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妇女没想到她非但没有生气,还敢把衣服拿下来给她看。一时间没有来得急反应。
  
        只看到眼前挂着一件女童款式的夹克衫,湛蓝色的牛仔布上点缀了许多白色的细碎珠子在领口上。左右两边是半圆形的口袋。领口还别着一只粉红色的蝴蝶结。服装裁剪别致。做工更不用说,
  
        在穿习惯自家老娘,奶奶做的衣裳以后,猛地一看这种统一生产的服装,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妇女还没回过神,手已经下意识的接过衣服,旁边的同伴也凑过来,一个个低头摸着衣服。
  
        “哎呀,还真是,这小衣服做的蛮时髦的。”
  
        “是呀,看着还挺洋气的!”
  
        “你别说,这布料还挺结实的。”说这话的妇女动手扯了扯袖子,如果是棉布或者绸类的布料,说不定已经变形了。但是这件夹克却依旧笔挺。
  
        没想到她们挑刺的话反而吸引了更多人过来。有人探出脑袋问道:“同志,可以给我们看一看吗?”
  
        苏茜笑了笑说:“可以,但是只能在柜台附近看。如果带了小朋友过来,看到喜欢的可以到我们的试衣间里试一下!”
  
        这句话顿时似的这群买习惯东西的妇女都愣住了。竟然可以当场试?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原本只是买菜顺便过来瞧瞧新鲜的人也动心了。这点头免费的好处人人都想占。更何况试一下又不买,有什么不值得的?
  
        那个妇女喜不自胜,摸了摸做工精美的服装,扯着旁边一个黄毛小女孩过来,三两下趴开闺女已经小了不少的毛衣,也不讲究,直接蹲下来替她套上了外套。众人有的目光就落在了那孩子的身上。只看到小女孩脱掉洗的发白的外套脱下,换成了崭新的外套,瞬间整个人都显得笔挺起来。簇新的衣服连衣角都绷的有型。圆领衫加上蝴蝶结。还带着闪闪的珠子。这小姑娘整个人都变得时髦神气。
  
        那个女孩估计从没穿过这么好看的新衣服,又被这么多人围观,一张脸蛋憋得通红。更遑论那个妇女两只手在衣服上面摸来摸去,女儿穿上的效果让她很意外。使劲扯了扯,看到布料果真是结实。顿时心里犹豫了起来。
  
        苏茜恰是的说道:“哎呀,小妹妹穿的真合适。大嫂,不考虑买一件吗?今天是开业大酬宾,现场买衣服都是打八折,便宜不少钱。要是过几天哦,就没这价格了。”
  
        “啊真的吗?便宜多少?”
  
        原本还有点嫌贵的妇女顿时转过头来,脸上的犹豫转瞬即逝,打折商品对于女性的杀伤力很大。哪怕羊毛出在羊身上,也阻挡不了人民收集优惠券,讨价还价,以及包邮的热爱。
  
        这年头商品种类数量少,根本不存在打折,大多是讨价还价。苏茜主动说便宜。那个妇女原本不想买也忍不住动心了。
  
        “原价是十五块钱,现在打九折,就是十三块五,整整划算了一块五。”
  
        苏茜又说:“买布还要花布票哩,成衣一套自己做也要攒好久了。不如直接花钱买嘛。”
  
        那妇女犹豫了半天,也舍不得把这件衣服脱下来,再回头一看,女儿一副小心翼翼样子,两只眼睛却充满了希冀。女人咬了咬牙,拉着姑娘的手,忽然就说不出不买的话来了。
  
        算了!买就买吧!
  
        苏茜说的没错,城镇里大多工人都不怎么缺钱。布票却难攒。她这么想,便下定了决心,对苏茜说:“给我拿一件!要大码。”说完,就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块手帕。数了十三块钱,再夹了几张一毛五分的零钱。
  
        家长给孩子买衣服都宁愿买大些的,因为担心孩子长太快,衣服很快就穿不成就不划算了。买了新衣服袖子都是挽起来。大的穿了给小的穿。
  
        等苏茜拿了一个印着花纹的牛皮纸袋,将衣服整齐包装好的时候。旁边那个挑刺的妇女也说不出话来了。这样的包装袋往外面一放,就知道不是便宜货了。这哪里看起来都不比那些国营大牌子的衣服差了。
  
        上面包装直接将衣服档次拉高了不少。说是国外的大品牌也有人信。
  
    
  
    
  
    
第一百六十八章

  
        买衣服的妇女还有些肉疼,一看到衣服整整齐齐的包装在袋子里。又看到上面精美的花纹。顿时就不心疼了。甚至还有种“这衣服就该值这么多钱”的感觉。
  
        不止是她,其他人也纷纷这么认为。
  
        有人就去问苏茜,打折时间仅限三天么?苏茜连忙说:“是呢,只有开业大酬宾才能给这么便宜呢,以后肯定回复原价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又说:“刚才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家这个衣服的布料都是特供的。别人家统统没有,不信你们大可去问问其他家上海货。有没有这么结实好看的料子。”她拍着胸脯这么说,似乎真是这样。众人一听,也相信了八成。
  
        中午的时候,四妮儿过来给苏茜带了两个路上摊子卖的杂粮煎饼,她白天上班,连中午的时候是和孙鱼两个换班吃饭。
  
        眼看这边生意一日日的好了起来。四妮儿便让裁缝们都加快步伐。趁着秋冬来之前做出冬季的棉袄。本地春秋两季时间很短,最短的时候甚至只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冬季就匆匆来临了。到一月份前后,气温都在零下4…~5度左右。冬季的衣服能卖出价格,毛利大。而且四妮儿手上最不缺的就是棉花。她仿照做了几套立领镶边的红蓝两款棉袄。准备再冬至以前挂出去。
  
