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秋桐的话,让赵文倩眉眼也舒展开了,微点了下头道:
“好,这样真热闹,我在向阳,也算有了几门亲戚可以相互走动,都多少年没有这样的气氛了。”
然后叶秋桐又说起明天送温暖的事,赵文倩自然也有兴趣参加,这样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不过扳指一算,叶秋桐和赵诗音、叶秋生一人开一辆车,再来几个也是管够坐的了。
至于要“送温暖”的物资,秋生会另外叫了卡车载物,所以也不怕他们的车装不下。
第二天一早,叶秋桐他们一行三辆车,后面跟着两辆装满物资的“送温暖”解放牌大卡车便往池边镇而去。
张镇长接到电话,前一天就把够条件的贫困户一一通知好了。听说有企业家要来“送温暖”,贫困户们天还没亮就到镇政府里等着了。黑压压的或站或坐,把早起的通讯员吓了一跳,还以为怎么了。
待叶秋桐他们的车子到时,贫困户们都在张镇长的指挥下排好队站好,叶秋桐看着有点心酸。
“各位乡亲,这几位就是给大家节前送温暖的爱心企业家,这位姓叶……”
张镇长拿着个喇叭筒,站在镇政府门前的高台上一一介绍,叶秋桐他们都有点赮然,觉得这也不算什么事,还被张镇长搞得这么隆重。
介绍到琼斯时,底下的人群还小小骚动了一下,因为大家没想到,今天不光能免费领到物资,还能看到外国人。可能在他们心里,看到外国人和领到物资也同样重要,和看稀罕一样。今天看到外国人这个话题,他们回去能讲上一年,甚至更久……
琼斯身材高挑,穿着白色粗线的羊毛衣,下身是蓝色牛仔裤和黑色的长筒靴,天气冷,她脖子上还系着一条格纹的巴宝莉围巾,显得阳光俏丽。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贫困户,她不由掠过一阵有心无力的感觉,一时间有些茫然。
而这时,叶秋桐则应张镇长的热情邀请,给下首的贫困户们讲几句话。
这是国内办仪式的正常程序,总是要领导嘉宾讲几句话,似乎仪式才会圆满了。
叶秋桐推却不过,便拿起张镇长递来的喇叭筒,站到台前,开始讲起话来。
叶秋桐的装扮和琼斯差不多,她外面穿着干练的菱纹军绿色的短款棉外套,里面是黑色的高领毛衣,下身是蓝色牛仔裤和一双白色的耐克板鞋,脖子上扎着红色的围巾,显得干练又青春。
赵文倩看着女儿落落大方的样子,心里又安慰又高兴,眼里满满流露出了母亲的柔情。
从认识到现在,叶秋桐不断给她惊喜,她的成长,让赵文倩大感安慰,虽然缺失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二十年,但往后的日子,她能看着女儿一步一步成长,真是甚慰。
“各位乡亲,要过节前,先向大家拜个早年。今年是第一次认识大家,这也算是一种缘份,但是从今以后,可能咱们就要经常相处了,怎么会这么说呢?事情是这样的……”
底下的群众听到叶秋桐的话,开始一阵微微的骚动,接着,这阵骚动就象石头投入平静的池塘中一样,激起了阵阵水波纹。
台上台下的大家听到叶秋桐的谈话,都有些吃惊,没想到叶秋桐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叶秋桐这么做,不光是送给贫困户们一份年礼,而是送来了最重要的礼物:授人以渔。
张镇长开始没听明白,后面听懂得了,便激动地带头鼓起掌来,道:
“多谢叶同志!大家一起鼓掌感谢她!”
张镇长的话自然是一呼百诺,大家都“啪啪”地热烈鼓起掌来。赵文倩看到这样的光景,也是一付与有荣焉的表情。
正文 第六百三十六章不可能忘了
原来,叶秋桐在台上向这些贫困户们承诺,她近期在池边镇的茶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手,欢迎贫困户们报名参加茶庄的建设,她会优先考虑聘用他们。
而且,即便茶庄建设完成,还有大量的工作机会,比如做茶庄的工人,有心的也可以学习制茶,成为制茶师,只要他们想努力工作,就有机会摆脱贫困,没准还能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另外,如果脱不开身,不能到茶庄做工的,她也会进行随访,根据他们的特长和能力,想办法为他们制订符合实际的脱贫方案,不管是开山种茶、种果树,还是在村里养鱼养鸡鸭做专业户,她都会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这样的帮扶方式再过几年就不新鲜了,到叶秋生重生前的年代,国家已经提出一对一精准扶贫的政策,但是这样的思想观念放到现在,还是很“先进”的。
现在农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除了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群,大部份人也都是仅够温饱,哪里还有余力去想帮助什么贫困户?
而这些贫困户,也是张镇长精心挑选出来,家里有老弱病残,然后再加上天灾人祸,各种因素导致的家境贫寒的人群,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口袋里都拿不出一块钱的人。
让张镇长平时工作最烦恼、最闹心的也是这些人,有的太穷了,见现状改变不了,就天天到他办公室里闹,今天说没米下锅了,明天说没被子盖了,后天说生病住院没钱了。现在叶秋桐的话,等于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张镇长能不高兴吗?
