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入仕途-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用金扎子扎泥鳅和用电瓶打泥鳅比较起来,那可不在一个档次上了。首先,扎泥鳅要用手电照着了才能扎,其次,这是个技术活,大家都知道,水会产生折射效果,形成一个虚影,这得靠经验,眼色还要好,动作要快,否则的话惊动了水面泥鳅黄鳝早就跑掉了。第三,从瞄准到扎准,再取下来很费时间。
这就没法比,用电瓶打泥鳅是个范围度,铁丝网周围很大一大片都是在导电,这个范围内的泥鳅黄鳝基本上没得跑的,只需要捞就可以了!
“我日,真的有这么多啊。”黄小军就嚷了起来,“你这个铁家伙好使,什么时候也给哥们弄一个吧。”
(如果您看了之后觉得本文还对胃口的话,请点击收藏,方便下次继续阅读。已经进入都市类新书榜,还要靠各位大大顶起)
人脉的积累 第十二章 哥们
 更新时间:2009…12…10 10:48:59 本章字数:3428
“小军啊,我这个蓄电池可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弄成的,再说,也要有材料才弄得出来啊。。neΤ”赵政策就觉得有些为难了,倒不是怕竞争,这周围的水田多的是,到处都可以去电泥鳅黄鳝的。
“这样啊,这玩意能不能到河里去打鱼?”黄小军搅了搅脑袋,就问了一句。
“水深不超过一米五,还是能够打的,象我们大队的这条小河,应该没有问题。”赵政策就回答说。
“那你白天借个我打鱼,等你有空的时候再帮我也弄一个,需要什么材料我去买。”黄小军就说,“我也不白要你的,给你买。”
“哥们就不说钱了。”赵政策想了想,就说,“白天你拿去用就是了,就是有一条,在晚上七点只前要帮我充好电,我晚上要打泥鳅黄鳝用。做这个玩意实在太费时间和精力了,这样吧,我只用两个月,过了打泥鳅黄鳝的季节,我就送给你。”
“政策,你可真够哥们,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黄小军就高兴了,“行,我就占你这回便宜,但有个条件你必须答应,否则我也不敢要了,成本费用我还是要给你,就三元钱。”
“那好吧。”赵政策只好说。别小看这三元钱,猪肉在这个年代才卖七毛钱一斤,三元钱都可以买四斤多猪肉了。
“那行,我明天就去县城找我叔拿钱。”黄小军可有些急了,怕赵政策反悔,赶紧说。
“明天我也去县城,把这些泥鳅送给一个亲戚。”赵政策就说,“早上我们一起坐班车去。”
“那太好了,行,咱哥们一起逛县城。”黄小军一拍大腿。
赵政策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还是因为黄小军有个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叔叔,据赵政策所记得的,黄铁芯这个人很有魄力和眼光,后来好象当了县委书记,然后又进了地区。
赵政策自然知道,这条人脉可是非常重要的,机会找都找不来,现在看来,通过黄小军这条纽带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赵政策这个人,从小就立志当官,或者是因为从老爸那里看古典小说看多了,什么隋唐演义,徐光启传啊,赵政策是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在后世里,赵政策七八年才参加高考,却是接连复读了三届,直到八一年才考上了大学。这也让赵政策很是遗憾,耽误了三年最宝贵的时光啊。在仕途上,这三年时间可是个宝啊。
赵政策自然知道,参加七七年第一届高考考上大学的人基本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很有出息,比后面几届的大学生都要有时间优势。
倒也不是赵政策脑子笨,或者是不用功,实在是在读高中和初中时没学到什么东西,都在劳动中度过。所以要复读三届才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赵政策清楚的记得,自己有个高中同学,一连参加了八届高考,才考上了大学,刚好这个同学又姓褚,所以被戏称为“猪八戒”,和“褚八届”谐音嘛。
现在既然重生了,小小的高考自然不在话下,赵政策自然是要在今年就参加第一届高考的,至于年龄和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问题,赵政策倒不是很担心。毕竟,七七年的第一届高考报考条件还是相对轻松的。
赵政策有些模糊的记得,七七年参加高考的人最年轻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却有三十五岁了。
赵政策唯一担心的问题倒是政审问题,虽然自己的家庭出身是富农,报名是没有问题。可在第一届高考中,家庭成分不好的,基本上只能考一般性的大学,重点大学是上不了的。而赵政策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考上京城的北方大学,那是全国最好的文科大学。既然是要走仕途,赵政策自然不想考理科了。当然,按照赵政策现在的能力,也能考上最好的理科大学,京城华清大学。在仕途上走,起点高那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道理赵政策在后世里是深有体会的。
看来,这个政审问题,自己是要想一想办法了。
回到知青住的地方的时候,很远的时候秦露房间里的灯光就亮了起来,让赵政策和田心光心里暖暖的,被人关心和惦记的感觉,真好!
