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有的新鲜事物。
怎么向阳本地就有人办起了慈善基金会?是不是骗钱的?
另外,矽肺病人也不太了解慈善基金会,不懂得申请的流程,而且绝大多数矽肺病人都住在偏远的农村,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慈善基金会可以救助。
一条条一桩桩,都成了横亘在迟丽眼前难以逾越的大山。
慈善基金会试运营半个月后,迟丽觉得自己的心都老了好几岁。
她以前看大嫂操持那么多家公司,还轻轻松松的,平时也听大嫂说了许多实在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她以为不过是操持一家基金会嘛,小试牛刀,有什么了不起的,到时候办得风风火火,让大家见识一下她的本事。
没想到,才上任几天,心就瓦凉瓦凉的。
请了几个大学生上街发宣传单,被人家骂做骗子;基金会也没有矽肺病人来申请……
她请了一个助理,上课时助理顶班,没上课时她也来坐班,结果门可罗鹊,只有她和助理聊天打屁。
这还玩什么啊?
凉菜了。
还想做大业绩给家里人看呢,现在大家肯定在背后笑话她吧?
迟丽十分懊丧。
王超在和她通电话时,发现了她情绪的不对,于是再三追问之下,迟丽说出了这件令她觉得十分丢脸的事。
王超告诉她,可以找叶秋桐求助啊。身边有这么一位能力超强的大嫂,还不懂得向她求助,事后她知道了,肯定不开心。
迟丽在王超的劝说下,也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会遇到挫折,怕也是在大嫂的计划之内了吧?要不然,大嫂当初也不会说这是让自己锻炼锻炼了。
迟丽忐忑地找到了叶秋桐。
果然,听到迟丽面临的困境,叶秋桐给她提了一些建议,迟丽正处在困顿之中,听到大嫂的建议,觉得条条都有针对性啊,顿时豁然开朗。
很快,迟丽在大嫂的牵线搭桥下,和向阳电视台做了一期“有气”专访,介绍了“有气”慈善基金会的性质用途和资金来源、资金监管等情况。
迟丽还带电视台到王超的家乡,水凤凰,采访了那里的六名矽肺病人,让大家看到了他们艰难求生的状况。
向阳电视台是本地唯一的电视官媒,在向阳电视台上发布的新闻,大众者都会觉得具有可信性。
而且,通过这档节目,大家也了解了矽肺病人所处的困境。这档节目,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有气”慈善基金会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迟丽还让水凤凰村的六名矽肺病人申请了慈善基金救助,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治疗,整个过程也邀请电视台介入传播。
看到大部份矽肺病人治疗或者术后状况恢复向好,观众们对“有气”的信赖度也大大提高。大家对“有气”二字,也感触更深。
迟丽还给所有“有气”的员工订制了统一的制服,与慈善基金会的会徽遥相呼应,红黄蓝的颜色,精神醒目,让大家统一制服后上街上分发传单,结果效果意外地好。
因为有了前期电视台的宣传,“有气”的名声已经渐渐打响,又看到员工们出现在街头,大家更觉得这就是身边的慈善基金会了。
员工们分发的传单,大家都接过来认真看,也没有出现过去被骂骗了的现象了。
迟丽这才有了一丝丝就绪的感受。
然而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名接受救助的矽肺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了差池……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家属情绪激动
“什么?基金会外面有家属情绪激动,要来堵门?”
迟丽在向阳大学正在上课,结果呼机一连响了十几个,她又忘了关呼机的信息,被教授的白眼差点没瞪死。
迟丽顶着被教授记进小本子黑名单的危险,赶紧去回电话。
结果,便听到一个噩耗。
“你问我怎么办?啊,该怎么办?你们先把门关上,不要放他们进去。然后再等我电话。”
迟丽一阵慌神,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不过,在员工面前,她还是要做出负责人镇定自若的样子来稳定人心。
反正,她就没见过她大嫂有什么事会慌神的,大嫂?对,大嫂,赶紧给大嫂打电话啊!