琼斯听懂了叶秋桐的话,脸上微微动容。她以为叶秋桐做善事,只是送送过冬物资这样的举手之劳,没想到她还做到根源上去了。
没错,如果光是一味地送东西,这些贫困户今天吃用完了,明天还是一样穷,但是如果给了他们工作机会,就不一样了,等于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琼斯从叶秋桐的这番考虑上,能体会到叶秋桐是真心想要帮助这些贫困的人群,她看着叶秋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脸庞,那个送她一份大礼的决心,瞬间下定了。
叶秋桐似乎心有所感,回头看了琼斯一眼,见她蔚蓝如大海一般的眼眸正温暖地看向自已,然后冲着她竖起了大拇指,洁白无暇的脸上露出了天使般赞许的笑容,叶秋桐也回她以明媚的一笑。
莫名地,叶秋桐觉得,琼斯看向自已的眼神和以前不同了,似乎更加包容和赞许。
一家一条棉被,根据人口登记的一人一套棉大衣、棉鞋、还有一份年糖年饼,这些物资很快发放一空。领到东西的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对叶秋桐一家也赞不绝口,今年过年,有了这些物资,他们能过一个温暖的年了。
池边镇的群众看到,今天镇政府格外热闹,比赶集还人头攒动,聚在政府里的人都是一些衣衫破旧的群众,不过,他们却在安静地排队。
了解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今天有企业家给这些贫困户送温暖来了。
“啧啧,这是什么企业啊?送的东西真实在,棉大衣棉鞋,看着都很厚实,质量很好。不象上次有个什么企业来送爱心,结果送的都是旧衣物,好象还发霉了。”
“哎,这还算好的,发霉的也是衣服嘛,上回有个送了一堆塑料玩具来的,听说也才值一百多块,结果政府还要招待他们吃喝,还倒贴了几十块了,而且还拉着电视台来拍摄了,我看就是为了上电视做做样子。”
“人家这家可没有拉电视台来,你看,连企业的名字也没写出来。”
“这才是真的送温暖送爱心嘛!这样的企业家我服气!”
群众们在政府外面探头探脑地看热闹,看到领了丰厚慰问物资的贫困户们,这边领完又到那边登记什么去了,大家又议论开了:
“哟,是不是登记了还有东西领啊?这下可发大了。”
“领什么呀,光想白拿了,那边是登记让他们干活的,听说这个老板还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自愿登记要不要去。”
“哟,真好,不是贫困户可不可以去啊?我也想要有工作岗位……”
“叶总,一供有13户登记了要去做工的意向,加上他们家里能挪得出来的人手,一共是32个劳力。”
负责登记工作的小伙子来向叶秋桐汇报。
“一一登记在册吧,节后开工前通知他们。”叶秋桐道。
“好。”小伙子抓了抓头,有点为难地道,“里面有六十多岁的大爷,年纪会不会太大了?”
“实在不行,就让年纪大的去做个饭啊什么的,想要动弹起来就好,值得鼓励。”
叶秋桐想到以前看的报道,知道还有一部份人根子上的贫困原因是懒的缘故,整天等着吃政府的救济,晒晒太阳喝喝粥,他也能过日子,反正饿不死。
所以,至少愿意去干活的人,说明还没有懒到那个份上,就算年纪大一点,也有适应年纪大一点的岗位。
“好,我明白了。”小伙子一展愁眉,乐呵呵地统计整理了。
叶秋桐看着镇里的人群逐渐散去,她也松了口气,今天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动,总算是顺利完成了,心情无比舒畅。
人,果然还是要秉持善念。
不问回报,至少能给自已一些愉悦的感受,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这时,叶秋桐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手里提着刚发到的物资,感动地握着正在发棉被的秋生的手,道:
“小伙子,多谢你们了,这床棉被是我盖到的最好的棉被,你们都是好些人啊!保佑你们赚大钱,娶水某,早生贵子……”
叶秋生憨憨地笑着,待老人家感谢完走后,叶秋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叶总,感觉不错?”
“是,挺好的,能帮助大家,心里挺舒服的。”叶秋生老老实实地道。
“唔,那我让你办的那件事,你做得怎么样了?”
叶秋桐的话,顿时让叶秋生紧张起来,原来姐姐一直不动声色地,他还以为她忘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呢!也是,姐姐这么认真的人,怎么可能忘了?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七章剪不断
“姐,我都办好了,全面进行了自查,有两段公路在修的,有些标段不合格的,我让他们重新做了,还有一幢房子,是一个科局的办公楼,检查了库存,发现水泥的标号不对,也全面进行了整改,换上了合格的水泥。”
叶秋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汇报道。
“就这些?”叶秋桐斜睨了叶秋生一眼,眼神象把透视激光刀,“没有其它了?”
“没有了,真的,姐,我可不敢骗你。其实,检查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小事了,别的工程队如果查下去,肯定比我们乱多了。”
叶秋生亡羊补牢地道。
“你呀,还敢持这种观点?我听起来都触目惊心,这可是住人的房子啊,万一塌了,就是家毁人亡。你不想以后我们去探监,你就不当一回事吧!”
叶秋桐觉得他的态度还不端正,生气起来。
“姐,哪敢啊,我就是觉得你有点大惊小怪,以后绝对完全按照施工要求来,一点也不掺假。听姐姐的话,总是没错的。”
话说到这里,叶秋生不禁想起上一回,他听姐姐的话,拒绝了牟红的引诱,他过后越想越觉得姐姐是对的,如果不是姐姐事先提醒自已,他早就上了牟红的套了。
现在清醒过来看牟红,明显不是他合适的对象。如果不是姐姐给自已提的醒,他现在也不会遇上王娟。
嗯,听姐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