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啊,赵大哥如果销售渠道没有问题的话,其实还是可以继续找我们拿货,我们可以月结,但是要签订协议,你支付三分之一的货款就可以了。”
叶秋桐估量了下赵全友的身家,他有这家黄金店铺在县医院边,就不怕他会跑掉,所以叶秋桐愿意冒一下险。
“这个主意不错,我看可以。”
赵全友眼里闪过一抹算计的光芒。
叶秋桐虽然脑子机灵,但是做生意还是太嫩。
货只要到了他手上,货款什么时候结,还不是他说了算?告到法院?他不怕,他有个亲戚在法院,说全天下最难的事,就是执行难了。
比如说有人欠了一万元,法院判决必须归还这一万元,可是被执行人可以拖啊,执行的法官上门,一次给个一百、五十的,再多几次,法官都不爱上门了。
这批黄桃罐头大约要两万五千元的货款,三分之一七千元,他拿出来后,剩下的就没有叶秋桐什么事了。
他倒也不怕叶秋桐以后不再和她做黄桃罐头的生意,谁让这个姑娘那么傻,竟然把制作罐头的技术教会了村民。结果,有个村民娘家是产桃大村洋上村的,她回去把技术教给了娘家兄弟。
然后,那个村民还主动找上门来,要的价钱比叶秋桐的低了五毛钱,现在,整个洋上村的黄桃罐头他也在包销。
黄桃罐头的销路一直很好,在外省价格看涨。赵全友知道洋上村的黄桃一向比后山村的甜,便把这批罐头都囤了起来,准备等价格上涨得差不多了,再抛出去狠赚一笔。
当然,洋上村的黄桃罐头之所以能那么便宜卖他,对方还有个条件,就是让他坑叶秋桐一把……
正文 第七十九章发现端倪
现在,一切照计划行事。
黄桃出产季节到了季末,叶秋桐手上也积了上万瓶的罐头,要坑叶秋桐,这是个好机会。
赵全友发现,按坑人的计划实行,他的好处也不少,至少有一万多块坑人的收入,所以显得特别积极主动。
叶秋桐哪里知道赵全友这些心思呢,一听赵全友愿意依她的计划行事,高兴坏了,压在心头的重石终于搬开,顿时连呼吸都畅快起来。
可惜啊,迟生已经上班车了,不然告诉他,他也能安心去部队做事。
“赵大哥,那太谢谢你了,要不,咱们先签订下合同?”
叶秋桐觉得自已之前就是吃了没签合同的亏,所以这次无论如何就要先签下合同。
“好。”
赵全友爽快地拿过笔,然后扯了一张小学生作业本上的纸,估计是他家孩子的作业本,然后递给叶秋桐道:
“你写吧,我这做生意的全凭一张嘴,没签过什么合同,不懂得写。”
赵全友这么说,叶秋桐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人家凭信誉做生意,她非要逼着写合同,好象有点强人所难。
但是一想到之前吃的亏,叶秋桐还是狠了狠心,低头写起合同来。
一纸合同,对于高中生毕业的她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不一会儿,就拟好了。
“唔,好,咱们就按合同办事,你我都分别签名就行了吧?”
赵全友问道,见叶秋桐点头,很爽快地在乙方字样边上,歪歪扭扭地签下了自已的大名。
事情搞定,叶秋桐心情一松,笑着对赵全友道:
“赵大哥,那我一会回村,就赶紧雇车把货送来?”
“好,没问题。”
赵全友也是乐呵呵的,想到即将入袋的大笔钱,心里特别痛快。
叶秋桐离开环宇杂货店,本来想赶紧回家去告诉吴月桂这个好消息,但是突然想起之前迟生说的,销售渠道太单一的事情。
叶秋桐便在县城四处走走,想看看是不是还能找到别的销售渠道。
其实,签合同时她也留了个心眼,没有写供给环宇杂物店多少货,这样,如果她的货有了别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把其中一部份销售给别家。
这样,也能让资金及时回笼。
否则,要等赵全友给钱,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
钱在别人手里,就是别人的,哪怕是别人欠你的,也是他的。
叶秋桐便往县城几个商业繁华中心逛了一圈,不外乎是农贸市场、八角亭还有汽车站。
在汽车站边,叶秋桐意外地发现,这边杂物铺和路边摊竟然也有卖黄桃罐头,但是看罐子和标签,并不是后山村生产的。
赵全友曾经说过,后山村的罐头主要是卖到了外省,所以在本地的大小店铺,她都没有看到卖。没想到,今天逛了一圈,竟然看到了别家生产的黄桃罐头。
叶秋桐知道,黄桃罐头好卖,早晚会有人模仿,但是没想到这么快,不由地有了危机感。
她换出五元钱,买了一罐这种她没见过的黄桃罐头,顺便装着不在意地问店家:
“大叔,这些罐头是哪生产的?新不新鲜啊?”
“新鲜得很。是洋上村的,洋上村你知道吧?就是咱们县黄桃的生产基地村,那里的黄桃可甜了。现在的人脑子都聪明,懂得把黄桃做成罐头来卖,我们前几天才进的货,你放心吃吧!”
店主见她一个娇俏的姑娘说话这么有礼貌,不由地想和她多聊几句。
“哦,洋上村直接卖你们吗?还是从批发商那买的?”
