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政策,被房地产专家们称为史上最严房地产限涨政策。

    由于是半夜十二点出台的,又被戏称为午夜政策。

    这条政策出台,炒房的和那些别有用心的房地产商哀声遍地,而普通老百姓,原本都害怕房价会上涨的,此时都拍手称快,明白房价上涨只是炒房团一厢情愿的梦想。

    不少人庆幸自己捂紧了钱口袋,没有拿出“六个钱包”的钱来投资买房,要不然,就被那些炒房团的忽悠害死了。

    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新闻的中年妇女再叫惊呼儿子来看新闻,道:

    “你快看,电视上那个要跳楼的是不是之前记者采访的那个男人?”

正文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炒房团哭唧唧

    “哪个哪个?”中年妇女的儿子抱着西瓜,边挖边吃边凑近电视机,然后抱怨地对他妈道,“这么远,谁能看得清楚啊?我又不认识他,只是上次看到电视采访罢了。”

    “可是我觉得就是啊,虽然人拍出来只有蚂蚁一点大,可是记者说对方的资料都符合啊,买了一整栋楼的炒房大户,中年人,之前带着一麻袋钱两百多万元来的,不就是他吗?”

    中年妇女一脸同情地看着电视机上,站在二十层高楼边缘摇摇晃晃的中年人道。

    “嗯,就算是,也是活该,你不知道,他那个采访引起了多坏的反响,第二天我身边就有好多同事商量着要去炒房了。还好啊,他们凑钱没那么快,以前也没买过房,不太懂得相关的手续材料的准备,都被拖了一段时间,要不然,他们如果也学着这个人一样,一个人买个三五套的,那现在肯定哭死了。

    你想吧,二手房交易课重税,房子空置要税,咱们市的公租房都租不完,价格还那么低,谁租私人的呀?更要命的是房地产税,拥有一套自住房以外的房产每年都要交税,我的天呀,那叫买房赚钱?那叫买房催命吧?”

    小伙子一脸庆幸地分析道。

    “说来说去,还是咱们的向阳政策好。换成别的城市,听说房价涨得很快,有的小伙子结婚,根本买不起房,被姑娘嫌弃了。听说现在这种房子有了一个新名词,叫丈母娘经济。”

    中年妇女最近也颇为关注财经新闻里的房产信息,此时说起来一样头头是道。

    “没错,妈,至多以后我结婚,如果没有钱再买一套,我就和对象去租房子好了。不会赖在家里的,我同学去年结婚,租了一套公租房,一百平米,三房一厅一卫,可宽敞啦,人家钱都省下来买了高新科技项目的理财,听说一年能多赚个一两万块的。”

    小伙子有样学样地道。

    “臭小子,咱家这一百二十平米还不够你和媳妇住啊?还要搬出去住?”

    中年妇女被触到了心头禁忌,大骂起儿子来。

    ……

    “哎,妈,别骂了,我看到镜头拉近了,记者也上天台了,那个要跳楼的男的真的是你说的那个。你看,他接受采访了。”

    小伙子边吃着西瓜边津津有味地看着。

    如果中年男人知道此时自己不要命的行为成为吃瓜群从“下瓜”的好佐料,肯定气得不想跳楼了。

    “为什么要跳楼?之前本台采访你时,你还意气风发的?”记者还是同一个,所以一看到对方就认出来了。

    “记者同志,你要为民请命啊,我带的两百多万来买房,本来在别的城市买,肯定买一处赚一处,结果来向阳买,半夜鸡叫啊,周扒皮啊,出了个什么午夜政策啊,我的钱全套在楼市里了,四十多套房子啊,没人接盘买,租不出去,我现在天天要付公摊水电物业,还要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和本金,我要被逼死了我!”

    中年男子哭哭啼啼地道,不复当日用麻袋背着两百万闲庭信步的自信和豪情。

    这个世界赚钱的门路有千百种,有的并不难入门,但是却需要大笔的投资资金,有钱投入就能赚钱,但是难的是,想要发财的人往往没有入门资金可以投入。

    而他,来到向阳就背着两百万元,一栋楼算什么?如果二期小区的房价推高,他还想再投二百万呢!

    结果,现在可好,玩大了,被向阳市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套牢了。

    “呜呜呜”他一个大男人当着全市电视观众的面哭了起来,站在楼房边缘的两腿微软。

    记者正不知道怎么回答,却听边上有人哭着插话道:

    “兄弟啊,跳楼不要太快,等为兄一把,咱们俩黄泉路上也有好相伴啊!”

    接着,一个胖乎乎的男人也走到了阳台边缘,和那个中年男子站在一起。

    “你跳什么跳?哭什么哭?我是两百多百打了水漂在这哭,想不开,你呢?”中年男人边哭边问。

    “我是这片楼盘的开发商,你才两百多万,一栋楼算什么?这里整片地都是我的,我投了五千多万,建了二十栋楼,结果才卖了一栋楼,现在加上这个房地产税收政策出台,真是雪上加霜,向阳的人更不买房了,你说我跳不跳楼?不跳楼那些高利贷的人买上拿刀要砍死我了。

    如果我跳楼了,还能留给妻儿老小一个安静。”

    这个呜呜说着,就要往楼下跳,看来真的是被逼急了。

    记者同志急得直跺脚,还好,就在这时,消防战士已经借着记者采访说话拖延的时机做好了布局,一边一个,硬是从阳台边上把两个人拉了回来。

    直到这时,电视转播才算结束。

    “还好,没跳成,希望他能想开点。”中年妇女在电视机前一眨不眨地看完直播,对儿子道。

    “嗯,真是的,看了半天,也没跳。”吃瓜群众又挖了块西瓜往嘴里填。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啊!

