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怎么每次都如此出人意料之外?每次面对“不应该、不必要“还手的时候都会迅速反击?就好像从未有过惧怕、有过迟疑、有过担心失败会怎么样!
若是蓝浅能知晓这些人的心中疑问,大约会很直白地告诉他们:她是人,当然也会害怕、也会担心、也想过失败后的境地。但她不会因此就踌躇不前、畏手畏脚。因为她认为所有恶意的行为不会因为你的退让而消弭,只会变本加厉。她做的,不过是只攻代守,去彻底灭其根源罢了。
***
北圈的元老人物、电影圈的名编齐松林、齐老此刻正坐在装饰奢华的家中客厅的沙发上,旁边还坐了几人,分别是北圈的一位名导、一位制片人和一男一女两位电影明星。
“齐老,您这次让我们一起过来,到底是有何事啊?”那位王姓导演先开口说话了。
导演这个职位,在娱乐圈里虽然看似不如明星在台前风光不限,可论起势力和影响力,却比普通明星要大得多。要是名导,那更是无数明星想要巴结的对象。所以他道德打破了沉默问了起来。
“呵呵,我和那个叫蓝浅小辈之间的比试大家应该都了解吧。要是不了解的话,拿出手机看看热搜也一目了然了。“
齐松林不紧不慢地笑了两声,故意先回了这么两句。他和蓝浅的微博已经分别被顶上了热搜榜,关于他们比试的事也被各大公众号炒得沸沸扬扬,其中更是有他的手笔。
”齐老,这件事我们倒是都知晓一些。她一个不过有些成就的小辈,您要教训她还不是动动手指的事?这……和叫我们来,有什么关系啊?难道要我们一起在微博上声援?这样的话貌似有些以多欺少的嫌疑啊,也不必要啊……“
另一位张制作人接着问道。他先是夸赞了齐老一通,但也间接表示不想参合到这件事的意思。毕竟这蓝浅貌似也是有后台的人,和他又往日无仇近日无怨的,他何必是去蹚浑水?
”是啊,齐老。以您的实力,不分分钟解决她吗?“
“对啊,这貌似是编剧圈的事,我们也不好插手啊!”
其它两位电影明星也跟着附和,显示也不想参与到这场争斗中来。说到底,没利益还要费功夫,谁乐意啊?
齐松林显然早就料到过这种情况。他也并不恼,只是淡淡一笑,态度很好又有些自得地继续说道:“我找你们来不是让你们应援我。还是我想要助各位一臂之力,送大家一桩锦绣前程。”
其余四人一听这话都有些愣住了:这天下还有平白无故送人好处的事情?就算有,那也不可能出现在圈子里!他们都是久经圈内事的人,个个见多了为名为利好姐妹兄弟撕破脸的事,压根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齐老,我们的交怀也有好些年了。到底是什么事,你就直说吧,也好让我们听个明白。”王导不打算兜圈子,直接问出众人疑虑。
“我请你们来的原因很简单,我想请你们和我一起共同投拍一部电影,就是我最先创作的剧本——《江湖》。”
齐松林的话刚说完,这四个人中就有人想要开口,只是话还没说出来,就被他打断,只听他继续说道:
“你们四位先暂且别忙着拒绝。我在电影圈这么多年,好歹也闯出了一些名气。我既然敢公开和那个小辈叫板,并说出‘谁若是输了,以后见到对方的电影上映就要退避三舍’的话,自然是因为信心十足。否则要是输了我岂不是里子面子都没了?”
那四人一听觉得也有些道理,这齐老在编剧圈中已经颇有地位,在武侠题材的剧本中更是领军人物,实力绝对是有的。他既然敢自降身价和一个小辈比试,自然会拿出十二万分的实力和准备。只是……
“之前那赵怀立和这蓝浅比试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她是绝不可能赢的。可结果却是她大胜而归。您是圈中前辈,何必与她一般见识呢……”
那张制作人想到之前的事,再结合蓝浅写一部爆一部的运气和实力,还是有些犹豫。
“他赵怀立能和我比?”齐松林嗤笑一声,虽然同为北圈人,但他却有些不屑地说道:“他之前在电视圈倒有些名气,但现年来已经有江郎才尽的趋势,不少剧本都让枪手代为捉笔。他的那部《江山美人》已经是他才气的回光返照了,但还是突破不了之前的套路。输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众人想到赵怀立和齐老的身份和实力差距,在心里默默地点了点头,有些认同的意思。齐松林看他们的表情有了松动的意思,马上又继续加码道:
“我这次的剧本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论质量和我的成名作不相上下,题材上还更加新颖。剧本我已写好,你们可以带回去好好看一看,再给我答复。”
说完,齐松林就将早已准备好的四份剧本直接交到了四个人的手上,然后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人老成精,知道在这个名利场里,多久的交情、多深的情份,有时都不及名利动人心。
他对自己的编剧功底很有自信。蓝浅之前的几部剧他专门看过,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天赋极高。但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趁早压制她,以防再过几年,她的羽翼更丰,将难以除去。
有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在午夜梦回时分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成为顶尖编剧,提高编剧地位。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曾经的他曾志向高远,但在遭遇了无数歧视和冷遇、在新人时期给其他编剧做枪手熬了几年,终于偶得一个机会发迹,并从此一帆风顺、名利双收之后,他的心态和做法就不知何时慢慢变了……
看到那些有天赋有资质新人编剧们,他想的是这人怎么运气这般好,刚刚出道就能署名,他当时可是熬了好几年呢?
