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六年:甜宠反派小娇妻-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开身。”
    朱莲青觉得也是,到是没想太多,张赛芳家里的情况,这村里头的人都知道,更何况他们家与张赛芳家里还沾亲带故,自是更清楚。“她也是可怜,家里头那样子。”
    林校撅了撅嘴,“姆妈,她可怜什么呀,都是他们家里自找的,但凡家里头有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至于过的这样子。”好端端的正劳力一个,就是张赛芳她爸,天天混吃等死,让家里头女人去挣钱,这年头女人能挣多少?
    朱莲青将切好墨鱼条放入锅里,先倒了酱油调调色,再加了点料酒,盖上锅盖焖煮。“都一样,你爸他……”
    她的话才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毕竟林大海人没了,她也不好说他的坏话。
    林校眼神一暗,又觉得无从辩解,她爸确实也就比张赛芳她爸好一点点,也就指甲盖的优点,实在是当不得什么。“姆妈,这都过去了,不要再想了。”
    朱莲青背过身去,想着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又想着明明问题不在她身上,她一直担着问题在她身上的名头,“你说的对,都过去了。”
    隐隐的,她的喉咙头痒痒的,不由得湿了眼眶。
    最亲近的人就是枕边人,一块儿生活这么多年,枕边人不光瞒着她,还让她顶了异样的眼光,不光这样子,他还私下里贴补着兄弟,还指着兄弟家的儿子养老。这种做法,真让朱莲青寒心,她嫁到上村来,什么事都学着做,就算是补网也学会了。
    她时时被葛月凤指着鼻子说是“不下蛋的母鸡”,她也忍了,想着还真可能是她自己的问题,没想到是林大海的问题。她这些年是省吃俭用,从来不敢多用钱,钱都交给林大海,林大海到是好,将钱都贴补给林大洋一家子。
    最可恶的还是林大洋吊着林大海,用过继儿子的名义吊着林大海,现在林大海人都没了,他林大洋却想着要过继个儿子过来,这简直是……
    这些都让老实人朱莲青气得不行,不过,她现在也算是想开了,林大海人都没有了,她也没处找他算账去,“明早要去祭菩萨,我们一块去。”
    

第七十六章

  林校听得出来她姆妈的声音里含着一丝哭意,到也没戳破,反而想起这一事来,“姆妈,东西都准备好了?”她到是没想过这一事,一点都没有。
    朱莲青抹了抹眼睛,“都备好了,你小舅说船就要开了,出海之前得祭菩萨才好。”
    林校知道这风俗,通常每年出海之前都要祭菩萨,因着上辈子她从未经手过这事,以至于一时想不起来有这事,毕竟上辈子林桂芳可要强了,一点事都不让她插手。想到这里,她忍不住一拍脑袋,怎么又老是想起上辈子的事来,说好不想了,要往前看,可这时半会的老是忍不住跟上辈子做一个对比。
    朱莲青见她懊恼的样子,到露出笑意,“你又不晓得这个事,这事我来弄就好,等将来你舅舅娶了老婆,就让她们弄去。”
    林校想着也是,又没有打算捕一辈子鱼,等稍有赢利时,她就会退股。“姆妈,我看小舅好像跟冯裁缝的女儿有那么点意思呢。”
    朱莲青想了想才想起来谁是冯裁缝,也想起来冯裁缝是有个跟着学做裁缝工夫的女儿,好像是年纪跟二弟朱远差不多,“真有这么回事?那也是好事呀,你小舅也该到了结婚的年纪,是该讨个老婆了。”
    林校皱了皱眉头,着实不喜欢冯秀芳的态度,感觉冯秀芳的目光都盯着林国清,那眼神、那态度都不像是要跟她小舅处对象的样子。她撇撇嘴,“我觉着小舅一头热呢,人家还不知道怎么想呢,我瞧她对国清舅很上心的样子。”
    朱莲青这一听就觉得有点不妙,“有这样的事?你小舅知不知道?”
