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位知青正接力抬着土袋加固圩埂。
余秋朝他们的方向喊了一声,何东胜趁机招呼他们:“快点回去吧,余大夫跟小郝好不容易找过来的。”
再一转头,他才发现郝建国不仅没劝同伴们走,自己竟然也加入到抬土包的队伍当中来了。
田雨朝圩埂下喊话:“你先回去,晚上有人找看病见不到大夫就麻烦了。”
知青们坚决不肯撤离圩埂。
何东胜说这是红星公社的事。
他们就强调自己扎根在红星公社插队。
这儿归民兵管。
胡杨扯着嗓子喊:“刘主任说了,我们都是民兵。”
何东胜头大如斗,只得退而求其次:“女同胞们下去,先让女同胞下去成不?”
这会儿,男知青倒是跟民兵迅速结成同盟,齐心合力赶田雨她们下圩埂:“好了,你们做好后勤工作就行。圩埂有我们在呢。”
田雨眼睛瞪得老大:“干革命不分男女,红星公社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也要保护它。”
郝建国不知死活:“打仗要上女兵也该亡国了。”
这下子娘子兵们全都不干了,捋起袖子要跟男同胞们一较高下。
前面响起大队书记焦急的声音:“快点儿,八队老成根家里头还没撤出来。”
老成根是八队看鱼人,他家就在沟边上,地势太低,已经淹起来了。
田雨立刻扬高了声音:“共青团员都跟我上,会游泳的先来。”
余秋咬咬牙,抬脚往圩埂走,却不想被田雨张手拦住:“你下去,你不是共青团员。”
说着,她又一把拽出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郝红梅,“你也下去,你们是普通群众。共青团员都倒了,你们才能上。”
雪白的闪电照亮了少女的脸,十五岁的姑娘挥舞着拳头,“同志们,我们上!”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淇淇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圩埂上抢险
河水汹涌,猛烈地拍击着圩埂。高高堆砌的沙土袋似乎也被冲得摇摇欲坠。
雨水瓢泼似的往人脸上倒; 火把早就被浇灭; 昏暗的马灯也照不亮圩埂。黑暗中; 余秋只听见哗哗的水声; 就像是死神在敲打谁家的窗户。
郝红梅吓哭了; 抓着余秋的手喊:“余姐; 怎么办啊。陈媛姐跟田雨姐他们……”
“没事。”余秋心里头也发慌; 却逼着自己镇定下来; “我们先装沙土袋。”
全村的男人都出动了。年富力强的上圩埂; 年纪大的就在边上装沙土包。
赵大爹跟郑大爹一开始还催两个女娃娃赶紧回去。后面随着汛情愈发紧张,大家也都顾不上了。
余秋和郝红梅分别充当两位老人的搭档; 帮着牵沙土袋。等到装满沙土之后; 再转给桂枝的丈夫迅速封口,然后再由赵家两兄弟跟同伴们抬走。
堆得高高的沙土袋子飞快削平,一袋袋沙土被运上圩埂加牢加固。
雨水一刻不停歇,大家悬着的心就半点儿不敢放下。河水汹涌地拍着圩埂,无时无刻不想着撕裂出道口子来。
余秋的胳膊僵了,抓着沙袋的两只手已经失去知觉。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才能亮,也不晓得什么时候雨才能停下,更不清楚她的知青伙伴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来了; 来了。”圩埂方向传来呼喊。
一群人提着马灯围着; 跟山洪裹挟的石头一样冲到余秋面前。
韩晓生背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 直接丢在余秋面前:“快; 背起来的时候都不喘气了。”
余秋顾不上问东问西; 直接伸手触摸孩子的颈动脉,又是试探他鼻尖的气息。
何东胜也背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冲到高处来。
那老人一落地,就抹着眼泪喊:“种安哎,我家种安。”
种安是杨树湾的方言,就是单传独生子的意思。后面一个字到底要怎么写,余秋也不知道。现在她也更没心思关心。
