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彻沉稳,人也静,和他呆一块儿,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引导着她,让她隐隐觉得自己发脾气就是无理取闹。
难道,这就是高处不胜寒?
他出道多年,已然站在这个圈子里的顶峰。但是他这人很低调,性子淡,几乎没什么绯闻,人缘虽好,但真正能交心的却很少。
她和徐彻是在四年前在京都认识的。她那时候去那边拍部中日合作的偶像剧,在里面打酱油,演个女n号。剧组的待遇差,免费包的饭居然是日本大街上那种单身汉才吃的酱油泡鸡蛋拌饭。虽然日产的鸡蛋没有腥味,但是连吃一个礼拜的酱油泡鸡蛋饭谁受得了啊?她在食物上又是个格外挑的。可是她那会儿很穷,大街上那些华人开的料理店都贵得咂舌,一碗普通的青菜清汤面都要七十几元。为了钱包,她又熬了一个多礼拜,终于忍不了,一天晚上偷偷溜去了附近的小吃街。
她吃到一半,有人在她对面问了句“介意我一起坐吗”?声音清雅温和,特别好听。可是,她还没应呢,这人就在她对面坐下来了。
这么不请自坐的,宋曼心里有点不舒服,抬头看这人。
尽管见惯了娱乐圈的各色美男,这人还是非常吸引她的眼球。高高瘦瘦,气质清冽,五官也是一等一的出挑。不过,他好像喝了不少,眼神惺忪,半闭半阖的,靠在桌边喝着瓶清酒。这副颓唐的模样,配着他白皙中略带几分晕红的神色,真是极为撩人,宋曼忽然有些心跳加速。
“他就那么好?到底是哪里比我好了?”他盯着宋曼问,眼神有些嘲弄。
宋曼怔了一怔,随即明白过了。还真是醉了。这是被人甩了吧?真可惜,这么一个大帅哥,居然也有女人不长眼把他给甩了?
“你心里清楚着呢,你比谁都清楚我跟他什么关系。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就算你要走,也用不着这么恶心我吧。”
哎呦喂,还是女人被劲敌抢了的戏码!太劲爆了。
可怜她那会儿刚入行,是个呆傻二愣子,还不知道这人就是红透半边天的“巨星徐彻”。
也许是看在他姿色不错的份上,也许是真的看他可怜,宋曼居然开导起他来了。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啊,人要往前看,唠唠叨叨一大堆,他才算是安静下来。宋曼低头一看,原来他趴在桌上睡着了,夜色下的侧脸仿佛流动着一层月华,格外迷人。
他又陪了他一个多小时,直到他的经纪人找过来。
宋曼向来是个没心没肺的,但是,这人的模样那一晚不知怎么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了。当然了,也仅仅是记住而已,总得来说,她还是没心没肺的。
第二天,剧组难得休息一次。宋曼和经纪人说了几句就去了街上闲逛,路过河边的时候发现树底下有民间艺术家在画画,但是画了很多副都没有人要。她心生怜悯,也怀了一丝好奇走上前:“给我也来一副吧,师傅。”
日本的华人还是不少的,到处是中文标示,其实并不用刻意去学日语也可以很好地沟通。宋曼就曾经遇到过把几个中国人当成日本人的尴尬。自那以后,她遇到生人习惯第一句中文,对方不懂再来一句日文。
“画什么?”画者语气凉淡,甚至没有抬头看她一眼,不像做生意的模样。
“当然是画我了。”宋曼说,心里怕这人狮子大开口,决定先下手为强,立时接道,“我给你当免费模特,不用给我钱了!”
这青年愣了愣,然后在日光里缓缓抬起头来。
宋曼怔住。
居然就是昨晚碰上的那个帅气的中国男人。他此刻正冲她微笑呢,神情莞尔,望着她的眼神温柔又包容,看得她的心都跳漏了一拍。
那时心里想的是:这人怎么可以这么帅?
当然,那次见面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她也没放心上。她事后随剧组回国,好友杜清有次拿着套珍藏版的cd进来炫耀,几个小姑娘都围着她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宋曼觉得奇怪,也凑过去看,然后她一眼就认出了封面上的男人,整个人都有些发蒙。这帅哥还是个名人儿?
“这可是十年珍藏版,连徐影帝当初在美国时不怎么火的歌都收录了。你们谁要?我有三套,降价出售,每套380就行了。”
“天,杜清你太黑了,这套原版出来的时候就298,你居然要卖到380!”
“爱要不要。”
宋曼听得一头雾水拉住杜清问:“怎么又是影帝又是唱片的,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啊?也给我说说,让我八卦八卦。”
杜清和另一个姑娘一脸看白痴的表情看她,异口同声:“你不知道徐彻?”
声音大得宋曼马上捂住耳朵。她弱弱地点了点头:“我这不刚入行吗?”不认识这人还是大罪了?
然后,杜清滔滔不绝地和她讲了这位三栖巨星的种种事迹,唬得宋曼一愣一愣的。天知道,她一个二八线外的小透明见到了圈里大神真身的心情、见了却还没认出来的心情?
宋曼欲哭无泪。
这大好的机会就让她这么错过了。
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开始关注徐彻。她看了他过往的每一部电影,醉心于他大荧屏上闪闪发亮的形象。
但是,荧屏是荧屏,现实是现实,这是不一样的。她觉得自己是喜欢徐彻的,但是,她又迷茫,她爱的是他这个人还是他屏幕里的形象呢?
