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乱世佳缘-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部本来就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再加上他这就从此入了顾卿白的名册了,哪儿还敢动什么手脚,没出俩月,自请调动西北,开荒去了。赵侍郎也逗,就说自己还得攒银子娶媳妇,虽然现在赤条条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可总不能让老赵家绝了后呀。
  赵侍郎给了诸位同僚血的教训,有事儿没事儿都不要去招惹这个玉面阎罗!否则,那可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是这人偏生就怪的很,你井水不犯河水可以,可是有些人就不可以。
  顾卿白隔三差五的就往皇帝面前检举贪官污吏,上到尚书下至县令,没有一个能逃得过的,开始没人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徐绍祯上朝以后,算得上是能跟顾卿白说上话的,也就问了他一回。
  顾卿白的话很欠揍,他说没什么特殊的理由,就是看自己的心情如何。
  心情好了呢,他就要为皇上效力;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要给自己寻乐子,看见别人倒霉他就高兴。
  实在是招人恨!
  谁知道他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不高兴啊!
  群臣哑口无言,自此以后更是不敢接近他半步,这孩子简直太可怕了。同样是少年扬名,你看看人家徐家的二公子,就玉雪可爱,讨人喜欢的很。
  谁都不得罪,还能在皇上龙颜大怒的时候帮着说上几句好话。多往徐辅府上走动才是王道啊!
  顾府门前常年冷寂,而徐府却是车马喧闹,与之截然相反。
  这两家,从来都不怕皇上揣度疑心。个中情景,顾徐二府看的明白,皇上也是通透。开始的时候,一些隐退多年的老臣也曾私下里悄悄的往顾府上去过,自然不是去找小屁孩儿给自己寻不痛快,而是去顾老爷子那头试探。
  这两个小少年,明显的一个油盐不进,一个左右逢源,可不就是唱的白脸红脸,赫然是当年顾老爷子和早已作古的徐老爷子在朝堂之上的情景嘛。
  言下之意也就是,您老爷子这小孙子不近人情,人人提起来畏惧三分,是您有意教导的吧?
  众人本以为这是板儿上钉钉的事情,却不曾想顾老爷子手里的鱼竿都吓掉了,被湖中那条肉眼可见的红色大锦鲤拖到了湖心。
  这臭小子竟是这么招人嫌弃?他说怎么连个来顾府上走动的都没了,敢情都让他给得罪光了!今晚吃饭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顾老爷子却是是一副气的肝儿颤的模样,那本有几分高人模样的白胡子都微微的耸动着。
  看着,着实不像是假的。
  看到几位老哥儿们明显不太对劲的神情,顾老爷子唾沫直飞,你们以为是我教他这么做的?这臭小子三岁的时候就很有主意了!
  他一边说一边拍大腿,滔滔不绝的从顾卿白三岁一直说到了九岁,眼睁睁的看着那轮高悬的烈日变成了薄暮夕阳,在波光粼粼的湖边上拉出了余晖美丽的影子。
  最后口干舌燥的看了一眼湖边,那鱼竿儿悠悠的在湖水中央打着转儿。
  顾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哀嚎了一声,他的宝贝鱼竿!
  话音刚落,长廊那头一个小小的白衣身影翩然而至,还没等这群老花眼看清呢,但见湖边上溅起水花,已然不见了那道影子。
  眼神儿尚可的武将军有些犹疑的说了声:“那跳湖的,可是顾小公子?”
