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太浪漫啦!没想到你和爸的爱情也这么传奇!”

    叶秋桐不禁拍手叫好。

    “哟,我这都扯哪去了!让大家听笑话了!”钱秀花这才发现自已似乎扯离题了,不由地老脸一红,“我的意思是说,秋生怕是肖了他爸,专一又倔强,万一求娶王娟不成,就会一直单着。”

    方世勋在边上听着她们的对话,觉得还是学到了很多,真是没想到老一辈也有这么火热的感情……

    看母亲的样子,似乎对这种有身世、成份差别的爱情并不反对?方世勋又想起了那个冒牌姐姐清枝,当初清枝要找的对象姜卫东,还是无业游民,只不过替人接一些私活混日子,但是母亲也没有反对……

    方世勋突然对自已和孙慧的未来有了信心。

    不过,现在孙慧和他还有两年才毕业,前路未定,方世勋也不打算这么快就告诉家里,以免到时候引起的波动干扰了孙慧的学业。

    赵诗音拉着叶秋桐到边上说话,这位性格跳脱的大小姐,果然聪敏机灵,在这里不到半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已经脱掉了洋腔,和本地人没什么两样。如果她再穿得保守一点,上街买菜也不会有人认为她是外地人了。

    当然,语言和行为习惯多少有了些变化,但是思维却还是原来的,所以她很不解地问叶秋桐:

    “户口是什么东西?象绿卡那样吗?很重要吗?为什么都是一样的人,还要分城市和农村的?

    城市和农村的人不都一样来来去去,有时候城市的人变成农村的,有时候农村的人变成城市的,住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不都是随自已的需要而发生吗?”

    叶秋桐一时竟然无言以对,呃,这个,要和姐姐解释城乡户口的区别,工程十分浩大啊!

    可是面对求知欲强烈的赵诗音,叶秋桐发现,自已得客串一把赵诗音的近代史老师了,她硬着头皮道:

    “这件事,得从咱们刚解放时说起,话说……”

正文 第五百二十四章上门提亲

    在叶秋桐的辛苦解说下,赵诗音总算对城乡户口的事了解得有点眉目了,大为咋舌,一时间也不好评说什么,只好挠了挠头皮道:

    “这么大的国家,要治理也不容易。就象咱们经营生意,要开公司一样,没有一套合理的制度,要管那么多手下,真是太难了。”

    叶秋桐没想到赵诗音会这么打比法,不禁想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倒也赞同地点点头道:

    “也是,咱们开公司就和治理一个天下也差不多。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太合理,也只能一步一步等待时机来纠正。”

    次日。

    叶长志临近午时到了秋桐家,一路风尘仆仆,不过脸上却是带着笑意,显然也被儿子的好消息给感染到了。

    钱秀花一早就醒来,等丈夫来的间隙,她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次上门送的礼。

    当然,挑什么礼也费踌躇,送的太轻了怕人家觉得他们不重视,送得太重了,毕竟第一次上门,又怕给人家增添心理负担,最后好不容易挑了高档的茅台酒、云烟还有一些贵重的糕点,凑成大礼包。

    叶秋生开车,带着父母和姐姐一起往王娟家去登门拜访。

    叶秋桐以前来过王娟家,她父母因为她是王娟的老板,对她也挺热情的,叶秋生有点不自信,便扯上姐姐。

    到了王娟家后,叶秋生便不由地暗暗感谢自已带上姐姐的决定了,因为王娟的父母脸色都很平淡,只有看到叶秋桐时,才会稍微热情一些。

    之前叶秋桐买的院子是王爸爸亲戚的资产,所以王爸爸多少知道叶秋桐是个挺有钱的大老板,再加上之前有买房子打交道的交情,王爸总算没有当场翻脸,还给他们泡上了热茶。

    叶秋生拘谨地坐在边上,屁股只沾了半边椅子,此时来求亲的他,不象是一个在生意场上意气风发的大老板,倒是象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叶秋桐不禁心内叹气。

    这个时候,弟弟怎么就不懂得表现一下自信和霸气呢?

    乡下老实孩子……

    本来就是这么定位的,现在好了,看到真人,坐实了。

    叶秋桐心里觉得要糟糕!

    果然,事情不妙。

    一听叶长志代表男方提出要求亲的话,王爸爸便连连摇头道:

    “感谢你们看重,可是我们家王娟年纪还小,我们有两个儿子,可是只有她一个女儿,还想留在家里多疼一阵呢!”

    这话就是委婉的拒绝了,如果不是看在叶秋桐的面子上,可能王娟父母就直接把礼物扔出家门,甚至之前连门也不会让进。

    这一点,当叶长志提出求亲的意图时,王爸爸和王妈妈立即变成冰寒的脸色颇能说明问题。

    那意思分明是:不提亲事,咱们还是朋友。提到亲事,朋友也别做了。

    叶秋桐看着特意穿上她从香港出差带回来的西装短袖衬衫,打着整齐领带的父亲,再看看穿了一身喜庆红色的母亲,心里一阵发堵。

    这是他们早就料到会遇到的困难,只是当困难真的出现时,他们一时间也尴尬和迷茫起来。

    叶秋桐扫了弟弟一眼,秋生本来一脸拘束,此时被王爸爸一拒绝,倒是显出几分血性来。他晓得姐姐这一眼的意思是要他坚强起来,于是他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王叔,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还是要有感情的,我和王娟说实话也谈了一年多恋爱,彼此对双方都很了解,也希望以后能共度一生,所以我才让父母来向二老提亲。

    至于二老的顾虑,无非是城乡户口的差别,怕我养不起王娟,怕我不能承担家庭的责任,怕以后在城里的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些事情我都考虑过了,这是我的存折,上面的存款余额,就是我现在拥有的现金资产,当然,公司的钱没有一并入账,我名下还有三家公司;这是房契,我已经买下来了,只等装修,就在我姐对面的巷子里。

    能给家庭遮风挡雨的事情我都会做到,这张存折,我也愿意交给王娟来保管,由她来掌控我的财政大权。”

    叶秋生说出这番话来,叶秋桐差点没笑场。

    不会吧,弟弟竟然会出这么一招?

