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如初中部的校长所想的一样, 现在市一中高中部的周校长也在看排名表,讨论招生问题,每年中考过后也是各个重点高中抢优质生源的时候。
市一中这几年一直在市里能独占鳌头,除了他们有优秀的教师,严格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外,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年的生源都是最好的, 从各个县里市里选了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成绩才能保持这么好。
自从去年初中部的第一名被一个叫苏瑾的学生夺去后,整整一年初中部的学子都是追在这个苏瑾同学后面,从来没有反超过。
从那以后高中部就开始注意苏瑾这个学生了, 再加上后来初中部的去校长来汇报关于苏瑾的辉煌历史, 高中部的就更想招苏瑾入学了。
现在成绩出来了,苏瑾同学果然还是雷打不动的第一,高中部现在已经拿到名单了,就开始开会商量怎么吸引优秀学生来到市一中就读了。
其实凭着市一中在全市的名气, 很多优秀学子会一开始就报考市一中的, 不过面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市一中也会主动出击的,不然被别的重点学校抢去就不值得了。
“你们说今年还是像往年一样, 给前五名的学生免学费和住宿费行吗?”市一中的副校长有点迟疑地问到。
“现在市里的其他重点学校,市二中,市三中,也和我们一样免学费和住宿费,市二中还提供伙食费,这对于一些成绩好又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可是很大的诱惑啊,我们学校的优惠并不是最好的,要不我们学校也像他们一样提供伙食费或者加点其他优惠。”副校长提议。
“没必要吧,凭我们学校在市里的名气,那些优秀的学子大多都会选择我校,我们学校每年都本科上线率可是最高的,而且考上名校的学生也不少。”市一中的其他领导对自己学校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们增加奖励金额吧,给排名前五的每人2000的奖金,这个比应该够他们一年的伙食费了。”
“招生老师这几天要捉紧联系排名靠前的学生,务必让他们来我校就读,特别是今年的全市第一的苏瑾同学,这是棵好苗子,招生老师特别要注意,当然如果她有其他要求的话也可以提,只要她能来我校就读就行。”周校长最后迅速做了决定。
做了决定之后就散会了,招生老师也开始忙于招生了。
可是不管他们给出了多么诱人的条件,这注定是一场空了。几天后当他们打电话过去的时候,苏瑾同学已经不在县里了,就连学籍也转走了,这是后话了。
而县中学这边老师们也在紧张地等着成绩的公布,这一天所有初三班主任都回来了,主要是这时候成绩都是发放到当地教育局,再到学校然后由学校来通知学生的。
现在各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就在办公室里紧张地等着林校长把成绩单拿过来,孙老师也是有点紧张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和那些孩子已经相处一年,孙老师不管是作为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孙老师都希望他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不负这三年的努力。
孙老师其实非常清楚,对大多数农家小孩来说,其实中考就决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的路了。
一般考到好高中,将来就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家里会咬咬继续供读高中
而考到不好的高中,大多数都会辍学去打工了,尤其是女孩。毕竟现在高中的学费一学期就是**百,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舍得供他们去读高中的。
孙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考个好高中,然后上大学,彻底走出农家,而不是迷迷茫茫地就去打工了,以后后悔莫及。
在老师们都有点等不及的时候,林校长终于拿着成绩单和排名表过来了,脸上满是喜色。
老师们看到林校长这个表情,就知道自己学校应该考的还不错。
果然不等众多老师开口问,林校长自己就忍不住公布了。
“孙老师,你们班有两同学考的特别好,许子浩同学排名第五,苏瑾同学排名全市第一。我去拿成绩的时候,领导还夸我们学校呢,你们看。”说着林校长就把成绩单和排名表递给孙老师和其他老师了。
孙老师在排名表上就看到苏瑾和许子浩的分数,这两人这次都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了,成绩和平时相差不大。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教出一名全市第一的学生,作为一个老师真的值了,之后孙老师还仔细找出自己班上的其他学生的成绩,大多数人都正常发挥了,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这次的成绩比平常的下降了,估计是太紧张的缘故吧。
其他老师也在看自己班上学生的成绩。
“现在大家就把成绩统计一下,把成绩誊写出来,下午学生估计就来填学校和领毕业证了。”林校长看他们都看完成绩了,就安排任务了。
“还有还要在校门口拉个横幅祝贺我们学校的苏瑾同学考到全市第一。”难得学校今年考得这么好,林校长当然要宣传要炫耀一下了。
今天是成绩出来的日子,苏母虽然相信自己女儿的实力,不过还是有点紧张。
而家里的其他人就不像苏母了,现在苏玉她们对自己的妹妹已经有绝对的信心了,根本不担心苏瑾会考砸。现在她们正忙于收拾自己要带的东西,过几天他们就要出发去海市了,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收拾好呢。
苏瑾下午去到县中学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在县中学门口挂了一个大大的横幅,上面写着“祝贺我校苏瑾同学中考考取全市第一”。
路过的人们看到这个横幅都在夸县中学厉害,同时他们也很好奇苏瑾是谁,只是他们都无从得知了。
苏瑾一进学校就看到周琪和李婷婷她们了。
“苏瑾,祝贺你,考取全市第一。果然学霸就是学霸,从来没有失手过。”周琪打趣苏瑾到。