    在某些人眼里生死攸关的事,在另外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眼里,只是一场热闹罢了。

    ……

    这只是向阳房地产拦截游资大鳄的一个缩影,经过相关扼制房价上涨政策出台后的一段冲击期,向阳的房价再次稳定下来,稳稳地回落到了八百一平米,当然,比炒作之前还是略涨了,一平米涨了二十元。

    不过老百姓算了算今年的通涨,还有他们理财的收入,觉得房价这么多年涨个二十元也很正常。

    在向阳,投资房产遭遇滑铁卢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同业,大家都视向阳为畏途,没有人敢再带钱到向阳炒作。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一个教育资源发展均衡、税收政策完备、一心抑制房价、发展实业的兴业热土呢!

    半年后,向阳被国家定为改革发展试验先行区。

    这证明,向阳的一系列经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包括房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政策……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岁月静好

    时间匆匆,转眼飞逝。

    尤其是好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迟子绅已经融入自己的家。

    多年来柳婷婷对他有意为之的虐待留下的阴影,也在家人的关爱中慢慢散去。

    宁远对迟子绅和迟子若十分器重,他说教了学生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比这两个孩子更聪明的。假以时日,迟子绅会成长到他也达不到的高度。

    至于迟子若,似乎更遗传了叶秋桐的经商才能,更乐意学一些经济学上的东西,于是过了年,宁远便给迟子若找了一个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做她的指导老师。两个孩子的学习也步上了正轨。

    叶秋桐多年的噩梦得解,脸上最后一丝忧色也不见了。生活幸福顺遂的她,活得愈发通透了。

    这天,叶秋桐突发奇想,和迟生乘公交车环游向阳。

    这几年来,她一直专注于公司事业的发展,每天上班都安排得匆忙紧凑,来往于公司和家、家和出差这几条简单的线路,连菜也很少去买,似乎少了许多接地气的机会。

    这天把迟子绅和迟子若分别送去学习后,叶秋桐便建议说反正一会也要回来接孩子,不然到处逛逛。

    迟生自是无不应允。

    夫妻俩便把车停在路边停车场,看到公交车就上了车,巧的是,这辆公交车竟然是九路公交车,以前叶秋桐刚到向阳时,从立恒公司去补习时乘的车。

    夫妻俩顿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想起当年,叶秋桐才来到向阳,两个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前程茫茫,但是这么多年努力不放弃地打拼,终于也可以闲坐说当年了。

    “老婆,好象又回到一开始的日子,那时候虽然清贫,但也简单。”

    “嗯,和你在一起,不论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好的。”

    叶秋桐把头靠在迟生的肩膀上道。

    现在是大早上,大伙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高峰期已经过了,公交车上只有三两个乘客,叶秋桐和迟生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看上去也不显眼,所以嫌显亲热也没事。

    迟生稍调整了下坐姿,让叶秋桐舒服地把脑袋靠在她的肩上,双手抓着她的手,现下的情形,岁月静好,感觉太美妙了。

    叶秋桐虽然过了三十的门槛,但是整个人的仪态仍然象是二十四、五的姑娘一样,除了眼底的一抹成熟,她的面容、她的身材都没有走型,当然,比真的二十四、五时更具女人味了。

    迟生摩娑着叶秋桐的手,细滑的手感,好似岁月都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叶秋桐微微反手握着他的手,心里被满满的幸福充斥着。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他们上班时、赚到大钱时都不会有的幸福感。

    叶秋桐闭上眼睛,细细回味着,对迟生道:“迟生,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幸福和过去的幸福是一样的。”

    “我也觉得。所以,幸福和金钱无关。”迟生笑道,低沉的笑声在胸膛里打滚。

    “嗯。”叶秋桐闭着眼睛,感觉发间有风拂过,爱人温柔的目光落在脸上,带着一种被羽毛轻轻滑过的舒服痒感……

    然后,迟生也不说话了,两个人只是紧紧握着手,互相依偎着,无言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公交车跑过热闹的市中心,跑到女娲集团大厦前面,再跑过迟生现在立恒公司临时租的金辉大厦前……车子往立恒公司旧址开去,向阳村已经高楼林立,让人看不出来原来小渔村的模样了。

    这时里的村民们要嘛成了工业区土地开发的股东,要嘛办起了第三产业,酒楼、饭馆什么的,依托工业区的流动人口,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口袋里也赚得盆满钵满。

    叶秋桐和迟生看着窗外掠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只觉得好象时间倒流了,他们又重新走回往昔的生活。

    “你们不下车吗?这是终点站了。”公交车司机到了立恒公司旧址门口,见他们还不下车,便提醒道。

    这里还有部份厂房设备仍在运转,所以也留了一部份工人。司机觉得他们不象工人,衣着打扮和气质都不象,但是这确实是最后一站了。

    “哦,我们还坐回去。”迟生微笑回答道。

    原来是坐公交车玩啊?小年轻真是懂得浪漫。

    司机心里嘀咕了一声,也没再说什么,就把车调头走了。

    “生哥,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知道我们结婚后要一起面对这么多苦难,你还会选择我吗?”叶秋桐不禁趴在迟生耳边问。

    “傻瓜,不选你还能选谁?这辈子是你,下辈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