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爸爸的成长
  把刘瑞杰的订单安排好,秦小悠又再给老爸去了电话,这一次,她是想跟老爸商量,在首都这边办分厂的事情。
    既然决定要展开跟私人企业的合作,那就要多做些准备了,别的先不说,工厂的出货量肯定要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才行。
    因为随着私人企业的兴起和介入,便民商铺将会急剧增加,市场的需求量,也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幅。
    就算工厂再添加一、两条生产线,也肯定是供不应求的,改革的巨浪,将会在九十年代初到中期,掀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高潮。
    经历过上辈子,秦小悠也算是开了金手指,这么好的机会,又怎么可能错过,自然想要牢牢抓住。
    而她此时要做的,就是抢先一步占据市场,让自家的企业,能够站在潮头浪尖儿上。
    风险是一定会有的,但同样,机遇也会相伴左右,风险和机遇并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然,事情不是光有想法就行,大胆的行动,是成功开始的第一步,首先,这么大的事儿,她要得到老爸的支持。
    “你是说想要在首都开分厂吗?”秦大路刚安排完一拨工人下井挖矿道,就接到女儿电话,跟自己商量这么大的事儿。
    “是啊,我想在首都这边开个罐头分厂,分担一下家里出货量的紧张情况。”秦小悠的回话毫不犹豫,明显是已经做好了决定。
    一直很支持女儿的秦大路,这次却是提出了疑问,“小悠,咱们厂里现在的订单,跟出货量还是很匹配的吧?”
    “爸爸知道你一向大胆决策,但这次希望你能考虑清楚,我不赞成你盲目的建分厂。”
    “还是慎重地研究一下供需配比再做决定吧,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是供货量比需求量稍微紧一些,也是合理的现象?”
    “总比生产过盛,卖不出去要强吧,如果库房堆满了货,却没有新的销路,那才该着急呢,罐头是食品,是有保质期的。”
    不得不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锻炼,秦大路对于经商一途,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犀利的判断。
    这样的老爸,让秦小悠无比的自豪,比起窝窝囊囊活着的上辈子,秦大路已然判若两人。
    所以秦小悠很愿意给老爸做更透彻的分析,让他了解更多,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希望老爸也能不断地进步。
    “爸,如果照着之前的订单,您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咱们不能停滞不前呀!您没发现么,工厂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业绩的提升了?”
    秦小悠说的这个情况,秦大路当然是知道的,他也抽空回厂子检查过工作,知道手下几位主管出去做过调研。
    “这个我知道,小赵他们几个调查过市场了,调查的结果是——市场的供需几乎已经饱和。”
    “这也是我不赞成你盲目扩建分厂的原因,新建的工厂,肯定不能比咱们家原先的这个规模小。”
    “咱们就按照现在工厂的出货数量,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打算把生产出来的这些罐头如何处置呢?”
    听到老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做出了这样指向明确的分析,秦小悠感到非常的欣慰。
    要知道,老爸可是没什么文化的,全凭着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即便分析的不够到位,也足够秦小悠骄傲了。
    “爸,你听我说……”把自己跟孟琳琳说过的话,又跟老爸复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私营企业的即将兴盛。
    “你是说……公家的企业将会不景气吗?”没想到秦大路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这原本是秦小悠最不想提前透露的。
    “嗯……据我的判断,大趋势应该是这样的。”秦小悠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了。
    对面是自己的老爸,她倒不怕有什么不利的传言传出去,怕只怕自己事事都说的太准,会引起老爸的恐慌。
    就算自己学业有成,脑瓜聪明,也不至于未卜先知,什么事情都被自己说中吧?
    别的不提,就说自家开的那个煤井,当初是自己很坚持的要建设,老爸听了自己的分析,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可在筹备的过程中,请了十分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鉴定,都不能确定下面百分之百有煤层,即便有,也可能是浅层。
    老爸有些动摇了,自己却还是非常坚定地要把这个煤矿开出来,已经被老爸质疑过好几次了。
    这不怪老爸,要知道,如果自己判断失误,这一次矿井的投入,将会让所有的投资血本无归。
    可秦小悠又不能直说,自己上辈子是亲眼看到这里挖出煤来的,不说这话荒不荒唐,说出来也不可能有人信啊。
    她只能跟老爸说,自己有强烈的直觉,自己的分析是对的,地下有煤,让老爸相信自己。
    好在老爸最终无条件的相信自己了,但秦小悠还是看得出,老爸的无条件相信,是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所以秦小悠这一次想要解释清楚,起码让自家老爸放心,自己不是无的放矢,是有证据的。
