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若卿-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了。”房玄龄点了点头,道:“或许大长公主还准备请屈突通反攻大兴呢?可惜的是又被你破坏了。”
“走吧!这潼关可是要取的,过了这次,要轮到本将出征可就困难了。”卢照辞可是记得,这李世民之所以能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产生巨大的威胁,就是因为他的军功。大唐的所有战争,大多数都是由李世民完成,尤其是在唐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四面树敌,就因为李世民的战功,才能使的大唐帝国度过了初期的危机。
潼关乃是树立在关中和洛阳之间的重压关卡,关防坚固,城高数丈,乃是关中道上的一个极其坚固的堡垒,大隋江山重要的要塞。屈突通自从知道大兴被攻破后,就明白河东就不能守,带领大军突围而出,驻守潼关,以伺机收回关中。只可惜的是,潼关虽然是天险,但是防守的对象却是关东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大隋的天下,原本可以作为后方的洛阳,这个时候,却让屈突通时刻都要防备着来自同是一个可能是同一个阵营的战友的袭击,潼关虽好,但是粮草缺乏,根本不能够给三万大军所用的。
“大郎,卢照辞来了。”潼关内的将军府中,屈突通满头银发,他也已经老了,自从从河东突围后,他就感觉到自己的精力越来越差了,此刻坐困潼关,还要时刻防备着背后王世充的袭击。这次好了,卢照辞率领大军来了。
阴明空脸型瘦削,面色苍白,头发干枯,早就没有当初的英俊潇洒的浊世佳公子的模样。双目阴森,闻言扫了屈突通一眼,道:“卢照辞要过来了。真的?”
“探子来报,卢照辞领三万大军进攻潼关,离此还有五十里路程。”屈突通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阴氏家族的覆灭对阴明空打击很大,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固然也许他能的一两次的胜利,但是却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让卢照辞从容占领关中,造成了阴氏一门数十口人命尽数葬送在大兴城内。
“哈哈,这卢照辞真是胆大,居然区区三万人马就想破潼关,他以为他是谁啊?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还真的成狡狐了。哼哼,这次我看他不死在这里,我就不信阴。”阴明空面色阴狠。他等这一天简直是等了许久了。他可是悔啊,当初在霍邑的时候上了卢照辞的当了,让李渊顺利的度过了最危险的一关,直驱河东城下,后来,又让卢照辞在关中混的风生水起,一举击败了自己的老子,使的李渊顺利占领大兴,灭了阴氏一门,如今阴氏男丁只剩下自己一人,阴明空心中恨不得立刻杀到大兴去,取了卢照辞的脑袋。这下好了,卢照辞自己找上门来了,他如何不高兴。
“大郎,我潼关虽然是天险,但是粮草不足,他卢照辞根本不需要进攻,就能将我们逼的粮草断绝,最后不战而溃。”屈突通叹息道:“某已经向东都催要粮草,到如今还没有回复,恐怕王世充他们是不会向我们拨付粮草了。”
阴明空闻言面色一变,他也没有想到,好不容易能有卢照辞亲自过招的机会,大军却是缺乏粮草,只要对方闭门不战,自己麾下的三万大军就会不战自溃。
“将军可以借王世充来抵抗关中李贼。”阴明空忽然双眼一亮道。
屈突通闻言一动,他自然知道阴明空的言下之意,就是投降王世充,这样不但能得到粮草,还能借得王世充的东都大军。可是屈突通并不看好东都。那东都虽然有八关要隘,但是不但没有关中富有,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发展的空间,西边是李阀,东边是李密,北边是窦建德,南边更是诸侯众多,哪里有发展的空间,投降了他,也不过是晚死几天而已。
东宫之争 第四十六回 逼降屈突通 (三)
 更新时间:2010…9…2 17:08:07 本章字数:2154
屈突通是不看好王世充的,但是这句话却是不好当在阴明空面前讲而已。当下点了点头道:“投靠王世充是一条路,但是贤侄,你要知道,当初王世充曾经在某的军中干过校尉,又一次犯了错误,被某杖了三十军棍,所以一直怀恨在心,若是此刻前去求救,恐怕不但得不到救兵粮草,还会被他落井下石,奚落一顿。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将军所言甚是。”阴明空闻言双目中现出一丝失落来,他报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也不想连累屈突通。他知道所谓的奚落一顿是假的,那王世充本就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屈突通若是落到他手中,恐怕不但是奚落一顿,甚至以后军权尚且不保,更还有可能被王世充记仇杀害的可能。如今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失去军队的屈突通,也不过是一个老人而已。
“大郎,老夫也没有办法,顶多是与潼关共存亡而已,你年纪轻轻,身负血海深仇,阴氏一脉也只有你这一条血脉了,不应该葬送在这里,还是早些离开的好。”屈突通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双眼黯然的扫了一眼阴明空,心中暗自叹息道:“明空,某也是没有办法,手下的三万大军,都是来自关中的骁果,屈突通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连累着他们丢失性命。”这若是以前,凭借阴明空的才智必定能看出屈突通的异样啦,只可惜,他此刻早就是被仇恨迷惑了心智,哪里能看出其中的异样来。
当下说道:“大将军,不若由末将前往洛阳,请求王世充出兵就是了。以潼关相让,而大将军却带领入南阳,伺机沿江而下,入江都,与陛下会师,大将军以为如何?”
