,躲什么呢?”
  王姨娘在一旁笑:“别说,琦儿动作倒快,你看那速度。”
  项景昭奇怪地看她一眼——还真没见过人这么夸自己孩子的。又转过头看旁边那个憨一点的小孩,想来这便是弟弟景玉了。因说道:“景玉过来,让哥哥抱抱。”
  那小娃本是挪着步子要过来的,犹犹豫豫走了几步,忽然转头看了王姨娘一眼,又跑了回去,再叫就不挪窝了。
  项景昭奇了,自己前世可是出了名的孩子王,不管多大年纪的小孩都乐意跟她玩,怎么一来这古代,反而这般遭嫌弃?
  不过到底只是孩子,不管他们做什么项景昭都只觉可爱,也不会多想。无奈项仕鹏还在书房等他,不然他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同两个孩子玩玩。
  柳氏也在身后催:“别同他们玩了,你父亲还等着呢。”
  项景昭又冲景玉笑了笑,这才支着膝盖起身,同柳氏略一作揖,大步朝书房走去。
  项仕鹏正看书,见他进来,略一抬眸:“回来了?”又将目光转到书上。
  项景昭规规矩矩地行礼:“回来了。”
  “此次山西之行,事可都办好了?”
  “都办好了。”因问起了他对账目的一点见解,对廖先生的一些看法,全都说完了,才叫说起王家的事。
  “……我想着他王家是官身,所谓民不与官斗,这事上即便我项家再占理,硬碰反而会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故而儿子便将消息告知给京城的那位苦主,那位爷知道了王百户的去向,自然有的是法子收拾他。”
  项仕鹏好笑地看他一眼:“京城的苦主?”
  项景昭以为他是在问自己那是谁,忙说:“是当朝宰相窦相之子,王百户打死的就是他的朋友……”
  “哦……”项仕鹏努着嘴点点头,毫不在意地又将目光又移到书上。
  想来那本书真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吧?项景昭偷偷瞄了一眼,发现是本诗集。
  两人沉默片刻,项仕鹏抬头,仿佛才意识到他还站在屋子里,摆摆手:“下去吧,老太太想你呢,往后多往荣华苑走走。”
  项景昭略一犹豫,说:“还有一件事,儿子想斗胆跟父亲提一提。”
  项仕鹏挑眉:“何事?”
  项景昭:“儿子听说自行车的销量并不算好,想接管这一块,试试看能不能提高销量。”
  因这自行车最初的定位便是富家子弟的消遣玩物,有那家道稍好的,也会给孩子买一辆玩玩,至于那已有些年纪的老板,自然是不会骑这样的玩意的。故而自行车的销量一直不上不下,不好不坏。
  项仕鹏知道同项景昭一起玩的就有许多年轻少爷,原本就有心思等他从山西回来就将这事交给他,也算一番磨炼,如今项景昭既自己提出来了,他也不多说,顺势允下了。
  项景昭又问:“云掌柜往日一直在管这一块的事物,想来这回我既接管了,他也是归在我名下了吧。”
  项仕鹏一皱眉:“对下人们要恩威并施,不能来往过近!”虽是责备,好在也允了这事。
  项景昭暗松一口气,应诺退下了。
  直到走出书房,项景昭还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以往他不管做得多好,项仕鹏总要批评几句以示警惕,这怕是所有古代严父的通病了。
  也因为这次项景昭办的事,不可谓好,不可谓不好,还另辟蹊径,靠的不完全是自己的本事。按理说,少不得得小挨一顿训斥,说他走捷径,不踏实。
  项景昭来时可是做足了心理准备,谁知进了屋,项仕鹏从头到尾不过说了五句话,还都平平淡淡毫无波澜,实在是叫人不敢相信,但又想,不挨骂岂不是好事一件?故而不再纠结。
  因惦记着项老太太的吩咐,他打算只去房里换身家常衣裳就过去,一进院子,就看到院里一个小丫头正蹲在小猫跟前用一根柳条逗它。
  他觉得可爱,也过去抱起猫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