这也让赵政策更加打定主意,要好好帮助帮助秦露了!
田心光自然是回自己的房间洗澡睡觉了,赵政策本来没有想停留,就直接回家的,秦露却拉住了他。
“你这样一身泥巴回家会挨骂的,先休息一下,把脸擦一擦。”秦露柔声说道,让赵政策眼角一酸。
说着,秦露打了一脸盆水过来,递给田心光一条雪白的毛巾。
“露姐,你真好。”赵政策禁不住脱口而出,“我也会对你好的。”
秦露马上羞红了脸,还好十五瓦的电灯泡下面是看不太清楚,倒也不算太尴尬。
“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叫好啊。”秦露故做镇静,却也被赵政策给说得心里一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背这么重的蓄电池,吃得消吗?”
“露姐,我打泥鳅是有用处的。”赵政策就急着说,不过却又打住了。
“什么用处啊,不就是吃吗?有两三斤就够了,要这么拼命吗?”秦露就有些好奇了。
“以后我再告诉你。”赵政策只好支吾着说。
“还有秘密啊。”秦露就乐了,嫣然一笑,在灯光下显得特别妩媚,让赵政策看得一呆。
“GOOD-LOOKING!”赵政策禁不住用英语说道。
“YOU,TOO!”秦露甜甜一笑,同样回答了两个最简单明白的英语单词,让赵政策心头火热火热的,赶紧扭过了头,说:“把你的毛巾弄脏了,我该回去了,GOODNIGHT!”
说完,赵政策背起蓄电池,提起麻袋就跑了。
“GOODNIGHT!”秦露喃喃念了一句,又羞红着脸补充了一句,“GOOD-LOOKING!”
第二天一大早,赵政策就起来了,开始杀青蛙。
杀青蛙可也是个技术活,不是想象中的简单。
赵政策用左手抓住青蛙的两边大腿稍微朝上的地方,扣得紧紧的,按在砧板上。右手用锋利的菜刀对着青蛙的脖子部位轻轻一按,青蛙皮就和骨肉相分离了。然后左手抓住稍微翘起来的皮,往下一拉,整个青蛙皮就被撕了下来,直到青蛙几条腿的爪子部位。
这时,菜刀才继续用力,把青蛙的整个脑袋砍下来,丢掉不要。再用菜刀把青蛙的腹部剖开,把内脏除了肝脏外全部丢掉。最后,把青蛙的爪子砍掉不要,往清水里洗一下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很多人都觉得杀人是最凄惨的,要是人被动物吃掉可能也是最凄惨的。殊不知,人对待动物才是最残忍的。就象赵政策杀青蛙,就是使用了抽筋剥皮的手法,不可谓不残忍!
杀了一斤青蛙,赵政策又开始破鱼了。这倒是个很简单的工作,只有大一点的鲫鱼才要把腹部剖开,再把内脏掏出来。那些小的还不到小指大小的鱼基本上是不需要处理的,个别的内脏味苦的叫苦边鱼的才用手我住腹部一挤,内脏就全部出来了,很是容易。
赵政策却是让老妈秦香莲先煮鱼,好给秦露送过去。
秦香莲笑着摇了摇头,倒也听儿子的。按说秦露那样的女孩子要相貌有相貌,要文化有文化,倒也配得上字家这儿子,可人家是城里来的知青,最终还是要回城里去的啊!
