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萍于知闲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从在晏家初见的第一面起,她就牢牢的把知闲护在她并不强大甚至还有些柔弱的双翼下,离开晏家以后凡涉及到知闲的事情,事无巨细更是亲力亲为,这样的感情,对知闲来说,是珍重之至的。
  再活一世,她不能让自己的心再负着那么沉重的愧疚和自责过下去了。
  “付姨,我见到了瞿少帅。他动了念头想要救你出来,可是我,”知闲的泪流的更凶了些,哽咽道:“我让林参谋给段老去了电话。”
  “付姨,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
  付萍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这大抵就是缘分了,情意这种东西,怎么是能说断就断的呢?当初在上海那场戏,看来是一戏成真了。
  “不哭了,小知闲,你做的很对,就算瞿少帅救我出去,我也是不能在自己的同志流血牺牲的时候独自苟活的。更何况,这个中利弊,谁都能看的清楚了,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知闲的泪怎么能抑制得住,到了后面一直都是付萍在说话了,她哭的满脸是泪,直到徐国凡进来,她才狠狠的抹了一把脸,回头看着付萍抓着铁栏微笑目送她的眼神,一步一步的走出了监狱。
  一天后,天津。
  比起京城政治中心的尔虞我诈,拥有一百万人的天津更像是一个安静的避风港,它拥有北京没有的方便宁静和舒适。这里商业繁荣,秩序稳定,有全新的戏院、地下赌场、卡巴乐和舞厅,白俄姑娘遍地。
  它的另一个优势是跟洋人打交道方便,共有九个国家在此开设租界,遇到什么事情可以借助洋人和租界以避风险,因此,这里成了北京政坛人物来退自如的好去处。
  段骐在日租界,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谁都知道段老只好围棋这一口,平素不见客,可是这几天来段骐门前堵着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不知是谁先传开,瞿少帅如今人不在北平,而在天津段骐家中。
  军政两界的要人,几乎是人人都想见他一面。毕竟自打直皖战争以后,少年倾世的瞿少帅就秘而不出,低调的仿若没有存在一般。
  可是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实力,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当年平津的直皖之战,皖系根本是无心恋战,直系几乎说是白捡了入驻北平这一个大便宜。
  当时人传姜还是老的辣,可是这几年局势渐渐的明朗开来,这些人又都是愣住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谁都懂,可是眼界高如瞿世峥者,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可不管外边怎么闹,只见皖系装备越来越精良,士气越来越和谐高涨,已经成了一派人皆可战的优良部队,主帅就是不露面。
  谁都想知道他如今的打算如何,也好琢磨琢磨风向,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因此,段骐门前连着几天都是水泄不通。除却军政各派系谴来的人以外,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报社记者。
  …
  第六十九章 不告而别
  段骐的书房窗边养着一盆红色的芍药花,正开的灼灼,衬在执白子那人一身戎装之上,更显艳色。
  段骐一子落下,赢了棋却并不怎么高兴。手下人进来将报纸送下,他接过来看完,顺手扔给了面前的瞿世峥,道:“回北平去吧。那丫头一心为着你考虑,你也周全些才好。”
  报纸上的标题很是醒目,“李钊等二十人昨被绞”,瞥了一眼标题,瞿世峥便拿着报纸离开了。
  天津急电,说外公病急,要他速来天津。自己连夜赶到,却见外公精神矍铄的在客厅中央喝茶,等待自己的是被软禁。
  他想走,自然是谁都拦不住,可是外公敲着拐棍怒言:“你连个丫头也不如!”
  瞿世峥从未从段骐口中听过这般重的话,他一下就明白了这事儿跟知闲脱不了干系。她用这般幼稚的办法骗过了自己,他知道依着她的性子,是断然不肯让自己用这样的办法去换付萍出来的,可是他没有想到,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的做了。
  难怪那晚,她没有非要自己的一个答案。
  他习惯了一个人站在前方冲锋陷阵的高位,她这样的自作主张,让他心中有些异样,可更多的是被人理解和保护的暖意。那样清婉的笑容和纤丽的身子,就这么挡在了他前头。
  手中的报纸已经被瞿世峥紧紧的攥成了一团,他闭了下眼,快步往门口走去:“备车,回北平。”
  身后的年轻军官追着他的脚步走的满头是汗:“少帅,外面有许多人,都是从北平追过来的,还有拿着相机的记者,不如让他们把车开到后头去吧?”
  瞿世峥抬手,道:“不必。”
  小军官微微一愣,还是铿锵的答道:“是!”
  张霖政府为了显示自我的宽厚和标榜形象,为上了绞架的共产…党人备了薄棺,表示人道主义关怀,为每一个殉难者进行了装殓。
  将付萍的遗体火一事,是徐国凡陪着知闲去的,知闲一滴泪都没有掉,她只觉得心如绞痛,一路上抱着那方小小的骨灰盒,也不知怎么跟着徐国凡回到的办事处。
  付萍最后交代过知闲,一定要把她的骨灰带回上海,未能生时朝暮同寝,但求死后晨夕一穴。
  她是走在这个时代前列的先锋,具备那些民主科学所标榜的“新”,可是骨子里又有去不掉的“旧”,这样交织而成的矛盾,令其人愈显。
  徐国凡不知道怎么安慰知闲,只默默的走着,方一进院子,便撞上了急匆匆要出门的林逸国。
  他向来喜怒不表,现在一张忠毅的国字脸上却是写满了着急,徐国凡拉了他一把,问道:“怎么了?”