在偶然发现同行有一个很特别的武侠题材的新概念、新想法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抢先一部在自己的剧本里先行动用来抢占先机;
在有人提出编剧们在圈内的地位低、希望大家共同团结一致创建公会提高自身地位时,他只在心里冷笑,暗道一句“天真”;
……
岁月和现实既然磨平他的理想和抱负,那至少他要保证自己拥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权力。
齐松林看着他的微博页面,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几行字:
齐松林V:好,就让我们用下一部剧的票房为结果。谁输了,就多加磨练功底,三年内不准写电影剧本。不仅如此,从此输的一方对赢家的电影必须退避三舍,不能同时出现在相近的档期。
这一条规定,不但将延时蓝浅三年进入电影圈的机会。而且一旦他的电影上映,她的电影就绝不能在同一档期。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反正一年有300多天,换下个月上映不就行了?
但哪有这么简单!一年中最好的电影上映档期只有那么几个,电影的制作周期又长。一旦不能抢最近的好档期,要么只能延时,要么去普通档期会造成预期票房下降。这两点,可都不是投资商想要的结果啊。只是这一条,找她的投资商就要减不少。
齐松林前后想了想,心中大定,继续去看他的新剧本《江湖》,想要再精益求精一些。
***
蓝浅看到了微博上齐松林的回复,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看来的确如她所想,这所谓的编剧界齐老就是故意激她比试,想要打压她,减缓她进影视圈的时间。
这般“用心良苦”的对付他,该不会是害怕她吧?害怕她的出现真的会影响他的地位。蓝浅轻“呵”一声,语气中带了点点嘲讽之意。
看来这编剧圈的牛鬼蛇神还真是不少:既有像赵怀立这种江郎才尽、一心想要哄骗威胁他人当枪手成就自己光环的人;还有这种已经名利双收,不说提携后辈、让圈子更加欣欣向荣反而惧怕新人影响他地位一心打压的所谓“大佬”……
编剧圈里这层出不穷的乱账,真的是让她既愤慨又痛心。但好在她并没有因此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觉得圈子里尽是污糟之事,也明白圈内还是有如白老那样真心实意为同行谋福利、为编剧这个职业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地位的人。
她真的需要再强大一些、强大得更快一些,强大到令所有人都为之侧目的地步。只要那样、只有那时,她才能真正的发挥起作用和影响力,营造出真的一个全新的编剧圈。一个对新人友好、有建全的制度、既能保护编剧的权益,又能遏制不良事端产生的编剧圈。
一个让热爱写作、热爱编剧的人能更好发展的编剧圈。
蓝浅心绪起伏,忽而坠入低谷,又突然澎湃万丈,久久不能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后,她才继续在电脑前坚定地开始打字。
《成仙途》这次,只许胜不能败!蓝浅在心中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
不是因为利益,只是因为她想离理想再进一步、离理想的实现更近一些!
第93章
蓝浅和齐松林之间弥漫着硝烟的战争随着蓝浅的主动约战、齐松林的输赢赌约彻底拉开了序幕。本来编剧在娱乐圈内并不是一个多受重视和有流量人气的职位; 若是其他两个编剧如此,也就编剧圈内的人士重视一些,顶加上娱乐圈内的相关的人士,其他人估计根本都不会有什么兴趣。
奈何蓝浅本身名气极大,粉丝众多,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无不大红大爆,俨然已经是电视圈里最强势的一匹黑马; 同时也是新生代编剧的不二人选;而另一位齐老齐松林; 虽然论流量不如蓝浅; 却已经在编剧圈出道数十年; 其在武侠题材上的建树相当厉害; 也有很多经典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 是老资历的编剧界大佬人物之一。
这两位编剧的对决,颇有些有新老之争的意思。无数人都吃着瓜在心中猜想:到底是这初生牛犊被积年老虎咬伤; 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准备一部电影的各项筹备工作远比一部电视剧要多得多; 特别是一部对自己前途和声名影响巨大的电影:无论编写剧本、选角、拍摄周期、后期制作、确定上映档期等,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通常都要经常多方磨合,不可能随随便便说要拍摄就拍摄; 就要上映就上映。故而蓝浅和齐松林以一年为约,要求在一年之内推出一部上映的电影作品; 用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作为此次比试的成绩。
齐松林的剧本已经大致完成; 但他为人谨慎; 决定再进行精炼一遍。他猜蓝浅当时只是说想要进军电影市场,现在时间不久,估计连剧本都没写好。他已经比她领先了一步,倒是不慌不忙。
蓝浅的确如齐松林所想,她的剧本《成仙途》还在编写中。倒不是因为她没灵感卡文,也不是她效率比较慢,而是她在进行了详细的剧本设定、人物设定和整个剧情设定后,发现这个故事想有完完整整地展示在观众眼前,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内容量相当于三部电影。
也就是说,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方便埋伏笔,最好的方法是她一次性写三个剧本,这些剧本属于一环扣一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工作量,绝不仅仅是1 1 1=3的效果,而是要远远大于此。不过好蓝浅之前出去采风过后,她的灵感现在就犹如喷泉,在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之下,不断地喷薄而发。她的写作效率不光比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