    以拙破巧。

    但是这一招,显然是极有威力的,王爸爸迫不得已接过叶秋生的存折看了一眼,就被后面一大串零惊住了。他嗫嚅了一下嘴唇,没说什么,递给边上的王妈妈看。

    王妈妈显然有些老花,把存折拿远了,才能看清余额后面带着的零,然后,她狐疑地看着叶秋生道:

    “你这是不是假的存折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零,万、十万,后面还有……不太可能吧?这么年轻,现在万元户都难找。”

    叶秋生摇了摇头,诚恳地道:

    “存折怎么能造假?阿姨不信可以拿到银行去查验一下。”

    确定这是真的存折,存折上确实有一大笔定期的存款,后面的小数点得费力数才能数清后,王家父母脸上的表情和缓了许多,想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零的存折对他们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一时间也忘了摆城里人那种莫名优越感的姿态。

    “好吧,存折是真的,但是你连房子也买了?是象你姐那么大的院子吗?那可得二十多万啊!”

    王爸爸经手过叶秋桐买房,所以很熟悉价格。但是这话一问出口,王爸爸又觉得自已问傻了,二十多万固然对一般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叶秋生光存款余额就有那么多零,怎么还会买不起呢?

    看着自已窄小的两居室,加起来不到八十平方米的生活空间,王爸爸突然觉得,自已似乎不该拦着女儿奔向幸福的路。

    “是,二十多万,和我姐的院子差不多大,那一片都是差不多的院子。当然,我爸我妈也要住进来,但是应该还是不会太挤。”

    叶秋生坚定地答道。

    一直奇怪什么时候秋生买房的叶家人,此时才欣慰地点了点头,虽然他们不一定现在就和儿子住在一起,但是儿子买房没和他们商量,他们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不过儿子这么一表态,他们的心态也就平衡了。

正文 第五百二十五章欢喜与忧愁

    提亲的事,在忐忑不安中进行,最终在叶秋生的强大实力面前,得以圆满落幕。

    王家父母终于松口答应,让王娟和叶秋生处对象。

    当然,只是处对象,至于订婚和结婚的事,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突破了。

    叶秋生一家走后,一直不曾露面的王娟,在自已的小屋内喜极而泣。

    虽然名义上是她的小屋,实则王娟是和两个弟弟住一间屋子的,屋内挤挤挨挨放着两张小床,一张是普通的单人床,另外一张是上下两层的架子床。

    王娟睡在单人床上,弟弟们则睡上下铺,没办法,屋子小,只能这么凑合。

    王娟也想过无数次,自已的家境如此,不知道父母对秋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或许,这就是城市户口在农村户口面前不可一世之处吧!即便你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只要你背负着农村户口,一张城市户口就足以辗压农村户口的一切。

    还好,秋生足够强大。

    王娟知道秋生开公司赚到钱,但是具体并不知道赚了多少钱,直到今天,他们走后,母亲一脸惊奇地问她:

    “叶秋生一个农村小伙子,怎么可能赚到那么多钱?妈的老花眼啊,存折后面的零都数不来了。”

    “姐,你找了个这么有钱的姐夫,让他啥时候帮咱家也改善一下环境吧?你看房子这么小,城里哪个姑娘愿意嫁我们啊?怕不得到农村找老婆了。”

    王娟的弟弟们也凑了过来,叽叽喳喳地道。

    “秋生的钱是他的钱,得由他做主啊!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呢?”

    王娟懵了。

    王妈妈这时倒象被提醒了一样,脸上笑咪咪地,一拍大腿道:

    “对呀,小弟不说,我还没记起来,到时候他们来求亲,就提条件,让他给咱们解决一套房子,到时候,新房子谁先结婚谁去住,另外一个住在老房子里,有了房子,你们弟弟的婚事也就不愁了。”

    王娟的两个弟弟都不会读书,分别上了职校以后,一个到糖厂做临时工,一个到居委会打杂,领的都是低工资。

    可是父母却不肯让他们辞职象王娟那样到企业里混,说是女孩子反正要嫁人,找什么工作无所谓,但是男孩子不同,如果没有一个正经的单位,人家不乐意嫁。

    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听起来气派,没准能混水摸鱼骗到结婚对象。当然,后一句话王妈妈藏在心里不好意思说出来。

    现在一听姐姐找了个有钱的姐夫,两个弟弟心思都活泛起来,要不然,靠他们一个月不到二十元的工资,什么时候能攒够钱建房子结婚啊?

    再说,现在单位里集资建房也没有他们的份啊,谁让他们是临时工呢?

    一听姐姐一口拒绝,两个弟弟就有点不高兴了,大弟弟生气地道:

    “姐,他一个农村人,能娶城里居民户口的姑娘,已经让他占了多大便宜了,不想想以后孩子跟着你有户口他有多赚到,不找他多要点彩礼,人家会笑话你的!再说,咱们家养你这么大也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