秦香莲倒没有想过自己儿子配不配得上人家姑娘的问题,都认为自己的儿子优秀嘛,天下父母心都是这样的,一点都不奇怪!
“儿子,青蛙营养一些,不给那个知青送一点吗?”秦香莲就有些迷惑了。
“妈,人家连泥鳅都不吃的,胆子小,哪里敢吃青蛙啊。”赵政策就笑着说。
人脉的积累 第十三章 县城赶集
 更新时间:2009…12…10 10:49:05 本章字数:3131
赵政策三两下就扒完了一碗饭,风风火火地提着一大桶泥鳅黄鳝往外面跑,却被老妈秦香莲给叫住了。
“政策,你给你县城的小姨带些酸菜和干鱼去,她最爱吃了。”秦香莲从桌子上拿起早就准备好的一篮子家伙,递给了赵政策。
赵政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又不想老妈伤心,只好接了过来。
要说赵政策的小姨,秦香莲的妹妹秦香玉,倒是个好人,对赵家的人也挺好的。可问题是那个姨父啊,典型的一个小人得志形象。不过是小小的教育局的一个小干部,可每次见了赵家的人都官威十足。
赵家的人去县城他家里,那更是爱理不理的,连主动留人吃饭的话都不会说一句。这个姨父的钻营能力倒也挺强的,赵政策记得三年后好象也让他爬上了教育局副局长的座位,正是自己后世里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因为接连复读了三年,赵家花费了不少钱,上大学的费用就很是困难了,找这个姨父去借钱,那可真是铁公鸡,一分钱都没有借到。
还是小姨心好,偷偷摸摸地给了赵政策五十元私房钱。
这次,说是给姨父家里送泥鳅黄鳝的,赵政策其实压根就没想过真正送的。赵政策只想把这些泥鳅黄鳝拿到县城集市上去卖了,留着钱还有大用呢!
人啊,只有血脉相连,才会有那种亲属感。赵政策还有个舅舅也是本公社的人,所谓娘亲舅大,这个舅舅对几个外甥也是挺好的,赵家修房子的时候还跑来帮忙。可同样,舅妈就不怎么好对付了,因为舅舅家里家庭成分好,舅舅的大儿子,也就是赵政策的表哥读了个高中,居然在石头公社里当上了秘书。从此以后,舅妈就更瞧不起赵家了,生怕受赵家的富农成分拖累。
赵政策家的亲戚其实挺多的,父亲赵完成还有两个弟弟,赵政策也还有个姐夫,只是好吃懒做罢了。姐姐赵兰香是个很老实的农村女孩,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上了现在的姐夫苗春秋,那可是石头村有名的二流子。可当时甚至赵完成把家法都拿出来了,赵兰香却是个死心眼,一定要嫁给这个二流子苗春秋。
这个苗春秋一年四季都喜欢在外面流浪,很少回家。这不,妹妹赵玉因为放暑假,一直在陪姐姐赵兰香。说是陪,其实是帮忙赵兰香做些家务。妹妹赵玉虽然还只有八岁,可已经很懂事了,喂猪拣柴火样样都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兰香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才一岁多一点,光是照顾这两个孩子就够受的了,还有生产队要出工呢。赵玉去姐姐家里帮忙,还自己带着口粮去的,也真不是个事儿。
把做好的鱼给秦露端了一碗,赵政策就直奔公社。公社离石头生产队倒只有两里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石头公社石头大队石头生产队,石头生产队就是整个石头公社的中心地带,所以石头公社的革委会也在离石头生产队不远的地方。
石头公社也就两趟通往县城的班车,上午和下午各一趟,错过了就没有了。赵政策赶到的时候,黄小军早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