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教务主任的意思,不是完全没可能,顾朝晖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其实对于他来说,现在能学知识是第一位的。
至于学历,能有更好,暂时没有,他就等以后另找机会想办法。
从教务处出来,夜校已经放学了,夜大的学生三三两两的结伴出了校门,顾朝晖也跟着人群离开了。
回三纺的路上,他边走边想近期的计划。
夜校的课程不是天天都有,刚才他留意了一下校门口的大黑板,那上面是课程表,他想学的专业课程都是隔天上一节,这样还不错,时间安排的不太紧张,他正好可以利用没课的时候帮二哥筹划一下小卖铺的事儿。
开小卖铺其实没啥难度,只要找到合适的房子,再简单装修一下,然后进足货,就能开业了。
不过也不简单,就说租房子这个事儿,得选好地段,太偏僻不行,没有客流。
但附近人流大的,也就是这几个工厂的家属区。
机械加工厂那边就不用想了,家属区里早就有了好几个小卖铺,且都是厂里的家属开得,他们算是外人,强龙不压地头蛇,去跟人家抢生意,肯定没啥好结果。
至于三纺这边的家属区,顾朝晖也不考虑。
主要还是想离家里人远一点,远离他妈和大姐就是远离麻烦。
那还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呢?
顾朝晖如此想的时候,不由往路两边张望起来。
就算不在家属区,要是能临街也不错啊,马路上人来人往的,客流也不小。
可马路两边的民房几乎都被改建成了商铺,个别没改建的,估计也是主人家没有租赁的意思否则根本不愁租。
想找到一个好地段,真的是不太容易,想租到合适的房子就更难了。
当初对二哥夸口说包揽开小卖铺的事儿,如今看来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了?
顾朝晖不禁在心里自嘲,心想自己重生一遭,以为窥探了先机,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才知道,重生不能解决一切,关键还得靠自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才行。
反思结束,顾朝晖决定利用下次休班的时间,好好上街考察一番。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街上的路灯都熄灭了,但这时候还没有光污染,所以月亮格外明亮,一抬头,还能看到满天繁星,路上也不至于特别黑,冷辉映照之下,甚至能清楚的看到街边的房子。
就要往一个岔路口拐弯的时候,顾朝晖一转头,忽然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他怎么以前没注意,紧挨临街房屋的边上,有一个破铁皮集装箱!
这个路口往西走五百米是第七小学,往北走三百米是肉联厂,往东走八百米就是三纺,而街对过就是十三师,周末的时候,小兵们会出来逛街,还挺闹热,平时也是学生和工人上学(班)的必经之路,周围也住了很多老百姓,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位置了。
虽然这个铁皮集装箱锈迹斑斑,可它的大小用来做小卖铺不是正好么?
顾朝晖有了这个惊喜的发现,一时兴奋不已,他又把左右的店铺都看了看,发现有裁缝铺,肉食店,挂掌铺(给马和牛钉掌的),还有一个小饭馆,可就是没有小卖铺!
这真是天助他也!
好!明天就来问问,这个破铁皮集装箱到底是谁的?一定要把它租下来!
第17章 集装箱
关于铁皮集装箱的事儿,顾朝晖觉得不宜久拖,好不容易看中的地方,万一被别人抢了先机,岂不可惜,想再找这样的好位置,恐怕就不容易了。
因此他没等到下一个休班日,打算尽快就去打听清楚。
第二天一早,他不到六点半就起了床,早饭没吃,先跑去机井房找老吴。
老吴岁数大了,觉少,每天四点来钟就起床,顾朝晖来找他的时候,他已经把大院都扫完了。
和对方说了家里有点事儿想晚交班,老吴特别痛快就答应了,说自己也没事儿,在哪儿待着都是待着,让他去办事不用着急。
顾朝晖这才放心的去了有集装箱的那个路口。
一大早正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的时间,因为对面是十三师,所以还有个别军车来往,
这个路口看起来异常繁忙。
路口边的那家小饭馆也做早餐,在外面支了个简易炉灶做油炸糕和油条,生意很红火,买炸糕的人还排起了队。
顾朝晖又往店里张望了一下,看到小饭馆里也几乎都坐满了,有吃粥的,有喝豆腐脑的,还有吃馄饨的,忙得老板娘团团转。
至于附近的其他几个商铺,因为时间尚早,所以还没开门。
看来要是想打听消息,也只能从这个小饭馆里探一探了。
正好他也没吃早饭,进了屋,找个空位坐下,立即就有个系着围裙的大娘过来了,挺热情的说,“小伙子,吃点啥?想吃粥和豆腐脑,自己去盛,五分钱一碗“说着,指了指放在条凳上的铁桶。
“面条和馄饨得现煮,不过也快,三五分钟。”
顾朝晖想了想,说,“要一碗面条吧,还要个鸡蛋。”
大娘挺乐,说道,“一共一毛五。”
顾朝晖交了钱,大娘就转身去了厨房,不过厨房和外面吃饭的地方只有半截矮墙隔着,矮墙下面就是放粥桶和豆腐脑的条凳。
有意跟老板打听消息,顾朝晖肯定不会老实坐在那等着吃饭。