  “少帅在天津,有几家报社赶出稿子来,说是暗示投诚,我得去看看。你先去安排里头的工作。”
  徐国凡一愣,知闲勉强的笑了笑,摆摆手让他走了。
  她抬头去看,但见北平城蓝天中夹着几抹淡色的云,如诗如画那般,美得一塌糊涂。
  瞿世峥来办事处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徐国凡正在办公室里头对着编制图整改,听到脚步声当即起身敬了个军礼:“报告少帅,还需要十分钟!”
  他见瞿世峥点头,却并未应答,便作报告般将这几天陪着知闲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娓娓说来,滴水不漏。
  瞿世峥听完转身出了办公室,往里头去走却见侍从室的灯已经暗了,里头漆黑一片。
  他一个人推门进去,打开灯,却不见她的身影在里头。
  空荡荡的书桌上只有一个信封,瞿世峥走上前去,入眼是他熟悉的字迹:衍之亲启。
  “衍之,请你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猜想你最近许是很忙,嗯,我不是嫌弃你,我也很忙,所以先回上海了。”
  “说实话,我也有些怕你怪我自作主张,你若是怪我,我可就不理你了!”
  “我丢掉的东西,你一定去问了林参谋,你耍赖皮,所以我只告诉你,我丢掉的东西,就在你的身上,下回再见面,你可要小心了。”
  信纸整洁干净,除却折痕,没有一丝褶皱,更难见到泪滴的痕迹,这让他的心微微一揪。依着知闲的性子,寡淡也就罢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到心上的,可是像付萍这般对她意义这么非比寻常的人,又岂是哭一场便可以天高云淡的?
  侍从室的门被敲响了,得到瞿世峥的应允后,徐国凡进来了:“少帅,白祝同先生正在外边等您。”
  知闲一个人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心神有些恍惚,她不至于去自欺欺人的告慰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可是仍旧不愿意相信付萍就这么没了。
  上绞架的时候,她听了付萍的话,没有在人群中围观,可饶是如此,整个人还像是被抽空了一般,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做什么。
  这样的状态,直到回了黄公馆,听到那只青花瓷的碗从黄金发手里掉下来在地上碎掉了才得以结束。
  黄金发一双手一直在颤,他说话也有些抖:“知闲,这,这是···”
  “黄叔叔,付姨说,让我带她回来,”知闲掐着手心告诉自己不能哭,忍着泪意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个明白。
  黄金发闭上了眼,再睁开眼已经不见一丝哀容了,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上海滩黑老大。
  “你付姨的身后事,我会安排妥当的,以后你就是黄叔叔的亲闺女,这黄公馆,你也不用说你要搬出去,有我一天就有你一天,要是有一天我没了,这里也是你的家!”
  看着知闲上楼的背影,黄金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当初她对中正的态度不是很热情的,自己若是早有察觉,说什么也不会放她出去的!
  黄金发仰着头,两行泪缓缓的流了下来。知闲走完楼梯,回头去看,也忍不住又掉泪,付姨的事情,黄叔叔怕是自责更甚的吧。
  他的心情,大抵如赵宛若待黄峤,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可是不同之处是,付萍跟了黄金发,是因为黄金发能理解她,所以,即便是他知道所有一切,也定然不会去阻拦付萍。
  相知相许的情意以外,更多的是对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知闲靠在门上,想起了当初付萍打趣她的那一句待到她自己也遇上这么一个密斯脱,便知晓各种滋味了。
  第七十章 不似年少
  陶渊明写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回到上海一月有余,知闲体会的很是真切。
  付萍交际本就不多,所来往的也不过百乐门的几个歌女,再加上她那样的政治…敏感身份摆在那儿,自然是不能大肆宣扬的,黄金发只简单的在上海大大小小的报纸上最显眼的版面登了讣告,而后宣告黄公馆闭门谢客。
  期间赵宛若来了一趟,她人是越发的消瘦了,说上海她是呆不下去了的,看到这些景物,无论是跟黄峤有没有关系的,总是让她想起他来,说是天天以泪洗面也不为过,加上日本隐隐的伺机而动,国内的局势越发的不安稳。
  赵鸿渐已经准备送她去巴黎定居了,她已经厌倦了上海。
  赵宛若与其说是来劝慰知闲,倒不如说是来开脱她自己的了。
  亲密似赵宛若,也不过寥寥几句,至于旁人,那更只不过是过往云烟一般平常的事情了。
  三日以后,黄金发又重新走出了黄公馆,主持鸿帮的大局,知闲也回到了广言学校,继续之前教习法语的工作。除却家中少了两个人,一切都仿若先前的日子。
  知闲下课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徐绍祯,他见了知闲笑的很是温润,那张俊美的脸本就让人有些亲近感,这么人畜无害的一笑,一下便无端拉近了不少距离。
  徐绍祯什么也不说,就陪她慢慢的走着,这样日复一日的送她回黄公馆,隔三差五的还把知闲拐带到沿路上经过的店里请她喝咖啡。
  两个人的关系真的好似普通朋友那般,徐绍祯始终没有逾矩分毫。
  知闲只是觉得有些寒心。黄峤的日记在她心上刻下了深深的影子,每每看到徐绍祯风度翩翩俊朗儒雅的一面,她总是会想起那些字句中描述出的狠辣。
  这天知闲刚到学校,就看见学校门口贴了红底的黑字,上头写着欢迎新教习。
  知闲正驻足在看,密斯白从后头过来了,笑道:“听说是日语系打日本请的教习,今天就能到学校。”
  知闲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她本就不是十分感兴趣。
  密斯白叹了口气,阳光下花白的头发更显面庞和蔼:“知闲,我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