“呵呵,姑娘,你也想做这门生意吗?我告诉你,如果你要做黄桃罐头的生意,可以找县医院边的环宇杂物铺,那家老板叫赵全友,我们的黄桃罐头都是找他批发的。”
叶秋桐无意中得到这个情报,心里不由地“格登”了一下。原来,赵全友还兼收着洋上村的黄桃罐头,难怪会说资金周转不来。
洋上村的黄桃产量可比她们村大多了,几乎全村人都种黄桃,一年产量是后山村的十倍还多,村民的收入主要也是依靠黄桃。
赵全友收购后山村的黄桃罐头吃到了甜头,所以把生意铺到了洋上村?可是洋上村的人怎么懂得做黄桃罐头?
叶秋桐心下一动,就找店主买了汤匙,开了这瓶黄桃罐头就试着品尝了起来。
“面,不好吃,桃肉太软,煮得太久,果肉味道寡淡了。”
叶秋桐吃了一块,得出评价。
“咦,有那么难吃吗?我自已还没尝过呢。”
店主一听,不由大奇。
“你试吃一下。”
叶秋桐大方地递过黄桃罐头。
一瓶罐头五块钱,所以即便是店主自已也舍不得吃。
店主也去拿了支汤匙过来,舀了一块黄桃肉,放到嘴里一嚼,立即点点头道:
“没错,太难吃了。没想到洋上村的桃甜,但是却比后山村的桃罐头难吃。
我之前是吃了后山村的罐头,觉得甜,才求老赵进的货。但是他说后山村的都卖到外省了,新近进了一批洋上村的,说我要就给我一些。
我想着都是黄桃罐头,没想到区别这么大。”
店主一脸无奈。
不过,他倒也不担心,自已进的洋上村罐头会亏本,因为在车站做的都是外地客的生意,大家买回去吃,就算觉得不好吃,也不可能为了一瓶罐头特意回来找他退货。
当然,这批罐头卖完,他再也不进洋上村的罐头了。
夜路走多会遇到鬼,要是再遇上几个象眼前这位姑娘一样的本地顾客,再加上脾气暴的,说不定就打人了。
叶秋桐吃完这瓶罐头,心里就定了。
产量再高,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做得再多也不会有他们村的罐头销路好。
顾客又不是傻瓜,吃过好的以后,再吃差的,肯定会特别挑剔和反感。
叶秋桐又买了两瓶洋上村的黄桃罐头,打开当场品尝,果然都是和刚才一样,难吃的滋味。
叶秋桐心里有数了。
后山村怕是出了内奸,把制做桃罐头的技术弄到洋上村了,不过,却没有考虑到,洋上村的土质和桃的含糖量各种细节,所以做出来的罐头失败了……
正文 第八十章围堵
虽然亏了十五块钱,但是这钱花得值得。
叶秋桐对那店主道:
“大叔,我这也有黄桃罐头,你要不要试试我的?”
“哦?可以。”
店主一见叶秋桐掏出来的罐头,不由奇怪地道:
“姑娘,你这罐头和我之前吃的后山村的罐头挺象的,你不会是后山村的吧?”
“大叔,你脑子真好使,我的确是后山村的,这是我们村的黄桃罐头,你尝尝。”
叶秋桐打开罐头瓶,递给店主。
店主用汤题舀了一块黄桃肉放进嘴里,边吃边品,不禁连连点头道:
“好吃,果肉又脆又甜,正是我想要吃的味道。”
“大叔,我四块钱把罐头运到城里卖给你,你在我销售我们的罐头,行不?”
“行啊,没问题,你别看我的店小,但是这边旅客人来人往,客流量还是挺大的,每天销个二、三十瓶没有问题。”
店主点点头,叶秋桐卖他一瓶四块钱,和他从赵全友那里的进价是一样的,可是叶秋桐的桃罐头明显比洋上村那批好吃,算起来,他宁愿要叶秋桐的。
而且,赵全友那个人之前把控了货源,一脸了不起的模样,他为了进货还得说好话放低了身段去求他。
现在不用求赵全友,还有人主动送货上门,这事挺新鲜,店主自是乐意。
这个年代大家做生意刚起步,也没有什么服务意识,主动送货上门,对于店主来说也是件意外的收获,省力省工,他何乐而不为。
这边说定了生意,店主先订了五箱一百瓶,叶秋桐便离开了,继续往别处找商机。
这样零打零卖,叶秋桐在城里挨着商家问过去,总算也销了一千多瓶出去。
不过,这只是十分之一,离一万瓶的数量还有差距。
当然,叶秋桐对自已的水果罐头也是有信心的,反正保质期还长,这些商家卖完货,肯定还会找她拿货,只不过周转资金要压久一些。
如果一次性卖给赵全友倒是痛快了,但是叶秋桐从赵全友第一次失信后,就对他产生了不信任之感,她早就隐隐觉得赵全友的失信中有猫腻。
若不是自已细心,在县城里走了一圈,知道赵全友进了一大批洋上村的货囤着,怕是还会蒙在鼓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稍打开一些销路后,叶秋桐反而不想把货卖给赵全友了。
她是零敲碎打的卖没错,虽然辛苦点,但是货款是百分百拿到手的,不象赵全友苛刻的条件,还要月结。
这么想着,叶秋桐就赶紧到八角亭,雇了两辆载货的三轮车,然后往村里赶,要趁天黑前把货都运到城里。
春旺的拖拉机运货到赵全友那方便,但是象这样逐家逐户的送货,还是三轮车方便。
而且春旺的拖拉机用久了,叶秋桐也怕村里人背后会说她有占公家便宜之嫌。
叶秋桐带着三轮车伕回到家里时,正好看到村里人围着自家吵嚷不休。
“我们迟家决不会欠大家的钱,放心,三天之人肯定把钱还给大家!”
吴月桂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听得叶秋桐一阵心惊肉跳。
怕是自从迟生和她离开后,这里就被围了吧?要不然,婆婆的声音平时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