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糍粑皮软糯,里头芝麻花生馅料香喷的很,不只是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吃这糍粑。
只是,小时候家里穷,谁家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糍粑的,也就每年遇到十月份大节日的时候,家里会做点,平日见也见不到,所以村子里头的孩子,都是算着时间吃糍粑的。
顾大顺又问,“你想吃的话,咱们就做多点,等你们到时候去城里的时候,还能带点过去放着吃。”
顾铮倒是没有拒绝,点点头,应了声好。
看着顾铮这么心平气和的跟自己说话,顾大顺这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笑着道:“那就好,那就好,那就到时候做多点。”
顾铮没再说话。
好半晌后,在秦玲玲看着顾铮的时候,顾铮终于开口了,“记得小时候,我妈最会做糍粑了,村子里头的女人,就没人有她糍粑做的那么好看,又大又圆,这馅料不多不少,刚刚好。”
顾铮口中的“妈”自然是赵娥了。
说到前头的妻子,顾大顺都有些记不清这个妻子的长相了。
不过毕竟陪伴自己度过了那么多年岁月,他现在对赵娥,还是愧疚万分的。
说到底,赵娥会死,也是因为怀孕身体不好,生了顾瑶的时候,又是一场灾难,后来卧床不起,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才会那么早就走了。
赵家人一直责怪是他没照顾好赵娥,才会让她早早去世的,顾大顺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毕竟如果换个好点人家家里,也许赵娥就不会生产那么困难了,生病也不用硬扛着,最后变成不能挽救。
他说道:“你妈做的糍粑的确是最好的,她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村子里头,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你妈,你做事勤快,人也老实,还读过书,村子每次有什么事情,都会叫她过去,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惜……”
顾大顺说道一半顿住了。
可惜的是,赵娥还是早早的走了。
前一个妻子的离开,顾大顺也曾经痛心万分,毕竟是陪伴多年的妻子,这个妻子又那么的好?
可生活还是要过下去,当时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没办法,只能攒了点钱,娶了李大妮回来,希望他能照看两个孩子,让家里不用那么难过。
虽然那时候赵家人都说他不是人,前头老婆刚走了,这头又娶了个女人回来,可他那时候真的不是为了自己娶媳妇回来的,而是真心知道,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山子倒还好,年纪大一些,能自己照顾自己,可那时候大丫还很小,需要人照看着点。
只是……
顾大顺想到后来的发展,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了。
因为后来李大妮怀孕了,十月怀胎之后,李大妮生下来一个男娃,他这辈子就希望有个儿子,和赵娥没个儿子,他一直压力挺大的,很多人都说他没儿子的命,所以有了儿子之后,他心思也不一样了,前头两个孩子怎么也比国强这个儿子大一些,他的心思都放在国强身上,倒是忽略了前头两个孩子。
至于后来,自己的偏心,顾大顺无话可说,因为他的确是这样,毕竟儿子跟女儿在他心里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前头的顾铮和后头国强比起来,并不是亲生。
想到这些,此刻顾大顺看着顾铮的眼神更多是愧疚。
好半晌后,他说了一句,“这些年,我对你们不好,是我做的不对,我不该这么做的,我很后悔。”
第210章
顾大顺突然忏悔,让一屋子的人也都愣了。
顾铮抬头看着他,秦玲玲则看着顾铮。
只听顾大顺并没有就此停止,继续说着道:“我知道,这些年我对你不够好,对大丫也不好,反倒是你们,对我这个当爹的,那么孝敬,我很后悔,当初没多关心关心你们兄妹俩。”
厨房里头的顾春花洗了碗,本想出来,听到声音,却站在厨房不敢乱动了。
她爸说的这些,她比谁都清楚。
虽然她一直觉得自己在爸妈心目中不如哥哥来的讨喜,但是比起大哥和大姐,她算过的幸福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大妮是她亲妈,是哥哥姐姐的后妈,所以她才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甚至她还像妈妈一样欺负着姐姐,总是见不得她半点好。
顾大顺忏悔着,这头李大妮心里也不得劲。
她拽了自家男人一下,随后抬头朝顾铮秦玲玲两人看了眼,“不怪你爸,是我对你们不好而已。这些年我做了什么,我心里清楚,我也不求你们原谅。”
李大妮并不是第一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是第一次当着顾铮的面说起这些事情。
相反顾铮却是大度的说道:“都过去了,我不想去追究你们以前对我和瑶瑶怎么样,现在她过的好,我过的好,就足够了。”
活了两辈子,有些事情顾铮看的比别人通透,像这些事情,他钥匙一直揪着不放,不过是让自己心里不得劲而已,就像上一辈子,他的媳妇秦玲玲,本来能依靠回城之后,在母亲留下的财产过的更好的,但是她心中有恨,将所有错误都怪罪到别人头上,活在仇恨之中,所以她的下场十分惨烈,他不想过那种别人不好过,自己更不好过的日子,他不原谅,但是也不想揪着不放。
他说,“我今天不想追究你们以前做了什么,我只是想问问你,还记得当年捡我回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他看着顾大顺,语气淡淡,面容平静,看不出不悦难过的情绪。
顾大顺没想到他突然会问起这个,愣了愣,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随便问问,你知道就说说吧!”
