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定律为: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这三定律后来不光成为科幻家写到机器人时必须尊循的法则,同时也成为人类开发机器人时给机器人设定的三法则,从而给人类开发机器人应用,套上了安全锁。
叶秋桐大张旗鼓购买《四体》的版权和将要开拍《四体》科幻电影的新闻,被进行了大肆的炒作。
一时间,科幻家这个职业,竟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热门黄金职业,许多学理工科但是对文学有兴趣的年轻人,少不得在业余闲暇时间舞文弄墨,以期能写出一部象《四体》这样经典的科幻,以获得命运的垂青。
叶秋桐要的就是这样的舆论风向,从事科学工作时必须严谨认真,但是解释科学时却可以娱乐化,从而让枯躁的科研工作深入人心,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并成为今后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入口。
用娱乐来引导一代人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叶秋桐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得也挺妙的。
正文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紧跟步伐
娱乐圈的事情,叶秋桐不想深入太多,还好丁晓生一直对娱乐圈保有兴趣,叶秋桐只是做个大方向上的点提,其它具体操作都交给了丁晓生。
至于养水军、开小号这些骚操作,那是未来很久远以后的事了,叶秋桐不想沾手这样的事情。
当然,她不沾手,并不意味着就要脱身事外,因为竞争对手肯定会这么操作啊,不过叶秋桐也不担心就是了,丁晓生也不是傻的,他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也会进化的。
丁晓生上辈子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善角色……
闲暇时光,叶秋桐会带两个孩子到下属企业走访参观,让他们对自家企业有直观感受的同时,也能有融入企业的感受。
迟子绅对于优化企业工作效率的课题最感兴趣了,尤其是在科达研究所,他发现科达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成品手机完全达到了全智能手机的标准,不禁大奇,问黄张为什么不赶紧在市面上推出这款手机,这么有趣、实用的手机,一定能迅速占领市场。
在母亲的点提带领下,迟子若对经商之途颇有心得,黄张还没说话呢,迟子若便道:
“手机的研发肯定是要超前市场一两年的,不过,为了调动消费者的消费,手机只能隔一个消费时段推出一个新款,才能获得最大的研发效益。全智能手机是咱们看到的最新研发成果,但是从模拟手机到半智能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每一个过程都花费了巨大的研发经费,这些计算入成本,肯定是要赚回来的。
当然,非独咱们公司是这样,别家的公司也是如此,你看咱们公司在手机上加入拍照功能后,水果手机立即也在手机上跟风加入了这个功能,不过由于他们是跟风,所以现在咱们的拍照手机在市场上占有率和出货率都高他们一大截。
研发的每一步都要领先于对手,但是在市场销售上则不能太超前,这是手机业界的一个潜规则吧,毕竟大家都要赚钱。”
迟子若的话,成熟老到,让黄张都刮目相看,他冲着迟子绅一摊手,笑道:“这就是全部了,小迟总的话,已经对你方才的疑问进行了解释。”
迟子绅瞄了一眼妹妹,不由笑了,道:“迟子若,没想到你和妈妈学了这么多,看来我也要努力了。”
商业上的门道,迟子绅稍逊于迟子若,但是若论科研的贡献,以后迟子绅的成就绝对大于迟子若。
不过,叶秋桐就兄妹俩未来的职业走向和他们做过深入的谈话,其中,举的例子就是她和迟生。
迟生的工作不显于世,而且薪水只够养家糊口,并不算高,对于叶秋桐的收入来说,更是九牛一毛。
但是这样就能说迟生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要退居其次了吗?
其实,迟生对社会的贡献远大于女娲集团。
不说别的,光说他当年从解体后的苏联手里,成功买入并安全护航回国的那艘巨无霸舰,就让国家的国防力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从这个社会意义上来说,迟生个人的贡献率绝对远胜于叶秋桐。他是国家民族的英雄。他的才情和能力,是无价之宝。
什么样的娱乐明星、企业大咖都不能和他的贡献相提并论。
迟子绅和迟子若都是极聪明的人,自然听懂了母亲的话。在叶秋桐的正确引导下,他们这个家庭并没有阴盛阳衰的现象。
迟生照旧每天打打高尔夫,笑语魇魇间,不动声色就拿下哪个国家铁矿的开采权,或者哪个国家的稀有金属挖掘权……
不过,迟生所做的这一切,对他个人的收入没有一毛钱影响,却对整个国家意义重大。
夫妻俩一个为了小家而努力,一个则为了大家而奉献,正所谓,有国才有家,他们俩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认知。
在他们心里,父母没有谁轻谁重,都一样出色,对他们来说,都一样重要。
迟子若和迟子绅因此从来不会因为在对方的专业领域有所欠缺而觉得焦躁。
小时候,他们一同成长,共同进步,现在则是在不同的领域里突飞猛进。
看到迟子若的成长已经超出他的预期,迟子绅还大为自豪,在黄张面前,他还克制着不显摆,只是自以为淡淡地对黄张道:
“我妹妹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她站位高,自然看得远,也解释得透。就算是不懂商业规律的人,一听都明白了。”
话语里满满的宠溺和骄傲,而他还不自觉。
黄张张了张嘴:好吧,宠妹狂魔就是你了……
这是说他站位还不够高吗?