迟丽想到了救星。
还好,叶秋桐在办公室里,接到电话,她便对迟丽道:
“你赶紧打车去二院,我也马上赶去,先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再说。”
迟丽被叶秋桐一点醒,好象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马上明白过来,事情发生的根源在于病人,要先解决了病患的问题,就能解决家属的问题。
于是,她放下电话,立即出校门打了一辆的士,向二院赶去。
向阳大学到二院比较近,不过叶秋桐是私家车,不象迟丽打车耽误了时间,所以两个人正好一先一后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市第二人民医院如今医疗设备全部是从国外进口,达到了国家一流的水准,而且这里也有不少洋医生常年进驻交流,本院的医生也每年轮换海外学习取经,因此市二院的医疗水平已经稳居全省前列。
由于名声在外,市二院不光本市的病人,就连省外的病人也都往这里跑,风头之劲,还超过了省里同类水平的医院。
医生和所有吃技术饭的行业一样,看的病例越多,医术愈发精进,对于医生来说,自然是愿意看到病人都往自家医院里跑。何况这家医院待遇优厚,各种奖金不胜枚举,一个普通医生,都能有十几万元的年收入。
这在九十年代,相当于后来百万年薪的收入了,在这里当医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当然,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医生坚决不能收病患的红包,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查证确实的,予以辞退。这里医生除了正常工资奖金以外的收入完全来自于女娲集团的无私捐献。
当然,这种捐献也不是大锅饭,人人都平均有一份,一切还是以病患出发,考查治愈率、收治率、病人好评率等等,还有在国内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数各种,形成综合分数,每季度发一次奖金,年终排名前十者,还有巨额奖励。
可以说,在二院的医生护士,都富得流油,大家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人会为了病人的一个区区红包,而丢掉自己长期的金饭碗。
再说,对于学术型的人才来说,二院丰富的病例更令他们着迷,这里简直就是提升医术的宝库,对于许多青年医生或者术有专攻的专家学者来说,就算拿普通工资他们也愿意留在二院。
种种良性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向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在人民群众中可谓有口皆碑。当然,这一切都脱离不了背后财大气粗的女娲集团的支持。
因为赵文豪在海外注资周转麻烦,叶秋桐自己的实力提升上来后,索性便把注资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任务接手了过来,现在整个二院背靠女娲集团,资金无忧,自然对女娲集团也是有一定的特殊照顾。
反正古话说得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世上也没有见过不生病的人,和医院打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叶秋桐一现身,迟丽原本惶惑不安的心就有了主心骨,紧着几步迎上叶秋桐,叫了声:“大嫂。”
这一声和平时不一样,平时叫大嫂,那就是出于礼貌,这一次,可是充满了依赖、恳求之意,就象一个无助的小孩看到了靠山。
叶秋桐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稳住。”
迟丽用力点了点头。
两个人一起往医务科走去。
医务科在另一幢楼里,远离住院部和手术室,一般病患或者家属不会到这里来,比较安静,正有助于叶秋桐了解情况。
叶秋桐在来之前就联系了相关医生,所以她到的时候,这些有关医生就在这里候着了。
“说吧,到底什么情况?”叶秋桐和大家打过招呼后,便问道。
直接负责手术的是一名成熟稳重的中年大夫,姓郑,看到叶秋桐亲临,想着医院里对叶秋桐的传说,这位叶总相当于二院的超级院长了,她说话,比院长更管用。
医生们都开玩笑说,如果把院长换了,没人会着急,可能还有人会拍手称快。但是如果把叶总换了,肯定大家都会急得跳起来。叶总可是他们的金主,一家老小能不能致富奔小康,就靠叶总了。
国内现在医院的情况,医生们心里也很清楚,哪有一家医院象他们这样,用着顶尖的国际设备,拿着大把奖金的。
他们待遇之丰厚,就是那些整天口袋里塞满红包的同行也比不上,而且他们这样赚钱堂堂正正,毫无心理负担。不象那些索取红包的同行,万一出个什么医疗事故,收取的红包往往成为病患家属攻讦的脆弱之处。
多少知识份子、专业技术人员,梦想着在这样的工作氛围里工作,所以他们都特别珍惜羽毛,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台手术,接诊好每一名病人。
只是没想到,今天这名病人出事,会让叶总亲自赶来。郑医生不禁紧张了起来。
一瞬间,他想了许多:那位病人是不是叶总的亲戚?他会不会被辞退?如果辞退了怎么办?他才刚买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现在贷款还有十来万呢,原本以为今年就能还完的……
不过,叶总都问了,他也不能逃避,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整理了一下思绪,便一一汇报起当时的情况来……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还原情况
原来,这名患者送进来的时候情况就很危急了,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损伤,病人已经咯血了几天。当时,也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基金会把他列为优先救治的病人提供了救治款。
郑医生很快拟定了手术方案,对病人进行清肺治疗,可是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出现了短暂的呼吸暂停现象,这是由于病人本身心肺功能就弱,承受不了手术的强度引发的。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事前也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所以医生进行了紧急的心脏复苏术。经过一番抢救,病人的心脏恢复了跳动。
但是术后病人却陷入了昏迷之中,没有如常一般苏醒,医生经过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病人心脏停止跳动复苏的时间虽然在医学标准时间内,但是矽肺病人身体含氧量本来就低,心跳停止缺氧后,虽然按医学的标准时间治疗恢复了心跳,但是病人的大脑还是因为缺氧受损,导致其陷入昏迷。
“所以现在病人的情况就是?”叶秋桐问道。
“昏迷不醒,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醒来,也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
郑医生道,心里有点憋屈。
这种病人的情况是:不治拖不了几天也会死。治了还有希望能延长存活期。
按照以往,这种病人无钱治疗,也不会来治疗,只会安静等死。现在可好,送进医院,全力救治之后,回天乏术,病人家属还要来吵闹。
医学上的事,祸福难料,同一种病,有人一治就效果很好,有人怎么治也没有效果。是医生笨吗?同一个医生采用的是同一种治疗方法……
郑医生心里有点委屈,脸上也显露无余。
叶秋桐见状,便道:“医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