“走吧,我们去教室吧。”苏瑾难得看到她们就一边挽着一个走向教室了。
孙老师等学生都到齐后,就开始给每个学生发放他们的成绩、排名、毕业证以及志愿表。
发完这些之后就开始讲各个高中的录取要求,这样学生可以对着自己的成绩选择自己能去的高中。
大多数的学生都只能选择县里的高中,能选择市里的很少,学生们很快就填完志愿了离开了。
周琪和李婷婷都是选择了县里的高中,填完志愿和苏瑾打完招呼就走了,她们还得赶着坐车回家。
孙老师看到收上来的一些空白志愿表,就知道他们估计是辍学去打工了,一时间也是很难受。
明明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可每次看到孙老师还是觉得很难受,这些还是青葱的少年少女,过早地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路,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作为一个老师,他只能引导,却无法强拉改变他们的轨迹。
全部收完之后,孙老师没找到苏瑾的志愿表还挺疑惑的,按苏瑾的成绩,市里的高中肯定是抢着要的,孙老师是一点都不担心。
不过孙老师想苏瑾应该会选市一中高中,那是全市最好的高中,而且他们给尖子生的优惠还不错。
“苏瑾,你填完之后就交给老师吧!”孙老师看苏瑾还在,以为她还在写志愿。
“老师,今天我就不填了,我今天主要是来领成绩单和毕业证的,过几天我们家就要搬去海市了,这两天我爸可能会来学校办理转学的手续。”苏父来校办转学手续孙老师肯定知道,自己还是和孙老师说一下比较好,不然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太冷情了。
“啊,你们家要搬去首都海市啊!”孙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
尽管初次去苏瑾家就觉得她家的家境不错,没想到他们家现在已经要搬去海市了。
“嗯,爸爸去那边工作,就全家搬去了,明天我爸爸就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了,所以这个我就不填写了。”苏瑾简单说了些家里的情况。
“这样也好,你去那边可能学的更好,那边的教育肯定比我们这边好。”
“苏瑾,你有这么好的天赋,千万不要浪费了,去到那边还是要好好读书。”孙老师虽然听到苏瑾要离开这里有点难过,不过还是为她能去更好的环境而开心,难得地叮嘱苏瑾几句。
“我会的,谢谢老师,老师再见!”苏瑾这次是真的要和这里的人和事说再见了,这个苏瑾两辈子都呆过的中学,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那间拥挤的教室都渐渐消失在苏瑾的身后了。
苏瑾领回成绩单后家里庆祝了一下,第二天苏父就去给他们办理转学手续了,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他们就要离开这里去海市了。
第48章 搬家
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 想到可能很久之后才会回来这里,苏奶奶就打算这段时间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和村里的老姐妹道别。
苏瑾他们陪着苏奶奶回老家住两天, 这次和上次搬家不一样, 这次到千里之外的海市, 很可能几年之后才会回来, 苏奶奶还是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的。
苏家村本来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现在在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也只是改动一小部分, 苏家村和以前还是差不多的。
苏奶奶回老家后就去和村里的老姐妹聊天,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苏奶奶和她们还是有很多东西聊的,而苏瑾他们现在则是在好好地享受田园风光了。
现在是秋天,村里的瓜果都成熟了, 而且那些芋头红薯可以挖了。很久没干过农活的他们,回到村里就心痒痒了。
现在苏家村整个村子都种满了各种蔬菜瓜果, 放眼望去一片翠绿特别好看。
自从苏父从苏家村收购农产品之后,苏家村里的人把能种东西的土地都种上了。
早上和傍晚都能看到村里的人们在忙着护理自家的蔬菜,现在这些东西都可以换钱了,他们照顾起来更加细心了。现在待在村里也可以有不错的收入, 有些人已经从外面回到家里工作了, 苏村长的儿子现在都回来了,苏村长觉得以后村里肯定能发展的更好,就让他们都回来了。
农田里一片绿油油的,看上去生机盎然。
去年的这个时候苏瑾他们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去挖红薯芋头, 或者去收割豆苗, 没想到只是一年时间而已,今年他们就要离开这里去海市了。
想到以后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这两天难得回到家里,苏瑾他们就想去挖红薯回来烤红薯了。
苏瑾家并没有耕种,今年过年后苏父就把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种了,苏瑾他们和那家人说一声就可以去挖了。
此时秋高气爽,走在田间小路,吹着秋风,看着连绵不绝的芋头叶在秋风中摇曳,挥动着锄头,挖着芋头和红薯,虽然大汗淋漓,但之后觉得很舒服。
可能是农家孩子的本性吧,热爱泥土,热爱大地,热爱丰收。
苏瑾他们挖了一点就回去了,过两天他们就走了,挖太多也吃不完。
这次回家摘了果子,挖了红薯,好好地感受了一番农家乐,苏奶奶离开的时候心情好多了。
很快两天过去了,苏瑾他们从老家出来整理一下东西就出发了。
苏瑾家的亲戚和黎佳苏木都来送他们了,苏母特别放心不下苏瑾姥姥,担心王莲又趁自己不在的时候欺负她。
反复交代苏瑾小姨一定要经常去看苏瑾姥姥,还仔细叮嘱苏瑾舅舅,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才上火车,火车一开苏母就眼红红的了。
“妈,你舍不得姥姥的话,过年的时候我们回来,就带她去我们家住一段时间,而且到时你想回来也可以回来啊,现在很方便的。”苏瑾看苏母这么难过忍不住安慰她。
“对啊,妈,现在我们去海市,先在那地方都混熟了,到时候就可以带我们姥姥好好玩了,到时候也让我们姥姥来看看我们祖国的首都。”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