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抬头望上去。正好看得到天空的浮云。隐隐波动的灰蓝色天空。
下完雪的天空特别的纯净。
而且冷。
冷极了。
钟老太把火点了起来,她还是浑身发抖,二老又去看猪,不是四妮儿心里发酸(她干嘛要吃一只猪的醋?)而是她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瞌睡的状态。又强忍着不闭上眼。只能趴在八仙桌上打瞌睡。
没过多久,二老又回来了。钟老太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说道:“还好,还好。是雪下大了。咱们家以前的柱子有些就不太行。厨房右边塌了。不过屋子里还好,就是房顶这块垮了。今天晚上你就跟奶奶去灶屋(东西两侧屋)睡,晓得没?
“嗯。”四妮儿晃荡着两条腿干脆的点了点头。
众人显然还记得半夜去修房顶的钟母,惨痛教训还刻在众人的脑海里。钟老太当即决定。修房子就等着明天再去找人好了。也不急于一时!
第一百一十七章节 房屋
其实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现在家里住的人不多,空房子也有。所以修补房子的事情并不那么着急。
但是比起屋子的事情,钟老爹对于猪圈的担忧就更加重了,他对钟老太说:“猪圈还是不行,今天雪下得太大了,我怕土都没干,不结实。”他脸上的阴影更重了。一般粘土打的结实不结实会影响墙壁的质量,但是真正使用还是得等太阳把粘土彻底烘干。现在天气寒冷,土是湿哒哒的,猪圈还是有可能会倒塌。
说完,钟老爹就披着蓑衣出门去了。
钟老太在后面喊了两声,看到他头也不回,连忙提着煤油灯跟过去了。
猪圈上面很快就积了一层雪。压在塑料布上面。两人连忙用竹扫帚把雪拍下来。四妮儿也跟了过去。她几乎一出来就冻得哆嗦。被推着进了屋子:“不要出来了,着凉!”
她摇了摇头。也跟着拿了一根木棒去戳顶上的积雪。
第二天一早,她也没缓过神来,村里不少家昨天都被压垮了屋顶。像很多条件不好的,屋顶是茅草和瓦片混着来的。漏雨比较正常,修修补补又三年。但是房梁则不一样。钟老爹担心的不是屋顶,而是担心雨水把房梁给搞损坏了!
房梁一旦受潮腐烂,屋子就会变得危险起来。对于旧时候的房子结构来说。房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钟老太说:“昨天香兰家的后院也塌了,说找人修去了。现在肯定找不到人。老头子。你先看看咱们家房梁有没有事。”
于是钟老爹就踩着八仙桌兼凳子爬上了房梁。
钟敬贤回来一看,吓得一个哆嗦,连忙喊道:“爹!爹!你下来,我上去。哎哟,您别吓我呀。”
话没说完,就被扫帚打了一下,钟老太瞪了他一眼:“整天不归家,现在才晓得回来撒?”
…………
四妮儿抱着猪出去了。顶梁柱果然受潮了。也是。这房子都住了多少年了?在钟家没来之前,就有一户人家住,不知道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她好像着凉了,咳嗽了两声,忽然间听到一声“叮铃铃”的响声。
抬头一看,一个黄帽子在那儿开心的挥手。她看到是大辫子的女生坐在自行车的后面。而徐誉则踩着轮子蹬蹬的骑到山坡上。他一只裤脚踩着鞋子上(沾着泥水)。脸上表情很不好看。他看到四妮儿的时候,就停下车来。车轮银光闪闪。格外的神气。二八大杠上印着永久两个大字。被他肩膀上挂着的书包不经意的遮盖过去了。
“叮铃铃。”
四妮儿抱着猪站在后面问:“哥,你买车啦。”
“不是我买的。”
村里有自行车的也没几个人,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恨不得所有人面前都招摇一遍。连四妮儿都感觉到这辆车格外的可怜。他车子飞快的甩在树藤下面。“哐”的一下。黄帽子也跟着跳下车。她咋咋呼呼的惊叫起来。两只脚踩在昨夜融化的泥水里呜呜的乱蹦。
“你突然停车干嘛?”
“我家到了。”
“哦。”
“你不去豆腐坊啦?”
“不去。”
“这小丫头片子谁呀。”
听到这句话,徐誉总算抬起头正眼看着她。那小黄帽警惕的往后退了一步。直到他把车拎到树下停好,风牛马不相及的问了句:“昨儿大冷天的,你出来铲雪了?”
四妮儿摇摇了头:“爷爷铲的?”
徐誉摇了摇头,他问一句,四妮儿就答一句,她从来不多问什么,也不多说什么。但是眼睛轱辘直转,很机灵,也很招人喜欢的模样。他还知道她心里藏着不少的话。但总是嘴巴很紧。要是不感兴趣的东西,她肯定连问都不会问了。
要是别人也就算了,正好是四妮儿。徐誉就想逗逗她玩。正好看看这小丫头片子装成熟的样子——还蛮有模有样的。
可惜四妮儿自己没有察觉。她说话的时候总超过了自己的年龄,就像偷偷穿了妈妈衣服的小孩一样有种滑稽感。这大概就归咎于她长了张婴儿肥的鹅蛋脸,头顶像画片里老母鸡一样抱着一方头巾。穿着棉袄就是个椭圆形的球。走路两只手左右摆动,晃来晃去。
见两人都不理自己。旁边的黄帽子气的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大约是徐誉扔下她一个人去豆腐坊啦之类的。越说越恼火,推了车一把,第二次再去推车,就被四妮儿拦了下来。她把猪放下来,说道:“这是俺们家院子,你干嘛啦。”
“我又没怎么地。”
徐誉扔下书包,里面沉得跟装了石头似的。他过了一会儿又端着一个盆出来了。压了一盆水就开始往盆里倒石头子。那个黄帽子搬着板凳就凑到他旁边说:“嗳,你昨天是怎么赢得,也教我两手呗?”
