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家婚途_亦亭-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程程完全忘记了后脑勺撞击时的刺痛,站起来:“你们怎么会有小熊猫的?!”

    说完,抬头望过去。

    不得了。

    不是一只熊猫,实验室里爬满了好几个……大概有五六只。

    “立秋,怎么回事?”

    聂程程奇怪地看了一眼同事,说:“中国不可能那么慷慨,送给你们那么多熊猫的。”

    这个男人是一个德国人,他的名字叫本。聂程程认为太像笨了,执意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

    Autumn begins 立秋。

    立秋是做专门做生物实验的,数月前,聂程程一回莫斯科就辞去了化学科主任的职位,转到了生化科学部门——复杂点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以哺乳类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活化生物科。

    再简单点来说——这部门只研究如何拯救生命。

    立秋说:“当然了,我们光是要一个快不行的小熊猫你们中国也小气吧啦的,不肯给,这么多当然不是你们给的。”他把小熊猫抱过来,嘻嘻笑:“聂博士你忘记了啊,我们之前成功做了好几个濒临动物的实验——包括白犀牛、僧海豹、还有白鳍鲸……”

    “哦,你们成功了?”聂程程问。

    “当然了!”

    立秋自豪地说:“上周,我们救活了两只白犀牛、一头白鳍鲸……他们不是要生宝宝么,我们用了最先进的IVF技术,让一头白犀牛一口气生下了六个!”

    “六个哦!!全世界白犀牛才几个!”

    “那可真厉害。”

    “是啊,只是这个技术还有待观察,不能一下子都用上去,我们还要观察他们一系列的成长状况,确保无碍,才能大量投入。”

    立秋一边说,一边搬了一箱子玩具和食物过来。

    箱子一倒,无数个彩球和活鱼跳出来,在地上又跳又滚,小熊猫一看见有食物和玩具就蜂拥而至,四个肥团团你追我赶,抱着球,嘴里还叼着鱼,咿咿呀呀叫的很欢快。

    聂程程走过去,摸了摸圆滚滚的可爱的小熊猫,说:“所以,你现在要用在熊猫身上了。”

    “嗯。”

    立秋抱着一只熊猫,给她喂鱼,说:“你们的刘教授说,宝来(熊猫妈妈)的身体很不好,很难产下小宝宝,就当什么死掉的马,给活的马医治……”

    “是死马当活马医。”

    “差不多。”

    聂程程:“……”

    差多了好么。

    这些外国人就是不懂成语,不懂就算了,还乱用。

    立秋说:“我就试一试,没想到不仅好好的生下来了,受孕期间,还一口气有了四个。”

    “四个都成功生下来了。”

    聂程程数了数,回头看他:“不对啊,还有另外一个。”

    立秋看见聂程程指的那个恹恹的小熊猫,就叹气:“这个小宝贝有点不一样,它是另一个熊猫妈妈生的,当时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生下来一直不太好,它喜欢闹情绪。”

    “那它怎么会来这里。”

    立秋说:“本来只有四个,后来你们刘教授说它可能喜欢朋友多一点,就把它送过来了。”

    “结果,它还是萎靡不振。”

    立秋耸了耸肩:“我也没办法了。”

    “……”

    聂程程想了一想,她抱起一只摸了摸,说:“不是她喜欢和同伴在一起,她只是不喜欢这里。”

    “啊?”

    立秋说:“那她喜欢什么地方。”

    聂程程说:“她喜欢森林,不是你们人工做出来的森林,是真正自然的大森林。”她笑了笑说:“熊猫是很聪明的,不仅他们,世界上的每一个动物都有灵性,他们分得出你们给他的环境是真的森林,还是人造的。”

    或许说聂程程说的太快了,立秋大概没有听懂,所以愣了起来。

    聂程程放开小熊猫,让她自己去玩。

    她站起来,对立秋笑了笑,说:“走吧,我们带他们去人造的森林先玩一玩。他们也待不了很久,马上要送回中国的。”

    “嗯。”

    立秋同意,他也站起来,说:“也是,趁他们还在这里,多陪陪他们。”

    呵呵。

    也不知道是谁陪谁。

    生物化部门是整个工会投资最大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底下的人造森林,面积占了千顷,做的也栩栩如生。

    立秋和聂程程把小熊猫们带进“森林”,他们身上亲近自然的天性被释放出来,玩的更加欢乐。

    那一个恹恹的小熊猫也似乎好了一点,他主动爬上了一棵树睡觉,也愿意吃东西了。

    立秋本来就喜欢小动物,看见这个情况,他飞奔进去,像一个小孩子跟小熊猫玩了起来。

    聂程程的手插在白大褂的兜里,笑脸看着。

    森林的管理员是聂程程以前就认识的,看见她今天来,他上来打招呼:“聂博士,你来了。”

    聂程程看见了他,和他握手:“嗯,来看看。”

    管理员说:“最近经常看见你。”

    “是么。”

    “对,我还看见你去旁边的学校,你现在教小学生么。”

    “我是代职的,小孩子们很可爱的。”

    管理员说:“聂博士,你最近好像变了。”

    聂程程一愣,说:“哪里变了。”

    “更喜欢小孩子和小动物了。”

    “是么,我自己倒是没有发现。”聂程程笑着,看了一眼在林子里耍宝的熊猫们和立秋,她说:“可能是因为我结婚了吧。”

    管理员也听说了这件事,他说:“您的丈夫一定也喜欢可爱的人。”

    聂程程说:“不,他更喜欢坚强的人。”

    管理员看了看她说:“那他是做什么的?是一名医生、一名教师、还是和您一样,是一个科学家?”