他来到矮墙跟前,先看了一会儿大娘煮面条,心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开口问问。
不想大娘挺健谈,看到他过来了,抬头笑笑说,“放心吧,小伙子,咱家的面条管饱,你个头高,大娘给你多煮点,以后吃得好再来。”
弄得顾朝晖还挺不好意思,看来对方是误会他的来意了,以为他在监督煮面。
正在这时候,来了个小学生要盛粥。
小孩儿个不大,也就比矮墙高一指,那盛粥的长把铁勺子都要跟他差不多高了。
顾朝晖看他笨拙的样子,赶紧帮忙,盛了一碗粥之后,还帮那小孩端上了桌上。
小学生一抬腿,挪蹭到凳子上,然后递给顾朝晖五分钱硬币,憨憨笑着说,“谢谢叔儿。”
顾朝晖一愣,但还是把钱接了过来,然后回到厨房门前,把钱放到了矮墙上,告诉那煮面的大娘,“大娘,刚卖了一碗粥,五分钱放这儿了。”
大娘忙着煮面,虽然发现了那小孩儿,可面汤锅离不开人,要不然就会粘锅,不想顾朝晖挺主动地帮了忙,大娘这时候看着他就更亲近了,没想到小伙子长得精神,性格还好,真是不错。
这期间又来了个盛豆腐脑的老大爷,也是顾朝晖帮着招待的,顺便帮着收了钱。
等轮到他吃面的时候,顾朝晖就发现,自己这碗面条简直是海量,鸡蛋还是个双黄的,卤子分量也足。
他也饿了,顾不得打听事儿,先猛吃了两口。
早餐摊就忙一阵儿,等上学,上班的时间一过,生意立马冷清了。
顾朝晖吃完面条的时候,店里已经没什么人了。
他主动帮大娘收拾了附近几张桌子的碗筷,送到厨房。
大娘正在忙着刷碗,见他帮忙,高兴地笑着说,“小伙子,谢谢你哈。”
“没事儿,顺手的事儿。”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啊,我这饭馆都是来往的上学上班的熟人。”
“哦,我正要搬过来,今天早上过来看看。”
一听说要和顾朝晖变成邻居,大娘更热情了,两人一边干着活一边说起了话。
大娘爱说爱笑,三言两语的,顾朝晖就知道了铁皮集装箱的来历。
原来那是北面肉联厂的东西,放在这路口得有四五年了,不知道是太大不好挪动,还是什么原因,反正一直没动地方。
街道办事处的“红袖箍”一到春秋大清扫的时候就去给贴封条,让肉联厂赶紧把这东西处理了,说是影响市容市貌,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那么大个物件,和房子一般大小,哪是说挪动就挪动的?
只要知道了这铁皮集装箱的来历就好办了,找到肉联厂里管这事儿的负责人,一切都好商量。
打听清楚了之后,顾朝晖又帮大娘扫了扫地,擦了擦桌子,然后便打算去肉联厂问问情况。
他从小饭馆出来的时候,受到了热情的欢送,大娘一直看着他走到拐弯不见,才回到屋里。
顾朝晖来到肉联厂,门卫问他找谁,他不好说是为了铁皮集装箱的事儿,想起三弟在这儿上班,就说,“我找顾朝来,他是我弟弟。”
说完,拿出自己的工作证给门卫看,门卫见他的名字和顾朝来一看就是一家人,便给放了行。
进到肉联厂里,顾朝晖想了想,这个事儿应该是归厂办管,便直奔厂办主任的办公室而去。
可惜厂办主任不在,据科员说,是去开会了,让他下次再来。
但顾朝晖明明听见里间的主任室里有动静。
他不甘心,就站在走廊里等。
等了约莫半个多钟头,办公室里出来一个人,是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领导派头的人。
顾朝晖心想,这个八成就是厂办主任了。
他赶紧走上前,“领导,你好,我有个事儿想跟您汇报汇报。”
还真让顾朝晖蒙对了,这人正是厂办主任。
厂办刘主任不禁打量了顾朝晖一番,发现是个生面孔,一时有点纳闷,但他还是停住了脚。
顾朝晖一看争取到了机会,赶紧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来意。
其实一提到街角的那个铁皮集装箱,刘主任也头疼,这东西要是卖了吧,不值钱不说,还太招眼,挺大个东西没了,厂里人肯定要议论,钱哪儿去了,是不是被谁中饱私囊了,他也不傻,就是想弄两个零花钱,也不去动那东西。
如果不卖,挪个地方,那也需要大型的卡车,吊车联合作业,租车就得一笔好钱,关键这东西也没用处,给它挪到哪儿都是碍事儿,为了它再搭钱也不值当的。
上任厂长去了一次海港城市考察,非弄回来这么个纪念品,说是可以当简易厂房用,结果最后怎么样?屁用没有,倒成了负担!
现在好了,街道成天找他们厂,让赶紧给处理了,否则就要在全市通报!
刘主任正为这事儿头疼,没想到顾朝晖就来了。
“想租集装箱?干什么用?”刘主任把顾朝晖叫到了办公室,详细聊了起来。
“我想开个小卖铺,没有合适店面,我看这个集装箱正合适,想跟您请示一下,看看能不能租?”顾朝晖试探着问。
“租?”刘主任眼睛转了转,最后说,“我们不租。”
“主任,您再考虑考虑。”顾朝晖一听这话,顿时着急,他还真没想到对方会拒绝的这么彻底。
“呵呵,小伙子,别着急,我的意思是,那东西你随便用,不跟你收租金,但有一个条件。”
刘主任看顾朝晖急的脸色都变了,赶紧解释道。
“什么条件?”
“什么条件?我怕你办不到。”刘主任扶了扶眼镜,卖了个关子。
第18章 合拍
厂办主任提的要求一点不过分,他把这个集装箱的情况给顾朝晖简单介绍之后,便说,“你只要能说服街道办,让她们别三天两头来找我们厂的麻烦,这个集装箱,你想用多久都没问题,租金我们一分钱不要。”
乍听之下,这个条件确实一点都不苛刻,顾朝晖甚至有点喜出望外,忙跟厂办主任再三确认。
“刘主任,真像你说得那样,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