“此计甚好。”屈突通双眼一亮,点了点头道:“大郎果真是厉害,居然想出如此计策来。事不宜迟,大郎可尽快去东都,潼关尚有天险存在,还能坚持一段时间,足够能等到王世充的大军到来。”
“好,大将军暂且稍等,明空十日之内必定能说服王世充领军前来。”阴明空脸上阴霾一扫而空,又将自己打扮了一番,换了一身衣服,又恢复了原来的浊世佳公子模样,就辞了屈突通,就离了潼关,朝洛阳而去。
“大将军,此举是不是过于草率了。”屈突通的背后忽然现出一位面容丑陋的将军来,却是屈突通属下猛将桑显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屈突通叹了一口气道:“潼关虽然是天险,立在东都洛阳和大兴之间,若是背后任有一方,这天险就是天险,对方花上十倍的兵力老夫也能有把握挡住他们,但是若是双方都失去了,潼关就是无根之浮萍,哪里能挡的了对方的进攻。当初老夫也没有想到,接管洛阳的乃是王世充这个小人。如今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了。”
“李渊真的能允许我们投降?将军,对方不会卸磨杀驴吧!毕竟我们在河东城拦了他们两三个月之久,若非卢照辞厉害,恐怕李渊的大业就会因为我们而丧失。这李渊真的这么大方,他可是灭了阴氏一门啊!”桑显和担心的说道。
“你知道李靖吗?”屈突通笑道:“既然李靖都能得卢照辞之助而活命,如今我屈突通也投降卢照辞,想必也能保住一条老命。至于你们,都可以庇护在卢照辞的麾下。”
“他有这么大的能耐吗?”桑显和明显不信任卢照辞,一个外军将领居然能庇护到屈突通等人。难道不怕引起李渊的忌讳吗?
“他是李渊手下的头号名将,又是卢氏之后,当年李渊在霍邑的时候,就因为是卢氏之助,才脱离了失败的危险,他不信任卢氏才怪呢?更何况,那卢照辞即将成为李渊的女婿了,说是外军将领也是不正确的。”屈突通淡淡的解释道。
“既然大帅已经决定了,末将就遵命就是了。”桑显和并没有多说,他是猛将,而不是名将,只会冲锋陷阵,不会耍政治手段。
“只是可惜了明空大郎了。”屈突通摇了摇头道:“他以为阴氏一门是灭在卢照辞手中,却不知道,这阴氏一门实际上是灭在关陇世家手中。哼哼,谁让他们太过嚣张呢,阴世师统兵或许能行,但是若是论官场中事,哪里是那些浸淫官场多年的关陇世家门阀的对手,这些老家伙可是连皇帝都敢逼走的人,阴世师哪里能敌的上他们。哼哼,让阴世师一怒之下,挖了李渊的祖坟,而自己却躲在后面,一个装病,一个干脆就置之不理,让阴世师冲锋陷阵,最后倒霉的也之后阴世师一人而已。真是一群没脑子的家伙。”
“报大帅,敌人已经在三十里外扎营。”忽然探马报了过来。
“这么快?”桑显和面色一变,没想到卢照辞居然来的这么快。
“马上就是义宁二年了,他不快也不行啊!李渊已经等不及了。”屈突通脸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道:“听说王世充都快要称郑王了。他李渊年纪也不小了,自然是等不及了。显和,今日不用担心,卢照辞明天就会派人前来收编的。这个狡狐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居然只带了三万人就想攻破潼关天险,看来,他是早就猜到老夫要投降的,这三万大军不过是为了防备王世充的而已。”
“他真的能确定我们会投向他们?”桑显和倒吸了一口气,若连对方心里想什么都能知道的人,这还是人吗?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卢照辞之所以这么有把握,一方面固然是他的推测,但是更重要的是,历史书上本来就是这么说。他屈突通不费李唐一兵一卒,就投降了李唐。此刻他自己亲率三万大军前来,屈突通岂会有不投降的道理。说的确切点,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也许他们的智谋不能与那些顶级谋士相比,但是却知道这大势的走向,这就是优势所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具备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一定的时候,足可以改天换地。
东宫之争 第四十七回 王世充 (一)
 更新时间:2010…9…2 17:08:08 本章字数:2145
“将军,不知道将军何时前去劝降?”大帐内,卢照辞正在观看着手中的《道德经》,这个时候的《道德经》并不是如后世一样,里面没有半个标点符号,让人读起来,十分的困难。因为这样一来,对于书中的每句话,都有着不同的断句,不同的解释。在卢照辞记忆中,最为经典之是,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就有好几种解释。
“房兄,你熟读儒家经意,可知道此话和解?”卢照辞并没有理睬房玄龄的话语,而是在几案上取了一张白纸,右手取了毛笔,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正是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来。
房玄龄横了卢照辞一眼,显然因为卢照辞并没有回答自己的话气恼,但是卢照辞既然兴趣来了,他也不会贸然反对,更何况,房玄龄也是好学之人,一见对方要与自己探讨学问,心中也有一份得意来,毕竟卢照辞不过十九岁的年纪,对儒家经典没有房玄龄来的熟悉。一见卢照辞这等模样,以为卢照辞要请教自己学问,当下心中显出一丝得意来。
当下取了毛笔,沾了沾砚台上的黑墨,在纸上轻轻的点了几下。只见上面就有一个明显的断句来。这个时候,李智云的小脑袋也插了进来,一见纸上的句子,顿时张口道:“这句话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先生曾经教过。嘿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来自《论语。泰伯》第九章,东汉郑公讳玄曾云: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兄长,智云说的可有理?”小脸中露出一丝笑容来,显然是想得到卢照辞的夸奖。
卢照辞扫了一边的房玄龄一眼,却见他点了点头,脸上还有一丝得意之色,显然李智云的这种解释恐怕是来自他之口。当下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