  听了顾老爷子说了他从小的心计谋略,他们这些老匹夫可是不敢再把他小孙子当小孩儿看了。
  他话音刚落,那头顾卿白已经如履平地的踩着荷叶,颇有风度的将鱼竿递了上去,像模像样的抬了抬下巴:“武将军,久仰。”
  他一一的问过了这些功勋卓著的老臣,最后的语气说不出的诚恳:“薪俸微薄,顾府果腹尚难,就不留各位吃饭了。”
  明明该是心酸无比的语气,经他说出来,那一身的翩然贵气,却显得说不出的傲慢。
  第二日,这一众老臣被赶出顾府的消息便在上京城中传开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清蒸鲫鱼(三)
  顾卿白是谁的面子也不卖。
  皇帝自然是愈发的喜欢他,其盛宠之势,早已凌驾在诸位皇子也就是皇帝的一众亲生儿子之上了。
  嗯,所以,谁拉拢了顾卿白,这太子之位是妥妥儿的没跑了。
  为了这天子之位,自然跃跃欲试的大有人在,皇后的四皇子是第一个按捺不住的,他寻了个极为隐晦的名头,说来这四皇子有强势的娘舅家,人又是极为聪颖,得了太傅和皇上欢心的,花落他家的可能性自然是要高一些。
  所以,他才有这样的底气。
  四皇子问的极为隐晦,顾卿白二话没说,就问他是不是想当太子。
  当时也只是比小顾公子这个团子大一点儿的四皇子露出了受惊的小兔儿一样的神情,瞪着湿漉漉的眼睛满是诚挚的告诉他,自己只是来找他探讨治国之道,想要为父皇分忧。
  他知道顾公子这样的大才能是该跟他走在同一条道儿上的。
  想起前几天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出来说是顾府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四皇子非常有诚心的告诉他,自己有些私房钱,可供卿白养家之用。
  这也是皇后教他的话。
  宫里的孩子哪有几个是真正的孩子,那顾卿白鬼才一样的存在,精明一些反倒不如拿出几分纯熟的孩子心性能打动他。
  皇后是这么想的,甚至暗中蠢蠢欲动的几位娘娘和皇子的娘舅家都是这么想的。
  可事实证明,这顾卿白,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
  他极为傲气的看了四皇子一眼,气势十足的挥袖让下人送客,最后还大发慈悲的送了四皇子一句圣人言。
  “四皇子,左太傅没有教过你君子疾夫舍曰预知而必为之辞吗?”
  四皇子再也端不住架子,脸色刷的一下就拉了下来,很是不客气的说了顾卿白几句。他本就是中宫之中千宠百爱着长大的,哪儿有人敢这么对他说话。
  你顾卿白再是满腹才学讨父皇欢心,他偏生就不信能比得过自己这个真正的龙种!
  所以,打顾府出来,四皇子就往皇帝面前告了一状,什么顾卿白目中无人,见了儿臣从不跪拜,顾卿白蔑视皇权,言辞之间对父皇口出不敬。
  皇上的脸色也很精彩。
  四皇子以为顾卿白的好日子到头儿了,没想到却是他自己一下就步入了万丈深渊。
  顾卿白这人虽是不近情面冷的很,却还是给皇上留了个余地,不过他还没太大的善心,小孩儿打的全是不能让自己日子过得太难的主意。
  皇上不高兴了,能让臣子好过?那不是开玩笑嘛!
  退朝以后,顾卿白就寻了个由头,说是自己想吃宫中的清蒸鲫鱼了,上回中秋宫宴以后,他可是馋了好久。
  这么崩人设的话从仙气飘飘的顾公子口里说出来,自然是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皇上反而抚掌称赞,笑着让大太监往御膳房加菜去了。
  退朝的大臣们心里头的小鼓就敲起来了,这位小祖宗哪儿能是个嘴馋的,肯定是又有什么小报告要给皇上汇报了。
  众人默默的走着,心里头都在算计自个儿最近有没有犯错误,虽然经顾小公子的嘴里说出来,已然是十成十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可总归什么都不知道的强啊!
