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谈生意
叶秋桐也读懂了小伙子眼神里的内容,笑道:
“先生你是不是有认识的商家可以介绍?”
“有啊,我家三叔公在村里就是做这种机器卖的,如果你想买,我可以带你去看。”
小伙子顿时来了精神。
叶秋桐也精神一振,果然,人家说四狮遍地是商机没错,随便逮着个人,就能捕捉到正确的信息。
“你带我去看,可是你的店?”
叶秋桐犹豫了一下。
“没事,我有店员看着,我三叔公家离这里很近,我骑摩托车带你去。”
小伙子爽快地道。
如果生意能成交,他也能赚点中介费啊。现在做什么最一本万利了?就是中介啊。
叶秋桐看到小伙子这么热情,也顿时想起来了,现在资讯不发达,通讯更是落后,后世那种随便做个广告就铺天盖地让全国人民知晓的便利网络工具还没有出现。
制造成品的商家销售,不少就是靠中介。如果能给工厂介绍来客人,中介都有提成。这年头最一本万利的生意就是做中介了。
嗯,一定是这样,所以小伙子才这么热情。一想清楚这点,叶秋桐也就不惧怕陌生人的过度热情了,她道:
“好吧,你带我去看看,不过,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我叫温长清,看到没有,小店的招牌就是我的名字。”
叶秋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这家小小的店子表铺叫长清电子表。
她莞尔一笑,自我介绍道:
“我叫叶秋桐。”
“哦,叶小姐,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吧,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骑摩托车过来。”
温长清说着,就赶紧往店铺后面走去,叶秋桐这才发现,原来这家店铺的门面虽然小,可是店铺挺深的,里面一会就冒出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对着叶秋桐一笑,看来,就是温长清说的,他的店员了。
“扑扑扑”,不一会儿,一辆踏板的黑色摩托车从小巷子里拐出来,停在了叶秋桐面前。开车的正是温长清。
叶秋桐倒是有点眼馋,上了踏板车的后座,问温长清:
“温先生,你这辆摩托车也是走私的吧?多少钱?”
“这是辆二手车,旧了些,三千多块。”
温长清也不避讳,如实道来。
叶秋桐咋舌之余也觉得,四狮果然开放得快,比起向阳市来,虽然相距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但是两地人的思维已经不在一条线上了。
向阳依然保守,虽然已经在进步,但是不紧不慢,温吞吞的,那里的人并没有温长清这样充满活力的小伙子。
叶秋桐知道,现在这里卖的走私货并不合法,但是它是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下产生的怪象,很快就会被政府严加监管,不过这时候任其滋生,或许是有关部门一种大胆的尝试呢?
这是叶秋桐自已揣度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否则,要打击掉这片市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这时候,做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试验田。
叶秋桐觉得,自已既然是重生者,把握了时代的节点,就要勇于做时代的弄潮儿,如此,才能抓住命运的节点,享受国家高速成长带来的红利。
现在的摩托车作为高级代步工具,不可谓不贵,一辆本田125要卖一万五千块,一辆踏板“125大黑鲨”也是一万五千块左右,而“小黑鲨100”也要一万出头。想想迟生的工资才30几块,这时的摩托车简直是天价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温长清骑的二手女踏板摩托车三千多块,虽然也贵,但是相比那些新车来说,已经便宜多了。
“你这辆摩托车,也是走私的吧?”
叶秋桐问道。
“是啊,我们这里这样的摩托车很多,你要是有兴趣,我也可以帮你弄一辆。”
温长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赚钱的机会,他去帮叶秋桐弄,当然也会小赚一些。
叶秋桐笑道:
“等我赚到钱再说吧。”
“叶小姐,你太谦虚了。如果你没有钱,也不会想来买机器的。”温长清笑笑道。
叶秋桐觉得这温长清也是有眼力劲的,看来小伙子现在一定身家不菲了吧?能骑得起三千多踏板摩托车的年轻人,放在向阳也是罕见的。
不过,在四狮就是很正常的事一样。一路上,叶秋桐还看到不少骑着同样是踏板摩托车的姑娘小伙子,就象后世看到四狮街头,许多奔驰宝马的豪车一般。
温长清果然没有说假话,带着叶秋桐来到了三公里外一家小作坊里。
别看是小作坊,但是里面干活的工人却是热火朝天的,摆着许多成型和半成型的机器。
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在温长清的介绍下接待了叶秋桐,听了叶秋桐的要求,便道:
“叶小姐你来这里真来对了,我们工厂组装的机器,绝对没有第二家质量能胜过我们。你看,我们这台机器也是国际最新款式的,压塑成形都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只要三五个人轮班操作,你就能做出形态不同的塑料花来。”
叶秋桐一听大感兴趣,便要求这位温厂长操作示范给她看。
温厂长开了机器,进行了一番操作后,叶秋桐看着成品花的效果,觉得挺满意的,便问道:
“温厂长,这样一台机器一天能生产多少塑料花?”
“这样一台机器可以24小时不停工地制作塑料花,如果你雇了人手三班倒地工作,一天可以生产五千朵塑料花,一般现在塑料花的批发价是三分钱一朵,这样一来就有150元的毛收入。”
温厂长扳指替叶秋桐算道。当然,温厂长没有计算塑料花生产原料的价格,和摆放机器厂房的租金、雇员的工资、电费等等。这些却是叶秋桐急于了解的,她道:
“这只是毛收入,那么原材料成本呢?”