        小作坊的工序是一级级的发下去,每个人都有专门的活儿干,裁剪的人只负责裁剪,缝纽扣的只缝扣子。分工明确,节省时间。
  
        四妮儿又准备每个季度的奖金制度。按照实际工作完成情况打分,这样一来,之前几个喜欢挑事的妇女也不由得认真起来,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工钱。现在有能挣多钱的机会,当然都全力以赴。生怕和奖金失之交臂。
  
        孙鱼称赞了几次这个法子好。她原本还担心人员不好管理,现在四妮儿给她省事了不少。也有心思去琢磨服装的细节了。在这个方面,四妮儿和苏茜就不如这个专业人士了。苏茜经验丰富,知道哪里袖口做宽更便利好看,哪里的腰身收短显身材省布料。四妮儿观察了一阵子,就干脆把服装的设计活儿交给了孙鱼。自己只提供一个大概的风格走向。或者是比较新奇的点子。
  
        她花时间把第一个季度卖的衣服都做了一个统计,比如卖的好的明星产品和销量不佳的产品。前者可以继续做相类似的款式,后者就可以放在季度末尾做促销活动。
  
        宜华的牌子并不出名,但是在卖了一段时间以后,竟然也渐渐的打出了名气。街上偶尔能看到打扮光鲜亮丽的小孩身上大多都穿的宜华的童装。十分吸引人的实现。也算是变相的打广告。
  
        四妮儿认为大部分的功劳都在百货商店的客流量上,可怜宝塔镇原先竟然没有大型的卖场,最近的百货商店也只有石市才有。供销社的东西乏善可陈,这边的工厂又多。可以说,新开的百货大楼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占据了这个庞大的市场。连带着四妮儿这个二楼小柜台也分得了不少肥肉。
  
        冬季是卖衣服的一个旺季,往年都是人裁布拿回家自己做,这是有缝纫机的人家。或是给钱让裁缝店里的人做。不过大多都是攒一两年的布票。全家做一身衣服就不错了。城镇的工人富裕一些,也有闲钱去买衣服。四妮儿再店里挂上两套新款的棉袄。很快就迎来了不少顾客。她用料没有克扣,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塞了尽可能多的棉花,弄得作坊里的裁缝们都暗暗咂舌。
  
        那些买了棉袄回去的人一摸就清楚了。这用料还真别说,比其他地方做的都保暖些。那些顾客买回家去也忍不住高兴,心里头就记住了这家店的名字。再说孩子们穿了新衣服总是忍不住穿出去炫耀。这年头扯一身颜色鲜艳的布都少见,有人看见了,就忍不住多嘴问两句。一来二去,在新年来临之际,店铺的生意在小范围的情况下红火了一把。
  
        ……
  
        二妮是二月底收到的信,这是京都寄过来的心,邮递员每个星期都踩着雨雪下村里来,挨个挨个的敲门送信。不过一般都是送到大队队长那儿,再由他们自个儿去发。二妮比完赛回来就在家里安心准备小考。她因为写字,两个手指都生了冻疮。考试在三月底,农村没有学习资料,她只好抱着一本《农基》,一本《工基》加紧看。
  
        《工基》《农基》是初中高中的统一教材。听说永镇中学的入学考试会涉及。钟老爹还去镇上的废品站找了许久才翻到。家里三姐妹都在复习中。俄语是早就丢了。钟母早些年的一本《古拉格群岛》已经生了灰。现在用不着,就被大家束之高阁了。
  
        二妮拿到信盘腿坐在床上看,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皱了起来。这时候院子里栅栏被敲响了。听得声音似乎是村小的李老师。四妮儿连忙跑下去开门了。她舍不得火堆的温暖,一出去就冻得脸色发僵。
  
        钟老太去供销社换盐。钟老爹打开门,看见是陈老师,连忙迎了上去:“是陈老师呀,稀客稀客,吃了饭没?快进屋坐坐。”
  
        陈老师带着酒瓶底似的圆框眼镜,眼珠子有些突出,颧骨也看起来很明显,有股读书人的清瘦感觉。用钟老爹的话说:“读书人肯定瘦,要是胖子,可别是没用功读书!”
  
        陈老师也不推辞,提着公文袋就钻到了屋檐底下,抖了抖脚上融化的雪水,脏污的鞋间缝隙卡了不少湿润的泥土,他用力的在台阶上刮。一边抬起头问:“叔不必客气,我今天是过来家访,前段时间忙得,出了正月才有空喘口气。哎,这是你屋里四妮儿期末成绩单。烦请您签个字。”
  
        说完,两人就走进来,一看到三个伏案奋笔疾书的姑娘,陈老师便笑了笑说:“你家几个都喜欢读书。这点好!”
  
        钟老爹难掩得意,摸了摸胡子:“这还差得远的。也就老二跟老四读书还有点名堂。其他几个脑瓜子都不行。”
  
    
  
    
  
    
第一百六十九章

  
        等人坐下后,又招呼来喝茶:“陈老师,坐近点,烤火。”
  
        大妮连忙爬下来喊人,又转身去倒水。一看水壶里的水一会儿已经冰凉透了,只好偷了点灶台的柴火煮一会。另外一边,两个大人已经热络的谈起话来了。陈老师看了一眼桌上的书,便问道:“咦,钟莲这是上初中啦??”
  
        “这丫头说要考安镇中学,我也由着她去试试看。”钟老爹冷哼一声说。“这学校也不好考,老师管得严格一些。这不,开学就要分班了。我正好叫她多复习几遍,别过了一个寒假,心都玩野了。”
  
        陈老师摇摇头:“钟莲在学校的时候,几个老师都说她基础不错,性子很灵。也挺自觉的,像这样的孩子都不用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