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妇产圣手-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床工作就是这样,医学发展到现在,最高的进步并非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而是医疗卫生环境的大幅度改善。或者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的维护价值,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穆教授笑了:“你有心了。”
余秋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笑了,赶紧谦虚:“这也不是我想到的,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据说省人医最早的老手术室也没有这么样的概念,后来是院领导去了日本考察,按照日本医院模式建设的手术室。见贤而思齐焉,效果果然不同。
侯向群在边上感慨:“你看的书可真多。”
今天的麻醉,是侯向群在张医生的指导下打的。没错,侯医生也被廖主任从他们大队招呼到卫生院了。
因为廖主任在院长的一再提醒下,终于想起来,农村也得培养自己的麻醉医生,否则手术开展不下去。
其实正常的情况就是张医生带公社卫生院的大夫学习操作,手把手的,带出个徒弟来。
只是廖主任对于正儿八经的医生有种天然抵触的敌视心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便宜穿白大褂的人。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只允许张医生培养赤脚医生打麻醉。
这会儿他倒是不建议将赤脚医生拎到卫生院来接受培训了。
余秋对于廖主任的神逻辑已经见怪不怪。这种心态很微妙,有点类似穷人仇富。
越是宣扬越穷越光荣,越是强调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认定了万物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人潜意识里头还是认为有文化好的。
没多少知识文化的人好不容易坐上高位了,那点儿阴暗的小心思总算找到了施展的空间,他必须得将知识分子踩在脚底下,才能获得心灵上的高度满足。
不过不管到底培养谁,只要以后能有人用就行。
吴二妮的肚子一打开,跟着上台长见识的陈敏就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大家都以为她怀孕了呢。”
瞧瞧这大瘤子,就跟个足球似的,陈敏目测直径起码有20公分往上。
小陈大夫叹了口气:“这瘤子一定很沉吧。”
手术台上的人全都笑了起来,穆教授含着笑:“我估计差不多得十五六斤重呢。”
这下子陈敏惊讶了:“天呐,那岂不是怀了双胞胎。”
手术台上的人笑得更加厉害了,原本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
侯向群更是叹气:“这双胞胎还都不小。”
都不用送术中病检,余秋就能肯定这是畸胎瘤。
瘤子被切下来以后剖视,众人都在里头看到了脂肪以及头发,甚至还有两颗牙齿。
县医院妇科手术相对开的比较少,张医生也是头回看到畸胎瘤里头长了牙齿。
他笑着调侃了一句:“这牙齿应该留下来,将来牙不好的时候,可以拿来补牙。”
余秋也笑着附和:“这主意不错。能省好大一笔钱呢。”
知道2019年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什么吗?不是车厘子自由也不是榴莲自由,而是补牙自由啊。
余秋带着陈敏缝完最后一针的时候,吴二妮的眼睛动了,喉咙里头也发出了声响,只是还不能正常回答张大夫的提问。
陈敏有些失望:“她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哪有这么快呀。”余秋哭笑不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她都病了这么长时间。”
上了台,穆教授陪着余秋一块儿送病人回病房:“小秋,你说了那个筛选病人的问题,我倒是有个建议,你可以直接从精神病人中进行筛选。”
几乎所有的时代,女精神病人都更多,也许是因为女性更敏感更脆弱,也因为她们承受的压力更多。
余秋讶然,她没想到穆教授会主动提及精神病院。
其实她本人也想到了这一茬,说不定现在精神病院里头关着的,有很多不是精神病人。
穆教授点点头:“这件事就我来安排吧。好好做出临床数据来,咱们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推下去。”
余秋正要说话,旁边的陈敏突然间发出一声“啊”的轻响:“他的嘴巴发紫呢。”