温厂长见叶秋桐挺机灵的,便笑道:
“那你得坐下来,咱们边泡茶边讲古,我把这些一一都算给你听。你就知道,你今天找了门好生意做。”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返程
别看四狮的经济思想观念比现在全国各地都要强,但是传统的南方人待客之道还是保留着,温厂长引着叶秋桐到了自家客厅,泡上上好的老铁招待她。
叶秋桐边喝着香喷喷的茶,边听温厂长算了一笔账,结果叶秋桐发现,计算下来,她如果买这台机器,一天能赚到大约五十元的纯利润,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元,一年就是一万八千元。
虽然和煤矿的利润相比,算不得暴利,但也算是一项很赚钱的生意了。
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二十多元到三十多元,一天就等于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一年就是一个万元户……
叶秋桐打定主意,买下机器。
一番商谈之后,机器的价格定在五千五百元,这边的工厂负责培训操作工人,一年保修售后服务,一年过后,工厂也会随叫随到,按需要对机器进行维修养护。
至于制作塑料花所需要的塑料米等原材料,叶秋桐也无需担心,因为作为买方市场,除了要担心价格的波动,只要一个电话,厂家就能送货上门,四狮本地这里就有许多塑料米工厂。
价格谈成了,叶秋桐放了三百元订金,这也是她身上最后的大笔款项了,从水果罐头上赚到的钱,如今已经被她花得一分不剩。
她和温厂长约定,半个月后来提机器,到时候余款一次性付清。
所以,这次的生意谈成了,一切障碍消除,叶秋桐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找钱。
没错,她现在身上除了回程车票的钱,已经不名一文了。
半个月后,去哪里找五千元钱呢?
不过叶秋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她一定能在半个月内设法筹五千元的。
谈好生意,叶秋桐便起身告辞温厂长家,温长清知道她想要马上回家,于是便用摩托车直接载她到了长途车站。
叶秋桐谢过温长清后,便到车站的窗口排队买票。
还好,虽然经历了一番挫折,叶秋桐总算达成了此行的目的。回程的时间比预计得要早,才四点半。
买票进站后,叶秋桐才发现自已除了早上吃到迟生准备的早餐,已经快一天没吃饭了。
待她醒悟过来后,肚子立即就“咕咕”叫起来,叶秋桐这才觉得,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还好,车站里也有卖吃的,叶秋桐一问,茶叶蛋三毛钱一个,面包五毛一个,买吃的话,可以免费提供热水。
车站里的物价明显比外面高了一截,叶秋桐也懒得出站了,于是掏钱买了一个茶叶蛋一个面包,用自已带来的茶叶,向摊主要了热水泡开,吃了一顿还算有营养的迟到午餐。
叶秋桐注意到,现在还没有矿泉水的概念,摊点上摆的都是零食和吃的,就连饮料也很少,估计是为了促销吃食,所以摊主才想出买吃的送热水的主意,这也算是促销的一种方式了。
当然,如果现在有人拿矿泉水摆到摊上卖,估计也没有人买,而且大家伙还会说:二傻子,花钱买白水喝?一瓶还要那么贵?
所以,即便知道矿泉水也是一本万利的商机,现在也做不起来,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到。
但是叶秋桐记下了这个主意,她记得老家附近的一个乡镇,在九十年代被港商挖掘出一口泉水,品质上佳,灌装成矿泉水后,一瓶市面上卖两元还供不应求。
那个矿泉水公司,叶秋桐还记得在哪里,她想等自已赚到钱后,就回去把那一片附近的山地承包起来,待时机成熟,就把那眼泉水开发出来。
叶秋桐坐在嘈杂的候车室里等车,许多主意在心中闪现,只不过,有的能赚大钱的主意,也需要大钱去撬动项目。有的入门门槛低的项目,则是时机未到,比如矿泉水这样的好项目。
叶秋桐收敛心神,专注考虑起未来半个月内,如何尽快筹到五千五百元的事上来。
但是她想了好一阵,都没有主意。
这时,她的班车到了,叶秋桐便起身检票上车,坐在班车上继续想办法。
奈何钱并不是能凭空创造出来的,叶秋桐直到班车到了向阳市,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办法。
车子和早上一样,摇摇晃晃来到了向阳市长途汽车站,叶秋桐下了车,看了一眼车站墙上挂的大时钟,发现已经快八点了。
她原本想着时间如果来得及,就直接去高考复习培训班上课。现在虽然时间超了一些,她还是硬着头皮往培训班赶去。
叶秋桐到的时候,培训班已经开始上课了,教室里竟然坐满了人,看来,想要参加高考的人还不少,难怪这种培训班能生存下来。
叶秋桐只好厚着脸皮,从教室后面蹑手蹑脚地走进教室后排,坐了下来。
老师正在上的是语文课,叶秋桐没有带书,但带着笔记本,索性拿出笔,认真做起笔记来。
叶秋桐发现,老师讲课还是不错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之前她在家里已经有复习过了,有些疑难点都记在脑子里,一听老师讲解,便豁然开朗。
一口气上了三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