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书]-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她是老师,但是却是两个村学生的老师,所以两个大队那边商量,也有她的一份,只是和正常的劳动力不同,她只分到很小的一部分。
  不过即便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粮食。
  像花生和番薯,都是不用上缴的,花生榨油,按照劳动人口分,番薯同样也是分到没加分户,只是除了劳动力,其他上工的,包括孩子,都会分下一部分。
  趁着大家忙着种粮食,秦玲玲也不能闲着,将拔了花生的地,用锄头给松好,然后将它分成两块地,一快准备种稻子,另一块小部分的,则是用来秋种花生,给明年留种。
  稻子需要用到水,大夏天山上水沟多,秦玲玲按照大家那样,把山里水沟的水往农田引了过来,只要把水引进农田,将田里的泥土搅散,就会方便插秧。
  稻秧秦玲玲和陈芬嫂子那边沟通好,她家没有稻种,所以和陈芬家一起用稻种,她可以给钱,也可以交换。
  说要给钱,陈芬却推拒着,“这就不用了,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不过这稻子要种还得等等呢,刚开始长,得半个多月能铲秧苗。”
  秦玲玲表示,一切都听陈芬嫂的安排。
  这田别看不大,但是没有牛,没有人力的情况下,单纯秦玲玲一个人,也要忙上几天,拿的锄头多,这掌心都起了泡,可不好受。
  不过有事情让她忙起来,倒是没有一直想着顾铮那边的事情。就像王兰嫂子说的那样,应该要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们每一次都会被眷顾,平安归来。
  回到家里一周,田终于忙活好了,秦玲玲先剥好了花生,趁着空闲,就去地里把花生种下。
  她带一个大家称呼为三角铁可以拉沟的东西,把打松的泥土,用三角铁尖在泥土上拉上沟,就可以种下花生,然后再把泥土用脚横着刮平,这样一来,花生就能埋在土里,再把边上的泥土用锄头搭上去,花生就算完事了。
  不过,这理论很容易,看其实秦玲玲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光是哪个三角铁,因为有三个口,重的要命,想要掌控它拉成直线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第一次拉出来的,是歪的,直接把好好的一块地给拉散了。
  第二次再拉,这拉的直了些,可是太浅了,太浅的沟放下花生并不好,很容易等花生苗长出来的时候,这花生上的根,无法扎在泥土里,结出花生。
  她拉了好几次,才总算把沟拉直拉深了,看其他人家在家带孩子的大婶,把孩子放田埂上坐着,就能干活了,孩子如果再小一些,就直接背在背上干活,这力气又大,干活也快。
  剩下的活倒是被拉沟还要简单的多,不过等秦玲玲忙完这些的时候,一天也算过去了。
  天空一阵晴一阵雨,农田的稻谷也在抢收阶段。
  别看秦玲玲家里的花生是种下了,可生产队还在忙碌着收割。
  顾瑶忙的连中午也回不来,说中午让秦玲玲一个人吃饭就行。
  一个人在家,秦玲玲倒吃的简单,蒸上两条番薯,再弄点稀粥,配个自己之前做的酸豆角,就够了。
  隔壁顾大顺一家,今天也不在家,像秦玲玲其实本身也应该前去帮忙的,但是她脚之前受伤了,陈芬也是知道,加上她刚从部队回来,就说不用她过去也行,把家里忙好就行了。倒不是老师有优待,而是因为秦玲玲是丈夫是他们村引以为傲的军人。
  家里的干草用完了,秦玲玲忙完家务活,便背着之前自己织好的背篓上山。
  背篓是新的,刚晒干,现在还能闻着一阵竹香的味道。
  附近靠的近的山头,现在柴草都被人割完捡完了,等草长出来还要些日子,她只能往更远的山头而去。
  路上,她没想到遇到了从隔壁农场过来的杨琴。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啾大家~


第79章 
  “玲玲?”杨琴大声喊着。
  杨琴现在身体早已经好了,回到了农场,她和张峰之前的事情,知晓内情的人并不多,张峰现在已经被带走了,接下来等待他的命运,就是坐牢,毕竟伤人甚至起了杀心,农场不会再留他这样的人,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这事情虽然闹的不大,但是也有不少人打听一二,最近杨琴没少被人指指点点,具体怎么回事,那些人也不知道。
  她听说秦玲玲去了部队又回来了,今天请了半个假过来瞧瞧,没想到没走多远就看见秦玲玲。
  看见是她,秦玲玲有些惊讶,“杨琴?你怎么在这里?”
  “我过来找你的。”
  “找我?”
  “嗯,来看看你。”看她背着背篓,杨琴又问,“这是要去哪里?”