  因此,他只是单单吃了一顿清蒸鲫鱼,顺便提了提四皇子,给皇上交了一下皇后娘家的小账本,就让所有同僚夜不成寐。
  哦,还有,他的账本是鲫鱼刚端上来就呈上的,所以,皇帝也没有吃晚饭。
  一旁的大太监眼泪都要吓出来了,他从皇帝小时候就一直跟着了,可是从未见过圣上脸色这般阴沉的时候,旁人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声了,这小祖宗还能吃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赞一句御厨的手艺有长进。
  皇上的心情很不好,你为人臣子的胃口还不消减,这简直是没心没肺。
  皇上看了他一眼,黑着脸道是顾爱卿没有听过食不言寝不语吗。
  天子一怒伏尸体万里,这话一出,殿上的宫女太监跪倒了一片,齐刷刷的请皇上息怒。
  顾卿白慢条斯理的夹了一筷子鱼肉,言辞之间颇是谦恭:“皇上,不迁怒,不贰过。”
  嗯,他再得宠,也不能捋虎须,童言无忌也不带这么玩儿的!皇上把做清蒸鲫鱼的御厨一并让顾卿白带走了,说是他什么时候吃够了鲫鱼什么时候再来上朝吧。
  宫中形势大变,风风雨雨了两个多月,终是消停了。这个时候众大臣才发现,顾小公子,好像不见了。
  皇上肯定是不能先低头的,可是这朝堂之上的一帮人精早就看出来了,圣上早就想把顾卿白给叫回来了。所以,兵部尚书就寻了个由头,自告奋勇的说是去一趟顾府,瞧一瞧顾大人最近是怎么了。
  事实证明,顾大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呃,除了胖了那么一点儿。
  好在是小孩子,顾大人这略为圆润了点,倒是显得没有那么可怕了。
  兵部尚书乐呵呵的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上朝,他正懒洋洋的躺在顾府那方池塘前头的藤椅上头。
  长廊之上,紫藤飘香,藤蔓垂落下来,遮挡出了一片阴凉,真真好似武陵人中,那世外桃源的福泽之地。
  “我还没吃够清蒸鲫鱼呢!”
  兵部尚书得了这么句话,闷头想了一夜也没个思路,只得原原本本的在第二天早朝时回禀了圣上。
  皇上也是笑的颇有深意,看来这顾爱卿还耍性子呢!
  顾卿白得罪人不少,眼见着他敢跟皇上闹脾气,立马就有人站出来问了,这顾大人前些天不是还说吃不起饭了,将众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子赶了出来,怎么最近就天天吃上鲫鱼了?
  这话里是什么意思,谁都明白,无非是顾卿白也不是个两袖清风的。
  说起来以这样的恶意来揣度一个孩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然而,也实在是,顾卿白这个小孩儿,太招人恨。
  一旁的大太监最是了解皇上的心思,赶忙就上前耳语。
  末了,皇帝拍桌,很有几分少时时候巡游的少年气质:岂有此理,朕只是让他带走厨子,他竟然敢从朕的御膳房偷鱼!明个儿就让他来上朝!
  最后还补了一句:连御厨一块儿给朕带回来!
  第四十六章 花间晚照
  清蒸鲫鱼这事儿,是朝堂上诸臣都明白的道理。因此眼下杜尚书难得的能有这么个回应,自然是面色红润,一看便知高兴的很。
  他还以为刑部门口的事儿多难办,顾卿白往那儿那么一站,就说了句自己没参加今年的科举,百姓的关注点立马就变了。
  开始还有人不解缘由为何,后来看着他翩然走远的身影,有读书人抚掌妙叹,玉不自言如桃李,顾公子的才气,可是远在三甲之上,金榜登第于他而言,实在是算不得什么荣耀。
  他清高傲慢的很。
  而他本身的实力,又让这样的万人之上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原本就是实至名归,谁又能说半句不是的话呢?
  放榜后持续几天的民怨暂且平息了,顾卿白这一站,却是又引发了一轮沸腾的狂潮。天下读书人,就该有自己的气节和操守,科举只是入仕升官的捷径,只要胸怀百姓,兼济天下,就算名落损伤,又能如何?
  在这帮书生纷纷以顾卿白来标榜自个儿的时候,舆论的导向也不知不觉的改变了,往年放榜三日后,这状元郎和榜眼探花是要一同游街的,那大街小巷的熙熙攘攘,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