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燕收拾房间,林伟则坐在院子里修农具。
贺勋找了话同林伟聊天,问他:“这一间新房子,平时都是给谁住的?”
林伟说:“这新房子地基高,不容易受潮,平时都是将粮食放在里面。还有就是小霞来了,住这个屋里,里面有个小床,她一个人睡尽够了。”
提起来小霞,贺勋忽然想起来什么,问林伟:“小霞的爱人可是公社李主任的儿子李鸣?”
林伟道:“就是他,我上回给你写的信上提到过。”
贺勋又问:“小霞去京市上大学了,那李鸣现在在哪儿?”
林伟答:“他啊,十几岁上头就会开货车了,现在省城的运输公司上班,平时跑个车,有时候借着跑车的便利还能去京市看看小霞。”
贺勋点了点头:“后天我去省城了,到运输公司找她一趟。”
林伟好奇:“你找李鸣有什么事吗?”
贺勋卖了个关子:“事情还没说定之前先不告诉你,等事情定下来,你自然就知道了。”
林伟笑了笑:“那好,那我就等你那事情定下来。”
林燕将房间收拾好之后,林茵进去房间看了看。
房间虽然简陋了些,可是打扫的非常干净,床上铺的东西也都是崭新的。弄不好是林伟两口子平时省吃俭用买了来舍不得用,今天特意拿出来待客的。
林茵在床上坐了下来,感受了一下床铺的舒适度,这张床虽然有点旧,却是比招待所里面的床舒服多了。
“你……你的名字也叫林茵?”林燕站在房间的门口,冲着林茵小心的问。
林茵点头:“对啊。”
林燕低声道:“竟然有这么巧的事?”
林茵笑了笑:“这有什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呗。”
林燕被她的话逗笑了:“可不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一来一去的聊了一句后,彼此间便不那么生疏了,两人从林茵的姓名聊到京市里面的生活,又从京市聊到林家村,然后又从林家村聊到彼此的孩子身上。
聊着天的时候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不自觉间就到了傍晚。
傍晚的时候林燕便要准备晚饭了。
林茵去了厨房给林燕打下手,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准备一顿晚饭。
恰就是在和林燕一起准备晚饭的时候,林茵了解到,早些年林伟找门路弄到了一批砖瓦,在村头上盖了座新房子。
新房子盖好之后,林伟自己没住,让了林燕的爸妈,弟妹们去住,他则和林燕一起住这个旧院子。
知道这事之后,林茵顿时很是佩服林伟。
这个林伟,其实并不是被孩子和琐事给缠住的中年油腻男,他其实也很有脑子有能耐,只不过他弄来的东西并没有给供他自己享受,而是都给了旁人。
其实也不算是旁人,那些人都是林燕的亲人。
难怪了这么一个老院子只住了他和林燕这一家人,难怪了这都八零年代了林伟的这两个孩子却连被糖水都馋。
这个林伟了,这么些年来,已经将替别人着想当成了习惯,真真的是了不得的很。
也难怪了整个村里头的人都服气他这个队长。
既然林伟这么靠谱,林茵便觉得自己以后要做的许多事情都能轻松很多。
吃过了晚饭,林燕又烧了热水让两个贵客洗了澡。当整个村里安静下来之后,便都各自睡下了。
第二天贺勋和林茵两个便踏上了返回京市路途。
离开之前,在房间的枕头下面留了二百块钱,作为这次在林伟家的食宿费用。
本来林茵想多留一点钱的,可是贺勋说,留的多了,按照林伟的性子,肯定能给她们邮回京市去,二百块钱正好在林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能再多。
于是二人悄悄的在林伟家留了钱之后就带着行李出了村子。
没有让林伟送,而是搭了村里去镇上买东西的村民的牛车。
去了镇上之后直接坐车去了县里,在县里的招待所住了一晚,次日早上搭车去了省城。
来到省城之后,没有急着去火车站,而是拐去省城的运输公司一趟。
林茵想要给林家村修路,贺勋远在京市没时间照应这事,他准备找一个稳妥的人,将修路这件大事托付出去。
想来想去,便想到了小霞的爱人李鸣。
据贺勋说,他以前在省城上班时和那个李鸣见过几次面,那个李鸣是个脑子极活络的人,长得俊,嘴巴也甜。旁人觉得棘手难办的事,到了李鸣这里一准被给办成了。
最重要的是李鸣人品还不错。
不然小霞那样心高气傲的姑娘,被那么多的小伙子追求着,若非李鸣有能耐,她也不会选了李鸣托付终身。
贺勋想将林家村修路一事交给李鸣来督办,出了李鸣这个人可靠之外,还因为小霞本就是林家村的人,路修的好了,不但能讨了小霞开心,还能为林伟这个大舅哥做一件大实事,想来那李鸣应该不会马虎。
就这样,贺勋和林茵两个来到省城运输公司。
直接找到李鸣所在的办公室,将李鸣给请了出来,三个人在运输公司附近的一家饭店里面坐了,点了几盘菜,边吃边聊。
那李鸣的确是个活络人,听说要修路,而且还不用他出钱,当即就答应下来,说自己认识好几个工程队,连带着给工程队供沙子石子和水泥的人他也都认识一些。
林茵见状,心里大致明白过来,敢情这小子是想借着修路赚外快呢。
不过赚不赚外快的都不打紧,只要他能将路给扎扎实实的修好了就成。
显然贺勋和林茵想到一处去了,见李鸣将修路的事揽了下来,直接就取出纸笔来,做了一下预算。
将镇上到林家村的那顿路修好,沙子需要多少钱,石子需要多少钱,水泥又需要多少钱,另外工程队的人工费需要多少。
第708章 思乡之情
这么大致估算了一个总和之后,贺勋就和李鸣说定了,让李鸣最近这两月找时间去一趟京市,到时候将所有的钱从银行支到李鸣的户头上。