  “家里柴草没有多少了,打算去山里割点,现在趁着有空,多割点屯着也好。”
  虽然家里现在做饭才要柴草多,烧热水费不了多少,可转了秋冬季节,就怕不够用,所以她早点过来多准备点,也好防患于未然。
  “原来是这样。”
  “你专门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杨琴摆摆手,“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过来看看你,听说你回来了,之前我的那事,幸好有你和你小叔子几个帮忙,不然我可能要死在山里了。”
  “别这么说,你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杨琴在她眼里就是带着主角光环的女主角,是不会出事的,即便因为她的到来,剧情和书本发生了变化,但是一切都会都会转危为安。
  秦玲玲心里想着什么杨琴可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是书本中的人物,在她看来,即便自己重生回来,但是有些危险却还是存在的,不是她重生就能规避,这次她能好好的,多亏了秦玲玲的帮助,不然她都不知道要怎么憋屈的死去。
  对杨琴来说,重活一世并不容易,老天给她一次机会,自然要好好活着,而且正是因为体会过死亡,她更清楚活着有多么的重要。
  “既然你要去割草,我就跟你一起去吧,我请了半天的假出来,除了看看你,顺道也想问问你学习的怎么样了?要是有不懂不顺手的地方,可以跟我说。”
  杨琴心里知道,自己是重活的人,所以很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几年所发生的大事。
  她想,既然自己有这能力,就要多帮帮救过自己,也是好朋友的秦玲玲。
  “还行,学习的还算好,最近做了点笔记,给我那小姑子顾瑶多学学。”
  “嗯,那就好,你我都要好好努力学习,我感觉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没准学好之后,还能考上大学当大学生。”说话间,杨琴四周看看,生怕让人听到这些“大逆不道”的声音。
  听她这么说,秦玲玲就清楚了,杨琴这是希望她也一起学习,不要放弃,毕竟她知道高考恢复。
  秦玲玲不敢跟她说,自己比杨琴知道的事情还多,只能应着,“行,多学习知识,就算不恢复高考,多懂些知识总没错的。”
  “说的对!”一个人突然从草丛钻出来说道。
  两人正说着,看着突然跳出来的人,直接吓了一跳。
  秦玲玲看着陌生的青年,并没有在村子见过。
  而杨琴也不认识。
  “你是谁呀?怎么在这里?”杨琴先喊道,生怕这人把他们两人说的话给透露出去。
  青年走过来,看着吓到的两人,这才干笑着说了声,“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吓你们的。”
  “你是谁?”看着人靠近,秦玲玲又警惕的问了句。
  对方笑道:“我是来这里下乡的知青,这路走错了,转了老半天,刚才正好听到你们说话。”
  对方自称自己叫欧阳林,是从湖城来这里下乡的知青,他顺着别人说的路,朝着小顾村走,这走着走着,也不知道哪儿是哪儿了。
  杨琴对秦玲玲说,“这原来是来你们村下乡的知青啊!”
  秦玲玲哪里知道怎么回事,看着对方,迟疑问道:“你真是来小顾村下乡的知青?”
  “真的,你看我这大包小包的,难不成来走亲戚不成?”对方转了个身,把后背的包亮在两人面前。
  说着,又把包里的介绍信拿出来,“你们可以看看我的介绍信,真是去小顾村的,我远远看见你们,就想着找人问问,没想到听到你们刚才说的话,一下子激动,没想到吓到你们了。”
  秦玲玲看了一眼介绍信,的确不像是假的,上面还有盖章。
  她是没想到,都七六年了,还有人下乡当知青的。
  她哪里经历过这个时代,别说七六年,后面几年也有从城里下乡到乡村的,只是那时候的人少了许多,大多数城里下乡进行再教育的,到底是思念城里的生活,不用在乡下那么劳累。
  不过从历史上看,即便过两年大批量的知青涌回城,可其实很多地方上的人员工作问题还是不能全部解决。
  “既然你是来我们小顾村的,那你按照条路走过去,等看到那红房子,就是我们村大队的房子,你去找里头的人给你解决住的就行了。”
  欧阳林笑着点头,“谢谢你啊,我这就去。”
  他背起另一个在地上放着的包,刚准备走,又想到什么,连忙把包放下,跑到两人跟前,“对了,还没问你们都叫什么呢,以后我就是小顾村的一员了,咱们正好认识认识。”
  将两人的样子,欧阳林又问道:“你们也都是下乡的知青吧?”
  杨琴点头,“是的,不过我不是小顾村的,我是隔壁农场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怎么称呼?”
  “我叫杨琴。”言情说道。
  欧阳林又看向秦玲玲,“那这位同志……”
  “她叫秦玲玲。”杨琴说完,催赶着欧阳林,“既然都知道名字了,你可以去忙你的了,我们也要忙了。”
  “行,谢谢你们两位了。”
  “不客气。”
  只是,欧阳林这刚背起包,又突然问道:“刚才你们说到可能恢复高考的事情,这事情,我也觉得,有可能呢。”
  两人没理会他,朝着山里继续前进。
  秦玲玲只捡了一点点的柴禾,都是特别小的松枝,倒是硬骨草正好有一茬长的刚好,秦玲玲拎着割草的刀,开始快速收割,杨琴还帮了一会忙。
  青草她还要晒干再挑回家,这样就不会那么重。
  她找了一块新长的猪草,割了半筐,才和杨琴一起回去。
  杨琴现在是真拿秦玲玲当朋友,所以希望两人能互相勉励,在明年高考的时候,能早点考上大学,这样她就不用再辜负家人了。
  而秦玲玲也没有想到,想当初原主和女主不对付,没想到到了她这里,居然能和女主角做好朋友。
  多个朋友少个敌人,是秦玲玲的处世法则。
  两人到了顾家,秦玲玲先把猪草房在屋檐,才对杨琴说道:“我之前做了一些笔记,你过来看看,看看我有没有做的不对的。”
  “嗯,好。”
  杨琴觉得,自己活了两辈子,又因为提前知道了会有高考的出现,
  可当她拿到秦玲玲做好的笔记看的时候,只觉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秦知青做的笔记可比她详细多了,她现在还是在摸石子过河呢,就算知道有高考,但是毕竟也忘了好些年了,这辈子之前学习的东西,现在也基本忘记的差不多,需要她重新学习的。
  她也学了大半年了,自以为掌握了不少知识呢,可是看秦玲玲的笔记,她发现自己做的那些都是小儿科。
  看着书本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杨琴觉得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