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玉兰想了想,觉得既然现在交了好运,以前袁力欺负她的事情就算了,自己大人大量,不跟他一般见识。王勇听到王玉兰打算偃旗息鼓,觉得自己这个妹妹就是心肠好。
但他是做哥哥的,妹妹受了欺负,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不能就这么算了。加上回家以后听着赵四添油加醋的叙说前请,王勇打算找机会把袁力堵到个没人的地方揍个万里江山一片红。
但王勇在袁家附近转悠了几天,看不到他的人影。四下打探了才知道,袁力现在不在平月县,被袁爸爸不知道关在哪个山窝窝里吃野菜呢。这哥儿们铁了心跟马凤英凑成一对过日子,袁家这半年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出了正月,马凤英的妈妈领着女儿直接赖在袁家,让袁力给他们家一个交代。看在马凤英肚子里孩子的份上,袁妈妈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袁力被可心人哄得团团转,可着劲儿跟袁爸爸闹着。
但袁爸爸也是个死脑筋,不行就是不行。他在平月县也算是数得着的人物,怎么看不出马家打的什么主意。袁爸爸咬着牙就是不松口,马凤英爱生就生,孩子生下来袁家也认,但马凤英想成为自己的儿媳妇,没门儿。
马凤英的肚子越来越大,袁力闹得也越来越不像话。袁爸爸干脆把儿子关到了附近的山里,袁力即使能从村里跑出来他也找不到路回家。袁爸爸把儿子关住之后,就待在家里等马凤英生孩子。
王勇歇了替妹妹出气的心思,对袁力的恼火全部转变成同情。他在饭桌上跟爸爸妈妈发牢骚,袁爸爸这是与儿子有多大仇啊,这么折腾人。男人嘛,娶谁不是娶,既然马凤英已经有了袁家的骨肉,干脆捏着鼻子认了算了,皆大欢喜多好。大不了结婚后让小两口分出去单过,眼不见心不烦。
听的赵四频频点头,但王胜觉得儿子上学上傻了,在平月这种小地方,持家还是要靠女人,娶个不省心的老婆一辈子受累,最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他自己,这些年过得有多累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胜觉得王勇年龄也不小了,到了谈恋爱的时候,自己的后半辈子还指望着这个儿子,要是王勇弄个马凤英那样的老婆,他干脆找颗歪脖子树吊死算了。想到这里,他有意识的指点儿子,
“你知道个屁,儿媳妇是随便娶得么。就凭马凤英家的家风,这个女人就不能娶进门。别说袁家那么大的家业,就是我们这种人家也不行。马凤英算什么玩意儿,小小年纪就不安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跟街上的二流子不清不楚,没结婚就搞大了肚子。也就袁力这个笨蛋玩意儿,捡别人的破鞋穿。袁爸爸这么个要脸面的人,这样做就对了。小勇,你记住,讨老婆你就比着你妹妹这样的找,不能什么脏的烂的都往家里领。我可没袁爸爸这么好脾气,你要是敢弄个这样的,我非打断你的腿。”
王勇缩了缩脖子,他从小怕他爸爸,王胜一瞪眼他就犯嘀咕。赵四看不得王胜这么训自己的儿子,这时候她的脑子终于转了一下,把王胜的注意力引开,
“好好说话,小勇还不是好意,想给兰兰出气,话赶话的说到这里了。对了,兰兰什么时候上那个培训班?”
说到这个王胜高兴了,还是自己女儿能干,看护个病人做到这份上也算独一家,“九月份开学,比小勇他们时间晚点,毕竟办给工作以后的人的班儿,跟学生不一样。小勇,看看你妹妹,好好跟着学,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做,人家有好事儿也会想着你。这可是你妹妹自己弄到的机会,我们虽然花点钱,但现在这个社会,有的是拿着钱没处花的。”
“花多少钱啊”赵四很好奇,
“吃你的饭吧,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稍微用点心思把饭弄好,天天弄这些死面疙瘩,快把牙酸倒了。”王胜训她。
王勇看不得他们这样,赶紧插话,“兰兰拿到毕业证,到医院当护士有编制不?”
