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八零:天才医女-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她,彻彻底底的颠覆了往日里那些寻常女子在他心目中的看法。

    雁门关的府衙听完九寒一席话之后,不由张口对她大赞,“九玹公主,您定是一位心中非常有沟壑之人。我等寻常人,焉能与您比?”

    “如今,听尔一席话,日后所能够做的,不过努力达成您心中的期望罢了。”

    “在下实在不才,纵使为官数载,也不及公主您几天几句点拨。”

    雁门关府衙的这番话,在九寒听来,实在是过谦了。

    她其实也并没有他所认为的那般厉害,无外乎她在几千年后世的那些经历,能比他们现在这些“古人”能多多少少更加的懂一点融会贯通罢了。

    九寒在这里跟雁门关府衙交代完这些,她步子一转,便准备回一趟她在这里的行宫。

    只不过,她的脚步还没迈出这府衙的大门,竟是就听外面一阵千呼万唤的恭迎声,在那里十分虔诚的对她唤道:“恭迎九玹公主!恭迎九玹公主!”

    九寒亲眼见这阵势,不由得默了那么一瞬。

    但紧接着,就在她抬腿想要往外走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世子。

    他们两人的目光隔着人群相忘,不得不说,这一刻九寒仿佛早前所有的隐瞒,几乎一下便明了。

    九寒站在原地动了动嘴唇,并没对他这样带着质问的目光,做出丁点解释。

    他们两人隔着人群相望片刻,率先转身离去的人是秦王世子。

    而九寒在他之后,仅仅只跟余振告了别,并向他对自己这段时间所特意隐瞒的身份,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好在,余振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他仅仅只转念一想,很快便把这个中缘由弄了个通透。

    临别之际,余振对九寒说道:“未来的路如何,到底还得由公主殿下你自己走。”

    “草民今日言尽于此,但你我二人的缘分,却并不会因这身份鸿沟,而果然了断的。”

    九寒一听余振这么说,心里原本所担忧的,倒也一瞬就放下了。

    她不由得勾了勾唇,对余振说道:“临别只是暂时,师傅若和我一样有心,来日我们终会再见。”

    九寒意有所指的说完这句话,也算是彻底的和余振他们这开在雁门关的医馆彻底道了别。

    她临行的时候,自然不能像早先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她堪称声势浩大的回都,自然一下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而在九寒走后,一直中隐隐于市的大商秦王世子,竟是也反常的向他的师傅余振提出了辞行。

    他在余振面前提出这要求的时候,余振不得不对他多看了两眼。

    然后,他对他只说了一句,“也罢,你们各自有各自的缘分。就我这间小医馆终是困不住你们。你们本该就是那展翅于空的鹰,如今,我也是时候该放飞你们。”

    “不过,”余振把话说到这里,悄然将语气顿了顿,“老夫想,或许老夫也是该出去游历一番的。”

    “缘何在这里平白无故做一只困兽,再者,亦不过徒增烦恼耳。”

    余振在这样感叹完以后,便当真决定先跟着秦王世子一起回一趟大商。

    然后,他们师徒两人,先是默契的在大商待了数日,然后便是从西城到商云,又从商云到永城,从永城到铜门关,再从铜门关到沉鱼镇……

    余振陪着大商的秦王世子一起在这世间游历,时日虽短,却好似已看尽这世间的冷暖唏嘘。

    这期间,秦王世子仿佛跟平常百姓一般,会光着膀子在田野间农作,会舞刀弄枪的在大街上卖艺。

    一年时间,眨眼而过,秦王世子跟随着他的师傅再度回到了大商的都城。

    只不过,就在这一年,大商统治者病重,临终前,为了他们大商数百年的基业,竟是安排了一出戏,想要手刃秦王,以为他后来的子子孙孙铺平道路。

    这个消息,秦王目前尚未得知,只是在宫宴前,秦王世子意外窥得。

    当时,他气怒于胸,一番谋定之下,竟是率先出手。

    就在这你来我往的宫宴之上,不动声色的除掉了老皇帝那最为中意的继承人。

    当大商的老皇帝得知此事时,险些一口血喷了出来。

    而秦王世子这样做的后果,显然造成的是,他们大商朝纲不稳,很快各地藩王,皆想起兵造反。

    这个时候,秦王世子定是也想再搏一把,干脆便找到自己父亲,商议了此事。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其父对此并不感兴趣,他说:“本王独善其身这么多年,已是做不来那极有可能被后世谩骂的乱臣。”

    “你若有此野心,为父虽不赞成,但也不会阻挠。”

    “毕竟,咱们大商最近几年已经越发不如以往,或许,由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打拼,方可开创一番豪情万丈的盛世图景!”