    庆幸改革开放给予了民众很大的自由度,很多政策都是有迹可循的,秦小悠这一次的分析,做到了有理有据。
    秦大路到底还是相信女儿的眼光和判断,这么些年,如果没有女儿帮家里出谋划策,自家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行,既然你分析得这么清楚,爸爸相信你已经考虑周全,那就放手去做吧,爸爸全力支持你。”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给爸爸来电话,实在不行,爸爸过去帮你几天也可以的。”
    “煤井这边的建设已经很规律了,你帮着找的那几个管理人员都很有能力,事事面面俱到,所以我操心的地方并不多。”
    “而且现在的工程进度,是全力以赴挖矿道,我守在这边也帮不上什么,离开些日子应该没有大关系。”
    “你就说吧,什么时候需要爸爸,爸爸立马就到,毕竟你现在还要上学,也不能太分心,爸爸过去帮忙正合适。”
    
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下两户房子
  秦大路说的那几个管理人员,是霍伯伯帮忙介绍的,工作能力肯定是差不了,人品上自然也不用担心。
    所以老爸说能抽身过来,秦小悠倒是没什么异议,煤井经过了最艰难的筹备期,建设已经步上正轨。
    而罐头厂的基建,老爸是熟手,由他来监管,建厂的速度肯定能加快很多,比自己分心照顾要方便多了。
    “您能过来帮忙就太好了,那咱们就说定了,我先在这边办手续,如果首都这边有了合作意向,我就马上通知您。”
    听见女儿答应得痛快,明显是真心想让自己过去帮忙的,秦大路很开心,一迭声地应下来——
    “好的好的,我等你消息,也把这边的事情交代一下,有什么需要我亲自出马的,我都提前解决好。”
    “那行,先这样吧,我这几天就去跟政。府方面做沟通,希望一切顺利,能尽快得到官方的首肯。”
    话虽然留了余地,但因为买房子落户口优惠的事情,秦小悠知道首都这边是有招商政策的,所以对自家能建成分厂,有着十足的信心。
    刚想撂了电话,又想起来还有事要嘱咐,“爸,你和我妈也多注意点身体,别累着了。”
    “钱是赚不完的,不管咱家生意做得多大,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别总想着省钱,多雇些人,把自己解放出来。”
    “就算这次的合作谈不下来,你跟我妈也来京城逛一圈儿吧,权当旅游了,您还没来看过我们学校呢。”
    听到女儿提到了钱,秦大路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仅有些紧张起来。
    “小悠,你手里还有钱吗?建厂可是需要一大笔资金的,咱家的钱是不是都投到煤井这边儿了?”
    “爸,钱的事儿您别担心,我手里目前还有余富,不够的话,也可以继续申请贷款。”
    其实秦小悠手里的钱是有些紧的,上次卖了深圳的山头得了一些钱,买了设备,买了大车,又借给了孟爸爸一些,确实剩得不多了。
    原本达盛市的工厂那边,陆续的会进一些收入,但想着还要添加几条生产线,也就没有余钱给自己拨款了。
    秦小悠不肯跟老爸明说资金上的紧张,主要是不想让他着急,他只要专心建设工厂就行了。
    资金的事情,秦小悠会自己想办法,对于在首都这边儿起步的艰难,秦小悠是有准备的。
    毕竟这边不是自己的家乡,人脉都用不上,绝对算是白手起家,这第一步的开拓是最难的。
    其实跟在达盛市创业初期比起来,条件已经要好上许多了,起码自己的手里还有着一笔资金。
    那时候,家里不仅分文皆无,还欠着外债呢,想想百八十块钱就把自己家难成那样,秦小悠不仅摇头失笑。
    转天,秦小悠趁着下午自习课的时间,一路打听着去了BJ招商引资办公室,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听说秦小悠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对她所说的话也不敢尽信,毕竟她的年纪太轻了。
    然而秦小悠是有备而来的,在来之前,她就想到了这个,所以事先跟林伯伯通了个电话。
    此时,招商引资办公室的负责人,希望秦小悠拿出有资格投资的证明,她就让他直接给达盛市的市长去了电话。
    之所以不是秦小悠打给林伯伯,是怕办公室的人以为自己事先做好了扣,不如让他们自己直接打稳妥些。
    果然,负责人直接把电话打到了达盛市政府市长办公室,电话被接起来的同时,他就已经相信了秦小悠的话是可信的。
    而达盛市方面,自然是全力支持秦家到首都发展的,能在首都建厂,足以证明达盛市企业家的能力,也代表着达盛市的骄傲。
    撂下了电话,办公室的负责人笑了,“看来你家的企业做得不错,达盛市政。府是很认可的。”
    “你也不错,小小年纪就帮家里分担,林市长特意嘱咐了,让我们多关照你呢,可见你在市里也是挂了名的。”
    秦小悠赶紧谦虚着,“弟弟的年纪小,我爸爸一个人又忙不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我也就帮着做了一些。”
    趁热打铁地递上自己的策划书,“这是建分厂的策划书,还请您过目,有什么不合理或者不确定的地方,我们可以再协商。”
    看着办公室的领导把策划书接了过去,秦小悠的心立马稳当了,只要对方肯看计划书,事情就已经成了十之八、九。
    第二天,提前让家里邮过来的各种证明材料也到了,秦小悠整理了一下,很齐全,直接送到了招商引资办公室。
    回家等消息的那两天,秦小悠也没怎么着急,自己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不被合作的几率太小了。
    果然在两天之后,政。府方面给她下了一纸公文,确定了秦家有能力进J办厂,同意合作。
    并通知让她准备一下,定个时间去招商引资办公室,双方就合作项目,做一下详谈。
    秦小悠没有急着过去,她先是通知了父母来首都,然后跟招商引资办公室商议,把见面的时间定在了第四天下午。
    接着,秦小悠就去了房产局,这一次,她拿着那张合作的公文,顺利地拿下了两户楼房的产权。
    看着手里的收据,秦小悠感觉自己的心在怦怦狂跳,这简直就等于是捡了两颗钻石,还是大克拉的。
    先不说两个BJ户口带给自