这孩子情况不好,基本上已经没有呼吸跟心跳,余秋跪在他身旁,毫不犹豫地开始心肺复苏。
所有的抢救手段中,余秋最不喜欢的就是心肺复苏,因为实在太累人了。
以不少于100次/分的速度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cm,持续三十次之后,再人工呼吸两次,如此这般五个循环才是一个抢救周期。
接下来做评估,效果不好的话,再来第二回。常常一个周期下来,施救的人自己就累得够呛。
可这却又是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抢救措施,能不能从死神手里头将人拽回来,往往就看这几个周期。
余秋从来没有像眼下这般怀念过胸外按压机,它真是拯救急救人员的大福星。
可是现在她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的两条胳膊两只手跟一张嘴巴。这两条胳膊,已经装了不知道多久的沙土袋。
尽管暴风雨让气温骤降,余秋嘴里头喘出的粗气都带着白雾,可是一轮循环下来,她仍旧浑身发软,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
“你负责人工呼吸。”不知什么时候,何东胜到了她旁边,示意余秋往前挪了挪,接手了胸外按压的工作。
余秋完全没有反对的机会。因为抢救不能停,她无法抽出空跟何东胜争执。
两趟心肺复苏之后,溺水的男孩子终于有的动静。他坐起身,大声咳嗽着,伸手捂住胸口,看上去痛苦极了。
余秋相当冷酷无情:“刚才胸外按压有可能压断了你的肋骨,好好休养,实在不行再给你做内固定术。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你自己先注意点儿。”
郝建国在边上好奇:“为什么?”
他刚才看按压的力道,胸口都陷下去了,骨头还不断吗。
余秋累得要死,说话都费劲,真懒得跟学生答疑解惑:“小孩子骨头弹性大,不容易骨折。”
那获救的男孩顿时涨红了脸:“我不是小孩,我是男子汉,我也要抗洪救灾。”
旁边抹眼泪的老太一把拽住他人,嘴里头骂着:“你给我安生歇着。”
何东胜也攘了下男孩的脑袋:“别捣乱,好好看着你爷爷奶奶。”
他皱着眉毛看气喘吁吁的余秋,刚要说什么,圩埂上就传来惊叫声。年轻的生产队长面色一变,立刻冲回头。
韩晓生他们也没搞清楚怎么回事,但还是本能地追了上去。
前头有人挑高了马灯,终于照出了一小片水面。
风雨声盖住了人们说话的声响,余秋没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就看见这群人跟下饺子一样,接二连三跳下水去,连田雨跟陈媛她们都不例外。然后一袋袋沙土跟接力棒似的传送到何东胜手上,再被远远地抛到水中。
落下的地方,隐隐像个漩涡。
“快快快,沙土袋不够用了。”黑暗中传来急促的呼喊。
赵大爹他们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余秋赶紧抓住草包。
她脑海中有个模模糊糊的念头,这个何东胜好像受过医学训练,最起码的受过急救培训。
现在的学校已经教这些了吗?她要不要跟田雨商量一下,先在杨树湾小学教会孩子们海氏冲击法跟心肺复苏术?毕竟现在大人们疲于养家,实在没精力多照应小孩。
累得要死的时候,脑海中有这些东西打打岔,倒是帮助余秋支撑着不立刻倒下去。
沙土袋一层层地往下削减,就像是一层层地撕开包裹天空的重重黑幕。终于,天边现出灰色的时候,湍急的河流也平缓了下来。
天与地,在这瞬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还有人直接瘫倒在圩埂上,一动不动。
大队书记大声喊着:“大家都辛苦了,马上大队送早饭过来。吃完饭再分批下圩埂。”
他转过头招呼刚爬上岸,浑身湿漉漉的何东胜,“东胜,你先不要走,带着民兵队巡逻,防止水势再变。党员留下,党员跟着我,和民兵队换班。”
宝珍父亲跟村小学的校长都走到了大队书记的身后。