余秋后背的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妈呀,好不容易开完的刀,别没回到病房,人就没了啊。
穆教授赶紧伸手捏吴二妮的下巴,迫使她把嘴巴张开。余秋手里头抓着纱布伸进吴二妮的嘴里头,拽出了堵在喉咙口的舌头。
吴二妮的脸色缓了过来,余秋的魂却迟迟不能回归原位。
妈呀,术后恢复室,一定要建术后恢复室。再来这么一出舌后坠,她迟早会被活活吓死。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oan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盖个五层楼
余秋下了手术台; 刚把病人送回病房吃过饭; 都没有来得及跟病人家属交代清楚情况; 廖主任的电话就追到了妇产科。
即使身在县城,革委会主任仍旧没有忘记这儿还有个赤脚大夫长期滞留在卫生院。
赶紧走; 中午的船立刻走。
余秋惊讶了,原来重新制定一条航船时刻表是如此的简单。她还以为光是协调安排人手,都起码得两三个月才能完成。更何况还要听各个部门之间扯皮呢。
没想到革委会主任一发话,船就立刻到位了。
无论余秋如何强调术后恢复的重要性; 廖主任都固执己见。
他已经退让了,甚至连手术刀都让他们在卫生院开了,还特地给他们找了麻醉医生。做到这一步,廖主任自觉仁至义尽。
现在; 赤脚大夫是打算赖在卫生院不走了?实在不像话!
余秋真是受够了这样的行政领导,什么都不懂,还拼命地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当了官就成了技术大拿了,哪哪儿都要指手画脚。
穆教授怕小医生压不住脾气,赶紧冲她摇摇头,故意在边上提高嗓音道:“你赶紧回去吧,赤脚医生的日常工作也不要丢下。”
然后她压低了声音; “我今天不走; 我会重点看着她的。”
她招呼陈敏:“你既然想干妇产科; 也跟着学习怎么处理病人吧。”
陈敏懵懵懂懂的; 赶紧点头。
张医生也在旁边安慰余秋:“没事的; 后面这个病人我守着吧,刚好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病例。”
有两位前辈保驾护航,余秋这才敢离开卫生院。
出门的时候,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11月的红星公社,太阳是如此的温暖,天气晴好,她才不跟无聊的人置气呢。
余秋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永远不要跟傻逼讲道理,他们会强行将你拉到跟他们一样的档次,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渡船的时刻表是固定的,余秋看距离开船还有点儿时间,就先去了趟供销社,准备跟郝红梅打个招呼。
昨天晚上郝红梅也听说了廖主任作妖的事情,小姑娘吓得不轻,生怕余秋会被抓到小辫子挨劈斗。
出了韩晓生的事情,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虽然最后结果皆大欢喜,韩晓生还因祸得福,成为了公社副食品店的负责人,但郝红梅的父母都教育她,以后要愈发谨小慎微,千万不要成了靶子。
昨晚郝红梅跟余秋挤一张床的时候,小姑娘都要吓哭了。
不想余秋刚出医院大门,就看到供销社前头的大院子里头热闹纷呈。
院子的中央摆着张长条桌,后面站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一手拿着大剪刀,一手摁住兔子,咔嚓咔嚓的剪毛。
桌子旁边排了条四五十人的长队,杨树湾的小娃娃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珠子盯着兔子身上的大剪刀不挪窝。
小宝惊恐地抱着哥哥,嘴里头一个劲儿的念叨:“剪到了,兔兔痛。”
做哥哥的人抱住了弟弟,小包子脸鼓鼓的,认真地强调:“不会剪到的。”
说话的时候,他的两条胳膊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显然非常害怕。
旁边二丫小嘴巴张着,用力往外头吹着气:“给兔兔吹吹,兔兔就不痛了。”
大丫抱着妹妹,轻轻地摇摇头,示意妹妹不要说话,免得惹人嫌。
剪毛员手里头的剪刀移到兔子肚子的时候,他手往桌子边上一捞,就摸出个长布条,余秋都没看明白他是怎么绕的,那绳子就系成了个活结,扣上了兔子前腿。他空着的那只手再往后一拉,攥着兔子的两条后腿,整个兔子的肚子就大白于天下。
大剪刀咔嚓咔嚓的过去,兔毛被剪了个干净,接着他又给兔子翻了个身,将另一边的毛也剪了个干净。
剪毛员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个多余的步骤都没有。只剪刀的咔嚓声中,一只兔子就被剪得光秃秃的,而且断毛口平整,一点儿破损都没有。
他连尺子都不用量,就分门别类放好了兔毛。
郝红梅在边上拿着小秤称,跟唱长调式的报出了数据:“特级毛,七两!”