这事情李大妮并不知道,毕竟她是后来嫁给顾大顺的,但是顾大顺对这事情却清楚的很。
那一年,是出了名的热,大夏天的,到处暑期腾腾,他和赵娥平时上工,忙完了之后,就会回去山里头那屋子里。
赵娥是个勤快的,他也不懒,每次忙完,去山里头,总要拾点东西再回去的,那几天刚下过雨,这时候山里的菌菇木耳都有,趁着没人发现,摘点回去也能泡个汤,味道比肉还鲜美。
那几天赵娥刚小产,生了个死胎,所以他就去山里给赵娥找点好吃的菌菇让她补补身体。
两人都对附近的路熟的很,所以顾大顺走的也快,很快往山林子里窜去,在密集的丛林腐木里,能发现更多的好东西。
可他没走多久,赵娥却见他没回家,拿着手电筒出来找他了。
赵娥本就刚小产,身体还虚着,顾大顺没办法,只能赶紧把人劝回家去,免得身体更不好。
而就是这时候,一阵婴儿的哭喊声响了起来。
夫妻俩皆是一愣,想到这大晚上的,天都黑了,林子里头不会有人的,再说,他们对附近熟悉,才会这个点还在密林深处,又怎么会有人带着孩子在里头呢。
可那婴儿的哭喊声很响亮,夫妻俩听的也害怕了。
顾大顺的意思是,赶紧回去吧,毕竟这山林里头,以前也是打仗的地带,以前还听老人说闹过鬼的,加上赵娥这身体也不好,孩子刚没了。
赵娥听到声音,却不愿意停下脚步,说道:“要不就去看看吧,声音就在前头,是个小孩的声音啊,万一出什么事了怎么办?”
顾大顺刚开始不同意的,毕竟这个时间了,赵娥又这情况,可没办法,拗不过赵娥这股子倔,只能带着人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没想到,他们居然在山沟的草丛深处,看到一个用篮子装着,布裹着身体的婴儿,那孩子大概受到了惊吓或者饥饿了,一直在嚎叫。
赵娥一见是个孩子,连忙让顾大顺去抱出来。
顾大顺当时扫了一眼孩子,看着像是刚出生不久的,小小的,但是声音哭的倒是响亮,一看健康的很,这身上也没缺胳膊少腿的,就不知道怎么一个孩子丢在那里。
农村里头,谁家要生了个残缺的孩子,有时候不想养了,就狠心的丢到山里,如果有人捡了养,是孩子的造化,死了,就当没生过这个孩子。
赵娥看孩子身上干净,也没有任何的缺陷,还嘀咕了句,“这孩子怎么会在这里?是被爸妈丢了吗?那么好的孩子,怎么舍得丢了啊?”
赵娥是刚痛失了孩子,这回正难受呢,看到一个好好的孩子被人丢了,心中更是难受。
那么好的孩子啊,怎么这做父母的,舍得把孩子给丢了呢?
顾大顺当时倒是想着,这孩子还是带把的,该不会是有什么隐秘的疾病吧?所以才丢在这里,这表面看起来什么问题都没有而已。
这么一想,顾大顺连忙让赵娥把孩子丢回去,“这丢在这里的孩子,肯定有问题的,咱们别惹事上身了,先回去吧,你身子不行,赶紧回家休息吧!”
可赵娥抱着孩子,孩子也不啼哭了,睁着眼睛亮亮的看着她,嘴角微勾的样子,就像在笑。
这一看,赵娥就舍不得放下了。连忙朝顾大顺说道:“这孩子精,又长的那么好看,哭的还那么大声,我觉得不像有什么毛病的,要不,咱们抱回去养着吧,咱们的孩子不在了,他就是老天恩赐给咱们的。”
顾大顺一听,连连说不要:“人家不要的孩子才丢在这里的,不然带把的,谁家愿意丢,丢个女娃也就算了,带把都丢,肯定有问题才丢的。”
这年头,虽然说男女平等,可谁家不稀罕带把的啊,傻了才把孩子丢了吧?这肯定是有什么问题的。
顾大顺这人一直信奉的就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安逸的过日子就足够了,其他事情都不去招惹。
可赵娥越看这个孩子越觉得好,就舍不得松手。
她说,“这孩子跟咱们有缘分,这大晚上的,四周都没有人,咱们把孩子丢在这里,他肯定饿死的,咱们没看见就算了,这看见了就是一条人命,你看这附近又那么偏,总不能是父母把孩子放在这里的,一看就是被人抛弃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赵娥的意思就是,孩子跟他们有缘分,既然被抛弃在这里让他们看见,他们就应该抱回去。正好她孩子没了,正好养着这孩子,当亲生的养,她喜欢孩子,也能养。
看着妻子刚没了孩子,正难受,顾大顺也不好刺激,想想这孩子这大晚上的在这里,要是他们不抱回去,没准真的活不过明天。
毕竟也是一条生命,顾大顺心里虽然有一点膈应,但是到底还是同意把孩子带回去。
孩子回去之后,赵娥就把孩子上下检查了,发现并没有问题,是个健康的孩子,啼哭也是因为饿了,不过赵娥抱着孩子就不哭了,样子又好看,滴溜溜好看的眼珠子,正左看右看的。正好赵娥也有些奶水,就喂着给孩子喝下。
家里本来就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各种孩子用品,这会孩子来了,正好派上用场。
第二天,赵娥就把孩子带去镇上的卫生站给检查了,检查说孩子没什么事情,都很健康,就是有些瘦,得多补补。
赵娥听说后,更加激动了,忙给顾大顺说了,这孩子健康的,至于谁家为什么不要,她也不知道,她想着自己孩子没了,正好自己养着这孩子就好,当作亲生的养,也没人知道她孩子没了。
顾大顺被赵娥念叨的多了,也动了心思。
赵娥这孩子没了,她难受,自己也是难受的,只是自己是男人,没赵娥表现的那么明显。现在孩子说是健康的,顾大顺自然也喜欢的,毕竟又是个带把的。
在赵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