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月桂心里,对待娘家的感情,一下子就淡了。

    叶秋桐没想到家里人都这么关心这件事,一个两个的都不肯让她投资西山煤洞。

    不过,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当然会担心,叶秋桐一时又不好在这里言明,只能看着他们着急自已也干着急。

    早知道他们反应这么大,叶秋桐就会事先做好铺垫工作,告诉他们西山煤洞成功率极大的事。

    不过,长辈对这件事的关注,也说明他们对她的呵护。叶秋桐心里暖暖的。

    就在这时,山熊又发话了,他对吴月桂道:

    “月桂,你别着急,你们都不了解情况,只听外面的人乱说,我可以拍着胸脯向你保证,西山煤洞一定会出煤的。你们家既然投了这个煤洞,以后肯定和我吃香的喝辣的。”

    吴月桂自然认得山熊,上学时他坐在他后排,老是扯她的小辫子,没想到如今人到中年,她和山熊还意外成了合伙人了。

    事已至此,投资煤洞的事情肯定无可挽回,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还好,合伙人还能信得过,毕竟是她的初中同学,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吴月桂勉强扯了下嘴角,对山熊道:

    “那你说说,都打了好几个月了没见煤,什么时候能出煤啊?”

    吴月桂这话问得不客气,山熊答得倒也爽快,道:

    “其实没有打了三个月,前后算起来只打了一个半月,其间断断续续的,宝福的资金老是不到位,就停了几次,后来宝福又说要去做饭店,不打算继续挖下去了,所以我就把工程停了。如果再各追加一万块,我想不多久就能打出煤来了。”

    山熊笃定地道。

    “什么?还要再追加一万块?”

    吴月桂和叶长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困局

    “呵呵,是啊,因为之前停工了嘛,宝福资金紧张,我也没敢大催他。不过,停工后工人的工资还有以前的原材料钱什么的还要结算啊!

    咱们既然要复工,之前工人欠的工钱,还有原材料款也要结清,才能再买新的材料,继续开工。”

    山熊说得很实在。

    叶秋桐也懵了,喃喃道:

    “还要再追加一万?不过之前咱们签订合同的时候没说啊?”

    听到叶秋桐的话,屋里的人除了山熊,顿时神情各异,脸色十分精彩。

    叶长志和吴月桂自是生气,吴宝福一脸尴尬,郑银秀虽然讪讪地,但是仍强撑着做出“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

    一万块,要拿出来对已经赚到钱的山熊和吴宝福并不难,但是对于刚起步的叶秋桐来说,要掏出来谈何容易。

    不过还好,其实叶秋桐手上还有余钱,这些钱的一部份本来是打算还给大生玻璃厂的,还打算留下一部份应急。

    但是如果再追加一万,叶秋桐手上就没剩什么钱了。

    “怎么回事?要把股份转让,这些资产都没算清楚吗?”

    叶长志生气地问道。

    若不是看在吴宝福是吴月桂的亲哥哥份上,他早就翻脸了。

    没办法,既然做了亲戚就是一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真要翻脸也不是这种时候。

    “叶支书,话不能这么说,股权不都转让了吗?”

    郑银秀拿着合同和钱,心里笃定,厚着脸皮,决定不管迟家和叶家怎么说,她就是不松口,反正西山煤洞就是叶秋桐的了。

    叶长志气得两眼冒火,叶秋桐倒是冷静下来,既然这个煤洞注定会赚钱,她何必在这里和吴宝福一家争短长呢?

    就算现在大吵之后,吴宝福愿意退一部份钱给她们,反而为日后西山煤洞出煤留下隐患。

    于是叶秋桐便扯了一下父亲的衣襟,劝道:

    “爸,你别生气了。既然合同都签了,我也就认了。山熊,咱们换个地方,商量一下今后煤洞发展的具体事宜吧?”

    “嗯,好。不如到我家吧?”

    山熊见双方好象又要吵起来,反正他是一脸不理解,在他看来,这个煤洞出煤是早晚的事,吴宝福没有眼光要转让,叶秋桐有眼光接收,这是叶秋桐的福气。

    他也不想看两家人再吵吵嚷嚷,便顺势同意了叶秋桐的要求。

    西山煤洞的股权已经出让,今后的生产诸事和吴宝福已经没有关系,叶秋桐要转换战场也是顺理成章,吴宝福也没有说什么,郑银秀则在叶秋桐走后,立即兴奋起来,高兴地道:

    “宝福,太好了,这烂洞终于脱手了,咱们的本保住了。”

    边说,郑银秀还边兴奋地点数起钞票来。

    吴宝福心里还存着的一点惴惴之心,被郑银秀一激,也跟着高兴起来,笑道:

    “还是我老婆聪明。”

    这时候吴宝福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已算计的人是守寡的亲妹妹。

    山熊家到村尾,和吴宝福一有钱就盖起红砖楼不同,他家是一进的四合院,不过装修和家俱都是八成新的,一看就知道,是赚了钱之后在旧厝的基础上翻新的。

    虽然还是老院子的格局,但是整体居住的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保留了民居冬暖夏冷的特色,其实住起来不比红砖楼差。

    叶秋桐一看山熊家这格局,和迟家也差不多,如果迟家屋里铺上瓷砖,墙面上再涮上白灰,屋里家俱重新购置,家居四周再进行绿化美化,应该效果和山熊家也差不多。

    主要是,这样做的话,花的钱比盖新厝估计要省一大半,迟家以后怕是没有人会留在老家,迟瑞早晚要考出去,迟丽会出嫁,以后婆婆也要跟着两个儿子养老,所以在老家大兴土木没什么必要。

    叶秋桐边盘算着,边喝着山熊泡的老铁,听山熊说起煤洞里的诸项事宜。

    叶长志和吴月桂见山熊还是挺有诚意的,也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心中的怒气便慢慢压制下来,开始你来我往,和山熊探讨起来。

    叶秋桐听明白了山熊算的账,笑道:

    “山熊叔,其实工人和原材料只欠了八千块,咱们一人出一半,四千块不就行了?不必一下子追加到一人一万啊!”