何东胜点点头,没说什么,只眼睛盯着大河对岸,小声嘀咕了一句:“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河对岸黑黢黢的,石桥口大队像是都睡死了过去,对这风吹雨打毫无反应。
众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赶紧扯着嗓子喊。
杨树湾的人不是没挨过洪涝灾害,早十几二十年前,整个村庄被淹没了,活着的人只能坐在房顶上的时候也有。草房不吃重,塌掉了一家人当水鬼也不稀奇。
大队书记急了,抓着口哨拼命吹,然而风雨声掩盖住了口哨声,对岸仍旧毫无反应。
何东胜接过报警用的大铜锣,朝着河上用力敲打。
那咚咚的声响震耳欲聋,余秋觉得自己鼓膜都要被震裂了,对岸仍旧没有反应。
“我过去看看。”何东胜手里抓着锣,抬脚往船边上走。
大队书记一把拦住他:“这船不行,太小了,压不住水。”
还是郝建国反应快,拍着脑袋想起了那艘渔船。他抓起手电筒,跟胡杨一道回村里找渔民。
没那人在,船还真开不起来。
田雨呆呆地看着河对岸,半晌不出声。
郝红梅吓得眼睛红红,可怜巴巴地看着哥哥姐姐们:“不会……不会被淹了吧。”
“没事。”年纪最大的陈媛伸手搂住她,“不要怕,这么多人呢,总不会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她转头下意识地找余秋,“你说是不是啊?”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余秋也才十五岁,可跟她相处的越久,陈媛越觉得她身体里头装的是个老成的芯子,根本不像刚初中毕业的人。
也许真的是生活逼着人成长吧。母亲早亡,父亲不在,她只能逼着自己当大人。
现在,小大人余秋却垂下了眼睛,轻声嘟囔了一句:“大概吧。”
她不确定,比起洪水,她更担心的是泥石流。这里有山啊,持续的暴雨最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了。
天色仍旧深灰,宝珍跟母亲还有两位嫂嫂推着板车过来。她们这一夜也没睡踏实,三更半夜就爬起来泡米和面煮粥蒸咸菜包子。
村里头的婆婆妈妈跟大姑娘小媳妇都动了起来,由妇女队长们带着做后勤保障。
宝珍盛了碗粥送到余秋手上,碗里头还搭着个包子,是韭菜鸡蛋馅儿的:“余大夫,你吃。”
余秋看看自己的手,想开口谢绝她的好意,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疼难耐。
她只能胡乱在身上擦擦手,接过粥碗就往嘴里头倒。
一碗粥下了肚子,余秋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身体总算迟钝地反应过来又冷又痛。寒气往她骨头缝里头钻,她感觉自己身上每一个关节都僵硬了,好像连活动手指头都艰难。
圩埂上不时传来铜锣的声响,然而对岸却迟迟没有回应。
“来了来了。”
黑暗中传来欢喜的叫喊。胡杨他们总算找来了方英的丈夫。
何东胜一口干掉了筷子上的包子,直接将粥倒进嘴里头:“走!”
胡杨想要跟上,被韩晓生伸手拦住:“你俩先吃点儿东西。周伟民周卫东,跟我走。”
正在喝粥的人立刻放下碗,毫不犹豫地跟着上船。
于是那艘在风雨中飘摇了一夜的渔船重新开动,朝河对岸驶去。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恨不得自己长了双猫儿眼,可以透过夜色,看清楚对岸的石桥口大队到底怎么样了。
船上灯亮着,从余秋的位置上看,就跟孟兰节上放的河灯一样。她赶紧扭过头去,感觉自己不能再看下去,否则不知道要想成什么样儿。
河水越往河心去越湍急,天色太暗,那船看在大家伙儿眼里头好像始终在原地打转。
大队书记双手放在嘴边张开,扯着嗓子朝河心喊了句什么,那船摇摇晃晃的,又朝河对岸驶去。
暴雨洗刷了天空,浓墨般的色泽渐渐被晨风吹成了灰色。
余秋强迫自己站起身,在圩埂上来回查看众人的情况。脸色青白的被她拽去喝热粥姜汤,腿脚划破的被她集中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