    林校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呢。”
    朱莲青又迟疑了一下,“会不会你看错了?哪里会有这样吃着碗里还想着锅里的姑娘家?”
    林校吐吐舌头,“总会有这样的人,姆妈,陈裳玉你知道吧,就这样的人。”
    朱莲青听说过“陈裳玉”的大名,不由得起了几分八卦之心,“陈裳玉那姑娘也这样?真是看不出来哪。”
    林校是上辈子听说,这辈子又亲眼在三角店见识过一回,不过就算是这样子,她还是觉得林国清这杀人的事还是太……普通人嘛,谁听说“杀人”不害怕呀,她就害怕,所以也就跟林国清谈谈条件,不敢真把林国清惹毛了,怕林国清一毛了就给她一刀。
    “谁知道呢,大概是嫌弃林国清现在没有什么正当营生吧,”她就这么随口中一说,“姆妈,谁想找个没什么营生的男人结婚呀,我也不乐意呀。”
    朱莲青揭开锅盖,看着煮熟的墨鱼,又将翠绿的荷兰豆都倒入锅里,锅铲就炒来炒去,见荷兰豆的颜色渐渐地变深起来,她才往锅里放了味精与葱叶,这才盛在盘子里。不光这一个菜,还做了个鱼汤,鳗鱼切成小竖段,早就包裹过地瓜粉,先往锅里放了水,等水一开,就再把弄好的鳗鱼段放入烧开的水里,放点盐,还有一点儿姜丝,自然少不了葱段。
    朱莲青盖上锅盖,这才笑道,“国清开店铺的事,就你知道?”
    林校摇了摇头,“不,还有他个哥们,叫什么韩中雷。”
    朱莲青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见识,到不提这开店的事宜,只与林校说,“既然你去帮忙,你就得好好干,别干几天就不想干了。”
    就算是朱莲青不说,林校也是想着要长长久久地干下去,其实还挺好,林国清入伍,没个两三个年肯定回不来,基本上她就跟当老板一个样,这权力可大了,大的让她头脑有点发热。当然,这与她现在坐在灶后烧火也有点关系,这火都映在脸上,能不烫脸嘛。
    母女俩午饭就一个菜一个汤,吃的算是很不错。
    朱莲青吃完了饭,浅浅地睡了个午觉,就戴着凉帽补网去。
    林校在家里没事干,也不想串门去,索性就在家里看电视,可惜电视节目就那么三个频道,一个央视一套,一个是央视二套,还有省卫视台,就这么三个频道,实在是让经过一辈子的她难以叫这么简单的三个频道就满足了。
    她睡了会午觉,还是打算出个门,还拿着她自己的小本子,这个小本子上她又画了两套衣服的样式,恨不得立时就能做了出来。直到此时,她就有点后悔没往北门村经过,好歹从冯裁缝那里拿点布过来,也好让张阿娘试着做做看。
    人无远忧,必有近虑。她就寻思着万一林国清这么一入伍,她跟冯秀芳处不来,也许冯秀芳可能还会拉她后腿,尽管她这么想多少有些小人之心,可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毕竟冯秀芳这边拖着她小舅,眼里还看着林国清呢。
    她对着小本子又画了画,这时会了条连衣裙,泡泡袖,掐个腰身出来,裙摆嘛大大地绽开,她都能想象得出来这裙摆随着风飘动的美丽模样来,不由得沉浸在这幅画里。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竟然能画得出来设计图稿,还有些隐隐的得意之感。
    朱莲青回来的时候,就见着女儿还对着小本子在画图,本子上画的都是看不清人脸的人像,好几个人像,瞧着都一样,但是身上穿的衣服不重样。而且与她昨天看到的人像不一样,今天用了水彩笔,不再是单调的圆珠笔的蓝色,这会儿多姿多彩了起来,人像也竟有些像是活生生的样子。“阿校,你这又在画了?”
    林校好像才发觉时间都晚了,连忙站起来,“姆妈,我去洗米。”
    朱莲青朝她摆摆手,“不用,我来。”
    林校没让她动,将手头的小本子放下,将水彩笔都小心地收好,待放好后,她看到剥好的蚕豆,就顿时有了想法,提议道,“吃蚕豆饭吧,家里还有咸肉吗?”