这下子,整个小院都沸腾了。杨树湾的小孩们全都激动地拍起手来。
二毛还高兴地拉着大宝的胳膊,开心地夸奖自己的朋友:“你可真厉害。你是怎么喂兔子的呀?”
大宝有点儿不好意思,却相当大方的跟自己的朋友分享起经验,一定不能让兔子吃沾了露水的草,不然拉肚子,毛就长不好了。
二丫急得不得了,一个劲儿拉姐姐的手,认真地强调:“我们也喂兔子。”
她跟姐姐养的小白兔是一级毛,比不上特级毛呢。
余秋过去揉揉小丫头的脑袋,忍不住笑了:“这是因为你们的兔子才养了70天,要比他们的时间短。”
她抬起头,看维持秩序的田雨:“你怎么把他们带这儿来了?”
“开船了呀!”田雨瞧着比这群孩子更兴奋,“革委会特地给我们杨树湾批的航线。以后每天中午11:00船从杨树湾走,等到1:30再开回头。早上晚上还各有船呢。”
昨天晚上消息定下来之后,大队书记就招呼他带着孩子们上公社剪兔毛。
红星公社养兔子的人家不多,所以剪毛员也不下乡,而是定期从县城过来,隔两三个月就剪了一回毛。
这回事,何东胜特地跟他打的招呼,给杨树湾的小娃们开剪毛专场。
二丫兴奋的不得了,一个劲儿要拉余秋的手,跟她比划:“哇,小秋大夫,好大的船!我们全在船上,好多人。”
小丫头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坐过这么大的船。姐姐拉着她坐在船舱里头的时候,她就一个劲儿趴在窗户上看。
船好快呀,岸边的山跟树都在比赛跑步,跑的比他跟大宝二宝都快。还有河里头的水,溅起了好大的水花,雪白雪白的,可真漂亮,就跟扑着翅膀的鸟儿一样。
上了岸更热闹,原来供销社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架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红梅姐姐说等去了副食品店,还有更多好吃的。
大丫看妹妹快要流口水的模样,忍不住害臊。又说吃的,人家会笑他们是馋丫头的。
余秋摸摸大丫的脑袋,笑道:“小秋大夫也馋了,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吃好吃的怎么样?”
田雨看着堆成小山的兔毛,也豪气地拍着口袋:“今天咱们吃好吃的。”
剪毛员跟着笑:“好,我今儿倒是要看看你们的手艺。”
其实动手的还是卫生院食堂大师傅。他照旧熬了一锅猪骨汤,在里头下了切成片的猪血块,然后加了粉丝、平菇、木耳跟打成蛋花的鸭蛋。
一碗碗粉丝汤端上桌,旁边摆着醋壶跟辣椒酱,爱吃重口的人自己添。
杨树湾的小娃娃们只看着那原汁原味的粉丝汤,就集体沦陷了。
大师傅不得不将粉丝微微凉了凉,才敢让这些孩子吃,否则他们肯定要烫的舌头跟喉咙。
饶是这样,小家伙们也一个个吃得鼻掀嘴歪,捧着碗恨不得将碗底都舔干净。
现在物质贫乏,大家伙儿能混饱肚皮就不错了。尤其是小孩子,平常连上公社的机会都稀少,哪里曾吃过这样精细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