    “他什么都不是。”聂程程说:“他是一名英雄,也是我的丈夫。”

    管理员没有再说什么。

    他虽然认识聂程程很久了,可很少从她嘴里听到那么多东西,即便是结婚这一件事,他也是听别人的传话筒的。

    三个月前,聂程程从叙利亚一回来就要辞职,转去了生化科。

    很多人挽留她,因为她的能力真的很好,不在化学科里做研究根本是浪费人才,可是聂程程二话不说,一定要离开,上层也没办法,只能准许。

    其实在化学科里做研究的成就,绝对比生化要高。

    前者不仅仅制药,他们还生产高规格的武器、化学武器、或者辅助型的化学药剂,都是能举世闻名的,很有可能得到最高规格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聂程程手里原本正在研究的一项内容,眼看就要完成了,居然拱手转给他人,令那人获得了这一届的诺贝尔,很多人都替聂程程感到不值得。

    但是聂程程并不在乎。

    没有人知道她在叙利亚究竟经历了什么,居然能让她的变化如此之大。

    从前忙碌的女人,好像渐渐的,提前进入了退休的状态。

    同事都很奇怪,笑着问她:“为什么那么喜欢晒太阳,你的皮肤原本很白的,现在有点黑了。”

    聂程程说:“黑一点健康。”

    女同事们格格地笑:“但是不好看啊。”

    聂程程说:“可是这是我丈夫给我的,他是我的阳光。”

    她们问:“你的丈夫在哪儿?他什么时候回来?”

    聂程程说:“他在我身边,从来没有离开。”

    说的太深了,没有人懂。

    没关系,只要她能懂就行了。

    每一天的清晨,她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在他们家的小阳台上,晒一晒太阳,搬出几盆花草,浇水、沐浴阳光。

    邻居是俄罗斯的大妈,她一把年纪了还织了一手好针线,她教聂程程做了一件男式的毛衣,尽管她暂时送不出去,可她每天都在一针一脚的织,织了一件又一件,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回来穿上它们。

    有时候,她经常站在阳光底下,仰着头,用鼻子去触碰阳光。

    那些一粒粒的光,仿佛有灵性的也会触碰她的脸庞,它们幻化成一双男人的大手,这双手宽厚温柔,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像是对她诉说浓浓的爱意。

    要做一个坚强的女人。

    她对自己说。

    不论他在,还是不在,他的灵魂,从来没有抛弃过她。

    我永远在你的身边。

    某一天。

    聂程程在乌克兰买的那一幅画送来了。

    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

    金黄色的太阳底下,流淌着一条弯弯的河流,正要跨越它的是一只庞大的舰队。

    他们有成千上百个人,可是每一个人的表情和五官都有细微的差别,他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军装,带着慷概就义的豪情,拯救这个残破的世界,还所有人一个璀璨的明天。

    明知前方是虎穴,我义向天赴龙潭。

    那一刻,她感受了来自这一幅画深深的感动,也感受到他们身上那一份深沉的勇气。

    她决定,把这一幅画捐出去。

    莫斯科的美术博物馆。

    聂程程联系了馆长,表明要捐出这一幅画的时候,馆长还特地联系了画的作者约翰尼教授。

    教授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他在四十岁退伍之后,才开始创作画作。

    显然,他在这一方面有很高的天分,出自他手里的画作,无不色彩鲜明,作画技巧高超,更重要的是,每一幅画的含义都如此深刻。

    “聂博士,我们需要你给这幅画命名。”馆长笑着和聂程程握手,开口说。

    聂程程说:“我来命名?”

    “没错。”

    聂程程看向约翰尼教授,他笑了笑:“我画他的时候,是为了抵消我的那一顿饭,你让我想名字的话,我可能会用酒足饭饱来命名,那样是不是太粗糙了。”

    所有人淡淡一笑。

    聂程程也笑,她说:“那好,我来取名好了。”

    “就叫Bugle Uhe Sun。”

    “中文名是《给璀璨阳光下的你》。”

    “咔嚓”

    一张照片迅速被记者拍下,刊登在俄罗斯的新闻时报上。

    照片里,聂程程站在最中间和美术馆的馆长握手,约翰尼教授在她的左边,笑着抽着嘴里的烟壶。

    那一幅《给璀璨阳光下的你》放在聂程程的前面,同时,也被缩小在报纸的下面的版面上,编辑仔细介绍这一幅画更深层次的含义。

    报纸上市之后的第二周。

    聂程程收到了一堆信。

    第一封,来自国内的母亲和几个亲戚,无非是叙述了一些柴米油盐的生活,比较值得高兴的是聂程程的小姨,快四十岁的人了,又怀了一个孩子,她特地附了一张照片给聂程程。

    照片里小姨圆润了许多,面红有光泽,笑的幸福洋溢,聂程程光是拿着照片看,都能感觉到她满满的幸福。

    信有两张纸,母亲的那一封聂程程也不用多看了。

    在此之前,她每个月都能收到同样的唠叨——不是问闫坤什么时候回来,就是问她什么时候有孩子。

    她打电话给妈妈,问她身体好不好,她总是嫌电话费太贵,迅速挂断了。

    聂程程琢磨着,什么时候要回国一次看看老人。

    第二封,居然是叙利亚寄来的。

    厚厚的一叠,里面好多照片和信纸,一共有三四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