那时候,她进入这个圈子还不久,她还涉世未深,她真切地迷茫了。她永远都记得和徐彻拍的第一部对手戏,那是一部文艺爱情片,她饰演20出头的少女,他是她闺蜜的叔父,那样一个不到30的年轻人,却能演出年近40的中年男子的感觉。戏里的他,像是另一个人,能轻易地带她入戏,感染着周边的每一个人,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有绝代的风华。
他是天生的演员,有无与伦比的容貌和气质,只要一上荧屏就有无与伦比独特的魅力。纵观两地,本世纪又有几个人能和他比肩?虽然宋曼后来也交过别的男朋友,但是她一直都在关注他,她觉得徐彻身上有太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他信教,每个礼拜都会去祷告,多年来一直坚持;他每年捐给贫困山区的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从来不大肆报道;他喜欢读书,做事很专注,安静时候甚至给人有些遗世独立的感觉。
有些人只适合安静地美,但是,他拍戏时候并非是静态的。在和他合作的第一场戏里,她被佣人带入城堡式的别墅,佣人狗眼看人低,故意把她晾在玄关处。贫穷却不失淳朴的女孩,听到客厅那边有人说,安妮,去把咖啡换了。
她的英文名正好是安妮,所以下意识地走过去。然后,她看到了那个戴着眼镜、穿着烟灰色毛衣的男人驾着腿儿坐在日光下读书。那是一个儒雅的男人,时光赋予了成熟、智慧和深沉。那一刻,宋曼真的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深深地被他所吸引。
事后她鬼使神差地去了后台找他。那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进去就看到他坐在沙发里念台词,身边都没有旁人,她走过就递上自己的本子:“徐老师,我很喜欢你的戏,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天知道她那时候有多么忐忑。是的,她害怕被拒绝。
可是,这个看上去似乎喜欢独来独往不那么好相处的人,却抬起头对她笑了一下:“当然可以。”他好像没有认出她就是那日在京都和他把酒夜谈的那个小姑娘。
她看到他眼底一圈的青黑,明显的很久没有休息过了。她也知道这场戏他为了赶进度连着拍了两天两夜,几乎没有合眼,心里忽然就那么不是滋味。
那时候,他在圈里已经是一线男星了,担纲过好几部大片的男主角,票房口碑都非常不错。他的风评也不错,但是也有不好的,比如说他人缘不好,在圈里基本没什么朋友、耍大牌之类,宋曼虽然喜欢他,但也一直处于将信将疑中,直到这一次真正见到他。
徐彻,其实是这样一个人。他复杂,却又纯粹。
这一次才算是正式认识了,不过后来也没有刻意联系。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之后她在拍戏和上通告的时候也见过他,时间久了,彼此也熟悉起来,逐渐保持着这种似是而非的关系。
这一次艳照门时间,她算是栽在了李珺手里,没想到也惊动了徐彻。
想到今晚又要见到这个人,心里又有些忐忑。
这时候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短信。她拿出来看了看,整个人都愣在那儿。短信是徐彻发来的,很简单,甚至有些没头没尾的,却让她脚底发虚差点跪倒:
在一起吧。
☆、第3章
西城区中段的路有些堵,司机路上停了又开,开了又停,急得宋曼几声催促:“师傅,您帮帮忙啊,我这是要去见朋友呢。”她又看了看手表,下班到现在,这都半个多小时了,也不知道他来了没。
“男朋友吧?”司机笑道,不过没办法,“这路况你也看到了,除非插上翅膀飞过去。”
宋曼只好认了。到了住的地方,天都擦黑了,她付了钱就急匆匆跑进铁门。后面忽然有人叫住她。宋曼回头,居然是徐彻的经纪人何堪。
然后她看到了停在何堪身后的跑车,车玻璃是茶色的,瞧不见里面的人。但是,宋曼知道一定是徐彻,喜上眉梢,屁颠屁颠小跑着过去了,还不忘甜甜地叫了声“何哥”。
何堪抖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没好气地说:“有这股嗲劲儿对着你彻哥发去,我可吃不消。”
宋曼也笑,仍是撒娇:“哪能啊?彻哥呢?”目光往车上转。
何堪指指那车玻璃。宋曼眼巴巴杵门口,伸长脖子喊了两声。翘首以盼的小模样看得何堪直摇头——这嗲劲也是没谁了,也就徐彻那性子能忍受她。
又是一阵难言的沉默,车后座另一边的车门才被人打开。
下来的男人高瘦修长,上衣只穿了件鸦青色的半高领粗毛线衫,修长的手指正划着手机屏幕,低眉敛目的,板正的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这张脸修眉丽目,极是清俊,鼻梁上架着副银色细边框的眼镜,看着斯文又雅致。
“朋友刚和我私信。”他把车门关上,对他们解释了一句。
宋曼看到正主,眼睛一亮,连忙小跑着扑过去,嘴里嚷着“彻哥”。
徐彻回过头,正好把她抱个满怀,挟住她的两边腋下轻易就往上提了提,难得笑了一笑:“重了啊。”
宋曼踢蹬着腿儿叫“不依”,闹腾了好久,他才把她放下来:“这么大的事,我在香港都听到了,你倒是气定神闲的。”
宋曼眨巴眼睛:“什么事儿啊?”
“还探什么?别装傻了,你彻哥还不知道你那点破事?”何堪在旁边摇头,“得咧,你们自个儿叙旧吧,我就不在这当电灯泡了。”说着就把车开了出去。
宋曼心里“咯噔”一声,不过她脑筋也转得快,可怜兮兮地贴过去,眼巴巴望着徐彻:“是啊,快倒霉死了。你再不回来,我就挺尸街头了,这个月的生活费也见底了,‘嘟嘟’的猫粮也不够了……”
徐彻听她絮絮叨叨了一大堆也只是笑了笑,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按了按:“走吧,上去再说。”
宋曼立时有些心虚。
他要是质问两句倒罢了。
宋曼垂头丧气地被他搭着背脊进了楼,像个做错事的小孩。
这是这片地儿为数不多的高档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