王胜觉得儿子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能弄到,不过还要走关系花钱托人。这次给兰兰弄报到证的那个人就是管这块儿的,我估计问题不大。”
赵四在一边听着不高兴了,“那得花多少钱啊,我们这一年不白干了么。”
王胜又要骂人,这下王勇说话没向着赵四,“只要能办成了事儿,花钱就花钱,钱不够借钱也要办。要是能弄到个编制,兰兰以后就不用愁了。”
“谁说不是,所以最近我也没给她找人家,看样子你妹妹回不到平月了,找对象可能在丰城,幸亏跟袁家的事儿没成。哎呀,老天有眼。”说到这个王胜就觉得高兴。
“爸,兰兰的工作要是一切顺利,你估计得花多少钱?”这个王勇也很好奇,赵四更是眼巴巴的听。
“去去去,收拾收拾洗碗去,什么事儿都有你。”王胜把赵四撵走,涉及到家里的财政王胜从来不让赵四摸着底儿。赵四知道了,赵家人都知道了,尤其是赵五。
☆、小便宜
赵四甩着白眼嘟嘟囔囔的收拾桌子,王勇看她拖拖拉拉的样子也撵人。等赵四走了,王胜给儿子竖起了三根手指,小声跟他说“大概要花这个数。”
王勇吃了一惊,他现在在外面上学,什么都自己打理,花钱也有数多了。自己一个月津贴才30多块,兰兰一个月累死累活的也就四五百块工资,这还是翟妈妈有钱,喜欢王玉兰才开的超高价。“爸,家里钱够不?”
“这个你不用担心,帮我们办事儿的那个人虽然有些贪财,但也办得成事儿,咱多花点就多花点,认了。”王胜很得意,觉得自己这几年起早贪黑没白干。这不,关键时候用上了。他看了看儿子,
“你放心,给兰兰解决好了工作,家里的钱都是你的。你的工作不用家里操心,再把你妹妹安排好了,我就万事不愁喽。”
刘强就是那个帮忙的人,年龄跟翟爸爸差不多。以前出了场车祸,脚有些跛。他话很多,但不招人烦,以前在林业局工作,后来转到后勤。她老婆在卫生局当个领导,培训班的事情就是她牵头搞得,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关系户子女的工作。
王胜送走了将要开学的王勇,又到丰城来刷存在感。他拉着王玉兰到刘强家送礼,除了一些高档烟酒,还特意从张自在那里搜罗来一些孙张氏用的膏药。刘强夫妻在王胜这里发了一笔,态度很客气,她老婆也撂下了准话,年前就能把王玉兰的编制解决了。
翟天宇九月份跟初三的学生一块开学,翟妈妈担心他跟不上进度,专门找了辅导老师。
开学前几天,一大家人很正式的聚在一起吃了顿饭,还喊上了王玉兰。翟天宇非常高兴,在酒桌上跟着翟爸爸学着谢了这个谢那个。小孩穿了个薄坎肩,是王玉兰看着本杂志学着做的,效果很不错。翟爸爸翟妈妈很高兴,喝的脸蛋红扑扑的。
翟天宇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王玉兰天天去学校接他。接了还没一星期,翟天宇不干了,怕同学们笑话他。这下王玉兰轻松了,除了定期复查,到时见看着翟天宇复健,她的时间一下空出来。正好,培训班开课的时间也到了。
王玉兰的课很轻松,上课的地点是在电视大学。班里的同学只有几个是刚从学校里毕业出来,带着一股青涩气。其他人看着就经过了社会的洗礼,为人处世透着世故圆滑。
知道王玉兰的爸爸是个卖猪肉的之后,一些人明显的有些排斥他。看她长得不错,班里仅有的几个男的还没轻没重的开她玩笑。王玉兰觉得他们狗眼看人低,也不愿意点头哈腰的往他们跟前凑。
上课的内容很浅,但王玉兰已经初中毕业好多年,能在教室坐住就不错了。她本想好好学,事与愿违,上了没两天就跟不上了。王玉兰很受挫,但她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只能硬着头皮头昏眼花的对着书本使劲儿。