“你学不了。”
“你不是跟那个姓高的比赢了么?你能赢他怎么不能教我。我不管,你一定要教我。”黄帽子见说不动他,居然上手拉拉扯扯起来。徐誉冷不防贴着这么一个大活人,他脸色很不自然,伸手甩开的姑娘。
这下黄帽子显然有些心灰意冷了。她有些伤心,使劲的跺跺脚,指着徐誉说:“哼,我不跟你玩了。”说完就跑了。
徐誉回头莫名的看了她的背影一眼,又摇了摇头。他向来脾气很好,也不喜欢和人计较,所以总是有不少人都喜欢这种性格,但实际上四妮儿觉得,徐誉有些面热心冷。他在村小学有好一帮处的好的玩伴,一起上下学之类的。但是事实上心里究竟究竟怎么想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是围棋吗?”
四妮儿指着盆子里黑黑白白的石子儿说。
徐誉的手指插进那些粗糙的石头里。光线的折射在水里投下了五彩斑斓的波光。他脸上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这很容易看出来。他对于某方面的兴趣。
“是,我在山涧的溪水里捡的,有些是石英石。”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捡起一块,饶有兴趣的介绍起来:“这块颜色刚好是我想要的。”
围棋一共有361颗,所以四妮儿很吃惊的盯着这些颜色大小都一致的合乎标准。她问道:“这要捡多久!!”换成是她,怎么可能有这种折腾的功夫去捡一模一样的石子回来。简直是强迫症晚期。
第一百一十八 围棋
他的眉毛也纠结了一瞬间。那瞬间仿佛回忆起很不愉快的事情来。不过他很快掩饰过去了。因为这么多石子需要时间清洗干净。他们手指泡在水里,感受到指尖冰凉凉的水花沿着指缝静静流淌。
据二妮儿说。他们几乎每周都回去奶牛场。那里有个老头在教他们下围棋。
村小学今年都把学生弄去山头外面的罐头上干活了。学生要走四个多钟头。采摘橘子剥桔子。
徐誉把这当成趣事和四妮儿讲。说道橘子的时候,他眉毛忍不住皱起来了:“。。。。吃了十几个橘子,肚子已经吃不完了。他们还哄我们吃。”其实是压坏的橘子,都给学生吃了。
四妮儿说:“用手拨,哥,你们洗手吗?”
她想,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卫生意识,没道理会主动洗手剥桔子。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出来尴尬。。。。。。
二妮儿显然是对围棋有兴趣,她回来看到这些捡来的石头,愉悦的参加到清洗的大计里去了。直到太阳把石头晒干。他们两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了一块木板,清理干净上面的发霉部分,然后冲刷干净。四妮儿拿着一根棉线,用弹墨线的方法,绘制了整块完成的棋盘出来。
这个工作一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她们三个做完的时候,对着这种原始的手工艺品都忍不住赞叹起来。四妮儿上辈子学过围棋,所以她几乎是吃惊的盯着两个人对着棋盘围杀起来。这二人的水平如何不做过多评价。至少通通超过了她的半吊子水平。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显然二妮“入行”不久,但是已经熟门熟路了。
她的手法稚嫩。但是思路相当的清晰,开局就深思熟虑的占据的右下角的位置,而徐誉则是手法变幻莫测。他用了至少几种不一样的“劫中劫”设计攻击对方。每一个劫的位置都十分巧妙的占据在二妮儿想要发展的路上。以阻挡她继续盘踞的势力。
二妮儿在判断取舍上就略纠结了。她可以选择不应劫,但是四妮儿觉得二姐的性格上有些喜欢计较。
果然不出她所料的。二妮儿就喜欢跟着徐誉在劫上纠缠,刚出一个三劫循环,后面紧跟着一个四循环。
“一环套一环,徐誉,你是俄罗斯套娃吗?!还有完没完。”
二妮气的抓头,脸色很不好看。
下一秒,徐誉就像被夸赞了那样矜持的坐在那里微微一笑,风过无痕,那秒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
当天大家都玩的很晚。三个人齐齐坐在院子里。听着钟老爹拿着锤头敲木头的声音叮当作响。院子门口的大门挂着一盏马灯。泛着黄的灯光照亮了一圈。他们就蹲坐在棋盘旁绞尽脑汁。彼此作对。
四妮儿也看得眼睛发花,先是二妮儿赢了一局,紧接着是徐誉赢了一局。
两人对局互不相让,简直把斗鸡的精神发挥的的淋漓尽致。四妮儿看了两局,就有些精神跟不上了。二妮的计算能力相当出色。而脑力绝对是耗费很快的事情。算一两步对手的动作不算强,她至少是算到对手几十步以后的动作。所以每一步都绞尽脑汁。
而徐誉这边也是机关算尽。他能通过细微的一处地方扭转整块区域的格局。到后面,他的赢面就变多了。
一直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