    秦王的话言尽于此,但秦王世子却是已经全部听进去了。

    无疑,自从那次雁门关之行后,这短短一年来,再加上他游历所学到的东西,后面紧跟着又是老皇帝对他们秦王一家的必杀之心,可以说无不激发出了他想要掌权的野心。

    秦王世子秦武在经过一番特别细致的谋划之后,先是找来几个靠谱的谋士,然后再让人外出散步了些许谣言,只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般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秦王世子这边一旦有了天命的加身,这让他后面招兵买马的动作,比起其它一些藩王而言,自是轻松了许多。

    很快,他的兵马已全部集结好,只待一合适的时机,便能将这眼前的一切,狠狠推倒,再又将之重来。

    这一年,秦王世子秦武,二十二岁。

    他从大商那老皇帝的手中将这百年基业一瞬夺过。

    之后,再并不满足的征战四方,彻底灭了他们往日里曾依附过的大夏旧部。

    而如今,他们大商的铁蹄仍是不满足。

    很快,大商武帝的谋士们,便给他们的陛下,指出一条新路。

    “陛下,此番地界,乃一众多小部落,所杂居的地方,本身就混乱得很。想必,到时候咱们大商的铁蹄一出,他们必定立马臣服。”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这时候,大商武帝正慵懒的半靠在他的塌上,嘴里轻品着难得的美酒。

    他的眸里的光亮时明时灭,说不清到底是失落,还是带着一种兴奋地满足。

    “只不过,”谋士犹豫一瞬,还是决定将这小小沙盘上的情况,直接坦言出口,“在这附近的子伯国,最近几年竟是十分意外的开始强盛起来了。”

    “若是咱们大商的铁蹄,不趁此机会过去,一把将其俘虏,日后,咱们若想要直接吞并掉它,怕是有点难了。”

    谋士一说完这句话,便对上了自家陛下那样一双彻底晶亮起来的漂亮眼眸。

    谋士不明其意,只觉自己受了惊吓,应是一不小心的犯了他家陛下的怒,所以,人家这才用这样的眼神来看他。

    谋士被吓得一哆嗦,赶忙“噗通”一声,头也不敢抬的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在那里连声求饶,“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是臣不该!是臣不该!臣这狗嘴,一时之间竟不小心说错话了!我大商的铁蹄理应所向披靡,臣身为大商子民不应该没有这点自信。”

    大商武帝先是不懂自己的臣民为何在一对上他的视线的时候,就被吓得那般哆嗦。

    但在他一沉着眸子听完他嘴里所说的话后,不由冷哼一声,道:“你无错,且先起来吧。只是自古忠言逆耳,没多少君王乐意听从。”

    “当然,他们也不会知道一味地听信谗言,只会很快的让他们灭国。”

    大商武帝的这样一番话,不由让他的谋臣暗自在心里感慨,他这是何来的机缘,竟有幸辅佐这样一明君。

    大商武帝在这样宽慰了他的臣子之后,便兀自起身,走向了他宫殿里所安放的沙盘前。

    “你方才提到过子伯国是吗?”大商武帝问。

    “正是。”谋臣只敢低着头回答。

    大商武帝站在沙盘前兀自沉吟一会儿,然后手指一个地方,转身对他们说道:“半月为期,赶紧准备!我们大商,要朝着这里出兵!”

    伴随着大商武帝的话落,他的谋臣们只敢在他转身走后,往他方才在沙盘上所指的方向,看了那么一两眼。

    然后,他们这一看便是一惊,这可正是当年流民匪寇聚集得最多的一个小部落,名唤“石理”,而这里可是距离子伯国最近的位置。

    他们陛下这番安排,难道就不怕他们只要一出兵,立马就会打草惊蛇?

    众位谋士想到这里不禁互相对望一眼,却又不敢直接出声再劝。

    实在没办法,他们家陛下既然主意已定,那他们就只得遵从命令行事。

    小小的部落“石理”在无任何军队的还击之力下,很快就被他们大商的铁蹄一下给弄得溃不成军。

    而他们这部落一散,无外乎再度意味着这里各地流民的流窜。

    这样的情境,让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秦武仿佛看到了一年前。

    一年前,他们当时在雁门关所遇到的情况,似乎也是如此。

    只是,他们这次大商铁蹄竟是一下收复子伯国附近部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子伯国国主的耳里。

    不得不说,这昏庸无度的国主慌了那么一瞬,然后就赶紧召集群臣,开始在那里集思广益的寻求办法。

    然而,他们这番讨论的结果很显然,除了只能招降之外,他们子伯国这样一个区区小地,焉能撼动人家大商的威武之师?

    子伯国国主在和他的群臣们商议出这样一个结果的时候,他整个人焉坐在皇座里,显得十分的颓丧。

    到了后来,还是他所谓的“贤内助”,后宫里边儿那些群妃,给他想出来了一个十分不错的办法——和亲。

    只要他肯把自己女儿出手一嫁,无疑,到时候他们两国之间便是姻亲关系,压根儿就不用再担心,有朝一日,大商的铁蹄还会对他们挥兵直下。

    只不过,要向别人主动低头这件事,但凡是帝王们做起来,终归是有点那么犹豫的。

    也正是子伯国国主犹豫的这么点儿时间,大商的铁蹄已经在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带领之下很快就灭掉了他们子伯国的周边小国。

    几次三番下来,这附近竟是就只剩下了他们这一个孤岛。

    子伯国国主得知这一消息时,要说不气,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到底是为了自己头顶上的皇冠能够带得安稳便默默地向大商的武帝低了低头。

    他瞒着朝廷里的群臣,直接想办法联系大商那边的线人,让他们帮忙设宴,在大商武帝的营地里摆了一桌酒席。

    而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子伯国国主心里终究是有些犹疑,他这么多皇子公主到底该挑谁去主动担当这个大任。

    他想了又想,最终却仍是选择听信了后宫里那些早就嫉妒红眼了的嫔妃。

    他们说,该把九玹在这时候推出去。

    毕竟,九玹公主自幼多才,又聪慧讨喜。

    她们可是记得当初这位公主乃是十分勇敢地就在他们子伯国的雁门关瘟疫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