翟爸爸没几天就看出了王玉兰在学习方面很吃力,他摇摇头,给了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评价。翟妈妈安慰王玉兰,让她别着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王玉兰觉得把自己的短处摊给别人看很丢脸,不过刘强的到来给了她很多安慰。刘强从小学习就不好,读了几年书就接了他爸的班,现在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同样是学习上的差生,两个人很有共同语言。
由于腿脚不便,刘强在单位干得都是一些不重要的活,时间长了,他就变成老油条,经常不到下班时间就找不到人。刘强经常安慰王玉兰,说上帝给你关上门,肯定还会给你开扇窗。就像他自己,书本上的东西学不会,但他情商很高,现在外快挣得比工资都多,一样的养家糊口。
刘强经常来翟家是有原因的,王玉兰给刘强的膏药对了症,加上每天喝的药酒,让刘强整个夏天过得很舒服。等膏药用完了之后,他直接找到翟家,想从王玉兰这里再弄点。
王玉兰告诉他膏药会做,但材料难找。刘强为了自己,接下了找材料的差事,让王玉兰把要准备的东西列了张单子,他来找。
别人很难办的事情,刘强花了两个星期就把材料找齐。王玉兰翻着药材,冲着他竖大拇指,
“刘哥,你真没说的。我和我师傅为了制那个膏药,存了好几年才把材料备齐,你这么短的时间就弄好了,真是佩服。”
刘强很得意,“你留着就是凭着这本事养家糊口,再说这事儿是为了自己好,能不抓紧时间办啊。怎么样,玉兰,要多长时间能拿膏药?”
王玉兰有心给他露一手,让他知道自己上那个培训班是有底气,有水平的,她答应让刘强一个星期以后再来,保证能弄好。
膏药好用但做起来味道却不怎么样,王玉兰在翟妈妈租的房子没两天,就被这栋楼的邻居给赶走了。她只能换个四处透风的小花园,露天加工。
熟了以后,刘强打听到王玉兰学过正骨,还会点针灸,他直接到了套针灸的套阵送给她,让她在自己身上试试。跟王玉兰接触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对她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要是别人,刘强肯定打听的清清楚楚,但他根本不介意王玉兰在他身上做实验。
翟妈妈不放心,刘强本来腿就不好,别给人整瘫了,他们家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在翟妈妈的强力干预下,刘强的想法没实现,倒是王玉兰的小空间多了一套针灸的针,她没事儿的时候就对着图自己在身上练练手。
刘强跟翟妈妈很投契,两个人坐在那里有说不完的话,王玉兰在边上听不太懂,翟天宇跟她说刘强想自己开公司,正在跟翟妈妈了解财务知识。
来的次数多了,刘强顺手就把后勤那边的一些不常见的花草种子顺过来一些。翟妈妈不喜欢弄这些东西,于是就便宜了王玉兰,她都仔细收好了,放到空间里存上。她每次做什么东西,都习惯留一点放里面。
翟妈妈有时候就跟王玉兰谈起他,听到王玉兰说刘强是个好人的时候,翟妈妈笑了,说好人是相对的,但刘强是个精明人是跑不了的。
王玉兰有些将信将疑,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翟妈妈毕竟比王玉兰多吃两年咸盐,看人比她准。
刘强得到的消息,丰城市边上一个县里的酒厂要推新产品,他觉得是个机会,把主意动到了王玉兰头上。
刘强天天找王玉兰,话说的天花乱坠,但王玉兰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