科科,不过说起来,小迟总是未来叶总的接班人,他还真没办法站到她那么高的位置,他能做好科达研究所的负责人已经是极大的功成名就了。
全世界多少科学家,都盯着他的研究所呢!
一想到这些,黄张被挫了一下的自信心又高涨了起来。
企业的中层干部例会,迟子若也是经常要参与的,在这种会议上,中层干部们会把基层最近遇到的问题提交上来,交由叶秋桐审议处理,而这也是了解企业的最佳时机。
迟子若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中层干部会后,就发现自己对整个下属企业的了解,超过了所有的书面汇报。
这样的汇报事无巨细,从一个刚招工进来的大学生抱怨宿舍没有风扇,到哪个车间劳动流失率上升,都会有人提供上来,正是这些细节的堆垒,构成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叶秋桐虽然掌控着大企业,但却从来不会忽视以人为本。只有把员工当成自己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企业的一份了,才会有敬业的工作精神。
他们多一份认真,生产线上少一个产品报废率,企业的高质量形象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
这样的管理看似很细,但是叶秋桐已经把具体工作都分解到部门负责人身上,所以她只是跟踪进度罢了……
正文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再见黄老板
今天这个中层干部例会原本开得还算顺利,但是其间有一个中层管理员汇报的事情却引起了叶秋桐的注意。
“叶总,最近我们工厂不断有工人流失,说是跳槽到稻马集团,我本以为稻马集团开出了高薪,所以这些熟练工人才离开的。
没想到我去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些工人都是被迫离开的,稻马集团开出的薪水不仅没有我们高,才是我们的一半。
至于被迫离开转到稻马集团的具体原因,我问了工人,他们都表示不能说,而且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神情。”
“哦?有这等事?”
叶秋桐也听过稻马集团的名气,听说一年多前他们刚到向阳时十分嚣张,因为嫌弃招待他们的官员职位不够高,还大发雷霆,表示过要撤资和上诉到上级部门等等。反正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公司。
不过奇怪的是,开始来时闹了一出之后,稻马集团很快又沉寂下来,安心在向阳做起生意来,他们开始时是征用一个小镇,准备搞主题小镇开发,当然,这种策略如果是在外省的话,一般都是开发房地产的代名词。
他们的噱头是武术小镇,但是不用估算叶秋桐也知道,估计就是划个几亩地,上面弄几尊如李小龙等武术大师的石像,再弄个展馆之类的,就是所谓的武术主题公园了。剩下的地,自然都是拿来开发房地产了。
反正在向阳,房地产是搞不起来的,企业来投资总不能赶走吧,而且他们规划的项目之初,的确没有不符合政策的地方,依他们的脾气,不让他们来投资,他们还会到上头去告高勇。所以这个主题小镇最终还是落户到向阳,但是叶秋桐知道高勇肯定不赞成炒作房地产,他自有对策,便也没把这个稻马集团放在心上。
没想到一来二去,一年多了,稻马集团却和她的公司牵扯上了,并且把手伸到了她的公司上头来。
如果是员工受对方高薪诱惑离开公司,叶秋桐也没有话说,要去的留不住。
但是现在从管理员嘴里汇报的情况一听,明显这些公司员工离开,是另有隐情,叶秋桐就不能不管了。
“行,这件事我会放在心上,你再多方了解一下稻马集团的具体事宜。”
叶秋桐反正闲着无事,便把这事记在了心上,准备深入了解一下,如果有什么猫腻,正好给迟子若做商业案例。
稻马集团收购的小镇距离市区有五公里,公交车挺方便的,据说市里已经在规划开辟地铁线路,这一带正好和向阳镇毗邻,未来地铁也能到达,因此在这里开发房地产还是可行的,如果稳定经营,虽然利润不会象别的市区那么暴利,但是至少也不会亏本。
不过,房地产商的野心岂止是不会亏本那么大,不翻一倍不可能打道回府啊。
叶秋桐到稻马集团收购的吉吉小镇看到当地变成一片工地的情形,也不由地蹙眉。
被稻马集团挖过去的熟练工都是做基建的工人,象他们这种工人都是要经过专业培训,机械不能替代,所以人工还是很值钱的,一天的日薪在五十元左右,在这个时候算是高薪行业了,和的士司机一样,是入门门槛比较低的蓝领高薪职业,还是令人羡慕的。
不过,听说他们跳槽到稻马集团后,日薪只有三十元,简直被压到了低价的极点,叶秋桐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受了什么恐怖威胁,竟然愿意放弃高薪,去低薪行业就职。
在听说这些工人不愿意正面交谈后,叶秋桐便化了妆,换上一身普通的T恤牛仔,把皮肤化黯淡一些,弄得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走进了这家工地。
“喂,你是哪来的?干什么?”
叶秋桐才在工地里逛了一会,就看到一个身着保安制的中年男人冲着她喊。
叶秋桐刻意把自己往老往丑了化妆,所以对方也看不出来她的身份,估计还怀疑她是不是到工地偷钢筋的,所以便大声喝问。
“哦,大哥,我是来工地搬砖的,你们门口不是贴了要招搬砖的工人吗?”叶秋桐眼珠一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