    朱莲青应声,又指点着林校道,“咸肉还在罐子里,你拿点出来洗洗。”
    林校从灶台上的陶罐里取出来腌好的咸肉,用菜刀切了小半块来,跟米一块儿洗了洗,又将蚕豆也过了过水,朝朱莲青道,“姆妈,你放下锅,我来烧火。”
    朱莲青还拿了根小鳗鱼干出来,用刀切成丝,“再放点这个,添添鲜味。”
    林校已经坐在灶后生火,这活她干得很顺手,一下子就将火点着了,现在还有个鼓风机,只要把火点着了,这鼓风机一吹起来,火就很旺。火炮映着她娇美的脸蛋,红扑扑的似个成熟的红苹果般。
    朱莲青将材料炒了炒,再把米也放在材料一块儿炒了几下,再放了火,才盖上锅盖。她将这些都做完,才看向被火映得脸蛋红扑扑的女儿,微叹了口气,“我听说早上林桂芳跟玉莲妈都打起来了。”
    林校不置可否,“有什么可打的,她们俩有什么矛盾?”
    朱莲青看看女儿的神色,“你知道玉莲妈嘴碎,大概是讲了林桂芳不高兴听的话。”她后悔提起这个事来,怕叫女儿不高兴,毕竟她听到的是玉莲妈讲了董伟被甩的事。
    林校再添了根柴,一点都不意外有这样的事发生,“玉莲跟她妈一个样,也是嘴碎,我给她两个巴掌,她吭都不敢吭一声。”
    朱莲青走到灶后,示意林校起来,“这火这把烧完就够了,不要再放柴了。”
    林校拿着火钳子,点了点头,“姆妈,店铺弄好后,我可能要住在店铺里,省得每天来回跑,耽误工夫。”
    朱莲青一滞,“那店里能住人?”
    林校道,“还有个小阁楼,能睡人。”
    朱莲青还真没见识过这些,惊讶道,“竟然还有小阁楼?那到是好事,可你一个人住镇上不害怕呀?”
    林校将火钳子一放,细嫩的纤手就拍拍自己微挺的胸脯,“姆妈,我胆子大着呢。”
    朱莲青就有点不放心,“那能行吗?”
    林校自是胸有成竹,“当然能行,我还想你跟我一块儿住镇上去,省得在这里还挺烦呢。”
    朱莲青除了从娘家嫁到婆家过来,就再也没出过远门,让她离了村去镇上住,一时半会这观念还没改过来,就觉得有点儿不太能接受,“这不太好吧,咱们家在这里,我哪里能去镇上?”
    林校知道她一时半会改不了主意,到也不勉强,反正她想着慢慢来,到时候就慢慢地影响着她姆妈住到镇上去,“我也就这么一说,我们家自是在这里。”
    朱莲青这才有点放心,到是劝着林校道,“不管怎么样都好,我们总要讲究个落叶归根,是哪里村的人就得在哪里住着,哪里能到镇上去?你去镇上住那是为了活计,我哪里好去,还不被人说?”
    林校经过一辈子后,就懒得再理会别人这么有的没的说法了,反正她现在就是谁要是在她面前说她,她就当时就得找回场子来;谁要是在背后说她,她没听见就算了,要是听见,也得找回场子。
    

第七十七章

  林校知道现在人的观念,还没有出去的观念,不管怎么都好,人总要在村里待着,所谓的“人离乡贱”大概就是这么个想法。但后来不一样,因为城市化进程,农村反而慢慢地空置下来,渐渐的农民也在城镇上买房子,有些人再也不回村里建房了。后来又慢慢地因着城市化的拥挤,又回到村里建房子,追求生活的质量去。
    这都是一步一步的变化,而现在,林校觉得她们应该住到镇上去,现在只需要个契机才能劝她姆妈朱莲青,现在还没到时候,“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