    “秋桐,其实我虽然相信西山煤洞肯定会出煤,但是什么时候能打到,这也有点运气成份,所以咱们多拿点钱出来,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嘛!”

    山熊说到这点时,脸上有点尴尬。他的确是有信心,但就怕合伙人和吴宝福一样,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资金也不肯追加投入,到时候项目又中断,那西山煤洞要生产,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若不是吴宝福已经让他心凉了,他也不会随便接受一个新的合伙人。此时见叶秋桐不同意出一万元,山熊又提起了心。

    “山熊叔,你放心,用不到一万块,咱们各出五千,没准第一炮下去就打到煤了呢?”

    叶秋桐用开玩笑的语气道。

    “哟,秋桐,借你吉言啊。好吧,那就先各自再出五千吧。”

    山熊知道一时半会也无法说服叶秋桐,只好同意了,毕竟是新搭档的合伙人,还和她婆婆是同学,不好强逼过份。

    但是山熊相信,假以时日,他一定能说服叶秋桐加大投入。在他看来,叶秋桐的父亲是村里的支书,在资金上肯定没有问题。

    叶秋桐见山熊同意先投入五千元,也算是各让一步,于是抿嘴一笑,这是她对西山煤矿的最后投资了,只要再打一炮,西山煤洞就会出煤,她也没必要投资了。

    但是听山熊说之前还欠了工人的钱什么的,再追加五千元的确是必需的,不然,工人没工资,谁给你干活呀?

    然而,吴月桂通过这件事,对吴宝福是彻底死了心。

    既设了个圈套让她们钻,还不厚道地留下了这么多后患,她心里恨死了吴宝福。

    和水果罐头生意一样,煤生意看着暴利,但是一个不好,她就会倾家荡产,吴月桂觉得自已好象刚摆脱了一个困局,又掉进了另一个困局里。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出乎意料

    山熊热情地留晚饭,叶秋桐稍客气地推辞,还真地留饭了,让吴月桂和叶长志有些意外。

    叶秋桐是这么考虑的,以后要和山熊成为合作对象,当然现在要先亲融一下感情。

    山西煤洞赚钱是肯定的,但是她不久之后就要到随军,再赚钱的事业,也比不上夫妻长久相伴重要,两地分居是不现实的。

    叶秋桐重活一世,深深明白,如果两个相爱的人因为两地分居被迫放弃彼此,那钱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迟生对她的感情毋庸置疑,相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已经足以验证他对她的深情。

    最让叶秋桐感动的是,迟生在认为她被强奸犯“挟持”并且失贞之时,他选择了以她的生命为优。

    光是这点,就强过这个世界上九成九的男人。

    正好今天是个好机会,婆婆和父亲都在,她走以后,接管煤矿上的事情,就是他们俩了。

    婆婆是寡妇,不好与山熊一再接触,但是父亲在山熊面前是有地位的,以他的精明,也能拢得住山熊,叶秋桐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培养婆婆、父亲和山熊之间的合伙人感情,因此自是不客气地留饭了。

    山熊很高兴,换了新合伙人,钱的事情也解决了,再度开工指日可待,他让老婆到村里的小饭馆里点了十几道菜,有鱼有肉,还开了一瓶茅台酒,非让大家都跟着喝一杯。

    当然,除了叶长志,剩下的三个都是保护对象,秋生年纪不大,叶秋桐不想他就此沉溺于酒桌上,因此替他婉拒了。

    叶秋生想着上回去县城同学聚会的经历,也深深感觉到喝酒并不是一桩好事,喝了酒,差点被女人拉下水,无故喜当爹,所以姐姐帮他推辞,他也没有怨言。

    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喝酒不能解决的,如果一瓶不行,就再来一瓶。

    一瓶半茅台酒下肚,山熊和叶长志几乎都快成结拜兄弟了。

    八十年代正是酒肉当家的年代,有人会喝酒,赢得几十万的订单;有人会喝酒,成了国际倒爷……

    这是一个酒风大盛的年代。

    甚至提拔干部,也是以酒量为尊。

    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很难想象酒量好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好酒量即代表了能力,甚至好酒量比学历更重要,一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国营厂里,还不如一个会喝酒的初中生更受领导的青睐。

    叶秋桐在上辈子见过最夸张的喝酒比拼,就是香槟塔。将酒杯象喝香槟酒一样摆成尖塔形,从最上面的酒杯倒满的酒流满了下面所有的酒杯,然后拼酒的两个人,从上面拿起酒杯,一人一杯,一直往下喝,看谁先喝倒……

    叶秋桐目睹那一幕是她在一个五星级饭店做帮工,当时喝死了一个业务员,不过,那时候喝醉死并不入刑,反而算是工伤,那名业务员喝死后,为工厂赢得了一个大订单,被大家誉为英雄……

    当然,这只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些许的不和谐之音,很快,这股吃喝之风就从明面上消失了。

    据叶秋桐自已分析,这股吃喝风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八十年代正当壮年的那批人,正是年少时挨饿的那批人,大家饿怕了,有机会吃喝,自然不会关闭口腹之欲。

    而这股吃喝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