每一项费用,贺勋都多预算了不少,所以在总费用上面,差不多已经比实际费用多了万把块钱。
总费用不是个小数目,取现金太麻烦,而贺勋和林茵的钱都存在京市的银行里,这年代连电脑都还没出现,所以银行系统还不能跨行跨地域转账,只能李鸣去到京市里开个户,贺勋在京市的银行里将钱转到李鸣的账上。
而李鸣虽然在省城上班,可是他爱人小霞在京市念书,毕业之后弄不好还会分配到京市,所以他在京市的银行开个户,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鸣见贺勋预算的钱很是宽裕,不太好意思答应。
贺勋劝他:“修路是大事,而修一条结结实实的能用很多年的路,更是不容易。到时候等工程队开始施工了,谁知道会不会遇上什么突发事情,账面上预备的宽松一些,也省得你遇上急事了周转不开。”
李鸣将贺勋的话琢磨一遍,想着京市机械厂的厂长见多识广,既然他觉得有必要花这么多钱,那么就这么着吧。
钱用完了就算了,用不完了他再给退回去就是,至于他自己么,从中略略赚那么一小点油水就好……
事情谈妥,饭也吃完。
贺勋将刚刚预算的钱数总和记了下来,然后将预算清单交给李鸣。
之后李鸣回了单位,贺勋和林茵则要去火车站坐火车了。
从运输公司离开之后,林茵突然想起来一个人。
她想起来当年的好友向玉,记得当时向玉也是在运输公司上班。不仅向玉,向玉的爸爸和叔叔也都在运输公司上班。
只是时隔近二十年,也不知道向玉现在过得怎样。
隔的时间太长,想打听,都不知道从和打听起,所以只能问贺勋:“以前在林家村插队的省城知青向玉你还记得吗?”
贺勋想了一下,回答说:“有点印象。”
林茵忙问:“那向玉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贺勋想了一下:“几年前我在省城时好像听人说起过她,她嫁给了运输公司的一个司机,想来现在也还在运输公司里面上班。”
怕林茵要折回去找向玉,贺勋劝道:“这次咱们出来的不是时候,赶上了大热天,走哪儿都是一身汗,这带出来的衣服都不够换了。咱们现在先回去,等村里头的路修好了,咱们再找个凉快的天气过来。”
林茵也不是非要去找向玉,要知道贺勋继父的儿子女儿当年在贺勋的帮助下都调到了宁北省的省城里面工作,这次来省城贺勋连他的继兄继妹家里都没去,对于她二十年前的朋友,打听一下近况就可以了。
她觉得随着时间的增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减法。
那些久未谋面的朋友,那些过去很多年的往事,那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渐渐的都从生活中减去了。只留下至亲的亲人在身边,彼此守护着,清静度日。
两人乘公交车朝省城火车站赶去,眼看着快要到火车站的时候,贺勋突然想起来什么,对林茵说:“好像你刚提起的那个向玉的妹妹,两年前也考上了大学,似乎也考到了京市,具体哪个学校就不知道了。”
林茵一喜:“若是向小妹去了京市就好办了。到时候雇了她和吴茼,还有小霞他们去我的公司里面上班。”
贺勋调侃:“口气不少,人家可是大学生,毕业之后那么多的好单位等着要,人会到你那小店里做工?”
林茵辩解:“我肯定不会只开个小店而已,我以后要开公司,大公司!”
贺勋点头:“好好好,大公司!”
林茵瞥了他一眼,知道她他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是一点不相信她。
不过这样不怪他,他作为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自然预料不到短短的二三十年之后国家的经济有多繁荣!
两人一道来到火车站,买好火车票。
这天傍晚上的火车,第二天早上回到京市。好就好在这个年代的人口流动不大,又是夏天,车厢里面的乘客并不多,所以这一路上也没有太过闷热。
回到京市,好好的洗了个澡,又把前些天换下来的不方便清洗的衣服给洗了,之后便陪着贺谦玩耍。
今天没见着这小家伙了,还真挺想念的。
在家里休息了两天,贺勋便去厂里销了假。
贺勋恢复早出晚归的上班之后,林茵的生活也渐渐的恢复了平淡。
每天宅在家里,带带孩子,洗洗衣裳做做饭,陈素心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带孩子睡觉的时候,林茵则趁机做几个服装设计的图稿,或者感觉心里突然萌发出来的创意,调配几样新佐料。
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幸福的很。
越是幸福的时光就越是短暂,不知觉间夏天过去了,又不自觉间秋天也过去了。
当贺勋又向她提起厂里的年终福利品时,她才恍然发现,又是一年春节要来了。
时间过得太快,而她的生意在这一年里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让林茵感觉有点慌,明年开春之后无论如何都要多开几家分店的。错过了时代赋予的先机,以后要想致富就难了。
至少对于她这种商业资质非常平凡的人来说,有点难。
她不过就是借住空间的辅助,又占了先机的便宜,所以才赚了这许多的钱。再过几年,个体户多了,竞争激烈了,就麻烦了。
林茵想着这些时,心里并不是怕日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